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高效练】3.2 物质的导电性 高效培优练(含解析)--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自主高效练】3.2 物质的导电性 高效培优练(含解析)--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10)
考查范围:3.2 物质的导电性
01 物质的导电能力
[典例1](2025春 镇海区期末)人体通常会带静电,接触带有精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时,最好先用手触摸接地的金属板等,释放身体静电,保护电子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触摸的金属板是绝缘体
B.人体与衣服摩擦时产生了新电荷,导致静电积累
C.“静电消除”后,人体内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
D.手触摸接地的金属板“除电”时,人体通过金属板与大地连通
[典例2](2025春 余姚市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丝A、B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烧红的玻璃和塑料尺,小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A.接入硬币和橡皮
B.接入塑料尺和铅笔芯
C.接入烧红的玻璃和铅笔芯
D.接入硬币和塑料尺
[典例3](2025 杭州三模)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着取自白炽灯的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对此,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B.玻璃芯柱和灯泡L是并联的
C.通过灯泡的电流要比通过玻璃芯柱的电流大
D.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典例4](2023秋 新昌县期末)为了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某同学利用一只废旧的白炽灯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白炽灯的灯丝,小灯泡L的亮度慢慢变暗了;而在乙图中,闭合开关S后,用酒精灯加热废灯泡灯芯的玻璃柱至红热,小灯泡L慢慢变亮了。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说明灯丝是导体,它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乙图实验说明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后变成了半导体
C.甲乙两图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改变
D.本实验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跟踪1](2024春 慈溪市期中)一支铅笔的自述:①将我斜插在盛水的玻璃杯中,你会看到我的身子变弯了;②我若躺在亮处,大家就能看见我;③我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不同的是,它在纸上“滚”,我在纸上“滑”;④你若把我的内芯接入电路,电流能从我的身上流过。你认为铅笔的自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都正确
[跟踪2](2023秋 嵊州市期末)铅笔是我们常用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关于铅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芯是绝缘体 B.木质杆是绝缘体
C.金属套是绝缘体 D.橡皮擦是导体
[跟踪3](2023秋 仙居县期末)在加油站里加油时,为了消除静电,一般要先用手触摸静电释放按钮(如图),将静电释放掉后再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释放按钮可以用橡胶或塑料制成
B.能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C.若人体带负电,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人体流向释放器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生了电荷的转移
[跟踪4](2023春 海曙区期中)为了验证玻璃在加热烧红时也能导电,小科同学利用白炽灯、灯丝已断的灯泡玻璃芯、酒精灯、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跟踪5](2023秋 婺城区校级月考)我们在考试时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   (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可能导致电脑无法识别,是由于不合格铅笔芯的导电性   (填“强”或“弱”)。
02 电阻
[典例1](2024秋 嵊州市期末)如图为常用的铝芯导线,铝芯由多条铝线组成,外包一层绝缘皮。下列方法中,能减小铝芯导线电阻的是(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
B.减小导线中的电流
C.减小导线的长度
D.减少导线中铝线的数量
[典例2](2023秋 婺城区校级月考)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为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规格如表所示。
金属丝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锰钢 1 20
b 镍铬 1 20
C 锰钢 1 30
d 锰钢 0.5 20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以得到结论。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分别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
(3)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试再举一个用此科学方法的实验:    。
(4)请指出本实验电路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
[典例3](2025春 鄞州区期中)如图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a、c、d导体的材料相同,a、b、d导体横截面积相同,a、b、c导体的长度相同,本实验通过电流表示数来指示导体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填“越大”、“越小”或“无关”);选择电阻     来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跟踪1](2025 浙江三模)为了探究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等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电压恒定的学生电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如表所示)、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①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
② 镍铬合金 1米 2毫米2
③ 镍铁合金 1米 1毫米2
④ 锰铜合金 1米 1毫米2
步骤一:将①号金属丝的A、B端接入电路,使导线的P端与B相连(如图甲);
步骤二: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I1,立刻断开开关;
步骤三:将P分别移至金属丝的C、D点,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2、I3,并立即断开开关;
步骤四:分别用②、③、④号金属丝替换①号金属丝重复上述步骤。
(1)步骤二中,记录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34A,请用箭头标出此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
(2)编号①②实验对比,探究的问题是    ;
(3)实验中,每次都要等材料完全冷却后,再测量电流。这种做法主要是因为   ;
(4)查阅资料得知:长度、粗细均相同的锰铜合金电阻非常小。试分析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
[跟踪2](2025春 海曙区期末)为了探究影响液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液体电阻演示器开展实验。装置中的储存容器内装有同种导电液体,调节可移动电极板可以改变注射器内导电液的长度。
(1)通过实验得到左边注射器中的电流与导电液体长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L/厘米 1 2 3 4 5
I/毫安 10 5 3.3 2.6 2
根据电流表示数判断液体电阻大小,应用了    (填科学方法一种)。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
(2)某同学认为在左右两个注射器中分别注入不同温度的同种导电液体,可以探究液体的电阻和温度的关系,判断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3)若小组同学还想探究液体的电阻和材料的关系,接下来的操作是    。
03变阻器
