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学科素养展示一、选择题(1一10题每小题2分,11-16题每小题3分,共计38分)1.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铁呈固态B.铜呈紫红色C.蔗糖易溶于水D.碳酸易分解3.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可以支持可燃物燃烧B.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二氧化碳在蔬菜大棚中作气体肥料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烟雾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5.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倾倒液体C.滴加液体D.加热液体6.用量简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面对刻度,初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8mL,倒出一部分液体,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8mL。这位同学实际取出液体的体积()A.等于10mLB.大于10mLC.小于10mLD.无法判断7.下列生活现象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的是()A.水果腐烂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C.木炭燃烧D.动植物呼吸8.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A.汞B.水C.二氧化碳D.氯化钠9.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液氧C.矿泉水D.石油10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加热高锰酸钾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C.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D.电解水11向液化石油气中添加具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就能闻到这种臭味,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闻到臭味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D.分子的体积很小12.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B.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D.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13.硅化镁(Mg2Si)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Mg和Si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 Mg14 Si镁24.硅28.A.一个硅原子的质量为28.09gB.Mg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39C.Si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D.Mg与Si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14.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质量几乎不变,化学性质差别不大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D.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保持的15.一定质量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二氧个水1◆过氧化氢氧↑化锰质量/g气质量A·B.量D./g量/g0反应时间s0反应时间s0反应时间s0反应时间s16下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D●●二、填空题17.(每空2分,共4分)下列知识用分子观点解释:(1)变瘪的乒乓球加热鼓起来。说明(2)湿衣服在日照下比阴暗处干的更快。说明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