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课堂导入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六十载奋斗栉风沐雨,六十年雪域沧桑巨变。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实现了历史性巨变,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思考: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我们看见了一个什么样的西藏?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西藏用60年时间实现了从落后到繁荣的跨越?今天让我们从《促进民族团结》这一课的学习来解开这个“发展密码”。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7.1 促进民族团结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第七课 中华一家亲01我国的民族概况和分布特点。0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方针和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 03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04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05我国为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了哪些措施 06青少年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阅读教材P90-97,思考下面的问题,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自主预习2025年8月21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市布达拉宫广场隆重举行。西藏各族人民身着节日盛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怀喜悦与感恩共庆盛典。 思考:图中是什么民族的服饰?西藏除了藏族还有哪些少数民族?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能列举出哪些少数民族?提示:西藏除藏族外,主要的少数民族有门巴族、珞巴族,此外还有回族、纳西族、怒族、独龙族等。藏族我国的民族概况、 分布特点 P9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宛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祖国的壮丽河山,组成了一个其乐融融的中华民族大家庭。01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融从未间断,最终形成了今天我国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02课堂笔记旧西藏的黑暗旧西藏(1959年民主改革前)是一个以封建农奴制为核心的社会,占人口不足5%的农奴主(包括贵族、寺院上层和地方政府官员)占有几乎全部土地、山林和绝大部分牲畜,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则被剥夺了人身自由,被迫承受沉重的差役、高额的租税和残酷的刑罚,生活在极度贫困和没有基本人权的境地,社会发展长期停滞,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极度落后。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西藏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影像定格瞬间,记录高原历史。致敬60年!影像记录西藏自治区发展变化1983年,西藏林业局考察队员通过雅鲁藏布江上的溜索过江。1983年2024年6月3日拍摄的拉萨贡嘎国际机场停机坪。2024年1984年1月,西藏堆龙德庆县(现为堆龙德庆区)的牧民用牦牛把饲料驮回家。1984年2025年4月2日,复兴号列车穿行在拉林铁路林芝段。2025年从“人背畜驮”到立体交通1954年青藏、川藏公路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公路的历史。60年来,雪域高原初步建立起了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网络。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畅率达100%从“有学上”到“上好学”1965年9月,西藏昌都实验小学的老师和学生在看画报。1965年1975年8月,拉萨市第一小学的藏族学生在上藏文课。1975年2023年6月5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完全小学的学生在上音乐课。2023年2024年9月3日,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娘蒲乡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享用午餐。2024年西藏自治区成立至今,西藏已建立起涵盖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等的现代教育体系。自1985年起,西藏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民子女实行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学习费用)政策,并从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实行15年公费教育。从缺医少药到病有所医1965年3月,西藏的护理人员在照顾婴儿。1965年9月,西藏第一文化工作队队员仓木觉(右一)在演出结束后给农民治疗2021年4月19日,拉萨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专家远程指导下使用骨科机器人开展骨科手术。2023年6月12日,广东援藏医生王振疆(右二)和本地医生尼玛益西(右一)在西藏米林市吞布容村,给村民普布多吉检查身体。60年来,西藏城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4年,西藏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7231家、床位21551张,远程医疗服务实现乡镇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全覆盖,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提高至72.5岁。包虫病、大骨节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内障等地方病防治取得良好成效。从木犁牛耕到机械作业1965年8月,林芝县(现为林芝市)立定乡组织农民收割青稞。2022年9月19日,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热索乡努康村农机合作社的村民集中对村里三千多亩耕地进行机械化收割。60年来,国家投巨资兴建西藏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推广科学施肥、育种、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以及科学养畜、畜群调整等措施。伴随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农牧业生产开始向现代化方向迈进。农牧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65年不足100元到2025年2.8万元。从土坯矮房到现代新居2023年5月28日拍摄的典角村20世纪90年代修建的“二代房”“二代房”2023年5月28日拍摄的典角村2006年建设的“三代房”。“三代房”2023年5月28日拍摄的2012年修建的典角村“四代房”。“四代房”2023年5月28日拍摄的典角村2019年建设的“五代房”“五代房”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1.32平方米。西藏各族人民普遍实现了住有所居、居有所安。1993年1月,西藏拉萨开通国际、国内长途直拨电话后,一位藏族商人用磁卡电话打国际长途。2020年5月21日,在海拔6500米的珠峰前进营地,中国移动工作人员调试5G基站设备和信号。1994年4月16日,西藏江孜县年堆乡工作人员正在接电话。2023年10月29日,在西藏那曲巴青县“赤堆东雄”直播间,主播朗贡旺姆调试直播设备。从手摇电话到智能通信60年来,西藏已建成光缆、卫星、网络为主的现代通讯网络体系。60年来,在党中央亲切关怀和全国人民无私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政治安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环境友好、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踏上新征程,西藏正昂首奋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西藏篇章。