[典例1]实验课上,小华同学拿起一只滑动变阻器,看到铭牌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如图所示。几位同学讨论时说出了以下几种对铭牌意义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B.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2A
C.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D.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2A
[典例2](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A为导线,BM、CN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和A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变暗
B.S和B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亮度不变
C.S和C接触,P向左移动灯泡变亮
D.S和B接触,P向左移动灯泡亮度不变
[典例3](2025春 余姚市期末)如图甲是旋钮式变阻器示意图,图乙为滑动变阻器示意图,结合图片,下列关于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变阻器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若连接滑动变阻器AC两个接线柱,则向右移动滑片,电阻变小
C.若连接旋钮式变阻器AC两个接线柱,则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电阻变小
D.为保证安全,旋钮触片和滑片应该用陶瓷制作
[典例4](2025春 宁波期中)“乐思”小组在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M接C点,N接D点,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
B.若M接C点,N接B点,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动到最左端
C.若M接C点,N接B点,闭合开关,滑片P向右移,灯泡变暗
D.若M接C点,N接D点,闭合开关,滑片P向右移,灯泡变暗
[跟踪1](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要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为(  )
A.A和B B.B和C C.B和D D.A和D
[跟踪2](2024 义乌市校级三模)电动汽车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车速仪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车速仪示数变大。则与M、N相连接的是(  )
A.E和F B.O和E
C.O和F D.以上接法均可
[跟踪3](2025 浙江一模)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使用电位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导体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
B.只把A和C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把A和B接入电路,逆时针旋动滑片可使电流变小
D.把B和C接入电路,顺时针旋动滑片可使接入电阻变小
[跟踪4](2024春 海曙区期中)如图所示为一种测量体重的装置。当没有测体重时,绝缘体使电路     (选填“切断”或“接通”)。向体重测试台上放重物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选填“变大”或“变小”,下同),电路中的电流     。
1.(2025春 慈溪市期末)随着科技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许多电子设备用到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电路元件,它们是用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
A.导体 B.绝缘体 C.超导体 D.半导体
2.(2025春 拱墅区期末)中国制造业有许多在全球领先的技术领域,但目前还需要赶超的技术是(  )
A.轨道交通 B.芯片制造
C.通信装备 D.输变电装备
3.(2024秋 金华期末)如图所示的铝芯电缆是一种输电导线。在某村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更换的铝芯电缆比旧铝芯电缆电阻更小,主要是因为新电缆的(  )
A.铝芯更细 B.铝芯更粗
C.绝缘皮更薄 D.绝缘皮更厚
4.(2024春 北仑区期末)甲变阻器标有“50Ω 1.5A”,乙变阻器标有“10Ω 2.5A”,两变阻器的瓷筒的粗细、长度一样,电阻线由同种合金材料制成,则(  )
A.甲的电阻线较粗 B.乙的电阻线较粗
C.两变阻器的电阻线粗细相同 D.无法判定
5.(2023秋 湖州期末)有一块长方体铁块,如图所示,分别沿不同方向接入电路,则(  )
A.沿AB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B.沿CD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C.沿EF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D.沿各个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一样大
6.(2024秋 临平区校级月考)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
7.(2025春 江北区期末)如图所示,用电池(电压为3V)、小灯泡(2.5V 0.3A)、甲、乙两根铅笔芯(做滑动变阻器,铅笔芯的长度都是17.5cm,甲的电阻为20Ω,乙的电阻为10Ω)、金属回形针、开关、导线,设计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调节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是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范围;二是调节精度,回形针移动一定距离时,电阻变化越小调节精度越高。则铅笔芯甲和乙相比(  )
A.调节范围大,调节精度高
B.调节范围大,调节精度低
C.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高
D.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低
8.(2023秋 瑞安市月考)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
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
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
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
9.(2024秋 嵊州市期末)为减少碳排放,我国大力推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控制,工作原理如图。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应选用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车速仪可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那么接入MN的接线柱是     。(字母“O”、“E”、“F”选两个)
10.(2024秋 义乌市月考)小乐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乙中A为锰铜合金线,B、C、D为镍铬合金线,S表示横截面积。
(1)图甲中,小乐是通过    判断电阻大小;
(2)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小乐应选其中   两根合金线分别进行实验;
(3)实验会发现B和D两根合金线的电阻大小关系是RB    R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2025春 浙江期中)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实验中使用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大小/A
A 锰铜合金 0.5 0.8 0.40
B 镍铬合金 0.5 0.8 0.32
C 镍铬合金 0.5 0.4 0.16
D 镍铬合金 1.0 0.4 0.08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阻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2)分别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     。
(3)分别将     (填编号)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12.(2025春 浙江月考)为了探究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及长度有关,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电压恒定的学生电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如表所示)、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①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
