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真题必刷·备战期中】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学期·备战期中易错精选(二) 50题 3考点本练习训练范围:浙教版(2024版)八上 第2章▲内容均是历年期中真题选取一 力1.(2023秋 余姚市期中)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2.(2024春 南浔区期中)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甲上,用力推小船乙,发现乙船向左运动的同时,人和甲船向右运动。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使人和甲船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B.使乙船向左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C.人对乙船的作用力改变甲船的运动状态D.乙船对人的作用力改变乙船的运动状态3.(2024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工人带着手套用扳手拧螺栓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作用效果,避免手受伤。B.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压力,避免手受伤C.手对工具施力,工具对手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在扳手末端用力更容易拧开螺栓,因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4.(2024秋 宁波期中)重10N的铁桶内盛满水,水重为80N,今用手提着铁桶浸没在河水中,但不接触河底,则铁桶静止时手对桶的拉力( )A.小于10N B.等于10NC.介于10N到90N之间 D.等于90N5.(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用100牛顿的水平拉力拉绳,第一次,两人都站地上,“拔河”处于相持状态,第二次甲站在一平板小车上,乙站在地面上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第5题图)A.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100牛顿B.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200牛顿C.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大于100牛顿D.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小于100牛顿6.(2024秋 宁海县期中)如图所示,三个钩码的重力均为1牛,用三根绳子连接悬挂着,那么a绳受到的拉力为 牛,b绳受到的拉力为 牛,c绳受到的拉力为 牛。7.(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如果“嫦娥五号”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 (填“前”或“后”)喷火。小舟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乙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 (选填“气球”或“喷出的气体”或“外界空气”)。(第7题图)8.(2024秋 宁波期中)学习了“力的测量”,为深入研究弹簧秤的原理,想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他选用刻度尺和四个相同的钩码进行如下的实验:将四个钩码依次挂到弹簧下面,分别测出弹簧的长度,得到如表的数据。 21世纪教育zcb’所挂钩码的个数(个) 0 1 2 3 4弹簧长度(cm) 8 10 12 14 16弹簧伸长量(cm) 0 2 4 6 8(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2)弹簧下的钩码不能不断增加,原因是 。(3)如果现有和上面相同的两根弹簧L1、L2,组成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则甲图中弹簧L1、L2的长度均为—_____cm,乙图中弹簧L1、L2的长度均为_____cm。(弹簧的重力不计) 。A.11 11 B.14 11 C.11 14 D.14 149.(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cm。(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3)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 cm。(第9题图)10.(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一根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他先用弹簧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钩码总重/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指针位置/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 N的情况下,弹簧的 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2)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像,应该是如图(a)中 所示的图像,判断的理由是 。(第10题图)(3)利用该原理制造的仪器是: 。21世纪教育zcb’(4)用与上述情况相同(即伸长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相同)的原长为4.5cm的橡皮筋两根A和B,用细线C(C的长度和质量不计)紧靠地串在一起,如图(b)所示;小明在B的末端用一大小为1.8N的水平拉力F,使其沿水平方向伸长,如图乙所示,则此时A和B串在一起的总长度为 cm。11.(2023春 乐清市期中)同学们在“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活动课中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会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科提出如下猜想,究竟谁的正确呢?它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和小科利用一根弹簧。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刻度尺等器材设计实验(如图1),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3.0 3.502 弹簧的总长度l/cm 4.50 5.10 5.70 6.31 6.90 7.50 7.90 8.603 弹簧伸长的长度Δ/cm 0 0.60 1.20 1.81 ▲ 3.00 3.40 3.70(1)补充表中横线处的数据。(2)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并判断哪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3)有同学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你认为正确的握持方式是哪种?选择正确方法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放大图如图丙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大小 。12.(2023秋 余姚市期中)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若地球上近似取g=10N/kg。(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多少?(2)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N的物体,则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是多少?二 运动与互相作用13.(2024秋 宁海县期中)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里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在汽车前进的方向上,当悬线摆向前方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时,说明汽车在( )A.减速行驶 B.加速行驶 C.匀速行驶 D.无法确定(第13题图) (第14题图) (第15题图)14.(2024秋 宁海县期中)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N,1N B.0N,1N C.2N,1N D.1N,0N15.(2025春 杭州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粗糙的水面地面上有一个箱子,将条形磁体甲放在箱子上,用另一块相同的条形磁体乙靠近甲,甲和箱子相对地面都保持静止。对箱子上下表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A.箱子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箱子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箱子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无法确定D.箱子下表面与地面之间没有受到摩擦力16.(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在水平桌面上放着A、B两个相同的木块,A、B两个木块用绳子相连,在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已知F1=2N,F2=6N,则木块A与桌面的摩擦及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2N,2N B.2N,4NC.4N,4N D.4N,6N17.(2024秋 宁海县期中)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第17题图)A.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 B.t=3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1NC.t=4s时,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2m D.若8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18.(2021秋 余姚市校级期中)如图1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图)A.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B.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C.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21世纪教育zcb’19.(2024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传送带上的物体相连,物体与传送带接触面粗糙,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将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且摩擦力变大B.物体保持稳定状态,且摩擦力不变C.弹簧向右伸长量变大D.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且摩擦力变小20.(2024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2024年1月9日,客场作战的福建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击败辽宁女排,取得了与山东队争夺联赛第五名的资格。如图所示,这是女排运动员正在扣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扣球时,排球的运动速度加快,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手对排球的作用力和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排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排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排球受到惯性的作用21.(2024秋 鄞州区期中)使用真空吸盘挂钩时,只要挤出吸盘内空气,吸盘就能牢牢“吸”在磁砖表面。小科分别将漏勺与刷子挂在a和b两吸盘的挂钩上(如图),漏勺的质量比刷子的质量大,若不计吸盘质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吸盘a受到的摩擦力与漏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吸盘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吸盘b受到的摩擦力C.吸盘b只受到墙面的摩擦力与刷子的拉力D.将吸盘内的空气多挤出点,其受到的摩擦力变大22.(2024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消防队员小科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在某次爬杆训练中,小科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小科0~6s间受到的摩擦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18s间受到的摩擦力。在6~15s内,小科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第22题图) (第23题图)23.(2024秋 宁波期中)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0~t1时间内,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2)若t1和t2之间的某一瞬间(不包括t1和t2)撤去外力F,则这一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3)若在t后的某一瞬间水平拉力F减小到3N,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N,木块开始做 (选填“加速”、“减速”、“匀速”)运动。24.(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在水平桌面上放着A、B两个相同的木块,A、B两个木块用绳子相连,在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已知F1=2N,F2=6N,则木块A与桌面的摩擦大小为 N;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为 N。(第24题图)25.(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地震时,震源的振动同时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纵波到达时,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到达时,人会感到左右摇摆。