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参考版)福建省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网络参考版)福建省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考试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K-39 Fe-56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科研团队用掺杂非铁催化剂实现温和条件下热催化合成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 B.Fe在元素周期表p区
C.氨的工业合成是人工固氮 D.氨是制备多种含氮化合物的基础原料
2.头孢菌素抑制转肽酶的机制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头孢菌素能发生酯化反应 B.头孢菌素虚框内有5个杂化碳原子
C.产物实框内有2个手性碳原子 D.中最多有6个原子共平面
3.某电解质阴离子的结构如图。X、Y、Z、Q、R为原子序数依序增大短周期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键角: B.电负性:
C.最简单氢化物沸点: D.X、Y、R均可与Z组成标况下为气态的化合物
4.以磷化工品的副产物石灰渣(主要含亚磷酸钙和少量氢氧化钙)为原料,制备阻燃剂亚磷酸铝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沉淀1”可用于实验室制备
B.“调pH”时应将溶液调至酸性
C.“沉铝'时存在反应:
D.电解“滤液1”可制得Na和
5.在25℃、光照条件下,产生氯自由基,引发丙烷一氯代反应:
i.
i.
反应体系中产物n(2-氯丙烷):n(1-氯丙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活化能:反应i<反应ii
B.丙烷中的键能:的的C-H
C.当丙烷消耗2 mol时上述反应体系的焓变为
D.相同条件下正丁烷与发生一氯代反应,产物n(2-氯丁烷):n(1-氯丁烷)
6.探究对银镜反应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棕黑色悬浊液中固体主要为 B.“试剂X为1.0 mL蒸馏水
C.黑色悬浊液1与2中固体的主要成分不同 D.实验后可用稀硝酸洗去银镜
7.在25℃下测定溶度积,所需饱和溶液的配制步骤如下:
下列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 )
A.洗涤时须洗净
B.“洗涤”后所得固体无需干燥
C.“溶解”后须静置至固液分层、上层澄清
D.“过滤2”中用蒸馏水润湿滤纸,使其贴紧漏斗内壁
8.分子有超长碳碳——键(C1—C2键长180.6 pm),被氧化过程如图。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的杂化碳原子数为 B.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C.的杂化碳原子数为 D.完全氧化为,生成的阴离子数为
9.一种无膜电合成碳酸乙烯酯()的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a极为负极
B.反应中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少
C.总反应为
D.“反应II”为
10.常温下,在总浓度始终为的溶液中,铬元素以形式存在,随pH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I代表的组分为
B.P点:
C.的平衡常数
D.Q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60分。
11.从炼油厂焙烧炭渣(主要含炭、和,以及少量、)中提取钼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和均易溶于水;草酸()在水中溶解度见下表.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100 g) 9.5 21.5 44.3 84.5
(1)“酸浸”中钼和钒分别转化为和。
100℃下各元素浸出率与草酸浓度的关系如图.
①最佳草酸浓度为________。
②中钒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转化”中加浓硫酸后,过滤前的操作为________;“滤渣2”为________(填名称)。
(3)“沉钼”中,HMT(结构如图)在溶液中转变为,一个有________个可形成氢键的位点;沉淀为。
(4)“碱浸转化”中,在碱作用下分解出,后者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滤液2”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________。
(5)关于该工艺流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气体1”为CO b.“滤渣1”主要含炭、NiO和
c.“滤液1”含 d.粗产品含
12.导电材料二硫代铁酸钾()晶体呈紫色,不溶于水,可被盐酸酸解。
I.的制备
将7.0 g铁粉、48.0 g硫粉和过量充分混合后,900℃焙烧1.5小时.反应方程式:
(1)反应所需的容器为________。(填标号)
(2)将反应所得混合物置入水中煮沸,溶液呈深绿色(因可溶性杂质),并有淡黄色________(填化学式)浮渣,倾去上层溶液及浮渣;重复多次直至上层溶液________(填现象)。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粗产品15.9 g,产率为________%(保留至整数位)
Ⅱ.的纯度测定(平行测定3次,以1次为例)
(3)准确称取粗产品m g于锥形瓶中,加入浓盐酸加热至紫色固体完全溶解,有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放出,溶液中铁以形式存在。酸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将上述酸解液中的Fe(Ⅲ)全部还原成Fe(Ⅱ),加入硫酸-磷酸混酸和指示剂,立即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呈紫色),消耗体积为。滴定过程发生反应:
①加入磷酸的目的是________。
②测得纯度为________(用m、c、V列出计算式)。
(5)上述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将粗产品置于托盘天平右盘称量
b.在通风橱中酸解粗产品
c.配制标准溶液时,定容后反复上下颠倒容量瓶混匀
d.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标准溶液并调零
Ⅲ.单晶的结构(投影如图)
(6)一个Fe与所有紧邻S形成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共边连成________状(填“链”、“层”或“空间网”)。
(7)晶体中微粒间作用力有________。(填标号)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配位键 d.非极性共价键
13.神经肽抑制剂J的合成路线如下。(THF为溶剂)
(1)B中含氧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2)理论上,B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__组峰。
(3)熔点:B________C(填“>”“<”或“=”,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4)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I中发生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6)Ⅶ中还可能生成J的立体异构体K,补全K的结构简式
(7)某药物合成中有反应:
参考该反应,可以设计C+L→F,则L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C→F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以L为反应物________以D为反应物。(填“>”“<”或“=”)
14.研究抗癌药物顺铂与胸苷(简写为TH,结构如下)的配体交换反应及所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
I.制备配合物的制备
(1)“步骤1”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体系存在以下平衡:
i.
ii.
①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用、列出计算式)
②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平衡角度分析)
(3)、和与Pt(Ⅱ)的配位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酸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用配制3份酸化程度不同、物质的量浓度均为Y[以初始用量计算]的溶液S1—S3。在一定温度下酸化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定溶液pH,并分别取等体积溶液测得T中6-位碳原子上H的核磁共振信号(如图,峰面积与化学环境相同的H原子数成正比),其中未酸化的溶液S1中仅有信号峰I。
酸化时存在下列反应:
iii.
iv.
(4)信号峰Ⅱ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填标号);信号峰Ⅲ代表的物质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5)溶液中酸化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________(填标号)
a.pH保持不变 b.特征信号峰的总面积保持不变
c.出现3个特征信号峰 d.特征信号峰的数量及其面积保持不变
(6)已知图中溶液S1信号峰I的面积为,溶液S2信号峰I、Ⅱ的面积分别为、;溶液S2中________, ________。(用、、、Y列出计算式)从而可推得反应ii和iv的平衡常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