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八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八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九三阅兵日期是9月3日,相对于近日点(1月初),距离远日点(7月初)更近,且随着日期推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
向近日点移动。
2.A伦敦位于零时区,与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相差八个小时,且伦敦位于120°E以西,阅兵仪式从北京时间9时开
始,根据“东加西减”,伦敦当地的地方时=9一8=1时。
3.D九三阅兵开始时为9月3日9时,根据120E的区时为9时可知,6时经线为75E,即赤道与晨线的交点为75E;通
过计算可知105W的区时为18时,则105W经线是赤道与昏线的交点;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
夜越短,则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图D与之相符。
4.B冬至日该地8:30左右日出,根据昼长=(12一日出时间)×2,代入数据,可知该地昼长约为7小时。
5.C与5000年前相比,现今黄赤交角为23°26'(23.5°),黄赤交角变小,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偏北,日出方位比5000年前
偏北,则光线在窗口位置偏北;由于光线在窗口位置偏北,进入石室内的光线与地面夹角变大,但在内部的光线长度缩
短,可能导致石室内部光照面积减小。
6.D由图可知,图示测得的日落时刻杆影向东北,则该日郑州市日落方位是西南。
7.A由上题可知,该日郑州市日落方位是西南,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图示日期最可能为1月1日;3月22日与
9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日落大致位于正西方向;6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日落西北方向。
8.C一个月内该小组在相同时刻测得的杆影逐渐变短,说明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日落时间推迟、
日出时间提前,白昼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由于白昼时间逐渐变长,地表接收的太阳辐射逐渐增多。
9.D由图可知,图中地质剖面下部为背斜构造,上部为沉积物,侵入体切穿背斜和沉积物,可知该地最先经过沉积物经固
结成岩作用形成岩层,岩层在地壳挤压下发生弯曲,形成背斜,后经沉积活动在顶部沉积,最后岩浆自下而上侵入背斜
和沉积物,形成侵入体。
10.B由上题可知,侵入体为岩浆活动侵入岩层形成,一般形成侵入型岩浆岩,如花岗岩,或在高温高压下岩性改变形成
变质岩,此类岩石致密坚硬,不含有化石;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喷出型岩浆岩,如玄武岩,多含有气孔;石灰岩主要成分
为碳酸钙。
11.C由所学知识可知,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易被外力侵蚀,导致顶部部分岩块缺失;图中没有断层分布;由图
可知,岩浆活动导致岩浆侵入背斜部分形成侵入体,但对顶部岩块缺失影响小;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
12.C由材料及图可知,边滩是弯道环流挟带泥沙在地势平坦的河段沉积形成,与河漫滩形成相似,河流中游平原地势低
平、河道弯曲,最易形成边滩;出山口处常形成山前冲积扇;上游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出海口处
常形成河口三角洲。
【高二10月质量检测·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考试
地 理 试 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为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我国于2025年9 月3 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九三阅兵,阅兵仪式从北京时间9时开始,用时约70分钟,进行全球网络直播。据此完成1~3题。
1.九三阅兵当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
A.靠近近日点,向近日点移动 B.靠近近日点,向远日点移动
C.靠近远日点,向近日点移动 D.靠近远日点,向远日点移动
2.九三阅兵全球网络直播开始时,伦敦当地的地方时大致为
A.1时 B.11时 C.17时 D.21时
3.九三阅兵开始时,晨昏线最接近下图中的
欧洲某地(54°N,6°W)有一人工石室建造于5000年前,当时的黄赤交角大致为24°7′。几千年来的冬至日当天,当地时间8:30左右的日出光线穿过石室入口处上方窗口时,可以照亮石室内部。下图为该石室内部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冬至日该地昼长约为