台湾花莲发生地震时,某监测站测得两种地震波传播时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花莲地震发生时,宁波等地有明显震感。地震波到达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小乐先感觉到房子 (选填“左右摇摆”或“上下颠簸”),教室的吊灯在横波到达时发生明显的晃动,若某时刻吊灯状态如图乙所示,画出吊灯所受重力示意图 (A为吊灯重心),该吊灯受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26.(2023春 柯桥区期中)汽车司机驾车行驶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可以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下表是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总距离(米)40 7 8 1550 9 13 2260 11 20 3180 15 34 49100 19 54 73(1)刹车后,汽车会停下来,这说明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汽车停车总距离的大小可能还与 有关。27.(2021秋 北仑区期中)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0有关,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1)实验中应控制 不变。(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 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钩码的质量。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21世纪教育zcb’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滑块质量/g 200 250 300 350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m 0.651 0.651 0.651 0.651(4)如右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会沿哪条路线继续运动,并写出你判断的依据。 。28.(2024秋 宁波期中)某同学在国庆期间随父母从宁波火车站乘动车去杭州观看亚运会,从宁波到杭州的路程是193km,动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00km/h。(1)画出动车静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3)若动车在某段时间内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多少牛?(已知:载人动车总质量为200吨)(第28题图)29.(2022春 乐清市期中)滑板车是当下时尚的儿童休闲、锻炼工具,深受儿童喜爱。如图小朋友左脚踩在滑板车上,右脚不断蹬地,滑板车和人会向前运动;运动中,当把两脚都放在滑板车上时,车会滚过较远的距离,才慢慢停下来。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第29题图)30.(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它清扫中利用软毛刷和吸气孔收集灰尘,遇到障碍物能够自动改变方向继续进行。某次机器人开始扫地1min后遇到障碍原地旋转18s,然后继续扫地2min,总行驶路程为49.5m。已知机器人质量为1800g,行进中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恒为其对地面压力的0.2倍,忽略灰尘质量的影响,求:(1)机器人自重;(2)若机器人某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所受牵引力大小;(3)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第30题图)三 压强31.(2024秋 宁海县期中)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32.(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不恰当的是( )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C.鲫鱼的身体成纺锤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33.(2024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鸡蛋是餐桌上的美食,高蛋白又廉价,以下有关鸡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鸡蛋烧熟后更容易旋转,是因为惯性变小的缘故B.手掌手指均匀握蛋很难捏碎,是因为受力面积大,所以鸡蛋受到压强小C.鸡蛋静止摆放在水平桌面上,鸡蛋受到的支持力和鸡蛋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把鸡蛋向碗边一撞就破了,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撞击力比碗受到的撞击力更大34.(2024秋 宁海县期中)如图所示,两个大小、质量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和乙,甲大端开口,乙小端开口,将它们都装满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B.图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压强大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图甲压强大35.(2024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个均质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沿图中虚线部分将其分为a、b两块,并将它们左右分开一小段距离,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a>pb>p B.pa>p>pbC.p<pa<pb D.以上答案都不对36.(2023秋 海曙区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4:1 D.1:2(第36题图) (第37题图)37.(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 )A. B. C. D.38.(2024春 西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相同,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a<Fb ②液体对容器底压强pa>pb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F'b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39.(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如图,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一部分露出桌面,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Pa;竖直切除左边的白色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39题图) (第40题图)40.(2024秋 慈溪市期中)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水对容器底压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1.(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为hA:hB=2:1,底面积之比SA:SB=1:2,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A、FB和pA、pB,则FA:FB= ,pA:pB= 。(第41题图) (第42题图)42.(2023秋 北仑区校级期中)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拣常需借助传送带。(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 。(2)包裹与传送带一起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 个力的作用。(3)已知长方体包裹长50cm,宽30cm,高10cm,质量为15kg。如果包裹平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如图),则对传送带的压强为 帕。(g=10N/kg)43.(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体检时测体重,一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的示数是42kg。已知他每只脚与秤台的接触面积为1.4×10﹣2m2。(1)他对秤台的压力大小和压强大小各是多少?21世纪教育zcb’(2)如果他提起一只脚,体重计的示物是多少?此时秤台受到的压强是多大?(g取10N/kg)44.(2023秋 北仑区校级期中)“五一”节,小科同学一家去富阳区阳陂湖湿地公园游玩,看到如图所示的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该车的整车质量为400千克。请你思考回答问题:(1)若车上人的总质量是200千克,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米2,则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若当质量为50千克的人驾驶该电动观光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电动观光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2倍,则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第44题图)45.(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城区投放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小明骑着公共自行车出行,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3min。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00cm2,g取10N/kg,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m/s?(2)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大?46.(2023春 温州校级期中)学校要在绿面足球场上举办一场草地冰壶比赛,某学习小组想自制一款草地冰壶,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方案设计。冰壶款式 质量/千克 底部与赛道总接触面积/厘米2A款 1.8 300B款 2.1 350C款 2.4 320(1)为了更好地制作合适的冰壶,学习小组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市面上主要有如图所示的两款冰壶。甲款底部为大理石材质,适合专业运动员在光滑的冰面上使用;乙款底部装有滚珠,则乙款更适合在粗糙的旱地赛道上使用的理由是 。(2)学习小组用较光滑平整的塑料做底面,制得了三款冰壶,上表是它们的基本参数(表中各款冰壶与赛道的接触面材料相同)。为了尽可能降低冰壶对草皮的破坏,学习小组希望从中选出一款压强小且摩擦力小的冰壶作为比赛用具,请帮助学习小组选出最合适的一款(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3)选出最合适的冰壶后,它在水平草地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呢?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测量(提供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其余材料自选) 。47.(2024秋 余姚市校级期中)我国科学家研制了“月壤砖”拟用于未来建造月球基地,计划将于今年11月中旬搭乘天舟八号飞船前往空间站。“月壤砖”的主要成分是模拟月壤,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抗压强度(在无侧束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却是普通红砖的三倍以上,相当于每平方米能承受约1×108N的压力。(1)根据以上信息,请计算这种月壤砖在无侧束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多少?(2)某品牌红砖的密度为1.8g/cm3,体积为1900cm3,则将一块等体积的“月壤砖”带上月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第47题图)48.(2024秋 余姚市期中)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求:(1)水对A点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第48题图)49.(2020秋 余姚市校级期中)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小明全家自驾国内畅游,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领略美景。欣赏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教子有方的小明父亲在旅游途中,要求小明思考并解答下列科学小问题,现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加入小明父亲、母亲的体重分别为80千克、60千克,小明本人的体重为50千克,小明家的轿车为锐志2.5,轿车的质量1560kg,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1)轿车行驶过程中小明系安全带时,发现安全带设计较宽,目的是为了 ;(2)10月3日早上8点钟小明全家准时从宾馆出发,9点30分到达九龙山景点。汽车路程表出发前为12100km,到达景点时为12220km,试计算轿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中餐时刻,小明全家在景点附近农家乐就餐。锐志2.5轿车就停在景点停车场,此时地面受到轿车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大?50.(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今年以来,宁波轨道交通全面加速推进第三期建设和市域铁路项目。7号线全长约39km,采用6节编组B型车,列车自重50吨,最高运行时速120km/h。(第50题图)(1)若该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动时受到阻力为总重力的0.05倍,则当乘客总质量为10吨时,要使列车向前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需要牵引力为多少牛?(2)若该列车按最高运行速度走完7号线全程,需要多少时间?(忽略车长)(3)市域铁路全面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如图所示是无砟轨道结构简图。