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答案
1.(1)诀 耀 mái qì
(2)C
(3)去掉第二个“不”
(4)敝 蔽
2.B
3.B
4.C
5.(1)杨花落尽子规啼 (2)山岛竦峙 (3)星汉灿烂 (4)潮平两岸阔 (5)枯藤老树昏鸦 (6)我寄愁心与明月 (7)随君直到夜郎西 (8)海日生残夜 (9)江春入旧年
6.(1)C
(2)① 重读、连读“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这里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把桃树、杏树、梨树当成儿童来写,你争我抢,纷纷开花。你开得花多,我比你开得还多,富有童趣。重读“满”“赶趟儿”,这两个词更让我们看到了花挤满枝头的情状,让我们感受到了春意盎然。
② 重读“怒放”“鼓”“争先恐后”,“怒放”表现了花朵绽放时饱满的姿态;树叶“鼓着”浆汁,好像绿色满得快要溢出来;“争先恐后”运用拟人修辞表现杂草成长的急切。这些词语重读,突出夏雨热烈、粗犷的特点。
7. (1)示例:选择《阿长与〈山海经〉》,起初讨厌阿长的粗俗、迷信,后来因她为自己买来《山海经》而深受感动,追念她的善良与真诚。
(2)乙
(3)从他喜欢画有许多神奇事物的《山海经》,不喜欢压抑童心的单调的儿童读物,可以看出小鲁迅是一个富有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很强的孩子。从他不喜欢父亲在他想去看五猖会而让其读书,可见他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天性。
8.示例:花草树木好像知道春天不久就要离开,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间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9.运用拟人、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作者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10.(1)约定 (2)离开(3)舍弃、丢下 (4) 说话
11.(1)略
(2) 客人和太丘在谈论,元方兄弟二人在烧火煮饭,(却)全部丢下手中的活前去偷听。
12.如 此 /但 糜 自 可/ 何 必 饭 也
13.两篇短文中,陈太丘都重视孩子的品德与学识:前者中他守时守信,以身作则;后者中他宽容孩子的过失,鼓励他们学习,体现了开明、重视教育的教育理念。
14.B
15.优势:提供解题思路、快速获取资料:风险:思维能力退化、养成惰性和投机取巧的习惯(写“影响未来发展”也可)。
16.示例1:我更支持李女士,首先,李女士合理利用了AI的教育价值,认识到了AI能辅助孩子快速获取资料、优化表达、厘清逻辑、拓宽思维的工具性特点,若正确引导,可提升孩子学习效率,而非简单替代创作。其次,李女士意识到了AI适应未来社会的必要性,禁止使用可能让孩子脱离时代需求,而教会合理使用(如学习生成逻辑)更符合长远发展。
示例2:我更支持张先生,张先生认为除了查生词其他情况禁用AI。这维护了学习的真实性,AI滥用会导致作文失去个人体验,阻碍表达能力培养,久而久之,会出现生活感受能力及思维能力的退化,让学生无所适从:其次避免孩子过度依赖AI产生惰性,培养他们独立深入思考的能力,更好迎接未来的挑战。
17.小文,我觉得用AI直接生成完整作文还是不合适的,这样的作文虽然语句通顺,但却缺乏真情实感和个人特色。你可以多留心观察生活,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抒写下来,写文章重在“真”。
18.①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春节邀请不回家的“我”和解同学去他家里过年;②他下厨给“我”和解同学炒菜,让“我俩”见识了北京人家庭生活的日常;③足球比赛时他有理有据地和高年级同学争执,给“我们班”长了脸;④他刻苦训练,在新生运动会上夺得奖牌,为班级争光。
19.(1)“总归”表明“我”对老岳所做的菜味道可口的肯定,流露出“我”对老岳侠义热肠的感激和赞扬。
(2)“天天”“直至”表明老岳为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坚持刻苦训练,表达了“我”对老岳为班级争光精神和持之以恒品质的赞美。
20.①交代文章所写人物和内容;②点明文章主题,表达对老岳的怀念之情;③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21.点明了人物身份,收束全文;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表现了“我”和老岳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我”对老岳深深的怀念之情;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4. 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二,选材构思。本文适合写议论文。写作时可先确定中心论点,如“我们应坚守梦想,砥砺前行”,开篇可点明中心论点;文中可运用名人事例来证明论点,例如袁隆平坚守“禾下乘凉梦”,一生都在试验田中耕耘;屠呦呦为了研制青蒿素,奉献出自己的青春,经历无数次的实验;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在最艰苦的环境下钻研核试验;结尾可再次点明中心论点,总结全文即可。
评分标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七年级语文
2025.10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亲情就像太阳,能够驱散生活中的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亲情如同大树,在它的荫敝下,我们积蓄力量,茁壮成长。即使面临jué 别,有关亲情的美好记忆也会在我们的心河闪yào, 。哪怕今后会遇到艰难险阻,但只要回想起这些记忆,便能让人重新振作起来。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但家永远是我们放松休憩的港湾。
(1)请你结合文段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jué 别( ) 闪yào( ) 阴霾( ) 休憩( )
(2)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烟波浩渺 B.惊涛骇浪 C.波光粼粼 D.水平如镜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分)