②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
③ 镍铁合金 1米 1毫米2
④ 锰铜合金 1米 1毫米2
步骤一:将①号金属丝的A、B端接入电路,使a导线的P端与B相连(如图甲)。
步骤二: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I1立刻断开开关。
步骤三:将P端分别移至金属丝的C、D点,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2、I3并立刻断开开关。
步骤四:分别用②、③、④号金属丝替换①号金属丝重复上述步骤。
(1)步骤二记录的电流表示是如图乙所示,则大小为    。
(2)本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电流表示数后立刻断开开关,并等待片刻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
(3)小明在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发现无法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探究其导电性与长度的关系。查阅资料:长度、粗细均相同的锰铜合金电阻比镍铬合金小得多,试分析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现象不明显的原因: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10)
考查范围:3.2 物质的导电性
01 物质的导电能力
1.(2025春 镇海区期末)人体通常会带静电,接触带有精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时,最好先用手触摸接地的金属板等,释放身体静电,保护电子元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触摸的金属板是绝缘体
B.人体与衣服摩擦时产生了新电荷,导致静电积累
C.“静电消除”后,人体内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
D.手触摸接地的金属板“除电”时,人体通过金属板与大地连通
【答案】D
【分析】(1)静电释放器应该由导体制成;
(2)摩擦起电的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3)摸金属体清除身体上的静电时,会发生电子的转移,人体的电荷不会全部消失;
(4)“除电”时,人体所带电荷经金属球流向大地,若人体带负电,则电流方向是从大地流向金属球。
【解答】解:
A、为了将人体的静电释放掉,手触摸的金属板应该是导体,故A错误。
B、人身体与衣物摩擦带电,是由于电荷发生了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B错误。
C、摸金属体清除身体上的静电时,发生了电子的转移,所以人体的电荷不会全部消失,故C错误;
D、静电释放器金属球和大地之间相连的应是导体,“除电”时,人体、静电释放器和大地连通构成回路,人体所带电荷经金属球流向大地,故D正确。
故选:D。
2.(2025春 余姚市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在金属丝A、B之间分别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烧红的玻璃和塑料尺,小灯泡都能发光的是(  )
A.接入硬币和橡皮
B.接入塑料尺和铅笔芯
C.接入烧红的玻璃和铅笔芯
D.接入硬币和塑料尺
【答案】C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常见的导体有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铅笔芯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陶瓷、塑料、橡胶、油、空气、纯净的水等等。
【解答】解:A、硬币属于金属,是导体,橡皮是绝缘体,在金属夹A、B之间接入硬币能使小灯泡发光,接入橡皮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A错误;
B、铅笔芯是导体,塑料尺是绝缘体,在金属夹A、B之间接入铅笔芯能使小灯泡发光,接入塑料尺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B错误;
C、烧红的玻璃和铅笔芯都是导体,在金属夹A、B之间接入烧红的玻璃和铅笔芯都能使小灯泡发光,故C正确;
D、硬币属于金属,是导体,塑料尺是绝缘体,在金属夹A、B之间接入硬币能使小灯泡发光,接入塑料尺不能使小灯泡发光,故D错误。
故选:C。
3.(2025 杭州三模)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用酒精灯对着取自白炽灯的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对此,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将逐渐变大
B.玻璃芯柱和灯泡L是并联的
C.通过灯泡的电流要比通过玻璃芯柱的电流大
D.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答案】A
【分析】A、从图可知,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已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而灯泡的电阻不变,可利用公式U=IR判断出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判断出A是否符合题意。
B、从图可知,玻璃芯柱和灯泡L是串联的,从而可以判断出B是否符合题意。
C、再利用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判断出C是否符合题意。
D、从题可知,用酒精灯对着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从而可以判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利用公式I判断出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再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判断出,在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电阻的变化,判断出D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解:A、从图可知,电压表测量的是灯泡两端的电压,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而灯泡的电阻不变,
由公式U=IR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A说法正确。
B、从图可知,玻璃芯柱和灯泡L是串联的。所以B说法错误。
C、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通过灯泡的电流等于通过玻璃芯柱的电流。所以C说法错误。
D、用酒精灯对着玻璃芯柱加热,灯泡L会慢慢亮起来,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而电源电压不变,由公式 I可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而灯泡的电阻不变,由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可知,玻璃芯柱的电阻变小,
加热过程中,玻璃芯柱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小。所以D说法错误。
故选:A。
4.(2023秋 新昌县期末)为了探究物质的导电性,某同学利用一只废旧的白炽灯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甲图中,闭合开关S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白炽灯的灯丝,小灯泡L的亮度慢慢变暗了;而在乙图中,闭合开关S后,用酒精灯加热废灯泡灯芯的玻璃柱至红热,小灯泡L慢慢变亮了。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图实验说明灯丝是导体,它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乙图实验说明玻璃是绝缘体,加热后变成了半导体
C.甲乙两图实验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改变
D.本实验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答案】B
【分析】(1)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因此在分析电阻的大小时应使用控制变量法,逐个因素对进行比较。
(2)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条件改变时,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温度升高时,绝缘体可以转化为导体。
(3)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
【解答】解:A、图甲中接通开关S后,点燃酒精灯加热白炽灯的灯丝,由于灯丝温度升高,电阻变大,小灯的亮度逐渐变暗。它表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正确;
B、图乙中当接通开关S后,电路是断路,灯泡不亮,说明常温下玻璃是绝缘体,当用酒精灯加热废灯泡灯芯的玻璃柱,玻璃的温度升高,玻璃变为导体,电路形成通路,灯泡变亮,故B错误;
C、甲乙两图实验现象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
D、实验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暗来判断物质的导电性,属于转换法,故D正确。
故选:B。
