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48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突破练48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通用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课时突破练48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2024河北邯郸三模)1954年,美国、苏联、英国等50个国家在荷兰海牙签署《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承诺尊重缔约各方领土内具有重大意义的建筑、艺术品或历史上有价值的纪念物等文化财产,不对其实施任何报复行为。这一公约(  )
A.目的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B.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C.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D.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2.(2024山东实验中学一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8条款“关于经济项目自由兑换”的金融开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国际金融投机猖獗等问题,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致力于第8条款的推行,对抑制、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等问题未能予以应有的重视。这表明(  )
A.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
B.国际经济秩序亟须调整
C.“滞胀”引起通货膨胀
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2024江西部分高中5月联考)下图所示为1991年、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和净流出占全球GDP的比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资本流动的国际化增强
B.国际金融动荡不断加剧
C.全球跨国投资格局转变
D.经济全球化的动力衰减
4.(2024安徽皖东联盟10月联考)下图所示漫画描绘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该漫画反映了(  )
A.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
B.联合国无法维护世界秩序
C.美国奉行单边霸权主义
D.国际政治新秩序遭到破坏
5.(2024湖南名校联盟5月月考)下图所示可以用来说明,进入21世纪以后(  )
图1 20世纪多边主义基本架构
图2 21世纪多边主义基本架构
A.世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B.世界多极化的演进发生质变
C.世界经济领域出现逆全球化
D.世界单边主义得到有效遏制
6.(2024山东烟台一模)下图为2018年大洋洲、欧洲等地区的区域内、外出口占本地区总出口的比重(%)。据此可知,当时(  )
A.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
B.各洲一体化程度差别明显
C.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D.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降低
7.(2024湖南怀化二模)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对一些关键技术的封锁越来越严格,如:面对我国某企业在5G通信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美国、欧洲的科技巨头们封锁其通向6G技术的前进道路。这反映了(  )
A.科技全球化道路的艰难曲折
B.全球市场秩序遭到毁灭性破坏
C.美国全球战略面临严重挑战
D.科技创新的国际环境荡然无存
8.(2024湖南高三12月联考)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公布的《2007年贸易和发展报告》认为,南北双边贸易协定可能阻碍较贫困国家发展自己的工业部门,削弱发展中国家对外国投资的控制权,减少发展中国家发展和结构改革政策的空间,发展中国家在与发达国家的关系中面临艰难抉择。这反映出21世纪以来(  )
A.经济区域集团化严重受阻
B.南北发展不平衡凸显
C.全球经济摩擦在逐渐增多
D.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
9.(2024山东济南高三上期末)2010年,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32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墨西哥召开坎昆峰会,就增进“地区团结”、成立一个“无美”的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等问题达成广泛共识。这次会议的召开旨在(  )
A.排除美国在美洲的势力
B.构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C.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消除该地区国家间的分歧
10.(2024广东南粤名校高三2月联考)2021年1月20日,拜登宣誓就职后为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致歉,当晚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停止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等多项行政措施。联合国方面对于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表示欢迎。这表明(  )
A.美国的国际地位下降
B.世界新秩序已然建立
C.国际问题需合作应对
D.联合国主导国际事务
11.(2024山东青岛高三上期中)2021年,高盛、瑞银、渣打和法国兴业银行在内的22家大型国际银行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数字人民币。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专门分析此事,并报告“美国正在面临国际经济中的斯普特尼克(俄语:人造卫星)”。这反映出(  )
A.人民币优势地位
B.政治多极化格局
C.区域集团化趋势
D.冷战思维仍存在
二、非选择题(12分)
12.(2024广东韶关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美国、欧盟、日本等西方大国为争夺世界环境发展事务的领导权而展开激烈竞争。美国自恃财大气粗,以“环境领导人”自居,日本则在1992年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承诺5年内提供1万亿日元的环发援助,限制有害气体的排放,赢得了超级环保大国的声誉。在1997年的京都气候会议上,欧盟积极主张发达国家将有害气体排放量削减15%,促成签署《京都议定书》,受到世界的好评。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试图争夺世界环境发展事务的领导权,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地位。
——摘编自王淑贞《欧盟环境外交研究》
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性问题。概括西方大国针对环境问题的措施,并评析其中一方的根本目的。(要求:选择任何一方均可,并阐述理由。)
答案:
