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情境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八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情境化教学课件)统编版(2024)八上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情境导入
太平天国运动主要领导者是谁?他想建立一个怎样的社会?最终是否成功了呢?让我们进入本课的学习
学习目标
了解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等关键事件史实,结合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明确不同阶段运动的空间分布变化,构建清晰的历史时空框架。(时空观念,唯物史观)
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土地分配原则和《资政新篇》的改革主张,分析两大纲领的异同。结合史实,分析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对晚清社会的影响,初步形成辩证看待历史事件的思维。(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体会农民阶级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认识其阶级局限性,增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解,培养爱国情怀,学会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家国情怀)
1
2
3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探究新知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幅浮雕,你们知道讲的是什么故事吗?
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金田起义浮雕
材料二:道光十三年(1843年),桂平蝗。十四年夏,浔州蝗,复大水。十五年,平南蝗食草木百谷殆尽。十七年丁酉,浔州雹,大如斗。
——《浔州府志》
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英国的鸦片走私越来越指獗:在通商口岸地区,洋货大量涌入,广州当地的家庭手工业被摧毁,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遭到了瓦解。清政府为了支付战费和赔款,用赋税掠夺农民,使劳动人民的负担更加沉重。
——白寿彝《中国通史》
主要原因: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直接原因:
自然灾害不断
一、太平天国运动背景
结合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
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并积极传教,两年多时间发展会众两千多人。
农民家庭出身,做过乡村教师。屡次科举不中,在广州得到一部布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在这部书启示下,创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来铲除妖魔,拯救百姓
材料一: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上帝视之皆子。
——《原道救世歌》
材料二: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是故孔丘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是谓大同。
——《原道醒世训》
特点:洪秀全借助西方宗教的外衣,结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和千百年来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以“上帝次子”的名义,号召建立一个人人平等、平均的大同社会。
一、太平天国运动背景
1.开始——金田起义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时间:
领导:
地点:
起义军:
建号:
标志:
1851年
洪秀全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
“太平军”
太平天国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2.发展——永安建制
这里的东、西、南、北、翼王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分别是九千岁、八千岁、六千岁、五千岁,采取严格的等级制度。
太平天国这一农民政权从一开始就是依照旧的封建体制进行内政建设,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天王
东王
南王
北王
西王
翼王
杨秀清
冯云山
萧朝贵
节制诸王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政权组织示意图
永安建制,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定都天京

天父天兄手段高,
打得清兵四处跑
旗开得胜万民笑,
拿下南京立天国
—《太平天国歌谣》
这首歌谣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发展状况如何?
1853年3月,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围困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
意义: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发展——定都天京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内容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评价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天朝田亩制度》
材料研读
阅读材料,结合当时形势谈谈你对太平天国土地分配办法的看法
结果:未实施
2.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革命性: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
局限性:带有浓厚的空想性,难以实践,未能推行(绝对平均主义严重脱离实际)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目的
意义
时间
1853-1856年
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过程
北伐:曾逼近天津,最后全军覆没
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3.全盛——北伐西征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天京陷落

天京事变
探究新知
洪秀全
杨秀清
韦昌辉
石达开
①逼
④杀
⑤疑
③责
⑥率部出走
②杀
北王 韦昌辉
东王 杨秀清
翼王 石达开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士气低落,太平军内部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天父杀天兄,总归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转,还是做长工”。
——罗尔纲《论洪秀全》
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4.转折——天京事变
天王 洪秀全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政治上《资政新篇》
内容:
地位: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是中国人最早提出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结果:未实施
5.重整国政——政治上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不同 相同
《天朝田亩制度》
比一比:《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点
都是反封建
都脱离实践
都未能实施
《资政新篇》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平均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土地私有制
总结归纳
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
安庆陷落
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上海受挫
李秀成率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5.重整国政——军事上
陈玉成、李秀成等协同作战,先后取得一系列胜利,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时间:
1864年
1864年夏,洪秀全病逝,湘军轰塌城墙,冲入城内,天京陷落。
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过程:
影响:
曾国藩组建湘军
李鸿章组建淮军
华尔组建洋枪队
6.失败——天京陷落
二、太平天国运动过程
发展变化
1851年
1853年
1864年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兴起-金田起义
1856年
1859年
《资政新篇》
失败-天京陷落
发展-永安建制
时间
全盛
太平天国兴衰变化
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①性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②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篇章。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
思考: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启示:
(1)主观原因:
(2)客观原因:
革命纲领不切合实际
无法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四、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过程
评价
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兴起:
金田起义(1851)
发展
性质: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意义: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失败:
天京陷落(1864)
转折:
天京事变(1856)
全盛:
北伐、西征(1853~1856)
背景
永安建制(1851)
定都天京(1853)
《天朝田亩制度》
课堂小结
情境练习
1.(2025·河南·中考真题)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次拒绝外国提出的侵略要求。太平天国这样做( )
A.维护了国家权益 B.创新了斗争方式
C.动摇了清朝统治 D.打击了帝国主义
A
情境练习
2.(2025·内蒙古·中考真题)有学者认为,洪秀全和他的战友与腐败的清政权相抗。曾一度号召起广大民众的参与,表现出某种历史的进步性。这里的“进步性”主要指太平天国运动( )
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B.转战大半个中国
C.是规模最宏大的农民战争 D.坚持斗争十四年
A
布置作业
情境设定:假设你是 1856 年天京事变后的一名太平军士兵,经历了运动从全盛到衰落的转折,请你给远方的家人写一封信,描述你眼中的天京事变、当前军队的状态,并表达你对运动未来的看法。
情境任务:天京事变后的一封家书
任务要求:信中需包含天京事变的关键信息(人物、事件经过)、军队士气的变化、至少一处对《天朝田亩制度》或《资政新篇》的提及,字数 200 字左右。
THANKS!
谢谢观看
八年级历史 上册·统编版20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