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课件+教案 -统编九上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课堂】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课件+教案 -统编九上

资源简介

课题 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主备教师
课 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这种精神铸就了不可征服的伟大民族之魂。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所在的单元编有《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谈骨气》《创造宣言》这些观点明确的议论性文章。本次综合性学习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练习写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中心论点的议论性文章,积极弘扬自强不息的精神,争做自立自强,拼搏奋进的新时代中学生。
教学目标 1.培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品质。(重点) 2.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明白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难点)   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自强”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有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山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在誓词里,自强不息,是坚定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设定。从“我也就这样”的自我束缚到“我还能这样”的突破,不仅打破了一种观念,更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
“自强不息”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如何理解并实践这一精神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内容,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二、自我研学
“君子自强不息”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三、整体感知
各个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体现:
1.封建时期:初期—中期—末期
封建时期的诸多变革,是历史的进步,是自强不息精神的深深烙印。
封建初期——商鞅变法
封建中期——王安石变法
封建末期——张居正万历新政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①雷锋精神: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
②“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③大庆精神: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3.改革开放阶段—锐意进取、革故鼎新
①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②北京奥运精神: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③抗震救灾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④抗击疫情精神: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四、思考探究
从古到今能够在逆境中顽强不息,奋力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个人和团体比比皆是,他们继承和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自强不息”的内涵是什么呢?
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什么是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各个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对于个人而言,自立自信、勤学苦思、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表现。
同学们把课外搜集的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诗词句等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不埋怨天,不责备人。
(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表现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勇气和决心,体现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和矢志不移的高贵品质。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8)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竹石》
(青松)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9)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
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活动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历史的天空繁星闪烁”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搜集历史上自强不息人物的故事,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可以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了解他们发愤图强、持之以恒的正能量事件。
苏秦刺骨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一个方法,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一头绑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囊萤映雪
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比喻人勤学。
范仲淹断齑画粥
范仲淹读书时最贫穷,与一刘姓同学同住在长白山的僧房里,他每天把两升粟米煮成一锅(或盆)粥,过了一个晚上,粥便凝结了,范仲淹用刀把它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切十几根酱菜,备好半盂醋,加入少许盐,用锅加热后再吃了它,像这样度过了三年。
张海迪
自幼患小儿麻痹,下肢瘫痪,但凭借个人毅力,自学了多种语言,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在医学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
海伦·凯勒
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第二课时
活动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摘自《十九大报告》
对青少年,这份报告也给予了厚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这份希望呢?
请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进行一次演讲活动。
过程安排
(1)确定演讲主题。根据前面活动中得出的认识,围绕“自强不息”,确定几个演讲主题。比如:
我的“中国梦” 志当存高远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论不屈不挠 放飞青春梦想 不可知难而退
(2)组建演讲团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分别组建“我的‘中国梦’”“志当存高远”等若干个话题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完成演讲稿的撰写。
(3)开展演讲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演讲,限时3分钟;另推荐一名同学作为评委,组成评委会,负责打分。语文课代表负责组织活动,比如确定演讲顺序,邀请主持人,制订评分细则等。最后根据各组表现,分别评出“最佳演讲稿”“最佳演讲者”两个奖项。评分标准参考:
项目 演讲内容(3分) 语言表达(3分) 形象风度(3分) 整体效果(1分)
思想深刻 内容新颖 语言流畅 抑扬顿挫 目光坚定 举止大方 特色明显 观众共鸣
得分
优秀演讲稿范例一
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XX小组的xx,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使我感受很深。鲁滨孙在岛上顽强生活的故事使我懂得: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坚强,争取当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作为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人,鲁滨孙出海冒险,遭遇海难,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他勇敢面对困境,学会了种植稻子和大麦,驯养了一群山羊。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鲁滨孙还捉来一只鹦鹉做伴。他凭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在岛上生活下来。28年过去了,已经白发苍苍的鲁滨孙,终于有了离开荒岛的机会。
一个坚强不屈的人,不光能让人敬佩,也能使自己崇高。就像海伦·凯勒,她身残志坚,为了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她一直在奋斗着。她每学一样东西都要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可有些人总以困难多为自己没有成功找借口,跟海伦·凯勒相比,他们遇到的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呀。还有科学巨匠霍金,他全身瘫痪,长期被禁锢在轮椅上,但他面对生活还是那么乐观向上,这就是他能成为科学巨匠的原因。
我们有些同学之所以很难成功,与他们缺乏鲁滨孙一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关。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只口上叫苦,也不能一味等待,而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奋起抗争,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年轻的朋友们,面对困难时,让我们像鲁滨孙一样,成为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优秀演讲稿范例二
少年当自强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XX小组的xx,我演讲的题目是:少年当自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早在百年前,梁启超已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可是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些少年们真的可以使国致富,使国强大吗?正值青春年华我们,被称为21世纪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而我面对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不禁扪心自问,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中华少年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霍去病17岁随卫青讨伐匈奴,岳飞之子岳云16岁随父出征,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不屈而英勇就义……这些中华民族的英雄少年都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少年当自强。
