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0张PPT)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6.1 树立法治观念重点:法治观念的内涵及树立法治观念的具体做法。难点:理解"法律必须被信仰"的深层逻辑,避免将守法等同于"怕处罚"。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解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道德修养: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价值取向,提升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法治观念: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内心认可+行为遵循),掌握法律权威源自人民信仰的逻辑。责任意识: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践行依法办事思维,承担建设法治社会的责任。请带着以下问题快速浏览教材P46——491.法律的作用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3.怎样树立法治观念?总议题:法治之光,如何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子议题一: 生活为何需要“法治之光”?——探讨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子议题二: 如何让“法治之光”常驻心中?——探索树立法治观念的路径。子议题一: 生活为何需要“法治之光”?——探讨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回顾知识:社会规则的种类?道德、纪律、法律等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案例1:小明是名初中生,他喜欢在网上分享生活。一次,他未经同学小华同意,将其搞笑的丑照做成表情包在班级群里传播,引来大家哄笑,小华感到非常羞辱和愤怒。同时,小明在某游戏平台被一个“好友”骗走了他充值购买的装备,他感到既生气又无助。(1)在这个案例中,谁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分别是什么权利?小华的肖像权、小明的财产权收到了侵害(2)如果生活中没有法律,小明和小华可能会怎么做?结果会如何?可能引发冲突、以暴制暴(3)法律在其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为小华维权提供依据,为小明追回损失提供途径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1.法律的作用①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规范作用评价作用结合视频说说法治的重要性?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②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议题小结:生活为何需要“法治之光”?——探讨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②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子议题二: 如何让“法治之光”常驻心中?——探索树立法治观念的路径。怕被惩罚才守法内心认同才守法你觉得这两个同学谁更有法治观念?谁会更遵守法律?“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卢梭【法国】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补充:宪法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①宣誓仪式激发心理敬畏感,促使公职人员将宪法约束内化为职业伦理,恪守“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承诺,降低违宪行为风险。 ②公职人员的宣誓行为具有示范效应,通过公开仪式传播宪法精神,增强公民对宪法的认同与尊重,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的氛围。敬畏和信仰法律。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你知道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在何处吗?什么时候开始执行?2026年1月1日起执行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①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02030401法律知识竞赛探究与分享模拟法庭法律辩论赛法律学来,一些学校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法律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活动。05法律情景剧你参加过哪些类似活动?说说你的收获。②我们要积 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 会生活的能力。你觉得这个高铁阻门女子的行为可耻吗?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在生活中怎样做到遵纪守法?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议题小结:如何让“法治之光”常驻心中?——探索树立法治观念的路径3.怎样树立法治观念?①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②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③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④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课堂小结树立法治观念法律的作用:如何树立法治观念:为什么树立法治观念: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②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1.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2.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3.敬畏和信仰法律。4.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5.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①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1.(2025·安徽·中考真题)在某法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法院不提供庭审内容脚本、不预设审判结果,让同学们沉浸式体验网络信息安全违法案件的模拟审判。此举旨在( )①提升青少年的法治素养②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③增强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④促进司法机关公正司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课堂练习A2.(2025·河南郑州·三模)小马因骑电动车不戴头盔被交警批评教育,便对该交警怀恨在心,甚至为泄私愤通过网络散布谣言诋毁辱骂该交警。针对这件事,同学们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以下说法不可取的是( )A.公民要发自内心的遵守法律,小马骑电动车应自觉佩戴头盔B.公民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小马要学会依法维权C.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小马应树立安全意识D.行为和后果具有一致性,小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3.(2025·山东枣庄·三模)2024年11月27日,一名年仅15岁的中学生,没有经过正规驾校培训、没有驾驶证,开着父亲的汽车准备上高速公路,还同车搭载5名同学打算飙车。涉事未成年人被严厉批评教育,警方对其监护人实施处罚。下列适合对涉事未成年人进行批评教育的是( )①未成年人犯罪依法不承担刑事责任②未成年人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③未成年人要增强生命意识、安全意识④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关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4.(2025·湖南益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在湖南株洲的某小镇,过去邻里间常因房屋边界、排水等琐事闹纠纷,甚至大打出手,矛盾不断升级。一些人遇到问题习惯用“拳头”而非“法槌”解决,导致治安隐患频出。为扭转局面,当地开展“法治进万家”活动。组织法律专家巡回讲座,解读《民法典》中物权、侵权责任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法条;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发放法律手册,普及维权途径。慢慢地,居民遇事开始找法、依法解决问题。