1.(2024春 慈溪市期中)一支铅笔的自述:①将我斜插在盛水的玻璃杯中,你会看到我的身子变弯了;②我若躺在亮处,大家就能看见我;③我和圆珠笔是好朋友,都爱在纸上“玩”,不同的是,它在纸上“滚”,我在纸上“滑”;④你若把我的内芯接入电路,电流能从我的身上流过。你认为铅笔的自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 B.只有①②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D
【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我们能够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漫反射的光射向人的眼睛的缘故。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运动物体始终没有离开接触面,这种摩擦是滑动摩擦;运动物体和接触面之间总是改变,这种摩擦是滚动摩擦。
(4)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解:(1)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正是由于这种现象,才导致了插入水中的铅笔像“折断”了一样。
(2)铅笔本身不发光,它的表面能反射其他光源的光线,被反射的光线会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才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它。
(3)铅笔始终没有离开纸,属于滑动摩擦。圆珠笔的笔尖是个滚珠,滚珠不停地在纸面上滚动,接触面总是改变,所以圆珠笔和纸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
(4)电流可以通过铅笔的内芯,说明铅笔芯是导体。
故选:D。
2.(2023秋 嵊州市期末)铅笔是我们常用的学习用具,如图所示。关于铅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芯是绝缘体 B.木质杆是绝缘体
C.金属套是绝缘体 D.橡皮擦是导体
【答案】B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解:铅笔芯、金属套容易导电,是导体;木质杆、橡皮擦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3.(2023秋 仙居县期末)在加油站里加油时,为了消除静电,一般要先用手触摸静电释放按钮(如图),将静电释放掉后再加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释放按钮可以用橡胶或塑料制成
B.能相互吸引的两个物体,一定带异种电荷
C.若人体带负电,放电时,电流方向是从人体流向释放器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相互摩擦的物体间发生了电荷的转移
【答案】D
【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质;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4)摩擦起电的实质是发生电子的转移。
【解答】解:A、静电释放按钮上面手触摸的部位一定是导体,这样才能把人体上的静电传走,故A错误;
B、两个相互吸引的物体有可能带异种电荷,也有可能一个物体带电,一个不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而相互吸引,故B错误;
C、若人体带有负电,“除静电”时,负电荷从人体转移到释放器,所以电流的方向是从释放器流向人体,故C错误;
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得电子的带负电,失电子的带正电,相互摩擦的物体间产生了电荷的转移,故D正确。
故选:D。
4.(2023春 海曙区期中)为了验证玻璃在加热烧红时也能导电,小科同学利用白炽灯、灯丝已断的灯泡玻璃芯、酒精灯、导线若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能成为导体。
【解答】解:
A、C、只对灯泡玻璃芯加热,玻璃芯能否导电不能判断。设计方案都不合理;
B、灯泡玻璃芯与小灯泡串联,对玻璃芯加热,如果灯泡发光,说明玻璃芯能导电;如果灯泡不发光,说明玻璃芯不导电。设计方案合理。
D、灯泡玻璃芯与小灯泡并联,无论玻璃芯是否导电,小灯泡都能发光。设计方案不合理;
故选:B。
5.(2023秋 婺城区校级月考)我们在考试时要用到2B铅笔填涂机读卡,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是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 导体  (填“导体”或“绝缘体”),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可能导致电脑无法识别,是由于不合格铅笔芯的导电性 弱  (填“强”或“弱”)。
【答案】导体;弱。
【分析】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解答】解:用2B铅笔填涂机读卡,因为2B铅笔中的石墨是导体,电脑可以直接读取机读卡上的答案,若使用了不合格的2B铅笔,由于不合格铅笔芯的导电性变弱,可能导致电脑无法识别。
故答案为:导体;弱。
02 电阻
1.(2024秋 嵊州市期末)如图为常用的铝芯导线,铝芯由多条铝线组成,外包一层绝缘皮。下列方法中,能减小铝芯导线电阻的是(  )
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
B.减小导线中的电流
C.减小导线的长度
D.减少导线中铝线的数量
【答案】C
【分析】导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有: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解答】解:AB.电阻是导体自身的一种性质,只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有关,与电压及电流无关,故AB错误;
C.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有关,长度越短,导体的电阻越小,所以减小导线的长度可以减小电阻,故C正确;
D.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有关,且横截面积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减少导线中铝线的数量,增大了导体的电阻,故D错误。
故选:C。
2.(2023秋 婺城区校级月考)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时,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
①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
③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如图为他们进行实验探究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规格如表所示。
金属丝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a 锰钢 1 20
b 镍铬 1 20
C 锰钢 1 30
d 锰钢 0.5 20
(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M、N跟  a、c  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分别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以得到结论。
(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分别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长度  的关系。
(3)该实验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试再举一个用此科学方法的实验: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
(4)请指出本实验电路设计中的不足之处  电路中缺少保护电阻,有可能会造成电流过大损坏电路  。
【答案】(1)a、c; (2)长度;(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4)电路中缺少保护电阻,有可能会造成电流过大损坏电路。
【分析】(1)(2)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在研究电阻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与一个量之间的关系,需要保持其它量不变。
(3)联系初中物理中用到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即可;
(4)从保护电路的角度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导体材料与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a、c的两根金属丝进行实验;
(2)a、d两金属丝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可探究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3)当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在探究过程中要用到控制变量法,例如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4)本实验电路设计中的不足之处:电路中的电阻太小导致电流太大,会烧坏电流表。
故答案为:(1)a、c; (2)长度;(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4)电路中缺少保护电阻,有可能会造成电流过大损坏电路。
