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习作指导+ 范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习作指导+ 范文

资源简介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习作指导+范文
习作要素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习作导航
一、仔细审题,整体构思,明习作
1. 抓关键词明类别:
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写印象最深的事物”中,提取关键词“事物(植物、动物、场景等)”,明确这是观察类记叙文,需聚焦具体事物或场景的细节与变化。
2.整体构思明框架:
选对象:从生活中选取观察对象,如窗台的多肉、公园的锦鲤、放学路上的梧桐树等。
用五感:调动视觉(看颜色、形状)、听觉(听声音)、触觉(摸质地)、嗅觉(闻气味)、味觉(尝味道,适用于可食用事物)进行多维度观察。
写变化:按时间顺序(如早中晚)或事物发展顺序(如种子发芽到开花),呈现对象的动态变化。
3.认真审题明要求:
聚焦一个观察对象,避免贪多;至少运用两种感官描写,让内容更生动;清晰呈现事物或场景的变化过程,如树叶从嫩绿到深绿再到枯黄。注意段落格式,开头空两格。
二、任务驱动,以评促写,创习作
任务一:选择印象深刻的发现
这段时间通过你的观察,选择一种你印象最深的事物或者一处场景写下来,可以是一种植物,动物,也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处场景,像校园里面的小花园,或者上放学路上的观察,也可以是周末去的一个地方。
任务二:尝试运用“五感”细致观察
在观察的时候要做到细致观察,不管是写一种事物或是一处场景,我们都要细致观察,那么怎样做到细致观察呢。这里我们可以用“五感”法来观察,可以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可以用手摸,用鼻子闻,有时还可以尝一尝。这样能细致地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课文《搭船的鸟》中: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这里就是用眼睛看到的。写出了那只鸟的美。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我小时候,有一次杨梅吃得太多,感觉牙齿又酸又软,连豆腐也咬不动了。这里用了味觉写出来杨梅的味道,还写了自己小时候有一次吃多,把味道写的具体可感。因此我们在写的时候也可以恰当运用“五感”法把事物或者场景写得具体。
评价标准 得星
运用“五感”法(看、摸、听、闻、尝)介绍观察对象或事物的变化。(运用一种得1颗星,运用两种得2颗星,运用三种及以上或围绕一种感官重点描述得3颗星) ★
任务三:观察有序,写出变化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并且写出事物变化,或者场景的变化。变化可能是这个事物在不同时期,也可能是遇到不同情况的变化。例文《我爱故乡的杨梅》中: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这里写出来杨梅颜色的变化。通过变化也让我们感受到观察细致。例文《金色的草地》中: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里写了早晨、中午、傍晚不同时间草地颜色的变化。通过景物的颜色的变化看到了观察细致。
评价标准 得星
写出事物的变化 ★
三、聚焦细节,以改提质,优习作
在对观察类习作进行修改优化时,可通过强化感官细节描写,让事物或场景更鲜活生动。从“看”的角度,需捕捉颜色的层次变化、形状的独特轮廓、动态中的光影变化;从“听”的角度,要区分声音的音色差异、音量变化、节奏韵律。通过聚焦某一感官的细微特征,结合具体场景或事物的动态变化进行描写,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细节与整体情境融合,从而增强画面感,使习作内容更加丰富立体。
原句:荷花很漂亮,粉色的花瓣,绿色的荷叶。
修改后:荷花美得像幅画!那花瓣不是单调的粉色,边缘泛着淡淡的白,中间却又透着一丝粉紫,层层叠叠地舒展开,像小姑娘的裙摆。荷叶是浓郁的深绿色,边缘微微卷起,上面的水珠在阳光下亮晶晶的,风一吹,水珠就“咕噜”滚到荷叶中心,聚成一颗透明的水晶球。
佳作赏析
金秋里的桂花
有人喜欢国色天香的牡丹花,有人喜欢亭亭玉立的荷花,有人喜欢不畏风雪的梅花,而我喜欢那十里飘香的桂花。
初秋时节,我蹦蹦跳跳地来到公园里赏桂花。远远望去,一棵棵桂花树上,缀满了小巧的花儿。黄的桂花像闪烁的金子,白的桂花像洁白的雪花,橙红的桂花又像天边的晚霞。一朵朵桂花挂在树上,仿佛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把整棵树打扮得格外漂亮。
凑近了瞧,桂花的模样更是有趣!有的花儿含苞待放,鼓鼓的,像小朋友生气时嘟起的小嘴巴;有的微微展开花苞,像小姑娘用手捂着脸,羞答答的;还有的已经全部盛开,美丽动人,看一眼好像能洗去人们一天的疲劳。枝头的它们或仰或倚,或倾或舞,真是姿态万千,美不胜收啊!
好多花儿一到秋天就失去了光彩,没了精神。可桂花不一样,凉凉的秋天也阻挡不了它的怒放,我真喜欢它这坚强的品质!
桂花不光长得美,香味也很迷人。微风一吹,甜蜜的香气就飘满了整个公园。闻着这花香,我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十里飘香的桂花,就是我心里最美的秋天记号,我太喜欢它啦!