若该列车空载停在轨道上,铁轨、轨道板、砂浆和底座的总质量为30吨,相关部位之间的受力面积数据如表,求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少?相关部位 列车与铁轨 铁轨与轨道板 底座与地面受力面积(米2) 5 16 40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舟共理工作室·周承秉声明:未经著作权人及本平台书面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实施复制、传播、信息网络传播等侵权行为(包括但不限于通过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进行转发、分享、转载)。一旦发现上述侵权情形,将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追究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真题必刷·备战期中】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学期·备战期中易错精选(二) 50题 3考点本练习训练范围:浙教版(2024版)八上 第2章▲内容均是历年期中真题选取一 力1.(2023秋 余姚市期中)病人在医院里输液时,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将( )A.一直下降 B.一直上升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答案】C【分析】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先降后升。【解答】解:在液体不断滴下的过程中,玻璃瓶连同瓶中的液体共同的重心在玻璃瓶内,先随着液体一滴滴从玻璃瓶中滴下,重心下降,当液体滴完后,重心又上升,故重心先降后升。故选:C。2.(2024春 南浔区期中)如图所示,人坐在小船甲上,用力推小船乙,发现乙船向左运动的同时,人和甲船向右运动。对此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使人和甲船向右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B.使乙船向左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C.人对乙船的作用力改变甲船的运动状态D.乙船对人的作用力改变乙船的运动状态【答案】B【分析】(1)依据力的相互作用去解释,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答】解:A、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使人和甲船向右运动的力是乙船施加的力,故A错误;B、使乙船向左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人,故B正确;C、人对乙船的作用力会改变乙船的运动状态,故C错误;D、乙船对人的作用力改变人和甲船的运动状态,故D错误。故选:B。3.(2024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工人带着手套用扳手拧螺栓的情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作用效果,避免手受伤。B.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压力,避免手受伤C.手对工具施力,工具对手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在扳手末端用力更容易拧开螺栓,因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答案】B【分析】(1)(2)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受到力的同时,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4)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解答】解:A、戴手套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作用效果,使手的形变变小,避免手受伤,故A正确;B、压力指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戴手套不可以减小扳手对手的压力,故B错误;C、手对工具施力,工具对手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单独存在,故C正确;D、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在扳手末端用力更容易拧开螺栓,因为力的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故D正确。故选:B。4.(2024秋 宁波期中)重10N的铁桶内盛满水,水重为80N,今用手提着铁桶浸没在河水中,但不接触河底,则铁桶静止时手对桶的拉力( )A.小于10N B.等于10NC.介于10N到90N之间 D.等于90N【答案】A【分析】当铁桶未露出水面静止时,桶内水受到的重力和浮力是相等的,可以忽略,对铁桶没有力的作用,所以铁桶浸没在水中,受到重力、浮力和人的拉力作用,并且铁桶受到的重力等于铁桶受到的水的浮力加上手对桶的拉力,据此分析手对桶的提力大小。【解答】解:铁桶浸没在水中,受到的重力等于铁桶受到的水的浮力加上手对桶的拉力,即G=F浮+F提,所以,F提=G﹣F浮<G=10N。故选:A。5.(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用100牛顿的水平拉力拉绳,第一次,两人都站地上,“拔河”处于相持状态,第二次甲站在一平板小车上,乙站在地面上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100牛顿B.两次的弹簧秤读数都等于200牛顿C.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大于100牛顿D.第二次乙会赢得“拔河”比赛,因为地面给乙的摩擦力小于100牛顿【答案】A【分析】(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此时所受的力是平衡力;(2)拔河比赛时,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绳子的拉力与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因为两队之间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所以谁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谁就会获胜。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压力两个途径可以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解答】解:据图1可知,此时弹簧处于静止,故弹簧受到向左的拉力和向右的拉力相等,即都是100N,故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0N;对图2可知,由于两人仍用100牛顿的拉力拉绳,故绳子上的拉力始终是100N,故此时弹簧秤的读数为100N,但是由于的左侧人踩在滑板上,即地面对他的摩擦力小于绳子对他的力,故会向右运动,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仍为100N,则乙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00N,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6.(2024秋 宁海县期中)如图所示,三个钩码的重力均为1牛,用三根绳子连接悬挂着,那么a绳受到的拉力为 3 牛,b绳受到的拉力为 2 牛,c绳受到的拉力为 1 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要分析abc三绳的受力情况,首先要选择好研究对象,即三个钩码,再根据力的平衡去分析。【解答】解:以最下面钩码为研究对象,它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静止,因此c绳拉力等于钩码重力,故c绳受到的拉力为1牛;以中间钩码为研究对象,它受到b绳竖直向上的拉力、钩码竖直向下的重力和c绳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钩码重力和c绳拉力均竖直向下,两者合力为2牛,根据平衡条件,b绳拉力为2牛;以最上面的钩码为研究对象,它受到a绳竖直向上的拉力、钩码竖直向下的重力和b绳竖直向下的拉力作用,钩码重力和b绳拉力均竖直向下,两者合力为3牛,根据平衡条件,a绳拉力为3牛。故答案为:3、2、1。7.(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如果“嫦娥五号”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 前 (填“前”或“后”)喷火。小舟用下列方法制作如图乙所示的“喷气火箭”:①将气球吹大,并用夹子把口封紧;②从一根吸管上剪取一小段,用胶带把它固定在气球上;③将一根细绳穿过吸管,并水平拉直,作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就会向 右 (选填“左”或“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 喷出的气体 (选填“气球”或“喷出的气体”或“外界空气”)。【答案】前;右;喷出的气体。【分析】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答】解:卫星携带的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前喷火,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喷出的气体会给它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吸管为“喷气火箭”的运动轨道,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会向左喷气,气体会给气球一个向右的力,故气球就会向右运动;使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力,其施力物体是喷出的气体。8.(2024秋 宁波期中)学习了“力的测量”,为深入研究弹簧秤的原理,想探究弹簧的形变与受到的拉力的关系,他选用刻度尺和四个相同的钩码进行如下的实验:将四个钩码依次挂到弹簧下面,分别测出弹簧的长度,得到如表的数据。所挂钩码的个数(个) 0 1 2 3 4弹簧长度(cm) 8 10 12 14 16弹簧伸长量(cm) 0 2 4 6 8(1)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2)弹簧下的钩码不能不断增加,原因是 弹簧的伸长是有限度的,弹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 。(3)如果现有和上面相同的两根弹簧L1、L2,组成如图甲、乙两种装置,则甲图中弹簧L1、L2的长度均为—_____cm,乙图中弹簧L1、L2的长度均为_____cm。(弹簧的重力不计) B 。A.11 11B.14 11C.11 14D.14 14【答案】(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弹簧的伸长是有限度的,弹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3)B。【分析】(1)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当钩码的个数为0时,弹簧的原长L0=8cm;弹簧的伸长ΔL等于弹簧的长度L减去弹簧的原长L0.钩码的个数每增加一个时,弹簧的伸长度就增加2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2)弹簧的伸长是有限度的,不能超过它能够承受的拉力;(3)甲图是每根弹簧都承受三个钩码的重力,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弹簧的长度;而乙图则是两根弹簧共同承担三个钩码的重力,即相当于每根弹簧承受1.5个钩码的重力,根据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求出弹簧的长度L=L0+ΔL。【解答】解:(1)当钩码的个数为0时,弹簧的原长L0=8cm;挂1个钩码时,弹簧伸长ΔL1=L﹣L0=10cm﹣8cm=2cm;挂2个钩码时,弹簧伸长ΔL2=L﹣L0=12cm﹣8cm=4cm;挂3个钩码时,弹簧伸长ΔL3=L﹣L0=14cm﹣8cm=6cm;挂4个钩码时,弹簧伸长ΔL4=L﹣L0=16cm﹣8cm=8cm;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弹簧下的钩码不能不断增加,原因是弹簧的伸长是有限度的,弹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3)甲图:因为L1、L2都承担三个钩码的重力,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当挂3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4cm,所以L1、L2都为14cm;乙图:由于L1、L2一起承担三个钩码的重力,即相当于每根弹簧承受1.5个钩码的重力。根据弹簧的伸长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以及表中的数据可知,挂1个钩码时,弹簧伸长ΔL1=L﹣L0=10cm﹣8cm=2cm;那么,挂1.5个钩码时,弹簧的长度L1=L2=L0+ΔL=8cm+1.5×2cm=11cm;所以L1、L2都为11cm。故答案为:(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的拉力成正比。(2)弹簧的伸长是有限度的,弹簧所受的拉力不能超过它能够承受的最大拉力;(3)B。9.(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在研究弹簧的伸长与外力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L0=10cm,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做出的F﹣X图象如图所示。(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N,弹簧的伸长增加 0.5 cm。(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长 。(3)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长度为 12.5 cm。【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1)分析图象可知伸长量和拉力的关系;(2)图象不过原点是因为弹簧受到自身重力的原因;(3)当弹簧受到4N的拉力作用时,根据伸长和拉力的关系求出伸长,加上弹簧的起始长度(注意是弹簧在竖直方向上不受外力时的长度)就是弹簧现在的长度。【解答】解:(1)由图可知,该弹簧受力为零时,伸长是0.5cm,受到拉力为1N时,伸长为1cm。该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1牛顿,弹簧的伸长增加0.5厘米;(2)该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弹簧自身有重力,弹簧水平放置其自然长度为10cm,竖直放置时由于自身的重力必然就会有一定的伸长。(3)弹簧处于竖直方向上不受力时长度为10cm+0.5cm=10.5cm,受到4N的拉力,伸长为0.5cm/N×4N=2cm。弹簧的长度为10.5cm+2cm=12.5cm。故答案为:(1)0.5;(2)弹簧由于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有一定的伸长;(3)12.5。10.(2023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小华同学在探究“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时,找来一根弹簧以及几个相同质量的钩码。