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昭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昭慧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基本素质考核
地理
(时间:40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
每道小题都只有相符合一项的选项,将该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到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多选、少选、不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5分。
地球是生命的家园,人类是其中最具智慧的生物,人们一直对地外是否存在生命充满好奇,先后向宇宙深处发射了旅行者1号和2号、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读旅行者1号、2号探测器飞行轨迹图,完成1~2题。
1、从旅行者1号、2号飞行轨迹可知( )
A.两颗探测器先后飞越水星和金星 B.两颗探测器都穿越了小行星带
C.两颗探测器都属于人造地球卫星 D.两颗探测器都不可能飞出太阳系
2、若两颗探测在某星球上发现了地外生命,这颗星球的环境可能是( )
A.星球附近只会有一颗类似太阳的恒星 B.星球上应有大片的陆地和海洋
C.星球一定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裹 D.星球一定是绕恒星运行的行星
小梁同学准备用线绳模拟测量纬线的方法在地球仪上学习纬线和纬度的特点。读图,完成3~4题。
3、小梁同学使用线绳模拟测量纬线时,发现( )
A.除极点外,线绳都呈圆圈状 B.所有线绳都相交于极点
C.线绳全都沿南北方向延伸 D.线绳从极点绕地球半圈
4、小梁同学用线绳模拟测量纬线时,线绳的长度变化规律是( )
A.赤道地区用到的线绳最短 B.南北极用到的线绳最长
C.线绳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D.赤道向两极所需线绳等长
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却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自1984年以来,我国对南极地区科学考察力度不断加大,获得了很多科研成果和重大发现。读我国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完成5-6题。
5、我国南极科考站纬度最高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秦岭站 D.中山站
6、科考队从秦岭站运送物资到昆仑站,前进的方向是( )
A.西南 B.西北 C.东南 D.东北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读某时刻地球上昼夜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自转运动导致地球产生了昼夜现象 B.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时间越来越晚
C.图中信息反映了北半球的昼夜状况 D.图中箭头表明了地球的自转方向
8、关于图中A、B、C三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地昼长时间最长 B.B地日出时间最早
C.C地昼长接近24小时 D.三地日落时间相同
地球公转运动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产生影响。读某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出、日落时间及正午太阳高度差异示意图,完成9-10题。
9、在北半球,运用测定北极星与当地地平面夹角的方法可以判定当地的纬度位置,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
A.30°S B.30°N C.30°E D.30°W
10、图中甲、乙、丙表示该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太阳在天空运行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夏至日太阳运行轨迹 B.乙为冬至日太阳运行轨迹
C.丙为冬至日太阳运行轨迹 D.丙为夏至日太阳运行轨迹
圭表是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通过影长变化测定节气。陶寺遗址出土的漆木杆(约公元前20世纪)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圭表实物,郭守敬利用圭表测得回归年为365.2425天,与现行公历仅差26秒。读圭表原理和北京影长变化统计图,完成11-12题。
11、在北京影长变化统计图中,测定圭表影长度历时( )
A.三天 B.三个月 C.三个季节 D.三年
12、北京正午圭影的朝向是( )
A.北 B.东 C.南 D.西
路灯对人们夜间出行有巨大作用。路灯通常在日落后开启,日出前关闭。读北半球某市2024年部分月份路灯关闭、开启时刻表,完成13-15题。
日期 闭灯时间 开灯时间 日期 闭灯时间 开灯时间
1月1日 7:08 16:07 7月1日 * *
3月1日 6:11 17:22 9月1日 4:57 18:11
5月1日 4:26 18:30 11月1日 6:10 16:25
13、根据所学地理知识推测,7月1日该市路灯关闭和开启时间可能是( )
A.4:28/18:57 B.5:32/17:16 C.3:55/19:20 D.4:38/18:08
14、造成路灯关闭和开启时间在不同月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天气变化 B.人类活动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15、若该城市位于南半球,表中日期路灯开启时间最早的是( )
A.1月1日 B.3月1日 C.5月1日 D.7月1日
二、非选择题
16、利用地球仪可以模拟地球的自转运动;配合光源,还可以研究地球上的昼夜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使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时需要将地球仪向________侧拨动,以模拟地球的自转方向,转动的角度控制为每小时________度,以模拟地球的自转周期。
(2)图中四个城市中,刚刚进入黑夜的是________,最先迎来日出的是________,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
(3)这一天里白天时间最短的城市是________,当地正午时分树影与________图所示状况相似。
17、多数情况下,地球上纬度不同的地区在同一天内昼夜长度都存在差异。读全球夏至日昼长的纬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夏至时,北极附近地区昼长为________小时,这种现象被称为________。
(2)夏至时赤道的昼长时间是________,该地区昼夜长度________(相等/不相等)。
(3)在地球上,位于同一纬线上的地区昼长________(相同/不同)。
(4)图中甲地昼长为________,该地昼长与北半球________(纬线)夜长相等。
1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5分)。
(1)从海陆分布的情况判断,左图中大部分区域属于________(东/西)半球,图中①和②两条虚线中,一条为晨昏线,另一条为经线。代表经线的是________。
(2)若虚线①为昏线,此时地球处于右图中________位置附近,若②为晨线,则地球位于右图中________或________位置处。
19、一学校的学生社团进行了一项地球自转、公转与昼夜关系的探究活动,开展了几项假设探究。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
(1)探究一:用中心挖空的纸板置于北半球地图上方,用灯代表太阳,纸板代表晨昏线,分别以北极为中心先后按顺时针和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地图(图3),观察地图上甲、乙两地哪个先进入朝向灯光的一侧。结果为顺时针转动,甲先进入,逆时针转动,乙先进入。结论:地球自转方向对昼夜更替________(有/没有)影响,对东西方向上哪个地区时刻更早________(有/没有)影响。
(2)探究二:地球没有自转,但有公转(如图4),地球上________(有/没有)昼夜更替现象。甲、乙两地在昼长时间大致为________。
第7页共8页
(3)探究三:地球保持当前自转状况,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反(图5),地球上______(有/没有)昼夜更替,公转方向对东西方向上哪个地区时刻更早______(有/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