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九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淮安市九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份调研测试
政 治 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6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如果把原始社会比作人类的童年,那么这个童年期长达二三百万年,其中绝大部分时
间处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畜牧业时代 D.农业时代
2.在氏族制度下,氏族长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负责处理氏族日常内部事务,他没有强制手段,全靠风俗习惯和自己的威望解决氏族内部的问题。这表明( )
A. 氏族内部没有人压迫人的现象 B. 氏族制度是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C. 不同氏族之间也是人人平等的 D.近亲的氏族构成部落联盟组织
3.关于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产生的演进过程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A. 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
B.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C. 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
D. 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
4.下列4幅图片中,反映了奴隶社会历史进步性的是( )
5.在奴隶社会里,奴隶们建造了富丽堂皇的楼阁宫殿,自己住的却是狭窄、潮湿的地穴。奴隶主们过着“以酒为池,以肉为林”的奢侈生活,而奴隶们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由此可见( )
①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
②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
③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④奴隶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6.旧西藏封建农奴制下,“山上有没主的野兽,山下没有没主的人”。该情景背后的原因是( )
A. 农奴就是领主的私人奴隶 B. 农奴对领主有人身依附关系
C. 领主通过收取地租剥削农奴 D.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存在
7. 我国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了分工精细的手工工场,而且在城市和乡镇还出现了买卖劳动力的市场,这说明这一时期( )
A. 处于奴隶社会兴盛的时期 B. 属于封建社会形成的初期
C. 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D. 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8.有学者说:“资本家发财致富是由于节约和对于劳役所得作出的牺牲的储蓄,再加上大胆的、富于想象力的聪明狡黠的投资”“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人的工资不是越来越高了吗?工人的待遇不是越来越好了吗?”上述观点( )
①企图掩盖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②力图美化资本主义制度
③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④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矛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农场主公开销毁牛奶的场景,
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A.美国经济进入极度繁荣的时期 B.美国发生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C.当时美国生产力水平全球领先 D.美国人民的生活得到普遍提高
10.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认真研读过《资本论》,公开声言自己是“一个无产者”。有一次,瘦削的萧伯纳碰到一位大腹便便的资本家,资本家讥讽道:“看见你,人们会以为英国闹饥荒!”萧伯纳回击道:“看见你,人们就会明白闹饥荒的原因。”萧伯纳的话形象地揭示了( )
A. 工人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养肥资本家 B.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C. 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D.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11.空想社会主义者有的富甲一方,但他们敢于散尽千金,进行社会试验,想救民于水火中:有的不怕杀头坐牢,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空想社会主义者
A. 为实现共产主义贡献了科学的方案( )
B.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停留在空想,但没有付诸实践
C. 没有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
D. 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但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12.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
①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②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③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④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边是《共产党宣言》的部分论述。这一论述的理论价值在于( )
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共产党宣言》节选
A. 阐明了共产党人在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B. 正确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C. 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 D. 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14.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 )
A.空想到科学的历史飞跃 B.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C.—国实践到多国的实践 D.成功实践到强大生命力
15.我国封建社会历史长,地域发展不平衡,近代又被帝国主义弱肉强食,搞得民不聊生。我们在这样的条件下搞资本主义,只能是别人的附庸。这说明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是( )
A. 不愿意走:觉醒的中国无产阶级懂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无法克服的痼疾
B. 不允许走:帝国主义为维护其在华特权,不允许中国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C. 没能力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无法胜任历史的重任
D. 没条件走:近代中国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中国与世界经济体系联系
16.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而这艘巨轮的掌舵者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 中国人民实现近代历史任务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
B. 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C. 标志着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D. 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7.人民英雄纪念碑台座束腰部镶嵌八块巨大的汉白玉浮雕,分别以虎门销烟、金田起义、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昌起义、抗日游击战争、胜利渡长江解放全中国为主题。这些浮雕( )
A. 正确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B. 体现了资产阶级探索国家复兴之路的历程
C. 全面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华民族的侵略行径
D. 展现出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
18.“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的“人民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 )
A. 两者的革命结果相同 B. 两者的革命前途相同
C. 两者的革命领导权不同 D. 两者所处的社会性质不同
19.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
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③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旧民主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步骤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0.下列4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哪一个阶段的史实( )
A. 大革命 B. 土地革命战争 C. 抗日战争 D. 解放战争
21.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开创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B.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C.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决定性胜利 D.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22.社会主义改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工、农、商业的社会变革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 )
A. 完成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B. 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 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 D.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
23.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意味着当时的中国( )
①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②实现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成功开创并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 )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④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25.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初步的成果。党在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 )
A. 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 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这一主要矛盾
C. 努力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9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在一个个五年规划(计划)中,神州大地沧桑巨变。回答26-28题。