(4)画横线的句子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____”应为“____”。(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分)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的生命和生意。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3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①正如程颢所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②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③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分歧,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不同的是,《金色花》写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则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颂伟大的母爱。
C.古人称谓有谦称与尊称之别,如“家君”“寒舍”属于谦辞,“惠顾”“垂询”属于敬辞。
D.“青年”“秋天”“外边”都是名词;“走”“担心”“能够”都是动词。
4.下列情景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暑假里,陈梦溪到遵义旅游回来后写了一篇游记,请语文老师拜读并斧正。
C.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生日礼物,然后说:“感谢您的厚爱。”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5.默写(9分)
打开书本,自然的色彩交替而来,陶冶我们的性情,滋润我们的心灵。
景可写意: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1) ,闻道龙标过五溪”的暮春之景;也有《观沧海》中“水何澹澹,(2) ”和“(3) ,若出其里”的壮阔之景;还有《次北固山下》中“(4) ,风正一帆悬”的开阔之景。
景可写心: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5) ”和“古道西风瘦马”,将景物组接在一起,以凄凉景色衬托了游子的落寞。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6) ,(7) ”,借明月表达对朋友的担忧和思念之情;
景可通理: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 “(8) ,(9) ”写时序更替,蕴含着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生活哲理。
6.班级开展“读四季华章 赏汉语雅韵”主题阅读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6分)
任务一:整体感知 把握情感
(1)文章的情感基调是指在文学或音乐作品中表达的基本情感态度和总的感彩,它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等。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老舍《济南的冬天》的感情基调是 。(2分)
A.恬淡 B.闲适 C.热烈 D.温和
任务二:朗读美文,感受情韵
(2)请仿照示例,选择下面的任意一句话进行朗读设计(可以从语速、重音、停连等方面来考虑),并适当解释设计的理由。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②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刘湛秋《雨的四季》)
我选择第 句,我的朗读设计及理由: 。(4分)
二、阅读理解(57分)
(一)名著阅读(12分)
7.班级开展《朝花夕拾》名著阅读活动,请完成相关任务。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甲] [乙] [丙]
(1)文学作品中,抓住情感变化是品析人物的有效方法。从《阿长与〈山海经〉》,概述作者情感态度“从讨厌到追念”的原因。(4分)
(2)联系[甲][乙][丙]三则材料所在篇目,没有体现《朝花夕拾》“理性的批判”这一特点的一则是______。(2分)
(3)童年时期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内容进行分析。(6分)
(二)诗歌阅读(5分)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8.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9.韩愈常借自然景物寄寓人生哲理。“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两句诗表达的情感。(3分)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蒸饭成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①。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②而窃听。炊忘著箅③,饭落釜④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⑤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⑥。”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俱说,更⑦相易夺⑧,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注释】①炊:做饭。②箅(bì):蒸饭的工具。③釜:锅。④馏:把半熟的食物蒸熟。⑤糜:粥。⑥更:交替。⑦易夺:改正补充。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3)俱委而窃听 ( ) (4)大人与客语( )
11.翻译句子。(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
12.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如 此 但 糜 自 可 何 必 饭 也
13.结合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与本文,说说小时候的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四)实用文阅读(13分)
【材料一】
