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田县第一中学2025年秋季高一年级第一阶段检测卷政治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5DAAAD 6-10CCAAD 11-15DABBB16-20CDBCB 21-25BBADD 26-30BCCAA非选择题31.进步性:①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②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③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局限性: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②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③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每点2分)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③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点3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1分),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分),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分),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分)。34.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其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3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3分)。②资本主义国家采取措施,发展AI技术,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飞跃,缓和了经济危机(2分)。但是这些措施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的爆发就是不可避免的(2分)。新田县第一中学2025年秋季高一年级第一阶段检测卷政治试卷(问卷)满分:100分 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1.独龙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后,独龙族成为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直过民族”。经历了漫长岁月的原始社会,极端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 ( )①原始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矛盾的社会②原始人的生产经验很少,劳动技能和知识水平很低③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④原始人在共同劳动中的平等合作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原始社会末期,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社会分化为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从此人类社会步入阶级社会,剥削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下列选项中对奴隶社会认识正确的是 ( )①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②奴隶社会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③组建了维护所有阶级利益的国家暴力机关④生产资料归个体家庭所有是奴隶社会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句的强烈对比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生存状况,其根源在于( )A. 封建土地所有制B. 封建迷信思想的散布C. 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 农民毫无人身自由,依附于地主阶级4.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指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肯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明确了共产党是由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可见,《共产党宣言》 ( )①洞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是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经典著作③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④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主要是因为它 ( )A.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B.首次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伟大尝试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6.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影响,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③中国先进分子开始把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成立A.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7.中国近代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同于旧民主主义革命之处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①不是由无产阶级领导,而是由资产阶级领导②革命前途不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③不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而是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④不是改良旧的政治体制,而是结束在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②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③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④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毛泽东总结道:“不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只提社会主义的革命,是空想。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则是基本正确的。”这表明(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C.中国共产党的最低和最高目标都具有科学性D.民主革命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10.过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过渡时期是指( )A.1919-1949年 B.1949-1953年 C.1953-1956年 D.1949-1956年11.经过长达28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终于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并于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由此可见,新中国的成立( )①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②标志着中国社会实现了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④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崭新的历史课题,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遵循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①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②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回避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曲折③立足中国国情和社会矛盾变化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④完全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1956年,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意味着 ( )①我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②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③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神州大地面貌日新月异。公路成网、铁路密布、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坝矗立、大桥巍峨,天堑变通途……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最壮丽的气象。这说明改革开放(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B.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C.使中国人民获得自由和解放,迎来当家作主时代D.意味着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更好惠及各国人民。这也充分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②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和力量源泉③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实践创新都围绕改革开放这个主题④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始终牢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一论述,高度概括了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深刻阐述了坚持改革开放对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意义。下列对改革开放认识正确的是( )①改革开放能够消除我国存在的社会矛盾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③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经济政治体制和社会基本制度④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回顾改革开放光辉历程,下列历史事件按其出现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③④②①1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展开的。下面对应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一 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科学发展观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9.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四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中国的具体实际才是真理②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四大理论成果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功开启了“第二次结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材料主要强调( )①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固守社会主义特定模式绝不动摇③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是正确的④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科学社会主基本原则不动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1.2024年7月15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科学谋划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为此我们要( )①坚定道路自信,不走封闭僵化守旧的老路②坚定理论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具体方案③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党的领导的最大制度优势④坚定文化自信,摆脱中华传统文化的束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①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必然性②标志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③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必要理论基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3.1921 年7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犹如一轮红日在东方冉冉升起,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程。这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②五四运动为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③中国共产党是顺应反对君主专制的历史需要而产生的④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4.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党内存在“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毛泽东就是在批判这两种错误倾向的过程中正确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辩证统一关系。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的正确表述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②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③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四个自信”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全新的视野为推进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增强了信心。下列关于“四个自信”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正确理论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制度保障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6.征程如歌,歌以咏史。《国际歌》唱响坚定信念,“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石库门的灯光》颂唱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光明,“铁锤镰刀的旗帜、指引工农大众的心。燎原的火种、闪烁共产主义真……开天辟地……民族复兴……”。从《国际歌》到《石库门的灯光》,生动诠释了( )①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②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历史使命的最终目的③人民群众坚定的理想信念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7.2023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5周年。《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洞见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充满斗争精神、批判精神、革命精神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秉持人民立场、为人民大众谋利益、为全人类谋解放的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 )①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弊端②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③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④站在人民立场指明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探求人类自由解放之路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8. 1867年,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时的书评里说过:一些读者“可能会以为他将从这本书里得知共产主义的千年王国到底是什么样子。谁指望得到这种乐趣,谁就大错特错了”。由此可知( )①展望未来社会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作出了具体描绘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③未来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并未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规律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9.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据此可以推测( )①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②马克思依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阐释社会形态的更替问题③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主要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社会的主要矛盾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和提供制度保障。这是基于( )A.制度优势是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D.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主题第Ⅱ卷二.非选择题: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工业革命时期的资本家傅立叶认为,工业化大生产把一切都交给资本家,他们肆意剥削工人,工人变成了劳动的奴隶,致使劳动成为贫困和痛苦的根源。资本家财富的丰裕是以工人的贫困为代价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社会认知的进步性与局限性。(1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一 公私合营,当时对于很多资本家来说,好比是一种撕心裂肺的痛。几辈人辛辛苦苦创办的家业就这样交出去,心里真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材料二 1956年荣毅仁代表上海工商界集体向毛泽东写信,表示要在6天内实现上海全行业公私合营。他说:“我已经在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上表示了决心,我一定把所得的利润以投资企业和购买公债的方式来支援国家的建设。我个人愿意在任何工作岗位上来尽我的责任,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主义有贡献。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取得成功的意义。(9分)3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46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9分)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4年诺贝尔奖,于2024年10月7日至14日陆续揭晓,诺贝尔三大科学奖两项颁给AI,将人工智能的相关话题推到了新的高度。AI技术作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将对未来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它的应用将提升生产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它替代劳动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将前所未有。当前,欧美国家经济发展停滞,社会危机四伏。有人认为,借由AI这一科技“东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革新生产工具,积极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能使资本主义远离经济危机。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1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田县第一中学2025年秋季高一年级第一阶段检测卷政治性测试答案.docx 新田县第一中学2025年秋季高一年级第一阶段检测卷高一政治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