3.(2025春 鄞州区期中)如图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a、c、d导体的材料相同,a、b、d导体横截面积相同,a、b、c导体的长度相同,本实验通过电流表示数来指示导体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越小  (填“越大”、“越小”或“无关”);选择电阻  a、d  来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答案】越小;a、d。
【分析】电压一定时,电流表示数越大,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越小;
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据此分析。
【解答】解:根据U=IR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表示数越大,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越小;
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应该选a、d进行实验。
故答案为:越小;a、d。
1.(2025 浙江三模)为了探究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等因素有关,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电压恒定的学生电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如表所示)、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①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
② 镍铬合金 1米 2毫米2
③ 镍铁合金 1米 1毫米2
④ 锰铜合金 1米 1毫米2
步骤一:将①号金属丝的A、B端接入电路,使导线的P端与B相连(如图甲);
步骤二: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I1,立刻断开开关;
步骤三:将P分别移至金属丝的C、D点,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2、I3,并立即断开开关;
步骤四:分别用②、③、④号金属丝替换①号金属丝重复上述步骤。
(1)步骤二中,记录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34A,请用箭头标出此时电流表指针的位置;
(2)编号①②实验对比,探究的问题是 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
(3)实验中,每次都要等材料完全冷却后,再测量电流。这种做法主要是因为 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为了避免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要控制材料温度相同  ;
(4)查阅资料得知:长度、粗细均相同的锰铜合金电阻非常小。试分析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可能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  。
【答案】(1);(2)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横截面积有关;(3)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为了避免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要控制材料温度相同;(4)可能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
【分析】(1)根据电流表选用的量程判断其分度值,结合示数0.34A确定指针的位置;
(2)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编号①②实验中相同的物理量与不同的物理量,由此得出探究的问题;
(3)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结合控制变量法分析作答;
(4)电路中电阻值太小,可能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
【解答】解:(1)电流表连接的是小量程,分度值为0.02A,可知0.34A在0.4A左侧第三格,如图所示:

(2)由表中数据可知,编号①②实验的变量是横截面积,可知探究的是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3)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为了防止温度对实验造成干扰,每次都要等材料完全冷却后,再测量电流;
(4)长度、粗细均相同的锰铜合金电阻非常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较大,可能会导致电流表损坏甚至电源短路。
故答案为:(1);(2)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横截面积有关;(3)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为了避免温度对实验的影响,要控制材料温度相同;(4)可能会导致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流表。
2.(2025春 海曙区期末)为了探究影响液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液体电阻演示器开展实验。装置中的储存容器内装有同种导电液体,调节可移动电极板可以改变注射器内导电液的长度。
(1)通过实验得到左边注射器中的电流与导电液体长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L/厘米 1 2 3 4 5
I/毫安 10 5 3.3 2.6 2
根据电流表示数判断液体电阻大小,应用了 转换法  (填科学方法一种)。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是: 液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有关  ;
(2)某同学认为在左右两个注射器中分别注入不同温度的同种导电液体,可以探究液体的电阻和温度的关系,判断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不正确,没有控制左右两侧的横截面积一定  。
(3)若小组同学还想探究液体的电阻和材料的关系,接下来的操作是 断开开关,更换左边注射器中的导电液  。
【答案】(1)转换法;液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有关;(2)不正确,没有控制左右两侧的横截面积一定;(3)断开开关,更换左边注射器中的导电液。
【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结论;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转换法和控制变量法;
(2)(3)导体的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
【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则导体的电阻越大;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横截面积一定时,电阻长度越长,电流越小,说明电阻阻值越大,故可得结论:液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有关;
(2)左右两侧的横截面积不同,在左右两个注射器中分别注入不同温度的同种导电液体,温度也不同,没有控制左右两侧的横截面积一定,故不能得出电阻和温度的关系;
(3)断开开关,更换左边注射器中的导电液,导体的材料是不同的,横截面积相同,当液柱长度与表中某次长度相同时,比较更换前后电流表A1的示数,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可探究液体的电阻和导体材料的关系。
故答案为:(1)转换法;液体电阻的大小与长度有关;(2)不正确,没有控制左右两侧的横截面积一定;(3)断开开关,更换左边注射器中的导电液。
03变阻器
1.(2024秋 南湖区校级期末)实验课上,小华同学拿起一只滑动变阻器,看到铭牌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如图所示。几位同学讨论时说出了以下几种对铭牌意义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B.电阻的最小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2A
C.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D.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2A
【答案】C
【分析】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其含义是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解答】解: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 2A”的字样,表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范围为0﹣20Ω,电阻的最大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故C正确。
故选:C。
2.(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A为导线,BM、CN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S和A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变暗
