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历史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D A B A D B C
11 12 13 14 15
B B D C D
二、非选择题:
16.(1)具体功能:司法调解;道德教化功;社会警示。(任2点得4分)
目的:普及法律政令,教化乡民,减少犯罪;(2分)维护乡村社会秩序稳定;(2分)加强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2分)
(3)理解:一方面,明朝试图通过这一制度将国家权力延伸至基层,利用民间力量实现低成本的有效治理;(2分)另一方面,随着时间推移,承担治理职责的“里老人”群体自身出现腐化(如选举贿赂、妄断曲直),违背制度设置的初衷,治理效能下降,这暴露了传统人治社会的局限性。(2分)
17.(1)特点:兼顾政治与经济功能;政府主导基建;交通与民生设施协同;注重实用与生态结合。(4分)
(2)上海:近代工业发展(洋务企业与外资工厂推动);城市人口激增与商业发展的需求;租界的技术示范与模式影响。(3分)沈阳:国家“一五”计划战略布局(承接苏联援建项目);工业人口集中引发的生产与生活设施需求;新生政权关注民生。(3分)
(3) 适应时代的需求;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转的重要条件;政府应发挥主导统筹作用;平衡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技术革新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建设需注重区域协调;城市建设应重视利用本地资源;可借鉴外部先进经验助力城市发展。(任答 5点得 5 分,合理表述酌情给分)
18.论题:1947年: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转折年
论述:20世纪 40年代后半期,中国历史浪潮汹涌,而 1947 年,无疑是这一轨迹中承前启后的关键 “转折年代”。
军事层面,国民党年初对陕北、山东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华东野战军孟良崮战役歼敌精锐,彻底粉碎重点进攻;1947 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国共双方军事力量对比向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变化。
经济与政治层面,解放区深入开展土地改革运动,《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使亿万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农民踊跃参军支前,为解放战争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和物力。反观国统区,1947年财政经济已显现全面崩溃征兆,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国民党逐渐失去民心。
综上所述,1947年的转折,不仅是军事与民生的双重突破,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从“生存坚守”向“胜利推进”的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铺平道路,成为近代中国从战乱走向新生的关键分水岭。
19.(1)内容:批判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提倡非暴力;主张重工业国有;复兴乡村,恢复传统手工业;实行地方自治。(任4点得4分)
成因:英国殖民侵略,印度民族危机深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薄弱;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不断显露(工农反抗斗争、贫富差距等);甘地接触了社会主义思想,并与其他资本主义思想进行融合创新。(4分)
(2)影响:
积极:推动了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鼓舞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信心);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推动印度民族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乡村面貌有所改善;非暴力的思想一定程度避免了流血牺牲;有利于印度地方自治发展。(任4点得4分)
消极:对西方工业文明认识不深刻,限制了本国经济的近代化;倡导“经济平等”,以道德感化等具有空想性;城市化发展受限;对西方民主政治认知不深刻,弱化了印度中央集权,易导致分裂主义。(任2点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