随着AI工具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使用AI辅助学习。2023年某中学调查显示,78%的中学生使用AI辅助学习,至2025年全国抽样数据中这一比例上升至85%。
在2025年寒假作业中,40%的学生使用过DeepSeek、豆包、Kimi等AI工具,主要用于解题辅导(31%)、资料整理(28%)和语言学习(10%)。65%的学生通过AI获取数学、物理等学科的解题步骤和答案,部分学生甚至直接生成作文初稿。有些学生的作业“AI味”越来越重,有的孩子甚至使用AI写作业已“颇有心得”。
【材料二】
不可否认,AI在辅助学习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它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智能导师,随时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当学生遇到数学难题时,AI能够迅速分析题目,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多种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在语文学习中,AI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分析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
AI还能成为学生快速获取资料的得力助手。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上的知识浩如烟海,学生通过AI可以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论是历史、地理、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还是一些前沿的科技资讯,AI都能轻松获取,助力学生拓展知识面,培养创新思维。
然而,一旦学生习惯了依赖AI完成作业,就如同在思维的道路上安装了“拐杖”,久而久之,会导致思维能力的退化。他们不再愿意主动思考,面对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研究表明,频繁使用解题类AI工具的学生,其独立思考时长平均下降40%。在考试中,没有了AI的帮助,学生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水平。而且,过度依赖AI还会让学生养成惰性和投机取巧的习惯。他们不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深入学习和研究知识,而是希望通过AI快速得到答案。这种学习态度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还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毕竟,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依靠自己的思考和能力去解决,过度依赖AI只会让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变得更加脆弱和无力。
【材料三】
案例1:“这根本是作弊!”杭州张先生发现初二女儿用AI写作文后非常愤怒。老师反馈连续三篇作文出现相同句式结构,张先生当即没收了孩子的智能设备:连“我的妈妈”这种题目都要AI代写,还有什么是真的?经过两周“戒断期”,现在仅允许用AI查生词。
案例2:“AI是未来社会的必备工具,与其禁止,不如教会孩子合理使用。”80后家长李女士认为,“AI不仅能帮助孩子快速查找资料、优化表达,还能够帮助孩子厘清逻辑。以使用DeepSeek为例,重要的不是它最终生成的内容,而是生成内容前罗列的思考过程,如果孩子认真看过的话,是能够从中受益的。”
案例3:某市一中学语文王老师在批改《童年味道》作文时,发现80%的作业呈现固定模式:40份作文里32份用“大数据显示”开头,中间堆砌《舌尖上的中国》解说词,结尾强行升华到“传统文化传承”。她直言:“这些文字没有孩子的体温,只有算法的冰冷。”该校英语组组长补充:“AI生成的复杂句式掩盖了学生真实的语法薄弱点,像给破墙刷金粉”之后该校推行了“课堂限时写作”,要求必须使用当堂提供的素材。
14.下列表述中,和上述材料文意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根据2025年全国抽样数据,85%的中学生使用AI辅助学习,其中40%在作业中使用过DeepSeek等AI工具。
B.AI能为学生做数学题提供详细的解题步骤和多种解题方法,帮助学生拓宽思维,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C.频繁使用解题类AI工具的学生,其独立思考能力平均下降40%。
D.案例3划线句中的“破墙刷金粉”,是指AI能帮助学生弥补语法上的不足。
15.阅读【材料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AI辅助学习的优势和风险。(4分)
16.【材料三】中两位家长对AI的态度截然不同,你更支持张先生还是李女士?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理由。(3分)
17.假如你的同桌小文经常用AI生成作文,请你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对他进行劝说并提供合理的建议。(4分)
(五)散文阅读(15分)
怀念老岳
①每到春节,我都会想起老岳。因为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春节曾受邀去他家过年。
②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外地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准备回老家,只有青海的解生旺和我没有回去。对于初次远离故乡来京读书的学生来说,回家过年是一件大事,相关消息全班都知道,甚至谁哪天走、坐哪班火车同宿舍的都知道;而留在北京不回家过年对当事人更是一件大事,老岳与我同宿舍,得知我们不回家过年,便约我们春节期间去他家吃饭,我们早就吃伤了学校食堂的土豆白菜,对老岳的盛情当然求之不得。
③大年初三,我和解同学坐302公交去他家。我们下车后一路打听,找到了他留的地址:北大朗润园某楼。我们去时只有老岳一人在家,他的父母和弟弟都出去了,给我们留下自由的空间。当时我不太在意,现在回想起来,过年又是大冬天的,他的父母和读中学的弟弟能去哪儿呢?老岳的侠义热肠令人感动,直到今天还在温暖着我这个外地人。
④老岳下厨给我俩炒了几道菜,具体啥菜不记得了,总归是可口的家常小菜,让我俩见识了北京人家庭生活的日常,仰视、窥视首都人民生活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⑤老岳其实只比我大三岁,入学时也就20岁。但小小年纪,为什么称“老”呢?我一直想不通。后来听北京同学李丽晖说,称“老”与年纪大小无关,在当时北京的中学,这是要好的同学之间的一种昵称。