可能有些同学在想,现在是和平年代,怎么成为英雄,怎么当自强?我认为,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依靠我们青少年。为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未来,也需要少年自强。
做一个自强的少年,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句话叫"有梦不觉征衣寒",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了理想,我们才有奋斗的方向和动力。其次,少年要有不畏一切困难的勇气和魄力。有勇气的人才有信心。第三,少年还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惟坚毅者能遂其志,半途而废的人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有志者事竟成。
如今是和平年代,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许多少年成了温室里娇弱的花朵,一味地依赖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道这就是我们当今少年应有的表现吗?和平年代的祖国虽然不需要我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在经济与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强健我们的体魄,也是在为祖国做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一定要奋发图强,成为一个有为之人,将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们少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4)同学们的演讲铿锵有力,充满了自强不息的能量。如果让你把这份能量、这份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制作的书签送给你小组中的同学,并大声说出你美好的祝福。
(5)学生互赠书签,诵读祝福。
五、拓展延伸
播放歌曲《少年中国说》,升华情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同学们,《少年中国说》中这段激昂的文字,梁启超将家国命运和个人的努力奋进联系在一起,鼓励青少年自强不息,肩负祖国的希望。
六、课堂小结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一精神,记住,“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七、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采访他们,让他们谈谈个人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受到鼓舞。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1)采访准备。了解采访注意事项、采访者的基本情况,确定采访提纲,联系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共同商定采访时间和地点,事先沟通采访内容。
(2)实施采访。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用语文明得体,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采访中,还可以根据情况补充新的问题。
(3)撰写采访稿。整理采访素材和笔记,撰写采访稿。采访稿要紧扣主题,内容充实,形式上尽量做到图文并茂,还可以录制成小视频。
(4)展示交流。将各组的采访稿展示出来,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共42张PPT)
新课导入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华坪女高
在誓词里,自强不息,是坚定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设定。从“我也就这样”的自我束缚到“我还能这样”的突破,不仅打破了一种观念,更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
新课导入
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如何理解并实践这一精神呢?
核心素养
-1-
-2-
-3-
培养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团结合作的品质。
(重点)
感受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明白怎样才能做到自强不息。(难点)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中的“自强”内涵。
自我研学
“君子自强不息”源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事,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整体感知
各个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体现
封建初期
商鞅变法
封建中期
王安石变法
封建末期
张居正万历新政
封建时期的诸多变革,是历史的进步,是自强不息精神的深深烙印。
整体感知
各个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体现
雷锋精神
爱憎分明、言行一致、公而忘私、奋不顾身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两弹一星”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大庆精神
爱国、创业
求实、奉献
整体感知
各个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体现
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改革开放阶段——锐意进取、革故鼎新
北京奥运精神
为国争光,艰苦奋斗,精益求精,勇攀高峰,团结协作。
整体感知
各个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体现
抗震救灾精神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改革开放阶段——锐意进取、革故鼎新
抗击疫情精神
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
思考探究
活动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从古到今能够在逆境中顽强不息,奋力拼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个人和团体比比皆是,他们继承和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那么“自强不息”的内涵是什么呢?
李 白
屈 原
老 子
孔 子
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什么是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个人修养、国家发展、历史进步等各个方面各有不同的表现。
对于个人而言,自立自信、勤学苦思、勇于开拓,面对逆境不屈不挠,都属于自强不息的表现。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
老 子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宪问》
不埋怨天,不责备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具有君子品行的人,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要靠自己去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去求助于别人。
孔 子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
孟 子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过去所没有的才能。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屈 原
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表现对真理不懈追求的勇气和决心,体现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和矢志不移的高贵品质。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李 白
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警世贤文》
宝剑的锐利刀锋是从不断的磨砺中得到的,梅花飘香来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喻义要想拥有珍贵品质或美好才华等是需要不断的努力、修炼、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达到的。
关于自强不息的名句解析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
——《竹石》
(青竹)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竹 石
思考探究
活动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历史的天空繁星闪烁”中国古代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我们的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搜集历史上自强不息人物的故事,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还可以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了解他们发愤图强、持之以恒的正能量事件。
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苏秦刺骨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一个
方法,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孙敬悬梁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一头绑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囊萤映雪
晋孙康家贫,冬夜映雪光读书;晋车胤家贫,夏夜练囊盛萤,借萤火虫的微光读书。比喻人勤学。
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范仲淹断齑画粥
范仲淹读书时最贫穷,与一刘姓同学同住在长白山的僧房里,他每天把两升粟米煮成一锅(或盆)粥,过了一个晚上,粥便凝结了,范仲淹用刀把它切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切十几根酱菜,备好半盂醋,加入少许盐,用锅加热后再吃了它,像这样度过了三年。
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张海迪
自幼患小儿麻痹,下肢瘫痪,但凭借个人毅力,自学了多种语言,并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在医学方面有很杰出的成就。
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海伦·凯勒
19世纪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她以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在安妮·沙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国语言。完成了她的一系列著作,并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十大英雄偶像,荣获“总统自由勋章”等奖项。
思考探究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全党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摘自《十九大报告》
活动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
思考探究
对青少年,这份报告也给予了厚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那么,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辜负这份希望呢?