【点睛酷评】
这篇作文的小作者观察仔细,想象力丰富,把桂花写得又香又美,还发现了它坚强的品质。文章结构清晰,从看到的、闻到的,再到想到的,把桂花的美和小作者的爱都融入了字里行间。运用了大量贴切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把桂花比作“金子”、“雪花”、“宝石”,把不同状态的花苞描绘成小朋友的“小嘴巴”和羞答答的“小姑娘”,让桂花的形象跃然纸上。开头与结尾呼应,洋溢着小作者对桂花的喜爱之情。
佳作引路二
可爱又调皮的小兔子
我家有只小兔子,名叫“果冻”。它圆滚滚的,是家里最胖最可爱的小成员。
它的眼睛像两颗红宝石,夜里亮晶晶的。长长的耳朵、毛茸茸的身子、短短的尾巴,配上那小巧的鼻子和三瓣嘴,怎么看都呆萌可爱。自从小兔子来家里陪伴我,我自己睡觉也不再害怕了。
“果冻”跑起来像一阵风,我怎么也追不上。有一次,它偷偷溜进院子,东躲西藏,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逮住。
“果冻”最喜欢钻洞了,一看到墙角的小洞就兴奋地蹦过去。它前爪扒着洞口,毛茸茸的身子一缩,“嗖”地就钻了进去。洞里黑漆漆的,它却一点也不怕,反而觉得像探险一样刺激。有时候它还会在洞里待好一会儿,好像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等我们找得着急了,才从另一个出口探出头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果冻”还是个小吃货。我刚把青菜放进它的小盆里,它就立刻凑过来,三瓣嘴“咔嚓咔嚓”地啃着,不一会儿就吃了个精光。看它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准是饭前玩得太疯,饿坏了。
最棒的是,它特别听话。只要我喊一声“果冻”,就“嗖”地一下跑到我脚边,蹭来蹭去。
这就是我家的小兔子,既可爱又调皮,我真喜欢它!
【点睛酷评】
本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小兔子“果冻”的可爱形象。小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无论是“红宝石般的眼睛”的外形描写,还是“咔嚓咔嚓”吃东西的动作刻画,都十分传神。这些细节描写让小兔子的形象一下子活了起来。文章选取了“偷偷溜进院子”“钻洞、捉迷藏”等典型事例,既展现了小兔子的调皮活泼,也流露出小作者真挚的喜爱之情。尤其是“我自己睡觉也不再害怕”这句话,让读者感受到人与动物之间温暖的情感联结。全文语言流畅,结构清晰,充满了童真童趣。
佳作引路三
可爱的小鸟
每天下午放学回家,我总像盼着老朋友似的,在阳台的花架上寻找那只小鸟的身影。它是姨妈送我的生日礼物,每次看我回来都叽叽喳喳地叫,那清脆的声音,仿佛在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又像是在哼着欢快的小曲儿,听得我心里甜丝丝的。
它长得格外小巧,羽毛是淡淡的黄色,像妈妈织毛衣时用的柔软毛线团。肚子下面是白白的绒毛,摸起来软乎乎的,像一团蓬松的棉花糖。它的眼睛圆圆的,黑亮黑亮的,像两颗饱满的黑葡萄,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时,我总忍不住想伸手摸摸它。有一次我凑近看,还发现它翅膀上的羽毛纹理细腻,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像被精心打磨过的黄宝石,漂亮极了!
我跑进厨房,抓了一把小米,小心翼翼地撒在盘子里,又轻轻把盘子放在阳台角落。小鸟先是往后机灵地跳了跳,警惕地歪着脑袋看了看我,那模样仿佛在说:“这能吃吗?”见我没有动静,才迈着小碎步,一蹦一跳地凑过去。它啄米的样子有趣极了,尖尖的嘴巴飞快地啄一下,脑袋跟着快速一点,脖子还会轻轻一鼓,活像个偷偷吃零食、怕被发现的小朋友。有时它吃高兴了,还会扑棱一下翅膀,抖落几片羽毛,落在阳台的盆栽上,像给绿植撒了点金色的碎末。我蹲在一旁看着,忍不住笑出声来。
我很喜欢这只小鸟,它让我家的阳台变得热闹又有趣。清晨,它总是精神抖擞,用清脆的歌声叫我起床;傍晚,它会安静地蜷在角落,偶尔眯着眼打个盹儿。我常常趴在阳台栏杆上,看它在花架间蹦跳、在枝头梳理羽毛。生活因为有了它,多了好多意想不到的乐趣。
【点睛酷评】
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无论是“毛线团般的羽毛”“黑葡萄似的眼睛”的外形描写,还是“一蹦一跳凑过去”“脑袋快速一点”的啄米动作刻画,细腻又传神。这些细节让将小鸟的可爱模样刻画得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满是对小鸟的喜爱。文章结构清晰,从放学盼鸟、细致描鸟,到喂鸟观趣,再到日常相伴,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小鸟带来的乐趣。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把鸟羽比作“棉花糖”“黄宝石”,把啄米的小鸟拟作“偷吃零食的小朋友”,小鸟活泼俏皮的形象跃然纸上。尤其是“像盼着老朋友似的寻找小鸟”这句话,生动传递出人与小鸟之间的温情联结。
拓展练习
观察校园里的一处场景。写的时候要按照一定顺序,并写出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