B.S和B接触,P向右移动灯泡亮度不变
C.S和C接触,P向左移动灯泡变亮
D.S和B接触,P向左移动灯泡亮度不变
【答案】C
【分析】移动滑片时只有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的长度,才能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灯泡的亮度。
【解答】解:A、S和A接触,电阻丝MP、PN接入电路,P向右移动时,MPN的长度增大,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小,即灯泡变暗,故A正确;
B、S和B接触,电阻丝BP、PN接入电路,P向右移动时,BPN的总长度不变,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则灯泡亮度不变,故B正确;
C、S和C接触,电阻丝CP、PN接入电路,滑片P无论怎样移动,CP、PN的长度均不变,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则灯泡亮度不变,故C错误;
D、S和B接触,电阻丝BP、PN接入电路,P向左移动时,BPN的总长度不变,所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则灯泡亮度不变,故D正确。
故选:C。
3.(2025春 余姚市期末)如图甲是旋钮式变阻器示意图,图乙为滑动变阻器示意图,结合图片,下列关于变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变阻器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B.若连接滑动变阻器AC两个接线柱,则向右移动滑片,电阻变小
C.若连接旋钮式变阻器AC两个接线柱,则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电阻变小
D.为保证安全,旋钮触片和滑片应该用陶瓷制作
【答案】A
【分析】(1)滑动变阻器与旋钮式变阻器都是变阻器,其原理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为了改变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滑动变阻器应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而旋钮式变阻器必须使用中间的接线柱,再在两侧接线柱中选一个接入电路;
(3)为了保证变阻器的正常工作,旋钮触片和滑片都应该用导体制成。
【解答】解:A、滑动变阻器与旋钮式变阻器都是通过改变接入的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故A正确;
B、若连接滑动变阻器AC两个接线柱,即滑片左侧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则向右移动滑片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增加,其电阻变大,故B错误;
C、若连接旋钮式变阻器AC两个接线柱,即整个金属条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触片时,滑片不起作用,其电阻不变,故C错误;
D、陶瓷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为了保证变阻器的正常工作,旋钮触片和滑片都应该用导体制成,故D错误。
故选:A。
4.(2025春 宁波期中)“乐思”小组在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若M接C点,N接D点,滑动变阻器与灯泡并联
B.若M接C点,N接B点,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移动到最左端
C.若M接C点,N接B点,闭合开关,滑片P向右移,灯泡变暗
D.若M接C点,N接D点,闭合开关,滑片P向右移,灯泡变暗
【答案】B
【分析】(1)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并联电路有多条电流路径;
(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阻值应调至最大;
(3)(4)根据电阻的变化判定电流和灯泡亮度的变化。
【解答】解:AD.若M接C点,N接D点,同时接了上接线柱,接入的是金属杆,滑动变阻器不起作用,故AD不符合题意;
BC.连接电路时,若M接C点,N接B点,可以通过改变电阻丝长度来改变接入阻值大小,闭合开关前,滑片P应远离下接线柱,移动到最左端,即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滑片P向右移,接入阻值变小,通过电流变大,灯泡亮度变亮。故B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024秋 钱塘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要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为(  )
A.A和B B.B和C C.B和D D.A和D
【答案】D
【分析】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的。它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哪一段电阻丝被接入电路中是由下面的接线柱决定的。若接左下接线柱,滑片向右移动,电阻变大;若接右下接线柱,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
【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要使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则电阻丝的左半部分接入电路中,即需要接A接线柱,上面的两个接线柱接哪个都行,所以应选择的接线柱为CA或DA,故D正确。
故选:D。
2.(2024 义乌市校级三模)电动汽车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车速仪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车速仪示数变大。则与M、N相连接的是(  )
A.E和F B.O和E
C.O和F D.以上接法均可
【答案】B
【分析】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车速仪示数变大,连入电路电阻变小,据此分析。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如果接线柱M接O点,则接线柱N应该接E点。
故选:B。
3.(2025 浙江一模)在收音机等电器中,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电位器的外形及其内部构造如图所示,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使用电位器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位器是通过改变接入导体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
B.只把A和C接入电路,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
C.把A和B接入电路,逆时针旋动滑片可使电流变小
D.把B和C接入电路,顺时针旋动滑片可使接入电阻变小
【答案】D
【分析】电位器是一个滑动变阻器,当把A、C接入电路时,相当于定值电阻,当把A、B接入电路时,接入了滑片以左的电阻丝,滑片顺时针转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电流减小;当把C、B接入电路时,接入了滑片以右的电阻丝,滑片顺时针转动时,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
【解答】解:A.电位器是变阻器的一种,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大小,故A正确;
B.只把A和C接入电路,电位器相当于定值电阻,移动滑片,电阻不变,无法改变通过电位器的电流,故B正确;
C.把A和B接入电路,逆时针旋动滑片,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会使电流变大,故C错误;
D.把B和C接入电路,顺时针旋动滑片可使接入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4.(2024春 海曙区期中)如图所示为一种测量体重的装置。当没有测体重时,绝缘体使电路  切断  (选填“切断”或“接通”)。向体重测试台上放重物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下同),电路中的电流  变大  。
【答案】切断;变小;变大。
【分析】(1)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电路没有接通为断路;
(2)向体重测试台上放重物时,根据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利用欧姆定律分析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解答】解:(1)由图知,当没有测体重时,滑片位于绝缘部分(在最下端),使电路切断;
(2)向体重测试台上放重物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上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总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故答案为:切断;变小;变大。
1.(2025春 慈溪市期末)随着科技发展,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服务于人们的生活,许多电子设备用到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电路元件,它们是用下列哪种材料制成的(  )
A.导体 B.绝缘体 C.超导体 D.半导体
