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楚天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地理(B)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楚天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地理(B)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 10 月月考高二地理 B 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制度,在人类文明史中闪耀着东方智慧,每隔十五天一个节气,下图为 24 节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2025 年长江文化艺术季于 9 月 12 日在湖北武汉开幕,此时最接近的节气是()
A.白露
B.秋分
C.芒种
D.夏至
2.长江文化艺术季从 9 月 12 日持续到 10 月 30 日,艺术季举行期间武汉市()
A.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B.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C.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D.正午旗杆影子变短
3.与此次文化艺术节期间武汉景色与下列诗句描述相符的是()
A.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B.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
C.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D.千杯浊酒吟风月,梅影疏香入栅栏
下图示意裸露岩石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关于该岩石变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A.岩石变化过程主要受内力作用形成
B.岩石变化过程主要受堆积作用形成
C.岩石变化过程主要受侵蚀作用形成
D.岩石变化过程主要受外力作用形成
5.关于图中岩石崩解说法可信的是()
A.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常见于西北干旱区 B.受风化作用形成主要是物理风化
C.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常见于东部季风区 D.受风化作用形成主要是化学风化
2025 年 9 月 19 日,某知名户外品牌联合艺术家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海拔 5500 米的查琼岗日
山脊燃放了一场名为《升龙》的艺术烟花。这场看似壮观的“视觉盛宴”随后却引发舆论广泛质
疑。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半岛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喜马拉雅山脉不断抬升受内力影响不受外力干扰
B.该半岛位于亚欧板块内部
C.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方形成海岭
D.板块覆于软流层之上,一直处于缓慢地、不断的运动之中
7.有关 A 半岛地理环境说法合理的是()
A.夏季吹东南季风多地形雨
B.夏季吹西南信风多地形雨
C.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该半岛西海岸吹离岸风
D.冬季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影响,该半岛主要吹西北风季风
下图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据图推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江南可采莲
B.此时我国南方“绝胜烟柳满皇都”
C.此时澳大利亚正是薅羊毛的最佳时节
D.此时我国北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赤道太平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热力环流叫沃克环流。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称为厄尔尼诺现象。下图为沃克环流图。完成下面小题。
9.图示海域中()
A.甲处洋流按成因分属于暖流
B.乙处洋流是受西南风影响形成的暖流
C.丙处渔场形成与北海道渔场成因相同
D.丁处洋流的形成主要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10.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赤道逆流会增强
B.南美西海岸干旱加剧
C.秘鲁渔场的鱼量会增加
D.澳大利亚东部暴雨成灾
乌伦古河发源于仅分布有 1.2km2冰川的都新乌拉山,年均径流量近 10 亿 m3,每年 5-6 月径流量占全年 60%左右。乌伦古河流域人口约 15 万,牲畜蓄养量为 250 万头,通过多年的水土开发,灌溉面积已达 100 多万亩。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乌伦古河下游水量逐年减少。下图是乌伦古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推测乌伦古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地下水补给
B.大气降水补给
C.冰川融水补给
D.积雪融水补给
12. 导致乌伦古河下游水量逐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逐年减少
B.蒸发加剧
C.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D.生活用水量大
13. 近年来乌伦古湖流域()
A.吉利湖入湖泥沙明显增加
B.下游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加剧
C.下游流域蒸发蒸腾量骤减
