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B D A B A C B B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B D B B C D A C题号 21 22 23 24 25答案 A A B B C(1) 夏至 春分 快-慢-快 昼渐短夜渐长 小C 夏B D (BD可互换) C A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7.(1)夏至 6月22日 北回归线(或23°26′N) 极昼(2) 12 昼长夜短 长(大) 短(小) 日出 6(3)大(高) 短 北28.(1) D A(2)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3熔化 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4)大理岩(5)软流层 玄武岩(岩浆岩) 火山29.(1)背斜 向斜 断层(2)谷地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山地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成山地 谷地 断层处,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3)甲 乙(4)甲答案第1页,共2页海南州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地理试卷时间:75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某半球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陆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该半球自转方向是( )A.顺时针、自西向东B.逆时针、自东向西C.顺时针、自东向西D.逆时针、自西向东月球在巡天过程中会有背景行星(或恒星)被它遮挡住,这一现象叫作“月掩星”。2024年发生了多次“月掩土星”,我国境内可见两次,分别在7月25日和10月15日上演。下图示为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2024年我国境内前后两次上演“月掩土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位于图中的( )乙段和甲段 B.甲段和乙段C.乙段和丙段 D.丙段和丁段4.2024年我国境内前后两次“月掩土星”发生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先变慢再变快B.先变快再变慢C.越来越慢 D.越来越快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6.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A.23°34' B.23°26’ C.36°26’ D.66°34'北京时间2024年5月9日0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智慧天网一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首颗中轨宽带通信卫星,可通信南北极。下图示意太阳在黄道(地球公转轨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完成下面小题。7.01星发射升空成功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D—A之间B.A点上C.B—C之间D.C点上8.此时至2024年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点( )A.向南移动 B.向北移动 C.先向北后向南移动 D.先向南后向北移动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当地时间6月12日19:40分抵达比什凯克的玛纳斯国际机场,开始对吉尔吉斯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下图示意吉尔吉斯共和国区域。完成下面小题。9.习近平主席抵达玛纳斯机场时,北京时间是( )A.12日16:40 B.12日22:40C.13日16:40 D.13日22:4010.与纳伦相比,该日比什凯克( )A.自转角速度快 B.自转线速度慢 C.白昼时间短 D.正午太阳高度大下图为手势判断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该图所示现象主要发生于(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12.图示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的差异B.地球自转C.地球公转 D.地表形态的差异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3.北半球光照强的时间段是( )A.① ② B.② ③C.③ ④ D.① ④14.每年12月份,南半球的气温和南极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A.气温低,极昼时期B.气温高,极夜时期C.气温低,极夜时期D.气温高,极昼时期2025年10月10日,海南州高级中学高二开始了第一次月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考试期间,共和县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相等 D.无法判断16.考试期间,共和县日出方向( )A.正东 B.东南 C.东北 D.西南某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地形剖面如图1所示。图2呈现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地质作用类型。完成下面小题。17.图1中所示山脉的地质构造属于下列哪一种( )A.地堑 B.背斜 C.向斜 D.地垒18.图1中盆地的形成,主要与哪种作用相关( )A.流水长期侵蚀B.冰川堆积作用 C.板块相互挤压 D.地层断裂下陷19.若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那么花岗岩的形成对应的地质作用应为( )A.① B.② C.③ D.④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0.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 B.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 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1.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构造运动 B.流水作用 C.外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带动偏远地区经济协同发展。在山区兴修公路。这类公路被称为盘山公路,具有形似“之”字的特点。现在,修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公路修建“之”字形的主要目的是( )A.减缓坡度 B.保护植被 C.节约耕地 D.缩短距离23.现在山区修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节约通行时间②汽车性能的改善③科技水平的提高④为节省建设投资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读某地地貌素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4.图中地貌的名称为( )A.河口三角洲 B.冲积扇C.沙丘 D.冲积平原25.图中地貌一般位于( )A.河流入海口 B.河流转弯处 C.河流出山口 D.河流源头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2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1)当地球处于A、D位置时,共和节气分别是 和 。 当地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共和昼夜长短变化是 。 共和正午太阳高度变 。(2)地球公转到图中 位置附近,到南极考察最理想,南半球处于 季。(填字母)(3)太阳直射赤道时,地球位于图中 点和图中 点,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时,地球分别位于图中 点和图中 点。(填字母)(4)地球位于A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27.下图为某节气太阳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图示为北半球的 (节气),日期为 前后,太阳直射在 上。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 。(2)该日甲地昼长为 小时,共和昼夜长短状况是 且昼达一年中最 夜达一年中最 图示时刻甲地正值(日出或日落) 地方时为 点。(3)此日共和正午太阳高度达最 。正午学校国旗杆影子最 且朝正 。28.下列左图为某地地层结构分布图(图中A为石灰岩),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13分)。(1)左图地层A~D中,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最早的是 。(2)右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 、 、 、 。(3)右图序号表示的地质作用:② ,③ ,⑤ 。(4)图中E处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最可能形成的岩石是 。(写名称)(5)岩浆一般被认为发源于 层,从形成原因看,D处形成的岩石是 ,可能形成 地貌。29.读“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中地质构造甲是 ,乙是 ,丙是 。(2)甲所在的地貌是 ,成因是 ,乙所在的地貌类型是 ,成因是 。丙所在的地貌是 ,成因是 。(3)找石油天然气应在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第3页共(4)页 第 4 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次月考答案.docx 高二地理第一次月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