西藏能实现这样的繁荣靠的是“单打独斗”吗?西藏从“闭塞落后”到“繁荣发展”的转变,离不开哪些力量的支持?提示:国家财政补贴、政策倾斜;内地各省“援藏”;各民族群众的共同努力等西藏60年巨变,藏着哪些民族政策密码?国家角度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P91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前提自治权≠高度自治≠完全自治我国先后共建立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课堂笔记“密码”之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个基本方针?有同学提出,少数民族在高考中可以加分,这个是不是违背了民族平等原则?旧西藏:实行封建农奴制,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没有人身自由,被视为“会说话的工具”,无法享有教育、医疗、政治参与等基本权利,民族内部存在严重的阶级压迫,更无真正的民族平等可言。今天的西藏:6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积极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目前西藏自治区共有4.2万余名四级人大代表,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约占89.2%。提示:不违背,因为平等的含义还包括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在政策上给与特殊照顾。民族平等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地位平等)表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权利义务平等)现课堂笔记“密码”之二——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坚持民族平等 P91坚持民族平等≠消除民族差别民族平等≠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违背了民族平等的原则注意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震后各方迅速响应:“汉族、藏族、回族等各族救援人员并肩作战,从废墟中救出被困群众。物资捐赠点,各民族同胞踊跃捐赠,藏族阿妈送来亲手缝制的毛毯,汉族小伙搬来整箱物资。湖南省岳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组提出“葡萄+旅游”融合发展理念,投入2030万元乡村振兴援藏资金推进葡萄小镇基础设施建设,桑日县葡萄种植总面积近万亩,群众务工增收显著。当各民族拥有了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就有了携手合作的基础。就像西藏的发展,不是藏族群众的“独角戏”,而是各民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这背后就是_______________的力量。民族团结“密码”之二——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民族团结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P921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P922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菜义务。P963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P964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课堂笔记国家通过制度、经济等多重举措,让民族团结在西藏及少数民族地区落地生根。作为新时代青少年,我们或许无法参与“援藏工程”,但同样能成为民族团结的“守护者”。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课堂拓展青少年能为维护民族团结做些什么呢?1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2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语言文字;4自觉拥护我国的民族政策,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3在学校生活中,与各民族的同学相互帮助、友好相处,增进团结友谊;课堂笔记各民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的成果体现在哪里?就是西藏经济的腾飞、民生的改善、文化的兴盛等——这正是________________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各民族共同繁荣经济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24年,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5亿元,是1965年的155倍,年均增长8.9%。民生改善。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65年不足100元到2025年2.8万元,可支配收入增长199倍,62.8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增长至72.5岁。西藏实现所有乡镇和70%行政村通达5G网络,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1.32平方米;基本建成五级卫生健康服务网络;率先实行15年免费教育等课堂笔记“密码”之二——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各民族共同繁荣党和国家为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了哪些措施?经济方面①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西部大开放战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通过输入技术、管理、人才等方式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P94民生方面②国家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健全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P95文化方面③国家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少数民族文化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P952025年上半年西藏GDP全国31省排名总量1382.72亿元,排名31人均37371元,排名18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提示:西藏(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与其他省份经济水平有较大差距。增速7.2%,排名第1国家为什么要加快像西藏这样的民族地区的发展呢?国家为什么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P93课堂笔记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前提和基础保障目标才能才能提供物质保障课堂拓展(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91(2)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P91(3)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P91(“密码”之三)民族政策民族关系形成课堂笔记小结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治制度、方针和民族关系分别是什么?西藏的60年,是民族团结的60年,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的60年。下一个甲子,民族团结的力量将继续让雪域高原绽放光彩。课堂总结坚持民族平等 维护民族团结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团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基本政治制度和民族关系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的原因加快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原因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措施青少年该为民族团结做什么促进民族团结民族大家庭家和万事兴课堂练习1.