⑥老岳一米八的大个,身材匀称,面容清秀。他和人讲话时爱盯着你的眼睛,面部表情生动,有时为加强效果会辅以手势;走起路来迈开长腿,步履轻快。他的招牌动作是用右手五指插入一头浓发中,使劲向后插一梳而过,同时头向反方向一甩,十分帅气。
⑦老岳不是体育特长生,但他有体育特长。在晚上宿舍熄灯后的“卧谈会”上,他给我们介绍自己的“辉煌”过去。老岳上过海淀业余体校,专业是跳高。老岳的集体荣誉感特别强,我猜想这与他业余体校的运动生涯关系密切。
⑧一次我们班和高年级举行足球比赛,当时因为一球判罚发生争执,高年级的一位同学和老岳吵了起来。老岳因体育“科班”出身,说话有理有据有底气,不屈从高年级同学的权威,着实给我们班长了脸。
⑨老岳凭借体育特长,在学校运动会上有过风光的时刻。我们九月入学,十月就要召开新生运动会。他暗下决心,要在新生运动会上夺得奖牌,为班级争光。晚自习过半,老岳就约我到西操场陪他训练。老岳先带我跑两圈,然后做徒手拉伸,然后做蛙跳、折返跑……如此天天训练直至运动会召开。运动会上,在一片加油声中老岳获得了新生运动会跳高奖牌。记得我给运动会广播站写了篇稿子,将老岳刻苦训练备战的事儿好好添油加醋宣传了一下,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⑩老岳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后来听说他辞职做生意去了,并到石家庄开拓市场。2014年,我去石家庄出差,想找老岳见一面,因时间紧,又有几位同事同行,便按下了找他的念头,想着后会总是有期的。再后来,大约2017年,听说老岳突发心梗去世了。石家庄之行没去找老岳聊聊成为我终生无法弥补的遗憾。
老岳名叫岳书瑞,是我大学的好兄弟。
18.文章讲了老岳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9.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加点词语蕴含的情感。(4分)
(1)具体啥菜不记得了,总归是可口的家常小菜。(2分)
老岳先带我跑两圈,然后做徒手拉伸,然后做蛙跳、折返跑……如此天天训练直至运动会召开。(2分)
20.阅读文章,谈谈作者取题为”怀念老岳”的理由。(3分)
21.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三、作文(63分)
2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一粒种子,逐梦一生。小麦专家郭进考几十年如一日“长”在农场,“长”在麦田,匠心育“粮”种。从“让人人都能吃上白面馍馍”的青春热血,到“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牢”的执着坚守,他诠释了一名科技工作者为民育种、为国分忧的初心和追求。如今年逾古稀,荣誉加身,但郭老的逐梦之路仍在麦田延伸。被称为“麦痴”的他说:“只要我这身子骨还能站在麦田里,我还干得动,就会一直干下去”。
上述材料至少给了我们这样一些启示:做事要脚踏实地;要甘于奉献;有梦想就要执着追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学校名。七年级语文
2025.10
一、积累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亲情就像太阳,能够驱散生活中的阴霾,照亮前行的道路。亲情如同大树,在它的荫敞下,我
们积蓄力量,茁壮成长。即使面临jué别,有关亲情的美好记忆也会在我们的心河闪yà0,
哪怕今后会遇到艰难险阻,但只要回想起这些记忆,便能让人重新振作起来。漫长的人生中,谁也
不可能不一帆风顺,但家永远是我们放松休憩的港湾。
(1)请你结合文段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jué别()
闪yào()阴霾()
休憩()
(2)下列填入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烟波浩渺B.惊涛骇浪C.波光粼粼
D.水平如镜
(3)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分)
(4)画横线的句子有个错别字,找出来并订正:

”应为“”。(2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分)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的生命和生意。
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3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正如程颢所说:“万物之生意最可观。”
②人们在这种观赏中,体验到人与万物一体的境界。
③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
A.②①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①③②
3.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散步》描写了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分歧,终归于和谐的平常小事。这个故事是对中华
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金色花》与《荷叶·母亲》都是以表达对母亲的爱恋为主题的散文。不同的是,《金色花》写
想象之事,以儿童的视角表达对母亲的依恋;《荷叶·母亲》则写现实与联想,以荷叶比喻母亲,赞
颂伟大的母爱。
C.古人称谓有谦称与尊称之别,如“家君”“寒舍”属于谦辞,“惠顾”“垂询”属于敬辞。
D.“青年”“秋天”“外边”都是名词;“走”“担心”“能够”都是动词。
4.下列情景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
A.为了表示对您的衷心感谢,我们特意准备了这件礼物,您就心领了吧。
B.暑假里,陈梦溪到遵义旅游回来后写了一篇游记,请语文老师拜读并斧正。
C.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生日礼物,然后说:“感谢您的厚爱。”
D.虽然你尽的是绵薄之力,但是我知道这些钱是你的全部积蓄,谢谢你。
5.默写(9分)
打开书本,自然的色彩交替而来,陶治我们的性情,滋润我们的心灵。
景可写意: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1)
闻道龙标过
五溪”的暮春之景:也有《观沧海》中“水何澹澹,(2)
”和
“(3)
若出其里”的壮阔之景:还有《次北固山下》中
“(4)
,风正一帆悬”的开阔之景。
景可写心: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5)
”和“古道西风瘦马”,将
七年级语文第一页共六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