【答案】D
【分析】物质根据导电性能分为: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分为: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其中半导体可以根据各自特点做出许多电阻,例如热敏电阻、压敏电阻、光敏电阻等等。
【解答】解: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根据半导体对光敏感的特性可制成光敏电阻。
故选:D。
2.(2025春 拱墅区期末)中国制造业有许多在全球领先的技术领域,但目前还需要赶超的技术是(  )
A.轨道交通 B.芯片制造
C.通信装备 D.输变电装备
【答案】B
【分析】根据现代技术以及物理学常识解答。
【解答】解:A、中国轨道交通技术已实现全面领跑。中国高铁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复兴号”动车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等成果表明其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故A不符合题意。
B、虽然近年来中国芯片产业发展迅速,2024年芯片产量已达3000 亿美元,成为最大单项出口产品。但整体来看,与国际顶尖水平仍存在差距。信息技术产业的底层架构、通用芯片等依旧为美国等发达国家所掌控,中国的中央处理器芯片、基础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产品仍严重受制于人。故B符合题意。
C、中国在通信装备领域同样具备全球领先优势。华为、中兴等是全球5G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建成了全球首张、规模最大的5G 独立组网共建共享网络等。故C不符合题意。
D、中国输变电装备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其超高压直流输变电拥有300多项专利,已被联合国确认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4秋 金华期末)如图所示的铝芯电缆是一种输电导线。在某村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更换的铝芯电缆比旧铝芯电缆电阻更小,主要是因为新电缆的(  )
A.铝芯更细 B.铝芯更粗
C.绝缘皮更薄 D.绝缘皮更厚
【答案】B
【分析】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
【解答】解:由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其电阻越小;
在某村输电线路改造工程中,更换的铝芯电缆比旧铝芯电缆电阻更小,因输电线的材料不变(还是铝),其长度不可以减小(即长度不变,否则不能满足改造要求),所以只能通过增大横截面积来减小电阻,也就是更换更粗的铝芯,与绝缘皮的厚薄无关,故B正确。
故选:B。
4.(2024春 北仑区期末)甲变阻器标有“50Ω 1.5A”,乙变阻器标有“10Ω 2.5A”,两变阻器的瓷筒的粗细、长度一样,电阻线由同种合金材料制成,则(  )
A.甲的电阻线较粗
B.乙的电阻线较粗
C.两变阻器的电阻线粗细相同
D.无法判定
【答案】B
【分析】导体的电阻受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等因素的影响,由题意可知两个变阻器的电阻线材料和长度是相同的,由于它们的横截面积不同,导致最大电阻值不同。
【解答】解:
由变阻器的铭牌可知,甲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大,乙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
由题知,两变阻器的瓷筒的粗细、长度一样,电阻线由同种合金材料制成;
若甲的电阻线较粗(横截面积大),则甲线圈的匝数较少,导致甲电阻线的长度较短,由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甲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不符合题意;
若乙的电阻线较粗(横截面积大),则乙线圈的匝数较少,导致乙电阻线的长度较短,由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可知,乙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较小,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秋 湖州期末)有一块长方体铁块,如图所示,分别沿不同方向接入电路,则(  )
A.沿AB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B.沿CD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C.沿EF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最大
D.沿各个方向接入电路时电阻一样大
【答案】A
【分析】影响电阻的大小因素有长度、材料以及横截面积;当材料一定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解答】解:已知导体的材料一定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由图示可知,沿CD方向接入电路时,长度最短,横截面积最大,因此电阻最小;沿EF方向接入电路时,长度介于AB,CD之间,横截面积介于AB、CD之间,电阻小于RAB大于RCD;沿AB方向接入电路时,长度最长,横截面积最小,电阻最大。
故选:A。
6.(2024秋 临平区校级月考)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
【答案】D
【分析】(1)在此实验装置中,运用转换法,电阻的大小通过比较小灯泡的亮度来判断,但是现象不是很明显,效果不好,为了准确比较电阻的大小,可以在电路中串联一只电流表;
(2)因为两根电阻丝的材料一样,故运用控制变量法,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解答】解:
A、小灯泡越亮,说明电路中的电流越大,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小,故A错误;
B、利用此装置中的一根电阻丝,用移动夹子来改变接入电阻丝的长度,也可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长度的关系,故B错误;
C、已知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 比a的横截面积大,所以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根据B项分析可知,该装置也可以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不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故C错误;
D、为了准确比较两条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根据电流的大小来判断电阻的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7.(2025春 江北区期末)如图所示,用电池(电压为3V)、小灯泡(2.5V 0.3A)、甲、乙两根铅笔芯(做滑动变阻器,铅笔芯的长度都是17.5cm,甲的电阻为20Ω,乙的电阻为10Ω)、金属回形针、开关、导线,设计制作一个模拟的调光灯。调节效果可以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是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范围;二是调节精度,回形针移动一定距离时,电阻变化越小调节精度越高。则铅笔芯甲和乙相比(  )
A.调节范围大,调节精度高
B.调节范围大,调节精度低
C.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高
D.调节范围小,调节精度低
【答案】B
【分析】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小灯泡变暗;而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小灯泡变亮。
【解答】解:一是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范围;二是调节精度,回形针移动一定距离时,电阻变化越小调节精度越高。则铅笔芯甲和乙相比调节范围大,调节精度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2023秋 瑞安市月考)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
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
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
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
【答案】D
【分析】要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应该让滑动变阻器下面的电阻丝全部接入电路。
【解答】解:根据题意要求,图中的两个滑动变阻器是串联接入电路的,要使接入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必须让每个变阻器的电阻丝都全部接入电路。对于左边的变阻器来说,电阻丝的右端接入电路,所以应该把滑片P1移到最左端;对于右边的变阻器来说,电阻丝的左端接入电路,所以应该把滑片P2移到最右端。
故选:D。
9.(2024秋 嵊州市期末)为减少碳排放,我国大力推行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中电动机的转速由电流大小控制,工作原理如图。利用旋钮变阻器实现对转速的控制,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