他先用弹簧来做实验,并记录了相应的数据,如下表。钩码总重/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指针位置/cm 2.5 3.0 3.5 4.0 4.5 5.0 5.5 5.8 5.8(1)分析数据,小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拉力不大于 3.0 N的情况下,弹簧的 伸长量 跟钩码的拉力成正比。(2)小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所作的“弹簧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图像,应该是如图(a)中 乙 所示的图像,判断的理由是 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5cm 。(3)利用该原理制造的仪器是: 弹簧测力计 。(4)用与上述情况相同(即伸长长度与外力的变化关系相同)的原长为4.5cm的橡皮筋两根A和B,用细线C(C的长度和质量不计)紧靠地串在一起,如图(b)所示;小明在B的末端用一大小为1.8N的水平拉力F,使其沿水平方向伸长,如图乙所示,则此时A和B串在一起的总长度为 12.6 cm。【答案】(1)3.0;伸长量;(2)乙;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5cm;(3)弹簧测力计;(4)12.6。【分析】(1)从所给数据看:弹簧原长2.5cm,在拉力小于或等于3N,钩码拉力增加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加,且成正比;(2)明确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意义,然后抓住两个关键点进行解答:①当F=0N时,弹簧长度2.5cm;②当F≥3.5N时,弹簧的长度不再变化;(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4)当小明在B的末端施加水平拉力F时,对A的拉力也等于F,由图象读出A、B伸长的长度,和原长相加就是总长度。【解答】解:(1)从表中数据知:钩码的拉力每增加0.5N,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加0.5cm,所以弹簧的伸长量与钩码的拉力是正比例关系,前提是钩码的拉力不能大于3.0N;(2)结合表中数据读图象可知,弹簧的原长为2.5cm,所以横坐标应从2.5cm处开始,所以A错误;当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即使再增加物体的重力,弹簧也不会再伸长,故C错误;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3)弹簧测力计是依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这一原理制成的;(4)当小明在B的末端施加水平拉力F=1.8N时,B伸长ΔLB=1.8cm,对A的拉力也等于F=1.8N,A伸长ΔLA=1.8cm,拉长后的总长度:4.5cm+1.8cm+4.5cm+1.8cm=12.6cm。故答案为:(1)3.0;伸长量;(2)乙;弹簧受到的拉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为2.5cm;(3)弹簧测力计;(4)12.6。11.(2023春 乐清市期中)同学们在“制作弹簧测力计ΔΔ”的活动课中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会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科提出如下猜想,究竟谁的正确呢?它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和小科利用一根弹簧。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刻度尺等器材设计实验(如图1),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3.0 3.502 弹簧的总长度l/cm 4.50 5.10 5.70 6.31 6.90 7.50 7.90 8.603 弹簧伸长的长度Δ/cm 0 0.60 1.20 1.81 2.40 3.00 3.40 3.70(1)补充表中横线处的数据。(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画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并判断哪个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3)有同学分别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你认为正确的握持方式是哪种?选择正确方法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放大图如图丙所示,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大小。【答案】(1)2.40;(2)见解答;小科;(3)正确的握持方式是甲;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大小是2.8N。【分析】(1)钩码受到的重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根据表中得出第5次实验时的弹簧伸长量;(2)描点画出图像,根据图像得出结论;(3)根据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分析,根据分度值和指针位置读数。【解答】解:(1)钩码受到的重力为0时,弹簧的长度即为原长,表中第5次实验时的弹簧伸长量为:6.90cm﹣4.50cm=2.40cm;(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中描点并画出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的关系图,如下所示:根据图像知,弹簧的伸长与拉力成正比,故小科的猜想正确。(3)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要保证力的方向与伸长方向一致,故甲正确,如图丙所示,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8N。故答案为:(1)2.40;(2)见解答;小科;(3)正确的握持方式是甲;此时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大小是2.8N。12.(2023秋 余姚市期中)物体之间都存在万有引力,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若地球上近似取g=10N/kg。(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多少?(2)一根绳子在地球表面最多能悬挂重600N的物体,则它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约是多少?【答案】(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15N;(2)绳子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大约是360kg。【分析】(1)已知物体的质量,利用G=mg计算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2)同一物体在月球上所受重力为地球上所受重力的,即g月g,绳子在月球上和在地球上能承受的拉力是相同的,求出在月球上能提起的最大物重,再根据G=mg月求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解答】解:(1)物体的质量:m=1500g=1.5kg,则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G=mg=1.5kg×10N/kg=15N;(2)绳子承受的最大拉力:F=G地=600N,在月球上能承受的拉力不变,还是F=600N,此时G物=F=600N,在月球上g月g,则m′360kg。答:(1)一个质量为1500g的物体在地球上时的重力是15N;(2)绳子在月球表面最多能悬挂的物体的质量大约是360kg。二 运动与互相作用13.(2024秋 宁海县期中)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里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在汽车前进的方向上,当悬线摆向前方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时,说明汽车在( )A.减速行驶 B.加速行驶 C.匀速行驶 D.无法确定【答案】A【分析】根据惯性的知识,若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则小球不会摆动,若小车向左加速,则小球由于惯性会向右摆动,若小车向左减速,则小球由于惯性向左摆动。【解答】解:由图知,小球向左摆动,说明汽车相对于小球的速度减慢,在做减速运动。故选:A。14.(2024秋 宁海县期中)如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1N,1N B.0N,1N C.2N,1N D.1N,0N【答案】A【分析】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分析A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情况,和B图中的弹簧测力计受力情况进行比较,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情况是否相同;然后根据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原理来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到底是多少。【解答】解:甲图中弹簧测力计右端由于物体的重力,受到了一个水平向右的1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左端也受到了一个力的作用,因为重力通过绳子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1N的向右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就会通过绳子对左端固定点施加了一个1N的拉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固定点也会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1N的向左的拉力。乙图中物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会对弹簧测力计分别施加一个向左和一个向右的1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受到的力和甲图是一样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就是相等的。弹簧测力计虽然两端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但弹簧测力计测出其中一个力的大小,就像用弹簧测重力时你只读出了物体的重力而没有手对弹簧的拉力。所以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都是1N。故选:A。15.(2025春 杭州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粗糙的水面地面上有一个箱子,将条形磁体甲放在箱子上,用另一块相同的条形磁体乙靠近甲,甲和箱子相对地面都保持静止。对箱子上下表面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A.箱子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箱子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箱子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无法确定D.箱子下表面与地面之间没有受到摩擦力【答案】C【分析】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据此分析摩擦力的方向。【解答】解: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条形磁体甲的右端和条形磁体乙的左端极性无法判断,则两条形磁铁的相互作用力无法确定,甲和箱子相对地面都保持静止,无法确定箱子的运动趋势,则箱子的上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分析无法确定;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6.(2023秋 镇海区校级期中)在水平桌面上放着A、B两个相同的木块,A、B两个木块用绳子相连,在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已知F1=2N,F2=6N,则木块A与桌面的摩擦及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A.2N,2N B.2N,4N C.4N,4N D.4N,6N【答案】B【分析】(1)A、B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受力平衡,先算出整体受到的总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粗糙程度有关,由于两木块是相同的,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运动方向相同,摩擦力的方向一相同。(3)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出绳子上的拉力。【解答】解:A、B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向左的拉力F1、向右的拉力F2和两个向左的摩擦力。整体受力平衡,所以F1+2f=F2,则总摩擦力:2f=F2﹣F1=6N﹣2N=4N,f=2N;以B为研究对象,B受向左的拉力F、向左的摩擦力和绳子拉力F2而平衡,所以F=F2﹣f=6N﹣2N=4N。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7.(2024秋 宁海县期中)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 )A.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2NB.t=3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1NC.t=4s时,物体移动的距离为12mD.若8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B【分析】根据v﹣t图象判断出物体运动特征,根据F﹣t图象知力的大小。【解答】解:A、由v﹣t图象可知,0~2s物体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拉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0~2s拉力F=1N,所以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故A错误;B、由v﹣t图象可知,6~8s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与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知6~8s拉力F′=2N,故滑动摩擦力为2N;2~6s做加速运动,拉力大于摩擦力,拉力为3N,滑动摩擦力仍为2N,故物体受到的合力为3N﹣2N=1N,故B正确;C、t=4s时物块做加速运动,无法计算物体移动的距离,故C错误;D、若8s时撤去F,物块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物块将做减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B。