资源简介 16 朱德的扁担【教学目标】1.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认识“朱、德”等15个生字,会写“同、志”等10个字,会写“同志、红军”等10个词语。学习“戴着斗笠”等词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3.借助文中词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习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的方法。【教学重点】1.能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认识“朱、德”等15个生字,会写“同、志”等10个字,会写“同志、红军”等10个词语。学习“戴着斗笠”等词语的搭配并积累运用。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的原因,感受朱德同志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精神。【教学难点】1.助文中词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学习把故事讲清楚、讲具体的方法。2.体会革命领袖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爱之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PPT学生准备:搜集关于朱德同志的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走进红色革命纪念馆争当红领巾讲解员。【视频】上节课我们走进八角楼展馆,认识了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艰苦条件下忘我工作的身影,有句话叫做“铭记伟人,强我中华”,正是因为他们,我们才有如今幸福和平的生活,我们要认识他们,记住他们。继续到展馆的第二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扁担”这个扁担的主人是“朱德”,朱德的扁担。2.引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介绍人物。朱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任务一:梳理讲解知识,初级讲解当好红领巾讲解员要用好上节课的讲解小技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要先理清楚。按照相应的符号进行圈点勾画。1.学生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提示。课件出示:●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找到信息标上记号。人物是?朱德元帅,时间和地点: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展示会师图片】讲解“会师”一词。小小讲解员来初步讲解。课件出示相关语段,完成填空练习。任务二:精读课文,了解历史背景1.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井冈山形势。(1)提出要求:跟着老师一起读第1自然段出示句子: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提问:“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说明当时环境的危险,红军与敌人距离很近,为下文的艰苦挑粮做了铺垫。(2)介绍背景:喜悦只是暂时的,我们一起来看当时的背景情况。当时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3)指导朗读:朗读首句时要暗含喜悦,以突出两支队伍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环境这么危险,“不远处就是敌人”要重读强调,突出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的严峻形势。2.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战士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1)朗读第二自然段,了解红军必须下山挑粮。①引导学习:如此危险情况,红军还是要挑粮,那么你知道他们遇到哪些困难吗?预设: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板书急需粮食】②提问:井冈山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会面临怎样的后果?预设:红军没有食物,没有体力,没法和敌人作斗争,也就不能好好建设井冈山根据地了。(2)引导学生理解挑粮的困难,体会山路之长,之险。课件出示: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①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自己读出了什么。(预设:路很长,路很难走)②理解“挑粮路长”。五六十里路有多远呢?如果从早上六点钟出发,不停地走,要走到中午十二点才能走完。如果走山路的话,时间就更长了。③理解“挑粮路陡”。课件出示井冈山山路图片,理解“山高路陡”。走这样的陡路,还要挑着粮食,所以文中说——“山高路陡,非常难走”。【板书:路途艰险】④理解“争”。路这么远,山又高又陡,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从这句话中,你看出红军战士什么样的品质?(预设:团结、不怕困难)【板书:红军战士不怕苦】(4)朗读指导。山是那么高,路又是那样陡,只是在上面走就已经很困难了,红军还要挑着重重的粮食,真是——“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在读这一句时,要把这两个词重点强调,表现出下山挑粮的重重困难。末句“可是”表转折,略作停顿,以突出后边的“每次、都争着去”,表现战士们不怕困难、争相挑粮的勇气和热情。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这节课我们读熟了课文,红领巾小讲解员们初步讲解了故事,但是要讲解的引人入胜,还需要再深入走进课文。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朱德同志以身作则和战士们一起挑粮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会写本节课的生字会助力你成为更优秀的红领巾讲解员。同:“冂”要写得横平、竖直、框正;“口”从横中线起笔,避免重心下沉。 志:“士”上横长,下横短,竖画正直居中。“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间距大致相等,点画位置恰当。军:“冖”稍宽。“车”横画平行,长短参差,间距均匀;下横宜长,竖画居中直下。敌:“舌”撇短平,短竖正对“口”上横中部。“攵”横画在上撇下部起笔,下撇靠短横左端起笔。常: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复习生字2.引导回顾,复习旧知。各位小讲解员们,你们知道红军战士们为什么要下山挑粮吗?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学生自由回答。3.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在红军战士们下山挑粮时,朱德同志为什么也要去挑粮?为什么还要在扁担上做记号?这节课我们继续往下学习。让大家的讲解更加精彩。任务一:精研课文,讲解更细致1.学习第3自然段,感受人物品质。(1)指名读第3自然段,学生边听边画出描写朱德挑粮的句子。(2)出示句子,学生齐读并交流。课件出示: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①认识“斗笠”。课件出示朱德挑粮的图片,认读斗笠。②课后习题第二题,选一选,连一连,读一读。③仿照短语类型,互相说一说同学的样子,全班交流。④齐读这句话。理解“同甘共苦”。作为军长的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样争着挑粮,一样的穿戴,一样挑着满满的粮食。这就是“同甘共苦”。⑤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敬佩之情。练习说话,感受敬佩之情。2.体会“藏”着的爱。(1)朱德同志跟大家一块儿挑粮,为什么大家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找到相关句子读一读。课件出示: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2)你从中读出了什么?预设:朱德同志很辛苦,战士们心疼他。