1.C 此公约旨在保护文化财产,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故选C项;题干中主要强调该公约保护物质文化财产,排除A项;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有语言、文字、电子媒介、艺术作品等,该公约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文化财产,而非传播文化,排除B项;该公约的重心是文化财产的保护,与国际司法制度无关,排除D项。
2.B 金融投机猖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发挥应有职能,这说明现行金融货币体系存在问题,国际经济秩序需要调整,故选B项;材料中无法得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排除A项;“滞胀”即经济停滞不前与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而不是“滞胀”引起通货膨胀,排除C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国际经济秩序存在的问题,并非反映经济全球化,排除D项。
3.A 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和净流出占全球GDP的比重较1991年有明显增长,这反映出资本流动的国际化程度提升,故选A项,排除D项;净流出占全球GDP的比重虽然在增加,但这不等于国际金融就会动荡,且“不断加剧”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呈现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净流入和净流出状况,体现不出全球跨国投资格局的转变,排除C项。
4.C 据漫画可知,美国不顾联合国的反对,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这体现了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妄图称霸世界,故选C项;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是指在国际关系中,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相互作用朝着形成多极格局发展的一种趋势,与伊拉克战争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很大贡献,排除B项;国际政治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排除D项。
5.B 材料体现了世界发生了由美国等西方国家领导世界向多力量共同主导的质变,故选B项;世界新的政治经济秩序尚未确立,材料信息仅反映21世纪多极化的多种力量并存趋势,排除A项;“逆全球化”是指在经济全球化进展到一定阶段后所出现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市场再分割现象,是经济全球化的对立面,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世界单边主义得到有效遏制”与国际现状不符,且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
6.B 欧洲、亚洲、北美地区区域内的出口占比明显超过大洋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非洲地区,这说明欧洲、亚洲、北美地区存在优势,一体化程度较高,世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即各洲一体化程度差别明显,故选B项;材料强调各洲发展的情况,不能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的结论,排除A项;南北差距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材料体现各洲的差距,不能用南北差距概括,排除C项;材料并无各国之间贸易的关系,无法得出各国之间贸易依存度降低的结论,排除D项。
7.A 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采取了技术封锁的措施,这无疑给科技全球化道路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故选A项;“毁灭性破坏”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全球战略是指大国调动和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多种手段,参与国际斗争,维护和增强本国利益,实现国家根本政治目的的方略,而材料中反映的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荡然无存”说法绝对,排除D项。
8.B 南北双边贸易协定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经济,南北发展不平衡凸显,故选B项;材料是南北双边贸易协定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地理相邻的国家建立经贸合作组织,维护共同经济利益的动态过程,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涉及全球经济摩擦,排除C项;发展中国家经济崛起与“阻碍较贫困国家发展自己的工业部门”不符,排除D项。
9.B 坎昆峰会中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就一些问题达成广泛共识,其目的在于排除美国对该区域的干扰,构建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故选B项;材料说明参会国家要排除美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势力,而不是整个美洲,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区域一体化,而非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利于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国家的团结,但不会“消除”国家间的分歧,排除D项。
10.C 拜登认为美国仍然需要加入国际组织,与各国共同应对解决人类气候、卫生等国际问题,这说明全球合作是全球治理的重要方式,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拜登对特朗普“退群”行为的不认可以及采取的行政措施,这与其国际地位升降无必然联系,排除A项;“世界新秩序已然建立”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联合国对美国重新加入《巴黎协定》这一行为的态度是欢迎的,不能以此说明联合国“主导国际事务”,排除D项。
11.D 人民币在走向国际化,而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报告“美国正在面临国际经济中的斯普特尼克”,认为这对其构成了威胁,属于经济领域的对抗,这是冷战思维的体现,故选D项;人民币并未取得优势地位,世界范围内美元依然具有优势地位,排除A项;政治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B项;题干所述国家和银行不是同一地域或邻近地域的,所以不能体现区域集团化趋势,排除C项。
12.参考答案 措施:
美国:环境领导人。
日本:承诺巨额援助。
欧盟:主张发达国家削减有害气体排放量,促成《京都议定书》签署。(答两方即可)
评析:
美国: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企图建立世界单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牵制美国目标的达成,追求世界环境领导人的身份有助于实现美国世界领导地位。美国推行霸权主义,违背世界各国意愿,无法实现目的。
日本:日本是发达国家,企图成为政治大国。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日本获得其他国家的支持。日本经济地位与政治地位相差较大,短期内难以实现目的。
欧盟:欧盟是一体化程度很高的经济、政治区域性组织,是唯一接近于美国的实体。欧盟各国拥有统一的对外政策,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作为强大的经济、政治实体,欧盟相对更容易实现其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