18.(2021秋 余姚市校级期中)如图1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块,受水平拉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从t=0开始,小兵每隔2s记录的物块位置和时刻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4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4NB.8﹣10s内,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6NC.若16s时撤去F,物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t=10s时,物块的速度一定小于5m/s【答案】D【分析】由图3确定物体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状态,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段及图2,利用二力平衡条件确定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由图3知,12到18s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2知,此时f=F=4N;A、由图2知,0﹣4s内,物体受到的拉力F=2N,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此时物体应处于静止状态,所受静止摩擦力等于拉力等于2N,故A错误;B、由图3知,8﹣10s内,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知,摩擦力仍等于4N,故B错误;C、若16s时撤去F,物体受摩擦力的作用将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D、由图3知,从10到12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5m/s,而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拉力大于摩擦力,所以做加速运动,因此全程的平均速度应大于10s时的速度,故D正确。故选:D。19.(2024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壁上,另一端与传送带上的物体相连,物体与传送带接触面粗糙,传送带顺时针转动。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体将向右移动一段距离,且摩擦力变大B.物体保持稳定状态,且摩擦力不变C.弹簧向右伸长量变大D.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且摩擦力变小【答案】B【分析】物体滑动时,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运动的速度等无关。【解答】解:AB、由题意可知,当物体放到传送带上时,由于传送带与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会产生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则弹簧会伸长一段长度,当拉力与摩擦力大小相同时,物体将保持稳定状态;当传送带的速度逐渐增大时,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的大小不再改变,故A错误,B正确;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当传送带速度逐渐增大时,摩擦力不变,弹簧的拉力不变,所以弹簧向右伸长量不变,故C错误;D、传送带顺时针转动过程中,物体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但摩擦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B。20.(2024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2024年1月9日,客场作战的福建女排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三局,以3:1击败辽宁女排,取得了与山东队争夺联赛第五名的资格。如图所示,这是女排运动员正在扣球的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力扣球时,排球的运动速度加快,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手对排球的作用力和排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排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D.排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排球受到惯性的作用【答案】B【分析】(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3)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4)惯性是指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不是力。【解答】解:A、用力扣球时,球的运动速度加快,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错误;B、手对排球的作用力和排球对手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B正确;C、排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所以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由于惯性,排球离开运动员后还能在空中飞行,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D错误。故选:B。21.(2024秋 鄞州区期中)使用真空吸盘挂钩时,只要挤出吸盘内空气,吸盘就能牢牢“吸”在磁砖表面。小科分别将漏勺与刷子挂在a和b两吸盘的挂钩上(如图),漏勺的质量比刷子的质量大,若不计吸盘质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吸盘a受到的摩擦力与漏勺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吸盘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吸盘b受到的摩擦力C.吸盘b只受到墙面的摩擦力与刷子的拉力D.将吸盘内的空气多挤出点,其受到的摩擦力变大【答案】B【分析】(1)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吸盘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静摩擦力一对平衡力,据此分析;(3)塑料吸盘是利用大气压吸在墙面上的,据此进行分析;(4)排出吸盘内的空气,摩擦力还是等于物体的拉力。【解答】解:A.吸盘a受到的摩擦力与漏勺的重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因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若不计吸盘质量,重力忽略,吸盘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漏勺的拉力,吸盘b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刷子的拉力,由于漏勺的质量比刷子的质量大,拉力较大,故吸盘a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吸盘b受到的摩擦力,故B正确;C.若不计吸盘质量,重力忽略,吸盘b竖直方向受到墙面的摩擦力与刷子的拉力,水平方向受大气压力和墙壁的支持力,故C错误;D.将吸盘内的空气多挤出点,其受到的摩擦力仍等于物体的拉力,大小不变,故D错误。故选:B。22.(2024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如图甲所示为消防队员小科进行爬杆训练的示意图,在某次爬杆训练中,小科沿杆竖直向上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小科0~6s间受到的摩擦力 大于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5~18s间受到的摩擦力。在6~15s内,小科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 竖直向上 。【答案】大于;竖直向上。【分析】由v﹣t图象判断各段的运动状态;根据速度关系判断重力与摩擦力的关系。【解答】解:由图象知0~6s时间内,小科沿杆加速向上运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大于重力;6~15s时间内,小科沿杆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等于重力;15~18s时间内,小科沿杆竖直向上减速运动,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小于重力,;所以小科0~6s间受到的摩擦力大于15~18s间受到的摩擦力;在6~15s内,小科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为竖直向上。故答案为:大于;竖直向上。23.(2024秋 宁波期中)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t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拟合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拉力随时间变化图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0~t1时间内,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5.2 N。(2)若t1和t2之间的某一瞬间(不包括t1和t2)撤去外力F,则这一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5.1 N。(3)若在t后的某一瞬间水平拉力F减小到3N,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5.1 N,木块开始做 减速 (选填“加速”、“减速”、“匀速”)运动。【答案】(1)5.2;(2)5.1;(3)5.1;减速。【分析】(1)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分析摩擦力的大小;(2)(3)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分析木块的运动状态。【解答】解:(1)在0~t1时间内,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此时的静摩擦力和F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当F逐渐增大到5.2N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2N;(2)若t2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力平衡,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此时的拉力为5.1N,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1N;若t2后的某一瞬间撤去外力F,由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则这一瞬间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5.1N;(3)若在t2后的某一瞬间水平拉力F减小到3N;由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为5.1N,拉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所以木块开始做减速运动。故答案为:(1)5.2;(2)5.1;(3)5.1;减速。24.(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在水平桌面上放着A、B两个相同的木块,A、B两个木块用绳子相连,在力F1和F2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已知F1=2N,F2=6N,则木块A与桌面的摩擦大小为 2 N;绳子对B的拉力大小为 4 N。【答案】2;4。【分析】(1)A、B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体受力平衡,先算出整体受到的总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和粗糙程度有关,由于两木块是相同的,受到的摩擦力也相同,运动方向相同,摩擦力的方向一相同。(3)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求出绳子上的拉力。【解答】解:A、B两木块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向左的拉力F1、向右的拉力F2和两个向左的摩擦力。整体受力平衡,所以F1+2f=F2,则总摩擦力:2f=F2﹣F1=6N﹣2N=4N,f=2N;以B为研究对象,B受向左的拉力F、向左的摩擦力和绳子拉力F2而平衡,所以F=F2﹣f=6N﹣2N=4N。故答案为:2;4。25.(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地震时,震源的振动同时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纵波到达时,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到达时,人会感到左右摇摆。台湾花莲发生地震时,某监测站测得两种地震波传播时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回答问题:花莲地震发生时,宁波等地有明显震感。地震波到达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小乐先感觉到房子 上下颠簸 (选填“左右摇摆”或“上下颠簸”),教室的吊灯在横波到达时发生明显的晃动,若某时刻吊灯状态如图乙所示,画出吊灯所受重力示意图 见解析 (A为吊灯重心),该吊灯受力 不平衡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答案】上下颠簸;见解析;不平衡。【分析】(1)从图甲中判断纵波和横波传播的速度,从而判断谁先到达地面;(2)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方向竖直向下;(3)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受非平衡力。【解答】解:由图甲可知,时间相同时,纵波传播的距离远,说明纵波的速度快,因此,当地震波到达时,先感觉到房子上下颠簸;吊灯所受重力作用在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吊灯受到的拉力和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受力不平衡。故答案为:上下颠簸;见解析;不平衡。26.(2023春 柯桥区期中)汽车司机驾车行驶时,常因发现意外情况而紧急刹车,这时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可以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两个部分。