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田一中2025年下期高一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化学参考答案(B卷)1-5:CCDDB 6-10:ADCAA 11-14:CDAD1C【详解】A.“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气令上 ”,利用乙醇的沸点较低且具有良好的挥发性制取较纯的乙醇,操作方法为蒸馏,故A正确;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句中蜡炬成灰为燃烧,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硫酸铜溶液,溶质属于可溶性铜盐,故C错误;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故D正确;2 C 【详解】“纳米车”很小,用肉眼不能清晰观察其运动,A项错误;C60是单质,B项错误;纳米材料分散到水中形成胶体,光束照射时产生丁达尔效应,C 项正确;“纳米车”分散到分散剂中才能形成体,D项错误。3D【详解】A.纯碱属于盐,A错误;B.为不成盐氧化物,B错误;C.为盐,C错误;D.所有物质分类均正确,D正确;4D【详解】A.液态HCl不导电,但溶于水后能导电,所以HCl是电解质,A错误;B.铜丝、石墨均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电解质,B错误;C.NH3溶于水形成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NH3与水反应生成的电离,所以是电解质,NH3是非电解质,C错误;D.BaSO4在水溶液中很难导电,但是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BaSO4是电解质,D正确;5B【详解】A.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正确;B.为弱酸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B错误;C.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正确;D.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D正确;6A【详解】A.氧化铜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B.用醋酸除去水垢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醋酸是弱电解质,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C.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C错误;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故D错误;7D【详解】A.常温下,pH=11溶液显碱性,Cu2+和OH-不能够大量共存,A不符合题意;B.加入锌片放出氢气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不能大量存在,B不符合题意;C.显紫红色,C不符合题意;D.Na+、Mg2+、Cl-、Fe3+、能大量共存,D符合题意;8C【详解】A.金属活泼性:Zn>Fe,加入Zn单质和氯化亚铁溶液反应可生成氯化锌和Fe,能一步转化,A不符合题意;B.氧化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一步生成硫酸铝,B不符合题意;C.氧化铜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铜,C符合题意;D.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能一步转化,D不符合题意;9A【详解】①根据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知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①正确;②H+代表强酸溶液,OH-代表可溶性的强碱溶液,两者反应生成H2O和可溶性的盐,②错误;③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③错误;④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④错误;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⑦正确;正确的有①⑤, 2个,答案选A。10A【详解】A.CO不能与酸反应,也不能与碱反应,是不成盐氧化物,A错误;B.根据元素守恒,C2O3和CO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产物都是CO2,B正确;C.C2O3和CO2都是碳的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正确;D.C2O3中O元素化合价为-2价,则碳元素化合价为+3价,D正确;11C【详解】A.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而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错误;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B错误;C.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而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BaSO4↓,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正确;D.醋酸与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H2O+CO2↑+2CH3COO-,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故D错误;12D【详解】A.反应Ⅰ是水在太阳光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故A错误;B.反应Ⅱ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有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C.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二氧化碳和水2种氧化物,故C错误;D.反应Ⅱ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13A【详解】A.向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和弱电解质水,恰好完全反应时导电能力约为0,二氧化碳过量后生成碳酸氢钙,导电性逐渐增强,A正确;B.向Na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先生成BaSO4沉淀和NaOH,NaOH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滴加过程中导电能力均大于0,且离子电荷基本不变,不会有导电能力约为0情况,B错误;C.向AgNO3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硝酸是强电解质,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为HNO3,导电能力大于0,C错误;D.向NaHCO3溶液中逐滴滴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水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滴加过程中导电能力均大于0,D错误;14D【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原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Na+、,可能含有Cl-,一定不含有离子是Cu2+、Ba2+、Fe3+,A.气体1为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故A正确;B.沉淀2为BaSO4,BaSO4不溶于稀硝酸,故B正确;C.根据上述分析,一定存在Na+,一定不含有Ba2+,故C正确;D.白色沉淀3为AgCl,Cl-可能来自于过量的盐酸,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l-,故D错误;15: (每空2分,共14分)(1)①②⑧⑩ ③④ ⑥⑦⑨(2)Fe+2H+=Fe2++H2↑H++=H2O+CO2↑CO2+2OH-==CO32- +H2OH++CO32-=16(每空2分,共14分)(1) ①. ②. 碱(2) ①. 生石灰 ②. ③. 硅胶、氯化钙(任写一个给两分)(3) (4)40.9【解析】(4)维生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7(每空2分,共16分)(1) ①. ②.(2) ①. 正 ②. B ③. 散射(3)①. ②.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③.【解析】(1)a.用溶液代替蒸馏水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a错误;b.待水沸腾后滴加滴饱和溶液,b正确;c.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避免过度加热引起聚沉,c正确;d.胶体和溶液均可以通过滤纸,应用渗析的方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生成的盐酸,d错误;故选ad;18:(每空2分,共14分)(1) ①. 、、 ②. ③. 、、(2) ①. ②.(3) ①. ②.【解析】Ⅰ.某无色水样,则不含有、,向水样中先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再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则、均存在,故不存在、、,根据溶液电中性,则一定含有一种阳离子,最后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为氯化银,则氯离子可能来自于前面所加盐酸而不一定是原溶液的,故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有,Ⅱ.现有三种可溶性物质A、B、C,其中有一种是碱,两种是盐,A溶液与B溶液反应可生成气体X,根据离子反应可推测X为CO2,气体CO2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推测D为BaCO3,反推C的化学式为,沉淀BaCO3可与B溶液反应,推测B含有氢离子,两种盐B为,A为Na2CO3,据此解答。【小问2详解】A溶液与B溶液反应可生成气体X,根据离子反应可推测X为CO2,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CO2;;(3)气体CO2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推测D为BaCO3,反推C的化学式为,沉淀BaCO3可与B溶液反应,推测B含有氢离子,两种盐B为新田一中2025年下期高一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B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第I卷选择题(共42分)单选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与社会、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 “用浓酒和糟入甑(蒸锅),蒸气令上 ”,其中涉及的操作是蒸馏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是可溶性铁盐D.