请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进行一次演讲活动。
青年当自强不息
活动三: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
过程安排
确定演讲主题。根据前面活动中得出的认识,围绕“自强不息”,确定几个演讲主题。比如:
-1-
我的“中国梦”
志当存高远
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论不屈不挠
放飞青春梦想
不可知难而退
过程安排
组建演讲团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分别组建“我的‘中国梦’”“志当存高远”等若干个话题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完成演讲稿的撰写。
-2-
过程安排
开展演讲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演讲,限时3分钟;另推荐一名同学作为评委,组成评委会,负责打分。语文课代表负责组织活动,比如确定演讲顺序,邀请主持人,制订评分细则等。最后根据各组表现,分别评出“最佳演讲稿”“最佳演讲者”两个奖项。评分标准参考:
-3-
项目 演讲内容 (3分) 语言表达 (3分) 形象风度 (3分) 整体效果
(1分)
思想深刻 内容新颖 语言流畅 抑扬顿挫 目光坚定 举止大方 特色明显
观众共鸣
得分
优秀演讲稿范例一
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XX小组的xx,我演讲的题目是: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使我感受很深。鲁滨孙在岛上顽强生活的故事使我懂得: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坚强,争取当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作为一个具有冒险精神的人,鲁滨孙出海冒险,遭遇海难,漂流到一个荒岛上。他勇敢面对困境,学会了种植稻子和大麦,驯养了一群山羊。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鲁滨孙还捉来一只鹦鹉做伴。他凭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在岛上生活下来。28年过去了,已经白发苍苍的鲁滨孙,终于有了离开荒岛的机会。
一个坚强不屈的人,不光能让人敬佩,也能使自己崇高。就像海伦·凯勒,她身残志坚,为了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她一直在奋斗着。她每学一样东西都要付出比常人多数倍的努力,可有些人总以困难多为自己没有成功找借口,跟海伦·凯勒相比,他们遇到的困难是多么微不足道呀。还有科学巨匠霍金,他全身瘫痪,长期被禁锢在轮椅上,但他面对生活还是那么乐观向上,这就是他能成为科学巨匠的原因。
我们有些同学之所以很难成功,与他们缺乏鲁滨孙一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有关。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只口上叫苦,也不能一味等待,而应该靠自己的力量,奋起抗争,去争取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年轻的朋友们,面对困难时,让我们像鲁滨孙一样,成为一个坚强不屈的人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优秀演讲稿范例二
少年当自强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XX小组的xx,我演讲的题目是:少年当自强。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早在百年前,梁启超已经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可是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这些少年们真的可以使国致富,使国强大吗?正值青春年华我们,被称为21世纪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而我面对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不禁扪心自问,我真的是一个合格的中华少年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霍去病17岁随卫青讨伐匈奴,岳飞之子岳云16岁随父出征,15岁的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不屈而英勇就义……这些中华民族的英雄少年都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少年当自强。
可能有些同学在想,现在是和平年代,怎么成为英雄,怎么当自强?我认为,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依靠我们青少年。为了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未来,也需要少年自强。
做一个自强的少年,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有句话叫"有梦不觉征衣寒",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有了理想,我们才有奋斗的方向和动力。其次,少年要有不畏一切困难的勇气和魄力。有勇气的人才有信心。第三,少年还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惟坚毅者能遂其志,半途而废的人总是与成功失之交臂,有志者事竟成。
如今是和平年代,我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许多少年成了温室里娇弱的花朵,一味地依赖父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难道这就是我们当今少年应有的表现吗?和平年代的祖国虽然不需要我们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但在经济与科技
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强健我们的体魄,也是在为祖国做贡献。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一定要奋发图强,成为一个有为之人,将来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们少年!”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过程安排
同学们的演讲铿锵有力,充满了自强不息的能量。如果让你把这份能量、这份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请你把自己制作的书签送给你小组中的同学,并大声说出你美好的祝福。
-4-
互赠书签,诵读祝福。
-5-
拓展延伸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中这段激昂的文字,梁启超将家国命运和个人的努力奋进联系在一起,鼓励青少年自强不息,肩负祖国的希望。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一精神,记住,“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全在我少年!”
布置作业
我们身边也不乏自强不息的人,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采访他们,让他们谈谈个人经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受到鼓舞。采访对象不一定有多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不一定非得身处逆境,只要发愤图强,持之以恒,充满正能量,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1)采访准备。了解采访注意事项、采访者的基本情况,确定采访提纲,联系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共同商定采访时间和地点,事先沟通采访内容。
(2)实施采访。采访过程中要尊重采访对象,用语文明得体,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采访中,还可以根据情况补充新的问题
(3)撰写采访稿。整理采访素材和笔记,撰写采访稿。采访稿要紧扣主题,内容充实,形式上尽量做到图文并茂,还可以录制成小视频。
(4)展示交流。将各组的采访稿在班级展示栏中展示出来,小视频在班级群里分享交流。
板书设计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
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
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
演讲——青年当自强不息
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全在我少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