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担忧、心疼之情。小结:作为军长,朱德比战士们更辛苦,他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尽管如此,他还要去挑粮。他和战士们打成一片,这样一位可亲可敬、与战士同甘共苦的司令,怎么能让红军战士不心疼呢?看到朱德同志这么辛苦,难怪战士们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一个“藏”字,体现了战士们对朱德同志的关心和尊敬。(4)理解“不料”。①引导学生换词理解,体会“不料”就是“没想到”的意思。练习用“不料”说话。②你从“不料”中体会到什么?(预设:朱德同志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决心)(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任务二:总结升华,体会敬意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2.思考:为什么战士们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3.战士们看到朱德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心里会怎么想?口头填空。课件出示句子,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大家见了,心里想:( 朱德同志与我们同甘共苦,一点架子也没有,真是位好军长 ),从此,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4.朱德同志作为军长,与战士们一块儿挑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5.小结:正是因为这些伟大的革命领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在他们的领导下,才战胜了敌人,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6.红领巾讲解员上台引导学生讲解更加细致生动,及时点评,对于有创造性讲述的同学要给予鼓励。任务三:认真书写展风采非:横画和竖画分别平行,左右对称,横画间距均匀;左右两竖不要离得太开;左竖短右竖长,两竖端正。每:撇与横均宜短。“母”横画宜长,从框形中间穿过;两点位置居中;整体斜中求正。战:“占”竖画正直,“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与上竖中心相对。“戈”横画短斜,斜钩斜弯自然、舒展。撇画偏上。士:首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修长笔直,写在竖中线上,末笔横较短。戴:“土”下横宜长;“田”中竖正对上竖;左边上下各部分中心对齐,排布紧凑。斜钩弯斜自然,撇和点位置恰当。(共46张PPT)红色精神红色精神代代14八角楼上6715朱德的扁担16难忘的泼水节刘胡兰69727517代传代传扁 担biǎn dɑn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担担朱朱德德扁扁的第一课时朱朱德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梳理讲解知识,初级讲解壹讲解员小技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找到信息标上记号。人物朱 德 元 帅朱德同志红军毛泽东同志会师时间和地点1928年井冈山完成填空朱德经常和战士们( )。战士们把他的扁担( )。后来朱德又找来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写了“( )”五个字。大家看到后,越发敬爱他了,就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一起去挑粮藏了起来朱德的扁担精读课文,了解历史背景贰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环境危险了解背景当时红军遭到了敌人的围攻,要坚守井冈山根据地,不仅要加紧练兵,从军事上做好准备,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储备足够的军粮。下山挑粮 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急需粮食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会面临怎样的后果?下山挑粮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路途艰难路程远路途险陡陡峭、陡立下山挑粮山高路陡下山挑粮 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红军战士不怕吃苦争认真书写展风采叁书写指导同志军敌常非每士戴战书写指导tóng结构:半包围偏旁:冂组词:同学 同时书写指导:“冂”要写得横平、竖直、框正;“口”从横中线起笔,避免重心下沉。 书写指导zhì结构:上下偏旁:士组词:志向 立志书写指导:“士”上横长,下横短,竖画正直居中。“心”卧钩呈月牙形,三点间距大致相等,点画位置恰当。书写指导jūn结构:上下偏旁:冖组词:红军 军人书写指导:“冖”稍宽。“车”横画平行,长短参差,间距均匀;下横宜长,竖画居中直下。书写指导dí结构:左右偏旁:舌组词:敌对 敌人书写指导:“舌”撇短平,短竖正对“口”上横中部。“攵”横画在上撇下部起笔,下撇靠短横左端起笔。书写指导cháng结构:上下偏旁:巾组词:非常 正常书写指导:小字头要收紧,秃宝盖要舒展,“口”字形体小又扁,位于横中线上方。“巾”字略宽于“口”。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担担朱朱德德扁扁的第一课时精读课文,讲解更细致壹识字游戏朱德扁担志伍同敌据根抽陡疼鞋敬讲解更细致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朱德同志是怎样挑粮的?感悟品质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着粮食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和大家一块儿爬山。感悟品质天刚刚亮,朱德他就穿着 ,戴着 ,挑起 爬山。他爬过 的山,走过 的路。每次去挑粮,朱德他总是穿着 ,戴着 ,挑起 爬山。他爬过 的山,走过 的路。体会“藏”着的爱朱德同志跟大家一块儿挑粮,为什么大家要把他的扁担藏起来?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关心和尊重理解词语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没想到总结升华,体会敬意贰体会敬意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为什么战士们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体会敬意战士们看到朱德在扁担上写上“朱德的扁担”,心里会怎么想?大家见了,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此,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朱德同志与我们同甘共苦,一点架子也没有,真是位好军长体会敬意朱德同志作为军长,与战士们一块儿挑粮,你从中感受到什么?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朱德的扁担”红领巾讲解员认真书写展风采叁书写指导同志军敌常非每士戴战书写指导fēi结构:左右偏旁:非组词:非凡 非法书写指导:横画和竖画分别平行,左右对称,横画间距均匀;左右两竖不要离得太开;左竖短右竖长,两竖端正。书写指导měi结构:上下偏旁:母组词:每天 每次书写指导:撇与横均宜短。“母”横画宜长,从框形中间穿过;两点位置居中;整体斜中求正。书写指导zhàn结构:左右偏旁:戈组词:战士 战友书写指导: “占”竖画正直,“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与上竖中心相对。“戈”横画短斜,斜钩斜弯自然、舒展。撇画偏上。书写指导shì结构:独体偏旁:士组词:战士 士气书写指导:首笔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竖修长笔直,写在竖中线上,末笔横较短。书写指导dài结构:半包围偏旁:十组词:穿戴 拥戴书写指导:“土”下横宜长;“田”中竖正对上竖;左边上下各部分中心对齐,排布紧凑。斜钩弯斜自然,撇和点位置恰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5.朱德的扁担 教学设计.docx 15.朱德的扁担 课件.pptx 导入.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