26.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这体现了( )
A.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正式确立 B. 我国过渡时期总路线战略部署
C. 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改革重点开始从农村转向城市
27.1957年底“一五”计划完成,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新中国第一辆汽车、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南北……这些成就( )
A. 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B. 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C.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D. 初步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28.“每一颗螺丝钉都为社会主义大厦添砖加瓦”是一五”计划期间广为流传的话语。这表明,1957年底“一五”计划绝大部分指标都大幅度超额完成的原因是( )
A. 中国共产党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科学引领
B. 党的八大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C. 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国家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
D. 苏联对我国新兴工业的援助发挥了关键作用
9月30日,外交部发布《中方关于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立场文件》。回答29-30小题:
29.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该决议,从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一外交成果( )
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飞跃
B. 得益于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C. 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突破
D.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性事件
30.联大第2758号决议有力推动一个中国原则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社会广泛共识,迄今,已有183个国家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与中国建立和发展外交关系。这是因为( )
① 决议符合《联合国宪章》原则,彰显正义力量
②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③ 中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外交起决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1.“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 )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2.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
方框里应该填写( )
A.根本变革 B.艰辛探索
C.伟大转折 D.动荡岁月
33.某校高一(1)班学生开展了“伟大的改革开放”主题图片展,下列图片内容体现我国对内改革的有( )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4.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2.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改革开放( )
A. 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B.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C. 极大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 实现了中国跻身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35.改革开放事业浩浩荡荡,书写着当代世界的中国奇迹。但改革开放不会一蹴而就、一劳永逸。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因为( )
A. 只要接力奋斗就能不断实现新发展 B. 推动发展的实践任务永无止境
C. 它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的根本原因 D. 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
3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A.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B. 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
C. 是党勇于进行探索和创新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D. 符合国情,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7题10分,第38题6分,第39题12分,共计28分。
37.材料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
-----马克思
材料二: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因此,人类社会的史前时期就以这种社会形态而告终。”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分别是怎样的?有什么共同点?(5分)
(2)材料一、二共同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什么?请运用这一规律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5分)
38.国庆假期的“中国红”激荡人心。2025年10月1日清晨,12.1万名群众从全国各地齐聚北京天安门广场,共同见证新中国76周年华诞五星红旗升起的庄严时刻。这抹“中国红”也在神州大地绽放:拉萨布达拉宫广场、香港金紫荆广场、澳门金莲花广场同步举行升旗仪式;哈尔滨中央大街、上海豫园等地标,游客争相与飘扬的国旗合影;我们淮安的大街上,道路旁,鲜艳的国旗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当这跨越时空的红色浪潮激荡华夏,我们的思绪不禁回溯——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国旗在天安门广场由毛泽东亲自升起,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
请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知识,分析第一面国旗能够升起的原因。
(6分)
3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大题12分。
高一(3)班同学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为话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其中,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完成相关问题。
【历史溯源】
第1小组同学在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收集材料时,他们绘制了下面的简表。
序号 材料内容 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作用
① 空想社会主义 ▲A
② 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三大工人运动 历史前提
③ ▲B 理论基石(之一)
④ 唯物史观 ▲C
⑤ 《共产党宣言》 ▲D
(1)请你完善简表中A、B、C、D代表的内容。(4分)
【中国实践】
在探究“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历程”时,马后觉同学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是邓小平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才明确提出来的。所以,他得出结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是“没有交集”的。
(2)你是否赞同他的结论?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
【坚定信念】
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世界最大规模民生保障网,让发展成果普惠全民;量子计算机“九章”突破极限,C919国产大飞机翱翔天际,尽显科技自强;“嫦娥”落月、“祝融”探火、“天宫”巡天,不断刷新深空探索高度;“双碳”战略绘就绿水青山新貌,全过程人民民主激活基层治理活力。共建“一带一路”结出合作硕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惠及全球。科学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中国大地绽放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有怎样的信念?请设计2条宣传标语表达你的信念(4分)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10月份调研测试
政 治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ABCC DCABD 11-20 DAABB ADCAC
21-30 DDBBA BDCCB 31-36 ACACB A
二、非选择题:(评分总体建议:考虑试卷难度系数,阅卷有原则放宽)
37.(1)封建社会: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2分)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2分) 共同点:都是生产资料私有制。(1分)评分建议:意思正确即可得分。
(2)共同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1分)
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2分)
③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
评分建议:正确回答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至少得2分,提到社会主义1分。上面答案完全按教材表达,如果从①资本主义初期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②随着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③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代。思路正确,表达有瑕疵,可以得高分。
38.第一面国旗升起,象征着新中国的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其原因有: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2分)(党的领导)
②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2分)(理论指引)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战,坚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个法宝。(2分)(人民、策略)
④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2分)(正确道路)
(评分建议:完整回答出其中3点得满分。表达不同,方向正确有瑕疵可以给高分,)
39(1)A思想来源;B剩余价值学说;C理论基石;D诞生标志(标志诞生)
(2)不赞同(1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1分)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2分
(评分建议:回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的表现,并正确表达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联系,方向正确有瑕疵可以给高分)
(3)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2分)
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分)
(评分建议:其他写法,符合主题的正能量表达同样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