D.布伦托海将会和吉利湖连为一体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锋线结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雨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关于图中两点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为暖峰
B.②为冷锋
C.①阴雨连绵
D.②暖锋为锋前
15. 下列关于该天气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表示的天气系统是北半球的锋面气旋
B.此图表示的天气系统是南半球的锋面气旋
C.甲表示的是北半球的低压中心
D.甲表示的是南半球的高压中心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
16. (17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柑橘花海岸因盛产热带、亚热带水果柑橘而得名。下图为伊比利亚半岛年降水量分布及西班牙柑橘生长区分布图。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半岛多雨区形成的原因(6 分)
(2)比较马拉加与巴塞罗那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7 分)
(3)分析西班牙种植柑橘比中国东部同纬度地区品质更高的自然原因。(4 分)
17. (20 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库苏古尔湖有近 100 条大小支流汇入,流经蒙古最大的河流色楞格河,汇入到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它和贝加尔湖是姊妹湖。
材料二:贝加尔湖常年保持高水位。维德里诺沼泽地处贝加尔湖南岸,沼泽湿地植被广布,地下有冻土且形成局地湿润的小气候。维德里诺沼泽营养物质输入较少,有机质更新较慢。气候变暖,维德里诺沼泽的生产力明显提高。下图为两个湖泊的水系示意图。
(1)推测库苏古尔湖的形成过程。(6 分)
(2)结合该地环境特点分析维德里诺沼泽的形成原因。(8 分)
(3)试分析气候变暖导致维德里诺沼泽生产力提高的原因。(6 分)
18. (18 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龙门石窟位于北方石灰岩密集区之一的洛阳,奉先寺石像位于伊河崖壁人工开凿的凹陷空间内,坐西面东,龙门石窟山顶较为荒芜,但民国时期洛阳名绅马思骏等人以一元银元一棵树的代价在山上种植了松柏等树。崖顶有厚达 1~2.2 米的松散堆积层,下渗能力强,渗水及水中盐分对奉先寺石像的保存威胁较大,夏季尤甚。与北壁相比,奉先寺石像所在凹陷空间南壁渗水更多。
2021—2022 年,龙门石窟大修工程对奉先寺石像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左图为奉先寺石像及周边景观图,右图示意奉先寺石像所在凹陷空间的地质构造。
(1)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简述夏季奉先寺石像遭受渗水危害严重的原因。(6 分)
(2)结合石灰岩特性试分析在洛阳用该岩石雕刻石窟的优势及挑战。(6 分)
(3)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民国马思骏植树保护石窟行为的合理性。(6 分)
{#{QQABAY6QogAAQIIAABgCQQVQCAMQkBCCCQoGhAAcsAAAyAFABAA=}#}
16.(1)四周环海水汽充足;位于西风带迎风坡;有山脉隆起抬升气流降温多地形雨形成多雨区。(每点 2 分共 6 分)
(2)巴塞罗那降水量大于马拉加(1分)。巴塞罗那位置偏北,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较长,降水较多(3分);马拉加纬度偏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较长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3 分)。
(3)该地区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利于有机质合成(2 分),抗病虫害能力强(2 分);冬季温和多雨水分充足且温度较中国东部同纬度偏高少低温冻害,生长周期长品质高(2 分)(任答两点给4 分)。
17.(1)地壳运动造成库苏古尔湖周围岩层断裂上升,形成海拔较高的山脉(2 分);该湖区岩层断裂下陷,形成洼地(2 分);洼地经长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汇入,形成湖泊(2 分)。
(2)位于河流入湖口处,河水泛滥,为沼泽提供水源;局地小气候湿润,降水较多;纬度较高, 蒸发较弱;临近贝加尔湖,受湖水顶托作用影响,排水不畅;有冻土分布,阻隔地表水下渗,地表积水,形成沼泽(每点 2 分任答四点给 8 分)。
(3)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温度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限制因素;气候变暖会导致流域内风化、侵蚀增强,输入沼泽的营养物质增加,改善营养条件;气候变暖导致生物循环旺盛,生态系统生产力增强 (每点 2分共 6 分)。
18.(1)河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水源较多;季风气候夏季降水较为集中,短时间内渗水量较大、对于石像的破坏力强;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盐分析出结晶,造石像表面破裂变形(每点 2 分共 6分)。
(2)优势:石灰岩颗粒细密质地均匀能精确呈现精细纹理;硬度适中雕刻难度较小;分布广泛可就地取材降低成本和工程量。挑战:石灰岩易溶于水易被溶蚀。(答到优势和劣势每点 2 分总分不超过 6 分;只答优势分数不得超过 3 分)。
(3)植树可以增加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少下渗减轻径流对佛像的侵蚀及溶蚀作用;树木根系对土壤中的矿物质有一定吸收作用可减轻对佛像的盐蚀作用;植被度提高山顶温差减小下渗减少裂隙发育也会减弱(每点 2 分任答三点给 6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