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赤峰四中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由选择题、为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交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相应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下图,回答1~2题80°40°60°MN30°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A.4444千米B.3333千米C.2222千米D.1823千米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A.一直向东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D.先东南再东北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完成3~4题。R1500km/h,1480kmh1460km/h3.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南半球低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北半球低纬度高二地理第1贞共6页4.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盆地B.丘陵C.山地D.高原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孤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5~6题。北极星5.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6.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2022年8月4日11时0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g)芒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甲)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乙),完成79题。23°261N0°④23°26S③图甲图乙7.“句芒号”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位置位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8.“句芒号”卫星进入预定道后的3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A.越来越慢B.先变快,后变慢C.逐渐加快D.先变慢,后变快9.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图乙巾的(A.d→aB.a→bC.b→cD.c→d高二地理第2页共6页赤峰四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月考试题高二地理注意事项:本试卷由选择题、为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交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相应位置。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读下图,回答1~2题1.M和N两点的实际距离约是:A.4444千米 B.3333千米 C.2222千米 D.1823千米2.若一架飞机从M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N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 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下图为地球自转等速度线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完成3~4题。3.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低纬度4.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A.盆地 B.丘陵 C.山地 D.高原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5~6题。5.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6.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2022年8月4日11时0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gōu)芒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下图分别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图甲)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乙),完成7~9题。7.“句芒号”卫星发射升空时,地球位置位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8.“句芒号”卫星进入预定道后的3个月内,地球公转速度A.越来越慢 B.先变快,后变慢 C.逐渐加快 D.先变慢,后变快9.该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于图乙中的( )A.d→a B.a→b C.b→c D.c→d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中南段的北大山上,是世界上独有的花岗岩地质奇观,该石林形成过程中,尤其是雏形阶段与冰川有密切关系,亦被称为冰川石林。阿斯哈图石林景区所在地平均海拔1100米,昼夜温差大。下图2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观图,下图1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根据材料完成10~11题。 10.形成图2石林景观的岩石属于图1中的A.甲 B.乙 C.丁 D.戊11.该石林形成过程是A.固结成岩——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B.固结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C.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地壳抬升—岩浆侵入D.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读“某日太阳光照图”,完成12~14题。1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A.10°S,45°E B.20°N,135°WC.20°S,90°E D.10°N,135°W13.此时北京时间是A.0时 B.6时 C.5时 D.18时14.此时与青岛同一日期的经度范围占全球比例A.3/5 B.1/2 C.3/8 D.我国某城市(36°34′N)一住宅小区,设施齐全,环境优美,豪华典雅,完工后当地居民争相购买,然而一年后底层住户以采光条件差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左图为该小区分布平面图,右图为该小区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日旗杆杆影轨迹示意图。(O为立杆处,虚线为杆影,曲线为杆影端点轨迹,tan30°≈0.577),完成15~16题。15.在不改变楼高的前提下,楼间距至少达到____米,该小区底层住户才不会因采光条件差将开发商告上法庭。A.25 B.30 C.35 D.4016.观察右图,F、G、H、I四个杆影中最接近日落时段的是A.F B.H C.I D.G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甲图为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轨迹图,乙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图,丙图为太阳光照图,丁图示意我国不同纬度的四个城市分布。读四幅图,完成下列要求。(1)丙图所示节气对应乙图中的___________位置,直射点对应甲图中的________点。(4分)(2)乙图中地球处于②位置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为________________,公转速度________________(填“较快”或“较慢”)。(4分)(3)丙图所示日期,丁图中所示的四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4分)(4)丙图中,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M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4分)18.图甲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1)图甲中A地经度为________。(2分)(2)若某地的地方时为11时40分,且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则该地的地理坐标可能是________或________。(8分)(3)图示时刻,在昼夜平分的纬线上,属于东半球且为昼半球的部分所跨经度( )(2分)A.小于90° B.大于90°C.等于90° D.等于180°(4)假设一架飞机从美国某航空母舰(位于60°W,40°N)起飞,以每小时1 110 km的速度向北均速飞行,计划沿经线圈绕地球一周,途中因故在中国浙江杭州某机场(29.8°N)降落,飞机飞行了约________小时。(取整数)(2分)(5)图乙是图甲的北极俯视图。请在图乙中绘出此时的昼夜状况(用阴影部分表示黑夜)。(4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宁夏平原位于贺兰山以东的黄河两岸,自青铜峡至石嘴山之间,海拔1100~1200米,面积7000余平方千米,自南向北缓缓倾斜。宁夏平原沟渠纵横、稻香鱼肥、瓜果飘香、风光秀美,被誉为“塞上江南”。下图为宁夏平原及周围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及P处地貌示意图。(1)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并结合材料说明宁夏平原的成因。(6分)(2)P处地貌如图所示,说明P处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3)结合材料,分析宁夏平原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原因。(6分)高二地理答案1.C 2. B 3. D 4. A 5. A 6. B 7. B 8. C 9. C 10. C11. B 12. B 13. C 14.C 15.C 16. D17.答案:(1)④ D (每点2分,共4分)(2)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较慢 (每点2分,共4分)(3)海口 哈尔滨 (每点2分,共4分)(4)17:00 0° (每点2分,共4分)18.答案:(1)105°W(2)(160°E,46°52′N) (160°E,0°)(3)A(4)11(5)如下图。19.答案:(1)两侧地块(贺兰山和鄂尔多斯高原)相对抬升,宁夏平原断裂下陷(4分);黄河自上游携带大量泥沙在此堆积而成(2分)。(2)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流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2分);在河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开阔,流速减慢(2分),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形成扇状堆积地貌(2分)。(3)宁夏平原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农耕;黄河流经宁夏平原,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二地理.pdf 高二地理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