如今,邻里再遇分歧,会依据法律友好协商,曾经的矛盾高发地变成了和谐示范镇。由此可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是解决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法治社会的关键所在。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②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③树立法治意识,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④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感谢观看欢迎交流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6.1 树立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理解法律是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2.道德修养: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价值取向,提升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3.法治观念:理解法治观念的内涵(内心认可+行为遵循),掌握法律权威源自人民信仰的逻辑。4.责任意识:主动学习法律知识,践行依法办事思维,承担建设法治社会的责任。【重难点】重点:法治观念的内涵及树立法治观念的具体做法。难点:理解"法律必须被信仰"的深层逻辑,避免将守法等同于"怕处罚"。【自主预习】请带着以下问题快速浏览教材P46——491.法律的作用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3.怎样树立法治观念?【议题式教学】总议题:法治之光,如何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子议题一: 生活为何需要“法治之光”?——探讨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子议题二:如何让“法治之光”常驻心中?——探索树立法治观念的路径。【教学过程】子议题一: 生活为何需要“法治之光”?——探讨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回顾知识):社会规则的种类?答:道德、纪律、法律等总结: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以案说法)案例1:小明是名初中生,他喜欢在网上分享生活。一次,他未经同学小华同意,将其搞笑的丑照做成表情包在班级群里传播,引来大家哄笑,小华感到非常羞辱和愤怒。同时,小明在某游戏平台被一个“好友”骗走了他充值购买的装备,他感到既生气又无助。(1)在这个案例中,谁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分别是什么权利?答:小华的肖像权、小明的财产权收到了侵害。(2)如果生活中没有法律,小明和小华可能会怎么做?结果会如何?答:他们可能会用暴力解决问题。可能引发冲突、以暴制暴(3)法律在其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为小华维权提供依据,为小明追回损失提供途径总结: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1.法律的作用①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规范作用)②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评价作用)●(视频)结合视频说说法治的重要性?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②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议题小结:生活为何需要“法治之光”?——探讨树立法治观念的必要性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②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子议题二:如何让“法治之光”常驻心中?——探索树立法治观念的路径。●(观点辨析)怕被惩罚才守法内心认同才守法你觉得这两个同学谁更有法治观念?谁会更遵守法律?●“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卢梭【法国】总结: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视频)为什么要向宪法宣誓?补充:宪法宣誓制度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①宣誓仪式激发心理敬畏感,促使公职人员将宪法约束内化为职业伦理,恪守“忠于宪法、维护宪法权威”的承诺,降低违宪行为风险。 ②公职人员的宣誓行为具有示范效应,通过公开仪式传播宪法精神,增强公民对宪法的认同与尊重,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宪法的氛围。总结:敬畏和信仰法律。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视频)你知道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在何处吗?什么时候开始执行?答:2026年1月1日起执行(图片展示)五大亮点●你还知道哪些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法律?●(图片展示)《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民法典》总结: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①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探究与分享)近年来,一些学校组织青少年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法律学习宣传、法律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活动。●(图片展示)法律学习、法律情景剧、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辩论赛你参加过哪些类似活动?说说你的收获。总结:②我们要积 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 会生活的能力。●(视频)你觉得这个高铁阻门女子的行为可耻吗?(图片展示)“八荣八耻”总结: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图片展示)在生活中怎样做到遵纪守法?总结: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议题小结:如何让“法治之光”常驻心中?——探索树立法治观念的路径3.怎样树立法治观念?①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②敬畏和信仰法律。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③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一方面,我们要学习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正确理解法律;另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参与各种法治实践活动,理性分析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提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④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课堂小结】树立法治观念①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②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民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法律的作用:①在我国,法治是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秩序、捍卫国家尊严、实现人民权利与自由的重要保障。②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为什么树立法治观念:1.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2.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3.敬畏和信仰法律。4.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5.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如何树立法治观念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弘扬宪法精神_传播法治文化_《宣誓》感受信仰的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__全国广电新媒体集结发光_20251006_08515657.mp4 新《治安管理处罚法》来了!-5188965494358026.mp4 法治.mp4 法治热点_女子伸腿阻拦高铁车门关闭事件追踪_20251006_10055007.mp4 (议题式教学)八上6.1树立法治观念.doc (议题式教学)八上6.1树立法治观念课件+教案+素材.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