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月考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英国殖民者利用中国人民发明的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而将中国强行拉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之中。自此,由资本主义国家制定规则的‘朋友圈’中,多了一个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尚处于日益衰微的封建制度的大国,这就是中国。”(来源:求是网,2020年02月24日)。材料中英国殖民者“利用火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所指的历史事件是()A.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B.英国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C.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D.英国支持阿古柏侵略新疆2.林则徐在鸦片战争期间比较中西武器时指出:“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由此可知,林则徐主要认识到()A.军事技术的整体落后B.对外交流的严重不足C.制度缺陷的根本问题D.鸦片泛滥的社会危害3.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近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A.沉重地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C.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了侵华的战争D.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4.近代史上,英国尝试用三样“武器”打开了中国关闭的大门。据右侧思维导图可知,三样“武器”使用的先后顺序为(英国1开辟中国市场帝业贸易走丛湾片闭关锁国虎门自然经济销烟中国出超(中英)鸦片战争A.炮舰一鸦片一商品B.鸦片一商品一炮舰C.商品一炮舰一鸦片D.商品一鸦片一炮舰5.在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中,民众是以“大清国子民”的立场抵抗英军的。事后,广西巡抚在奏议中说“这次广州未出大事,是借乡民之力”。这反映出()A.外来侵略激发官民的民族意识B.政府官员和民众盲目排外C.民众成为抗击外来侵略的主力D.国内阶级矛盾趋于缓和6.19世纪中期,英法两国以“修约受阻”为由联合发动侵华战争。期间,联军突破大沽口防线直逼北京,并将“彰显惩戒”的目标锁定为皇家园林圆明园。英国《泰晤士报》在报道中称:“对这座宫殿的彻底摧毁,标志着清帝国最后尊严的崩塌。”此报道描述的暴行发生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