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其中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物理变化2.科学家用某有机分子和球形笼状分子C60 制成了“纳米车”,每辆“纳米车”由一个有机分子和4个C60分子构成,直径约为9 nm。“纳米车”可以用来运输单个有机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用肉眼可以清晰看到“纳米车”的运动B.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用激光笔照射该物质分散在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 光线通过时出现明亮的光路D.“纳米车”是胶体3.分类是认识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组合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纯碱B 烧碱C 石灰石D 熟石灰A. A B. B C. C D. D4.下列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态不导电,所以不是电解质B. 铜丝、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C. 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D. 在水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以是电解质5.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B.C.D.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氧化铜与稀盐酸混合:B. 用醋酸除去水垢:C. 铁与稀盐酸反应:D.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7.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常温下pH=11的溶液中:、、、B. 加入锌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C. 无色透明酸性溶液中:、、、D. 含有大量的溶液中:、、、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化学反应一步实现的是( )A. B.C. D.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②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③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④某物质经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10.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是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化学性质与CO相似,具有毒性、可燃性和还原性。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和CO都是酸性氧化物B. 和CO完全燃烧的产物都是C. 和都属于非金属氧化物D. 中C的化合价为+311.下列各组中两个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NaOH和H2SO4与Ba(OH)2与H2SO4B. HCl和Na2CO3与HCl和CaCO3C. BaCl2和Na2SO4与Ba(OH)2与Na2SO4D. CH3COOH和Na2CO3与H2SO4和Na2CO312.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Ⅰ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催化剂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Ⅰ中,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B. 反应Ⅱ为置换反应C. 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D. 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13.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溶液的导电性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变化过程的导电性与该图像一致的( )A. 向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至过量B. 向溶液中逐滴滴入溶液C. 向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D. 向溶液中逐滴滴入澄清石灰水14.某溶液仅由Na+、Cu2+、Ba2+、Fe3+、、、Cl-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 气体1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B. 白色沉淀2中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C.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Na+,一定不存在Ba2+D. 白色沉淀3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两分,共58分。15.(共14分)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物质①硫酸铜晶体 ②碳酸钙固体 ③纯磷酸 ④硫化氢 ⑤三氧化硫 ⑥金属镁 ⑦石墨⑧固态苛性钾 ⑨氨水 ⑩熟石灰固体 液态HCl 液态CH3COOH ,按下列要求填空: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写出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铁和稀硫酸NaHSO4溶液和NaHCO3溶液少量的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少量HCl溶液与Na2CO3溶液反应16.(共14分)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的节令食品和象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寄托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延长月饼的保鲜时间,市售月饼常会在包装袋内添加干燥剂和抗氧化剂,回答下列问题:(1)月饼中添加的碳酸钾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碳酸钾溶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钾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2)工业上常使用作食品干燥剂,的俗名为___________,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CaO,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还有_______________(至少写一个)。(3)铁系脱氧剂的主要成分是铁粉、二氧化硅、活性炭、水、食用盐等。铁粉与氧气接触会生成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维生素常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维生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17.(共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取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然后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溶液。(1)生成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备过程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用溶液代替蒸馏水b.待水沸腾后滴加滴饱和溶液c.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d.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生成的盐酸(2)新制胶体的胶团结构如图所示。①胶体粒子带___________(填“正”或“负”)电荷,胶体粒子的直径为___________(填标号)。A. B. C. D.②用一束光照射胶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___________(填“透射”、“反射”、“散射”或“折射”)造成的。(3)某同学向胶体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加入的离子中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红褐色沉淀,继续加稀盐酸,沉淀又溶解。①红褐色沉淀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其直接与水混合会形成悬浊液,悬浊液与胶体的本质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沉淀溶解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共14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重要的学科素养。回答下列问题:Ⅰ.已知某无色水样中只含有、、、、、、中的若干种。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水样的成分进行检验:①取部分水样;②向水样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④向步骤③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1)该水样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下同),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Ⅱ.现有三种可溶性物质A、B、C,其中有A是正盐,B是酸式盐,C是碱,分别溶于水后可电离产生的离子如下表所示:阳离子阴离子为鉴别它们,分别完成一些实验。已知Ba(HSO4)2无法稳定存在于水溶液中,请根据实验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2)A溶液与B溶液反应可生成气体X。根据上述六种离子之间的可能反应判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气体X可以和C溶液反应生成沉淀D,沉淀D可与B溶液反应。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B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田一中2025年下期高一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化学参考答案(B卷).docx 新田一中2025年下期高一年级10月阶段性检测化学试卷(B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