司机从看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所通过的距离叫做反应距离。当司机制动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滑行一段距离,叫做制动距离。下表是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干燥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刹车后,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总距离(米)40 7 8 1550 9 13 2260 11 20 3180 15 34 49100 19 54 73(1)刹车后,汽车会停下来,这说明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分析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 汽车的速度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汽车停车总距离的大小可能还与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有关。【答案】(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汽车的速度;(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改变物体的形状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分析题中所给数据表可知,汽车的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大。(3)雨雪天,道路较滑,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小;在相同车速的情况下,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越小,汽车的运动状态越不易改变,汽车刹车后滑行的距离就越长,因此汽车就越难停下来,所以为安全起见要减速慢行。【解答】解:(1)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用脚踩刹车,汽车停下来,汽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是因为汽车受到了阻力的作用,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由40km/h到100km/h,对应的制动距离由8m到54m,故知:行驶速度越大制动距离越长,因此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汽车的速度;(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力减小。汽车制动后,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摩擦力越小越不易停下来,所以要减速慢行,汽车停车总距离的大小可能还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答案为:(1)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汽车的速度;(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7.(2021秋 北仑区期中)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0有关,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钩码若干。(1)实验中应控制 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水平面粗糙程度 不变。(2)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本课题探究要求的是 甲 同学的(填选项前的编号)。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钩码的质量。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3)下表是按符合本探究课题要求的实验步骤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从中得出的结论是: 滑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无关 。滑块质量/g 200 250 300 350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m 0.651 0.651 0.651 0.651(4)如右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消失,则小球会沿哪条路线继续运动,并写出你判断的依据。 b,牛顿第一定律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要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需要保持静止释放高度、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滑块质量;(2)用加钩码的方式几次改变木块质量;(3)影响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的因素有:静止释放高度、水平面粗糙程度、滑块质量,为研究滑块质量对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的影响,根据控制变量法,必须保证其它的因素不变。(4)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不受外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解答】解:(1)保证静止释放高度使木块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相同、水平面粗糙程度不变,只改变滑块质量,记录滑块滑行的距离。(2)甲同学用加钩码的方式几次改变木块质量,并记录了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3)数据显示:木块质量不断增加,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不变,故可以得出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无关。(4)如右图所示,让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C点时,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则小球会沿b路线继续运动。故答案为:(1)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v、水平面粗糙程度;(2)甲;(3)滑块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无关;(4)b;牛顿第一定律。28.(2024秋 宁波期中)某同学在国庆期间随父母从宁波火车站乘动车去杭州观看亚运会,从宁波到杭州的路程是193km,动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200km/h。(1)画出动车静止时所受力的示意图。(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多少小时?(3)若动车在某段时间内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其所受阻力为车重的0.05倍,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多少牛?(已知:载人动车总质量为200吨)【答案】(1)见解答。(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0.965小时;(3)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1×104N。【分析】(1)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2)已知路程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时间;(3)利用阻力和车重的关系求出阻力,然后利用二力平衡条件可得牵引力。【解答】解:(1)动车静止时,水平方向不受力 受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画在重心上,大小相等,如图所示:(2)因为v,所以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的时间t0.965h;(3)由题意可得,阻力f=0.05G=0.05mg=0.05×20×103kg×10N/kg=1×104N,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牵引力F=f=1×104N。答:(1)见解答。(2)动车行驶完全程需要0.965小时;(3)则此时动车产生向前的牵引力为1×104N。29.(2022春 乐清市期中)滑板车是当下时尚的儿童休闲、锻炼工具,深受儿童喜爱。如图小朋友左脚踩在滑板车上,右脚不断蹬地,滑板车和人会向前运动;运动中,当把两脚都放在滑板车上时,车会滚过较远的距离,才慢慢停下来。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答案】滑板车在滑行过程中,不再蹬地滑板车也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解答】答:滑板车在滑行过程中,不再蹬地滑板车也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和车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30.(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它清扫中利用软毛刷和吸气孔收集灰尘,遇到障碍物能够自动改变方向继续进行。某次机器人开始扫地1min后遇到障碍原地旋转18s,然后继续扫地2min,总行驶路程为49.5m。已知机器人质量为1800g,行进中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恒为其对地面压力的0.2倍,忽略灰尘质量的影响,求:(1)机器人自重;(2)若机器人某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所受牵引力大小;(3)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答案】(1)机器人自重为18N;(2)若机器人某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所受牵引力大小为3.6N;(3)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为0.25m/s。【分析】(1)根据G=mg算出机器人的自重;(2)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与摩擦力平衡,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机器人受到的牵引力;(3)用机器人行驶的路程除以工作的总时间,可求出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机器人质量为m=1800g=1.8kg,机器人的自重为:G=mg=1.8kg×10N/kg=18N;(2)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F压=G=18N,因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二力平衡条件可得其受到的牵引力:F牵=f=0.2F压=0.2×18N=3.6N;(3)机器人清扫工作的总时间t=1min+18s+2min=60s+18s+120s=198s,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v0.25m/s。答:(1)机器人自重为18N;(2)若机器人某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其所受牵引力大小为3.6N;(3)机器人在本次清扫工作中的平均速度为0.25m/s。三 压强31.(2024秋 宁海县期中)如图所示,两手指用力挤压铅笔的两端使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静止时,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B.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力大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力C.左边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D.实验表明可以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答案】C【分析】(1)从铅笔所处的平衡状态入手,分析两手指的受力大小关系。手指所受铅笔的压力等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这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2)压强的大小由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只需比较受力面积的大小即可。【解答】解:(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同。故AB错误;(2)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32.(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动物的进化会使它们的身体结构和功能更适应环境,下列用压强知识解释不恰当的是( )A.啄木鸟的喙又尖又长——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B.狗的犬齿很尖——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C.鲫鱼的身体成纺锤形——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水中游行D.骆驼的趾特别宽大——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答案】C【分析】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就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其压强就越大。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其压强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小,其压强越小。【解答】解:A、啄木鸟有尖硬的喙,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摄食,故A正确;B、狗的犬齿很尖,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有利于撕咬食物,故B正确;C、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可以在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故C错误;D、骆驼的脚掌很大,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有利于沙漠行走,故D正确。故选:C。33.(2024春 上城区校级期中)鸡蛋是餐桌上的美食,高蛋白又廉价,以下有关鸡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鸡蛋烧熟后更容易旋转,是因为惯性变小的缘故B.