(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应选用  导体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车速仪可由电路中的电流表改装。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那么接入MN的接线柱是  OE  。(字母“O”、“E”、“F”选两个)
【答案】(1)导体;(2)OE
【分析】(1)容易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
(2)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车速仪示数变大,连入电路电阻变小,据此分析。
【解答】解:(1)变阻器上旋钮滑片的材料是导体;
(2)由题意可知,驾驶员踩下“油门”,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此时车速仪示数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大,根据欧姆定律,电路的总电阻变小,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如果接线柱M接O点,则接线柱N应该接E点。
故答案为:(1)导体;(2)OE。
10.(2024秋 义乌市月考)小乐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图乙中A为锰铜合金线,B、C、D为镍铬合金线,S表示横截面积。
(1)图甲中,小乐是通过 灯泡的亮度  判断电阻大小;
(2)在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小乐应选择其中 B、C  两根合金线分别进行实验;
(3)实验会发现B和D两根合金线的电阻大小关系是RB 大于  RD(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1)灯泡的亮度;(2)B、C;(3)大于
【分析】(1)实验中通过灯泡的亮度来反映电阻的大小;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探究电阻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保持其他因素不变;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大,电阻越大。
【解答】解:(1)本实验中电阻的大小不能直接判断,所以运用转换法,因此实验中通过灯的亮暗来反映电阻的大小;
(2)要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横截面积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需保持导体的长度、材料和温度不变,导体的横截面积不同,所以应选择B和C两根导线。
(3)在导体的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相同时,导体的长度越长,电阻越大,分析B和D两根合金线发现,B合金线的长度更长,故RB大于RD。
故答案为:(1)灯泡的亮度;(2)B、C;(3)大于。
11.(2025春 浙江期中)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实验中使用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大小/A
A 锰铜合金 0.5 0.8 0.40
B 镍铬合金 0.5 0.8 0.32
C 镍铬合金 0.5 0.4 0.16
D 镍铬合金 1.0 0.4 0.08
(1)实验中通过观察  电流表的示数大小  来比较电阻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转换法  。
(2)分别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  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
(3)分别将  B、C  (填编号)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电阻的大小可以通过电流的大小来转换比较,结合给出的实验器材,可以利用电流表的示数来比较。
(2)(3)电阻的大小在不考虑温度的前提下,有三个决定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因此要研究电阻的大小与每一个因素的具体关系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即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个因素有关,就要让这个因素变化,其余的因素都相同,去做实验。根据这个思路可以解决此题。
【解答】解:
(1)在该实验中,电阻的大小是通过电流的大小来体现的,电流越小说明电阻越大。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由表中数据可知,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C、D合金线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并且D合金丝的长度大于C的长度,发现接入D合金丝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C合金丝时更小,说明D合金丝的电阻比C合金丝的电阻大,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3)由表中数据可知,将B、C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B、C合金线的材料、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并且C合金丝的横截面积小于B的横截面积,发现接入C合金丝时,电流表的示数比接入B合金丝时更小,说明C合金丝的电阻比B合金丝的电阻大,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故答案为:(1)电流表的示数大小;转换法;
(2)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相同时,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3)B、C。
12.(2025春 浙江月考)为了探究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及长度有关,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电压恒定的学生电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如表所示)、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①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
②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
③ 镍铁合金 1米 1毫米2
④ 锰铜合金 1米 1毫米2
步骤一:将①号金属丝的A、B端接入电路,使a导线的P端与B相连(如图甲)。
步骤二: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I1立刻断开开关。
步骤三:将P端分别移至金属丝的C、D点,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2、I3并立刻断开开关。
步骤四:分别用②、③、④号金属丝替换①号金属丝重复上述步骤。
(1)步骤二记录的电流表示是如图乙所示,则大小为 0.34A  。
(2)本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电流表示数后立刻断开开关,并等待片刻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防止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3)小明在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发现无法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探究其导电性与长度的关系。查阅资料:长度、粗细均相同的锰铜合金电阻比镍铬合金小得多,试分析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现象不明显的原因: 锰铜合金电阻小,电流变化小  。
【答案】(1)0.34A;(2)防止温度对电阻的影响;(3)锰铜合金电阻小,电流变化小。
【分析】(1)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并结合指针位置确定读数;
(2)导体电阻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3)电阻小在电压一定时,通过铜丝的电流变化很小,据此分析。
【解答】解:(1)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故电流表示数为0.34A;
(2)电阻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电路接通时电阻会产生热量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故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电流表示数后立刻断开开关的目的是防止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3)锰铜合金电阻比镍铬合金小得多,小明在用锰铜合金实验时,在电压一定时,通过锰铜合金的电流变化很小,故实验现象不明显。
故答案为:(1)0.34A;(2)防止温度对电阻的影响;(3)锰铜合金电阻小,电流变化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
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