(2025·江苏镇江)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全国综合性体育赛事。各族同胞同台竞技、同场联欢,各民族文化互学互鉴、相互欣赏、共同繁荣。举办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A.反映出我国逐步缩小各民族的发展差距B.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C.表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D.体现出民族间的风俗习惯有很大的差异B题意中未体现课堂练习2.(2025·宁夏)2025 年 4 月 29 日,宁夏文旅市集在上海举办,以非遗、美酒、文创为媒,向世界讲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以下行为能体现积极践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是( )①某同学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不气馁,相信“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②某学校举办“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主题文化艺术节活动③某同学在学校运动会期间,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为班集体争取更多荣誉④某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携手共建和美社区,绘就民族团结新画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①描述个人学习中的坚持,属于个人品质,与民族团结无关②石榴花开”“籽籽同心”直接体现民族团结主题③强调班级荣誉,属于小集体范畴,未涉及民族关系课堂练习3.(2025·山东威海)鲁藏携手同行,共谱山海深情。山东对口支援日喀则市30年来,累计投入援藏财政资金61.8亿元、实施各类项目1608个,分10批选派657名干部人才进藏开展工作,全力推进民生、产业、经贸、生态等援藏工程。这有利于( )①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同步富裕②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消除民族差异③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D“同步富裕”表述错误,我国坚持共同富裕,但并非同步富裕“消除民族差异”表述错误,我国尊重民族差异而非消除,课堂练习4.(2025·山东滨州)2024年9月27日,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这是因为(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推动祖国繁荣发展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有利于民族关系更加融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④我国形成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②“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针对的是国家统一问题,而题干聚焦的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故②不符合题意④: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故④说法错误;课堂练习5.(2025·江苏宿迁)2024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巩固发展中华民族大团结,作为青年学生要( )①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消除民族文化差异③发展民族地方经济 ④尊重不同民族风俗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课堂练习6.(2025·湖南长沙)三十年前,西藏贡嘎县迎来了长沙的首批援藏干部。从此,两地密切交往、深入合作,结下了山海情谊,取得了丰硕成果。三十年间,贡嘎县生产总值增长60多倍,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8倍……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 )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海峡两岸的深度融合发展③长贡两地人民的守望相助 ④国家对民族地区大力支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②海峡两岸融合发展针对的是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关系,与西藏和长沙的援藏合作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7.(2025·湖南)2025年1月,在西藏定日地震救灾一线,有“四双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救灾一线的“四双手”启示我们要( )①坚持生命至上,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②推动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促进共同繁荣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维护民族团结④常怀感恩之心,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四双手一双手,是消防救援人员满是泥土的手一双手,是解放军战士冻得通红的手一双手,是援藏医生治病救人的手一双手,是受灾群众表达感谢的手C题干未涉及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救灾行动与“文化发展”无直接关联,故②不符合题意;课堂练习8.(2025·江西) 行走于赣鄱大地,无论是百姓生活,还是文旅新韵,都呈现出醉人心魄的万千气象。【绘幸福·共享美好生活】走进江西大街小巷,处处皆是幸福图景。图景一 某村委会搭建“邻里小院”“民情议事亭”等协商议事平台,经常就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征求意见和建议。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持续建设幸福家园建言献策。 图景二暮色街巷中,维吾尔族小伙的新疆烤馕飘出缕缕焦香:校园长廊间,各民族孩童追逐嬉闹的身影与书声交融成画…在这里,各民族同胞共同编织着“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幸福图景。(1)运用所学,解读上述图景中的幸福密码。答:①坚持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汇集民意,集中民智,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③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堂练习【兴文旅·推动融合发展】江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升级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完善古村落、古街区、书院等活化利用机制,打造文旅“新赣线”……2024年,江西接待旅游人次近6亿人次,旅游收入近6000亿元。◎井冈山黄洋界“挑粮小道”上跃动着一群群中学生的身影,红色沉浸剧《风起安源》唱响萍乡安源胜利广场,各地红色主题乐园内游人如织……江西各大旅游景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分析江西是如何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①挖掘本土特色的文化资源,完善活化利用机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文旅品质,促进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②文旅融合的兴起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支撑。③各地景区以文旅融合方式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唱响文旅品牌,坚定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1促进民族团结.pptx 旧西藏的黑暗.mp4 西藏60年巨变.mp4 跨越新生.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