A.5 小时 B.7 小时
C.9小时 D.11小时
5.与5 000年前相比,现今冬至日日出光线通过窗口进入石室时
A.光线在窗口位置偏南 B.内部光线的长度增加
C.光线与地面夹角变大 D.内部的光照面积增加
郑州市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学生于某日日落时刻,在本学校操场上进行立杆测影活动。右图为该小组测得的杆影朝向示意图。据此完成6~8题。
6.该日郑州市日落方位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7.图示日期最可能为
A.1月1日 B.3 月 22 日
C.6月1日 D.9月 21 日
8.若一个月内,该小组在相同时刻测得的杆影逐渐变短,则当地在该一个月内
A.日出逐渐延迟 B.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C.白昼逐渐变长 D.接收太阳辐射逐渐减少
某研究团队在我国东部某地进行地质考察,发现该地经历了多期地质活动过程。下图为该研究团队对该地考察后绘制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该地地质活动过程依次表现为
A.岩浆侵入—顶部侵蚀—地壳张裂—固结成岩
B.岩浆侵入—固结成岩—地壳挤压—顶部沉积
C.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挤压—顶部沉积
D.固结成岩—地壳挤压—顶部沉积—岩浆侵入
10.侵入体形成的岩石
A.可能含有化石 B.质地较为致密坚硬
C.表面常有气孔 D.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11.与图中背斜顶部岩块缺失关联性最大的是
A.断层活动 B.岩浆活动 C.裂隙发育 D.形成较晚
在河流弯道处,弯道环流将沉积物搬运至河岸沉积,形成的小规模沉积体,称为边滩。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小河流某河段边滩景观。据此完成12~14题。
12.边滩常形成于河流
A.出山口处 B.上游山区 C.中游平原 D.出海口处
13.图示边滩位于
A.凸岸,该岸水流速度比对岸慢 B.凸岸,该岸水流速度比对岸快
C.凹岸,该岸水流速度比对岸慢 D.凹岸,该岸水流速度比对岸快
14.随着河流发育,该边滩未来最可能
A.逐渐地消亡 B.向对岸扩展 C.岸边水深增加 D.形成江心洲
聚落遗址是古人类生产生活的场所,其分布往往受制于自然环境。距今8 500年前,山东北部地区便有了古人类活动。古人类遗迹众多,受地貌条件限制,其时空分布差异明显。下图为距今8 500年以来各文化时期山东北部地区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后李文化时期,山东北部地区古人类聚落选址主要考虑
A.避开水患 B.发展水运 C.获取水源 D.便于耕作
16.据图中信息可推知,后李文化时期至商周文化时期
A.聚落规模缩小 B.海岸侵蚀加剧
C.气候逐渐变暖湿 D.生产力水平提高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5年4月21 日,是巴西利亚作为首都的65周年纪念日。当地时间(巴西利亚区时)4月21 日7时,巴西利亚大教堂的钟声响了整整5分钟为该城庆祝生日。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国家首都分布示意图。
(1)比较图示国家首都所在地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并写出基多地球自转线速度。(6分)
(2)当巴西利亚大教堂钟声响起时,说出此时北京区时及太阳方位。(6分)
(3)指出巴西利亚生日当天该城市昼夜长短及3个月内变化情况。(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其山体强烈隆升对该区域河流水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并加速了山口处冲积扇的形成和发育。武威盆地位于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原为古湖泊,后来随着气候变干及地质构造影响,湖泊干枯消失。在地质演化过程中,武威盆地形成了深厚沉积层。下图为祁连山及武威盆地地质构造示意图。
(1)说出与祁连山形成关系最密切的两大板块及其运动形式,并简述祁连山形成过程。(6分)
(2)分析祁连山强烈隆升对山口处冲积扇形成和发育的促进作用。(6分)
(3)说明武威盆地深厚沉积层形成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火星表面昼夜温差大,地表起伏大,多沙丘、砾石堆,生存环境恶劣。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对火星探究愈加频繁,其中向火星发射探测器是获取火星资料的重要途径。下图为某火星探测器在火星地表陨石坑内拍摄的太阳与地球位置及该日地球光照示意图。
(1)判断拍摄当日地球上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并说明判断理由。(6分)
(2)概括图示火星上砾石堆特点。(4分)
(3)分析火星上多沙丘、砾石堆分布的原因。(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