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独立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24~28 BADCB 29~33 BBABC 34~38 DABCC 39~43 CBCDC 44~47 CAAD
二.材料题
48.(8分)
(1)特点:规模大(销毁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公开销毁。
(2分,任答两点)
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分)
(2)条款(一)破坏贸易主权,条款(二)破坏领土主权,
条款(三)破坏财产主权。(2分,任答两点)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49.(9分)
(1)罪行:抢劫文物、放火焚毁圆明园。(2分)
态度:谴责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认为其罪行应受历史制裁。(2分)
(2)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鸦片战争后列强不满
足既得利益,进一步扩大侵略)。(2分)
共同影响:都破坏了中国主权,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都打开了中国市场,便利了列强经济侵略。(2分)
(3)历史记忆能警示后人铭记历史、反对侵略;我们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1分,言之有理即可)
50.(9分)
(1)左宗棠;(1分)加强了中央对新疆的管辖,巩固了西北边防,维护了
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3分)
(2)刘永福、刘铭传、冯子材(1分,任答一人)
清政府却下令停战,与法国签订条约,承认越南受法国“保护”,同意在中越边境开埠通商等。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向中国西南地区。(2分,意思相近即可)
(3)美国、日本、法国(1分,任答一个)
美国派军队进攻台湾,遭到台湾人民坚决抵抗,大败而归;
日本派军队进攻台湾,台湾人民据险反击;
中法战争中,法军攻占台湾基隆港,进犯台北,刘铭传率部抵抗,击退法军。(1分,任选一例)八年级历史独立作业
(总分:50分 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4分)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如果某同学想要实地考察林则徐禁烟、销毁鸦片的具体史实,他最适合去的地方是
A.南京 B.虎门 C.天津 D.北京
2.《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856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要炫耀其军事的强大 B.镇压三元里起义
C.争取外交领域的平等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采取武力相逼,调停为诱,强割强占等手段步步蚕食、割占我国领土
A.100多万平方千米 B.120多万平方千米
C.150多万平方千米 D.180多万平方千米
5.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A.湘军围困 B.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 C.内部矛盾 D.武器落后
6.1873年,轮船招商局正式开门营业,总局设于上海,分局设于天津、汉口、福州、广州、香港以及国外的横滨、新加坡等地,承运漕粮兼揽商货。这反映了,洋务运动促进我国
A.军事工业的近代化 B.民用企业的发展
C.交通运输发展领先世界 D.走上了富强道路
7.《清实录 文宗实录》记载:“咸丰十年秋,欧罗巴两国军队入北京,闯禁苑(圆明园),掠珍宝、毁建筑,后纵火焚之,烟焰弥日。”材料中 “焚禁苑” 事件,与下列哪一历史背景直接相关
A.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鸦片战争并焚毁沿海炮台
B.英法为扩大侵略权益,发动战争并犯下侵华暴行
C.列强联合镇压义和团,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并纵火
D.日本妄图称霸东亚,发动战争并占领北京紫禁城
8.《天朝田亩制度》中写道:“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这一规定体现的思想是
A.绝对平均主义 B.耕者有其田
C.重农抑商 D.土地私有
9.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 “兴车马之利”“兴舟楫之利”“兴银行”“兴器皿技艺”。这些主张反映了
A.农民阶级的迫切愿望 B.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反帝反封建的目标 D.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0.“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创新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材料旨在强调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
A.学习西方的思想与文化 B.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
C.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 D.发动人民的广泛参与
11.1893年张之洞任湖广总督期间,创办了自强学堂。他认为“盖闻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之道,以教育人才为先”,故取“自强”二字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真正由中国人自行创办和管理的新式高等专门学堂。这表明张之洞兴办学校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以自强 B.发展高等教育以提高素养
C.与外国企业进行商战 D.培养洋务人才以实现自强
12.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①江南制造总局 ②福州船政局 ③轮船招商局 ④湖北织布局 ⑤汉阳铁厂
A.①②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③⑤
13.历史学家陈旭麓指出: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李鸿章的下列活动与该评价无关的是
A.创办轮船招商局 B.镇压太平天国等农民起义
C.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D.设翻译馆翻译刊行西方书籍
14.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号即将交接入列,这将大大提高中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和远洋作战能力。中国近代海军起步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15.有人说,洋务运动“一手欲取新器,一手仍握旧物”。其中“取新器”和“握旧物”中的“新器”与“旧物”指的是
A.新式武器和旧式武器 B.守旧的官员和洋务派
C.新式武器和旧的制度 D.新的制度和旧的制度
16.“洋务派从70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1872年到1894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100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万人。”材料反映了洋务派创办的企业
A.消除了列强对华侵略的野心 B.实力超过了外国的企业
C.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17.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开始于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8.下图为近代中国某次著名运动的重要成果。这一运动
A.提出了政治变革的主张 B.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C.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 D.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19.洋务运动期间创办了新式学堂三十余所。在这些新的学校里,不仅教授西方语言,还教授许多自然科学,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等。这些举措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了不同于封建科举制的新的教育体制。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A.巩固了清政府封建专制统治 B.抵御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20.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将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它坚持了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幕。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21.太平天国在不同时期分别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纲领性文件的突出特点分别是
A.平均分配与君主专制 B.男女平等与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与学习西方 D.学习西方与君主立宪
22.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手史料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洪秀全传》
C.《太平天国兴亡史》  D.《太平天国研究论文集》
23.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安庆内军械所
24.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认为洋务运动“虚有其表”的根本原因是
A.缺乏人才 B.只单纯引进西方技术
C.资金匮乏 D.没有触及封建制度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26分)
25.(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9 年 6 月 3 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毁鸦片持续了 23 天,销毁鸦片 110 多万千克。
材料二:《南京条约》部分条文:
(一)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二)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三)因大清钦差大宪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银元偿补原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虎门销烟的特点。(2分)并指出其历史意义。(2分)
(2)材料二中的条款分别破坏了中国的哪些主权?(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的影响。(2分)
26.(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0 年 10 月,英法联军闯进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抢劫。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10 月 18 日和 19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材料二: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在地球上某个角落,有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圆明园。…… 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材料三:下图是 1860 年英法联军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图为圆明园大水法遗址旧照,断壁残垣清晰可见)
根据材料一、三,概括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罪行(2分)并结合材料二
分析雨果对这一事件的态度。(2分)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2分)并分析
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共同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 “历史记忆” 的认识。(1分)
27.(9分)结合导图回答问题:
(1)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1分)清政府在新疆
建省有何重要意义?(3分)
写出中法战争中率军抗击法国的将领(一位即可)。(1分)结合所学谈谈为
什么说中法战争的结果是“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2分)
写出19世纪中后期侵略台湾的国家。(1分)并写出一例“台湾抗击侵略” 史实。(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