手掌手指均匀握蛋很难捏碎,是因为受力面积大,所以鸡蛋受到压强小C.鸡蛋静止摆放在水平桌面上,鸡蛋受到的支持力和鸡蛋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把鸡蛋向碗边一撞就破了,是因为鸡蛋受到的撞击力比碗受到的撞击力更大【答案】B【分析】(1)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2)根据p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3)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4)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解答】解:A、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体,转动之前处于静止状态,转动时,蛋壳虽然转动起来了,但是里面的液体却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阻碍蛋壳的转动;熟鸡蛋里外是一体的,里面的蛋黄和蛋白不会阻碍蛋壳运动,所以更容易转动的是熟鸡蛋,故A错误;B、根据p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手掌用力握住熟鸡蛋,很难把蛋壳握破,这是因为手与蛋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压强小,故B正确;C、鸡蛋静止摆放在水平桌面上,鸡蛋受到的支持力和鸡蛋的重力都作用在鸡蛋上,不是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把鸡蛋向碗边一撞就破了,鸡蛋受到的撞击力与碗受到的撞击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B。34.(2024秋 宁海县期中)如图所示,两个大小、质量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和乙,甲大端开口,乙小端开口,将它们都装满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B.图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压强大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压强相等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图甲压强大【答案】D【分析】(1)两个大小、质量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和乙装满水后水的深度相同,由p=ρgh分析压强的关系,根据F=pS比较两者容器底部所受压力的关系;(2)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比较两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关系,根据p比较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解答】解:(1)两个大小、质量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和乙装满水后水的深度相同,由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故B错误;因甲容器的底面积小于乙容器的底面积,所以,由p的变形式F=pS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小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故A错误;(2)两个大小、质量完全相同的容器甲和乙装满水后,两者的质量相等,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F=G=mg可知,两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由p可知,甲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5.(2024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一个均质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沿图中虚线部分将其分为a、b两块,并将它们左右分开一小段距离,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a>pb>p B.pa>p>pbC.p<pa<pb D.以上答案都不对【答案】B【分析】压强公式p=ρgh适用于计算液体压强,也适用于计算质量分布均匀柱状固体的压强;比较压强大小时可以采用分割的思想。【解答】解:压强公式p=ρgh也适用于计算质量分布均匀柱状固体的压强,设该正方体的棱长为h,则当其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强p=ρgh;沿图甲中虚线部分将其分为a、b两块时,设两块的底面积分别为Sa、Sb,如图乙,a可以看做是由长方体OABE和多边形OEF组成,设OEF所受重力为ΔG,a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a=ρgh,如图丙,如果把b看做是由长方体OEDC,它则少了OEF部分,则b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b=ρgh,所以它们对桌面的压强pa>p>pb,故B正确。故选:B。36.(2023秋 海曙区期中)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A.8:1 B.4:3 C.4:1 D.1:2【答案】C【分析】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已知两正方体A、B的质量相同,根据V得出A、B的体积之比,进一步得出边长之比;知道A、B的密度关系、边长的大小关系,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ρgh据此求压强之比。【解答】解: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为1cm3时,质量为8g,所以甲的密度为8g/cm3;当乙的体积为4cm3时,质量为4g,所以乙的密度为1g/cm3;所以ρ甲:ρ乙=8:1;由ρ可得V,ρ甲:ρ乙=8:1,m甲:m乙=1:1,∴V甲:V乙=1:8,∵V=a3,∴边长之比:a甲:a乙=1:2;∵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ρga,∴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ρ甲a甲g:ρ乙a乙g=(8×1):(1×2)=4:1。故选:C。37.(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图甲中圆柱形容器装有适量的水,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和水温t关系如图乙所示,此过程水的质量不变,不考虑圆柱形容器的热胀冷缩,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和水温t关系的是( )A. B.C. D.【答案】D【分析】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而和液体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题目中液体的密度、深度都发生变化,无法使用液体压强公式,应根据压强定义式进行分析。【解答】解:由图乙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密度ρ先变大后变小;水的质量不变,容器的底面积不变,根据m=ρV=ρSh可知容器中水先下降后上升,利用p=ρgh无法判断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如何变化,当水温从0℃升到15℃时,水的质量不变,处于规则容器中,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根据可知,当水温从0℃升到15℃时,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p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38.(2024春 西湖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质量相同,深度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关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a<Fb②液体对容器底压强pa>pb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F'b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答案】A【分析】(1)由题意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m相同,液体深度h相同,由图可知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关系,根据ρ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利用p=ρgh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关系;根据p=ρgh和F=pS表示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比较两容器内液体的体积和Sh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出压力与液体重力关系,进一步得出答案;(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水的重力,根据容器a和b容器的质量以及容器内液体质量的关系,然后可得出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根据p得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大小关系。【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容器内液体的质量m相同,液体深度h相同,由图可知,容器a内液体的体积较小,由ρ可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为ρa>ρb,则由p=ρgh可知,液体对容器底压强pa>pb;由p=ρgh和F=pS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ρghS因a容器内液体的体积Va>Sah,b容器内液体的体积Vb<Sbh,所以,Fa=ρaghSa<ρagVa=mag=mg,Fb=ρbghSb>ρbgVb=mbg=mg,则Fa<Fb;因为a容器内液体的质量等于b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容器的质量也相同,由G=mg可知,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相等,又因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Fb′,由图知Sa<Sb,根据p知p′a>p′b;综上所述,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39.(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如图,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一部分露出桌面,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100cm2,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 700 Pa;竖直切除左边的白色部分,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700;变大。【分析】(1)长方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长方体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计算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2)根据压强公式p表示出长方体在切除前后对桌面的压强,再比较两次压强的差是否大于零,从而得出压强的变化情况。【解答】解: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G=7N,它对桌面的压强为:p700Pa;设长方体的原来底面积为S1,长方体与桌面总的接触面积为S,其切除的面积为ΔS,切除的重力为ΔG,则切除前,p,因为S1>S,所以,则有GΔS>ΔGS;当竖直切除左侧白色部分,则剩余部分重力变小,即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力变小了;且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强p′,则p﹣p′0,所以p′>p,说明竖直切除左侧白色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压强变大。故答案为:700;变大。40.(2024秋 慈溪市期中)如图甲所示,密闭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其倒放在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变大 ,水对容器底压力 变小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不变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大;变小;不变【分析】根据p=ρgh分析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后,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大小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解答】解:把该容器正放在该桌面上,水的深度增大,根据p=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变大;倒置前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细下粗的,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容器中水的重力;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容器中的水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水压的是容器侧壁,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容器中水的重力,所以倒放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小;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大小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答案为:变大;变小;不变。41.