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练习卷
一、单选题
1.关于物理学中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物体增加的速度 B. 加速度就是物体速度的变化量
C. 加速度是一种特殊的速度 D. 加速度是用来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2.“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月壤返回地球的过程中,若以月壤为参考系,下列物体静止的是(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嫦娥五号
3.如图所示为某新型电动汽车试车时的v-t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0~6 s内,新型电动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在6~10 s内,新型电动汽车处于静止状态
C. 在第4 s末,新型电动汽车向相反方向运动
D. 在第12 s末,新型电动汽车的加速度为-1 m/s2
4.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B.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 -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小 D. -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
5.“运动场上精彩纷呈,运动员们的表现各有千秋。”在研究下列情境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的是(  )
A. 记录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 B. 观察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
C. 观看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腾姿态 D. 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时的手部动作
6.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B. 位移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C. 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总是一致
D. 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并不一定都相同
7.假设在某次阅兵中,各辆装甲车均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出发,以相同的加速度a行驶一段时间,达到速度v后匀速行驶,且各辆装甲车匀速通过检阅台时相距d不变,则各装甲车的启动时间间隔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8. 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 s内的位移大小为5 m,则该物体(  )
A. 3 s内位移大小为45 m B. 第3 s内位移大小为25 m
C. 1 s末速度的大小为5 m/s D. 3 s末速度的大小为30 m/s
9.2019年12月27号,被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圆满完成发射任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箭点火后,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B. 火箭发射瞬间,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
C. 火箭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 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三、实验题
10.桂林市某学校物理校本课兴趣小组在“探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时,要用到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已知其打点周期为;
(1)该兴趣小组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开始实验。实验中以下操作必需且正确的是________。
A.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
B.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
C.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某次实验中,他们用该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了O、A、B、C、D共5个计数点,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
①计算出打下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    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计算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1.如图是“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完成该实验,下列器材不需要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若使用如图所示的打点计时器,则应使用实验台上________(选填字母)处的电源.
(3)该实验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长木板必须水平放置在桌面上
B.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C.必须在纸带上连续5个计时点选择一个计数点
D.连接重物与小车的细绳必须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4)如图是该实验得到的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A、B、C、D、E、F为纸带上6个计数点(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其中计数点D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读数为_____ cm.C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 m/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
12.一条平直的公路上有一列汽车车队以10 m/s的速度正在匀速行驶,相邻两车间距为25 m,后面有一辆摩托车以20 m/s的速度同向行驶,当它距离车队最后一辆车25 m时刹车,以大小为0.5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摩托车在车队旁边行驶而过,设车队车辆数足够多,求:
(1)摩托车最多与几辆汽车相遇 最多与车队中汽车相遇几次
(2)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多长时间
13.准备启动的出租车发现从他旁边以的速度匀速行驶的三轮车掉下了货物,出租车经过后以一定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去追赶三轮车,已知出租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不超过。出租车启动后刚好用的时间追上三轮车,求:
(1)出租车启动后经6s时的速度大小;
(2)出租车在追赶三轮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
(3)以出租车发现三轮车掉下了货物时为零时刻,画出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图像(要求标清坐标值)。
14.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交警发现从他旁边以v1=36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立即前去追赶,经过t0=5.5 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a=2.5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不能超过vm=90 km/h.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警车发动后最快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加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数值上加速度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故A、B、C错误,D正确。
2.【答案】D
【解析】月壤在“嫦娥五号”探测器内,以月壤为参考系,“嫦娥五号”探测器位置相对月壤没发生变化,故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地球、月球,嫦娥五号返回器及里面的月壤位置时刻在发生变化,所以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于月壤是运动的,而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答案】D
【解析】新型电动汽车在0~4 s内做加速度为1.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4~6 s内做加速度为-1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在6~10 s内以4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14 s内做加速度为-1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0~14 s内新型电动汽车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综上所述,只有D正确.
4.【答案】C
【解析】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A、B正确;-10 m的位移比5 m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小,仅表示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C错误;温度是标量,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 ℃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 ℃高,故-10 ℃的温度比5 ℃的温度低,D正确.
5.【答案】A
【解析】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是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者影响很小,记录马拉松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可忽略不计,可把运动员看做质点,A正确;观察体操运动员在平衡木上的动作时,或者观看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腾姿态时,或者研究乒乓球运动员发球时的手部动作时,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都不能忽略不计,不能把运动员看做质点,BCD错误。
6.【答案】D
【解析】根据x=v0t+at2,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不是正比关系,选项A错误;位移可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也可能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如先减速后反向加速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错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速度、位移三者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选项C错误,D正确.
7.【答案】C
【解析】方法一:各装甲车的运动状态一致,则各装甲车加速阶段的位移都相同,匀速运动的距离间隔是d,速度是v,对应时间是t=,则启动的时间间隔也为t.
方法二:设启动的时间间隔为t,前后两辆装甲车的位移关系为
vt+at2-at2=d,解得t=.
二、多选题
8.【答案】ABD
9.【答案】ABD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A正确,C错误;火箭发射瞬间,要从静止开始向上加速,故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B正确;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故D正确.
三、实验题
10.【答案】(1)B;(2)1.19  1.86
【解析】(1)为了充分的利用纸带,应该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尽可能靠近打点计时器,故B正确,A错误;时间可以通过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点得出,不需要用秒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故C错误。
(2)①根据题意可知纸带上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根据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可得;
②根据逐差法可得加速度。
11.【答案】(1)CD (2)C (3)BD (4)6.40 0.185(0.183~0.188均正确)
【解析】(1)实验中需要用A固定打点计时器,需要用刻度尺B测量纸带;不需要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故选C、D.
(2)题图为电磁打点计点器,应该接低压交流电,则应使用实验台上C处的电源.
(3)长木板不一定必须水平放置在桌面上,只要小车能加速运动即可,选项A错误;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选项B正确;不一定必须在纸带上连续5个计时点选择一个计数点,选项C错误;连接重物与小车的细绳必须与长木板保持平行,选项D正确.
(4)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画出,则T=0.1 s,计数点D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读数为6.40 cm,C点的速度大小为vC==m/s=0.185 m/s.
四、计算题
12.【答案】(1)4辆 7次 (2)20 s
【解析】(1)当摩托车速度减为v2=10 m/s时,设用时为t,摩托车行驶的距离为x1,每辆汽车行驶的距离都为x2。由速度公式得v2=v1-at
解得t=20 s
由速度-位移公式得=-2ax1
解得x1=300 m
汽车的位移为x2=v2t=200 m
摩托车与最后一辆汽车间的距离为Δx=300 m-200 m-25 m=75 m
故摩托车追上的汽车数n=+1=4(辆)
之后汽车反追摩托车,摩托车与汽车相遇的次数为7次。
(2)设从摩托车开始刹车时开始计时,摩托车追上最后一辆汽车的时刻为t1,最后一辆汽车超过摩托车的时刻为t2,根据位移关系,最后一辆汽车与摩擦力相遇时有x0+v2t=v1t-at2
解得t1=(20-10) s,t2=(20+10) s
故摩托车从赶上车队到离开车队,共经历的时间为Δt=t2-t1=20 s
13.【答案】(1);(2);(3)
【解析】解:(1)设内三轮车位移为,出租车的加速度为a,则有
若内出租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有
解得
此时出租车速度为
因此出租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时间为,则有,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
出租车启动后经6s时速度大小
(2)当出租车的速度达到三轮车的速度时,两者间的距离最大,设所需时间为,则有
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
解得
(3)以出租车发现三轮车掉下了货物时为零时刻,画出出租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图像如图
14.【答案】(1)75 m (2)12 s
【解析】(1)货车的速度为v1=36 km/h=10 m/s
警车所不能超过的速度为v m=90 km/h=25 m/s
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t1== s=4 s
x货=(5.5+4)×10 m=95 m
x警=at12=×2.5×42 m=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x=x货-x警=75 m
(2)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
t2== s=10 s
x货′=(5.5+10)×10 m=155 m
x警′=at22=×2.5×102 m=125 m
因为x货′>x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追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Δx′=x货′-x警′=30 m
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时间追赶上货车,则Δt==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最快追上货车的时间为t=t2+Δt=12 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