(2023秋 海曙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为hA:hB=2:1,底面积之比SA:SB=1:2,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FA、FB和pA、pB,则FA:FB= 1:1 ,pA:pB= 2:1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对于粗细均匀的固体,其产生的压强pρgh,据此求出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和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根据F=pS求出对地面的压力之比。【解答】解:同种材料制成的两个实心圆柱体,其密度相同都为ρ,则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实心圆柱体A和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ρghA,pB=ρghB,所以,;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1:1。故答案为:1:1;2:1。42.(2023秋 北仑区校级期中)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拣常需借助传送带。(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 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包裹与传送带一起做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包裹共受到 两 个力的作用。(3)已知长方体包裹长50cm,宽30cm,高10cm,质量为15kg。如果包裹平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如图),则对传送带的压强为 1000 帕。(g=10N/kg)【答案】(1)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两;(2)1000。【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对包裹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3)利用G=mg计算出包裹的重力,包裹对传送带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再求出受力面积,利用p计算对传送带的压强。【解答】解:(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对包裹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包裹与传送带一起作用水平匀速直线运动时,没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不受摩擦力的作用,只受到竖直向下和的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的作用;(3)包裹的重力:G=mg=15kg×10N/kg=150N,包裹对传送带的压力:F=G=150N,对传送带的压强:p1000Pa。故答案为:(1)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2)两;(2)1000。43.(2023秋 慈溪市校级期中)体检时测体重,一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的示数是42kg。已知他每只脚与秤台的接触面积为1.4×10﹣2m2。求:(1)他对秤台的压力大小和压强大小各是多少?(2)如果他提起一只脚,体重计的示物是多少?此时秤台受到的压强是多大?(g取10N/kg)【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根据体重计的示数可求出该同学重力,此时重力就是他对台秤的压力,再利用压强公式即可求出他对台秤的压强;(2)如果他提起一只脚,体重计的示数不变,受力面积减小了一半,然后利用压强公式即可求出他对台秤的压强。【解答】解:(1)F=G=mg=42kg×10N/kg=420N;P1.5×104Pa。(2)他提起一只脚F不变;P′3×104Pa。答:(1)他对台秤的压力为420N,压强是1.5×104Pa。(2)如果他提起一只脚,体重计的示物是42kg,此时秤台受到的压强是3×104Pa。44.(2023秋 北仑区校级期中)“五一”节,小科同学一家去富阳区阳陂湖湿地公园游玩,看到如图所示的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该车的整车质量为400千克。请你思考回答问题:(1)若车上人的总质量是200千克,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5米2,则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2)若当质量为50千克的人驾驶该电动观光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电动观光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0.2倍,则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大?【答案】(1)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2×105Pa;(2)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900N。【分析】(1)观光车静止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F=G=mg求出其大小,利用p求出对水平地面的压强;(2)根据G=mg求出人的重力,进一步求出平衡车对和人的总重力,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牵引力和阻力为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且该车行驶所受阻力是其总重的0.2倍,据此求出车的牵引力大小。【解答】解:(1)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总=m总g=(m人+m车)g=(200kg+400kg)×10N/kg=6000N,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1.2×105Pa;(2)人的重力:G人=m人g=50kg×10N/kg=500N,G车=m车g=400kg×10N/kg=4000N,平衡车和人的总重力:G总=G车+G人=4000N+500N=4500N,平衡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车的牵引力和阻力为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且该车行驶所受阻力是其总重的0.2倍,车的牵引力F′=f=0.2G总=0.2×4500N=900N。答:(1)观光车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1.2×105Pa;(2)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是900N。45.(2024秋 江北区校级期中)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城区投放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小明骑着公共自行车出行,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3min。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100cm2,g取10N/kg,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m/s?(2)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大?【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已知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的路程和所用时间,根据v求出自行车行驶的速度;(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根据G=mg求出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求出受力面积(2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利用p求出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解答】解:(1)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t=3min=180s,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v5m/s;(2)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G=mg=60kg×10N/kg=600N;(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力:F=G=600N,受力面积:S=2×100cm2=200cm2=200×10﹣4 m2=2×10﹣2 m2,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p3×104Pa。故答案为:(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5m/s;(2)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是600N;(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为3×104Pa。46.(2023春 温州校级期中)学校要在绿面足球场上举办一场草地冰壶比赛,某学习小组想自制一款草地冰壶,请你帮助他们完善方案设计。冰壶款式 质量/千克 底部与赛道总接触面积/厘米2A款 1.8 300B款 2.1 350C款 2.4 320(1)为了更好地制作合适的冰壶,学习小组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市面上主要有如图所示的两款冰壶。甲款底部为大理石材质,适合专业运动员在光滑的冰面上使用;乙款底部装有滚珠,则乙款更适合在粗糙的旱地赛道上使用的理由是 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 。(2)学习小组用较光滑平整的塑料做底面,制得了三款冰壶,上表是它们的基本参数(表中各款冰壶与赛道的接触面材料相同)。为了尽可能降低冰壶对草皮的破坏,学习小组希望从中选出一款压强小且摩擦力小的冰壶作为比赛用具,请帮助学习小组选出最合适的一款(写出分析、计算过程) A款 。(3)选出最合适的冰壶后,它在水平草地上滑行时受到的摩擦力有多大呢?请你设计简单实验进行测量(提供器材:弹簧测力计、绳子,其余材料自选) 用绳子绑着A款冰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冰壶在水平草地上匀速直线滑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摩擦力大小 。【答案】(1)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2)A款,见解答;(3)用绳子绑着A款冰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冰壶在水平草地上匀速直线滑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摩擦力大小。【分析】(1)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2)根据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分别计算压强大小得出结论;(3)根据二力平衡测量摩擦力。【解答】解:(1)为了更好地制作合适的冰壶,学习小组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市面上主要有如图所示的两款冰壶。甲款底部为大理石材质,适合专业运动员在光滑的冰面上使用,此时摩擦力较小;乙款底部装有滚珠,是滚动摩擦,则乙款更适合在粗糙的旱地赛道上使用的,原因是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2)学习小组用较光滑平整的塑料做底面,制得了三款冰壶,上表是它们的基本参数(表中各款冰壶与赛道的接触面材料相同)。为了尽可能降低冰壶对草皮的破坏,学习小组希望从中选出一款压强小且摩擦力小的冰壶作为比赛用具,A款,压力F=G=mg=1.8kg×10N/kg=18N,S=300cm2=0.03m2;压强p600Pa;B款,压力F=G'=m'g=2.1kg×10N/kg=21N,S'=350cm2=0.035m2;压强p'600Pa;C款,压力F''=G''=m''g=2.4kg×10N/kg=24N,S=320cm2=0.032m2;压强p''750Pa;压强较小的是AB,但A压力小,摩擦力小,故选:A。(3)选出最合适的冰壶后,根据二力平衡,用绳子绑着A款冰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冰壶在水平草地上匀速直线滑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摩擦力大小。故答案为:(1)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2)A款,见解答;(3)用绳子绑着A款冰壶,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冰壶在水平草地上匀速直线滑行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摩擦力大小。47.(2024秋 余姚市校级期中)我国科学家研制了“月壤砖”拟用于未来建造月球基地,计划将于今年11月中旬搭乘天舟八号飞船前往空间站。“月壤砖”的主要成分是模拟月壤,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抗压强度(在无侧束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力)却是普通红砖的三倍以上,相当于每平方米能承受约1×108N的压力。(1)根据以上信息,请计算这种月壤砖在无侧束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多少?(2)某品牌红砖的密度为1.8g/cm3,体积为1900cm3,则将一块等体积的“月壤砖”带上月球受到的重力是多少?(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答案】(1)这种月壤砖在无侧束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1×108Pa;(2)将一块等体积的“月壤砖”带上月球受到的重力是5.7N。【分析】(1)根据p算出月壤砖在无侧束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压强;(2)“月壤砖”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由密度公式算出“月壤砖”的质量,根据G=mg算出“月壤砖”在地球上的重力,根据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算出“月壤砖”在月球上的重力。【解答】解:(1)月壤砖在无侧束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压强:p1×108Pa;(2)“月壤砖”密度与普通砖块相当,则“月壤砖”的质量为:m=ρV=1.8g/cm3×1900cm3=3420g=3.42kg,“月壤砖”在地球上的重力为:G=mg=3.42kg×10N/kg=34.2N,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则“月壤砖”在月球上的重力为:。答:(1)这种月壤砖在无侧束状态下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1×108Pa;(2)将一块等体积的“月壤砖”带上月球受到的重力是5.7N。48.(2024秋 余姚市期中)如图所示,在质量为1kg的容器内装有5kg的水,容器底面积为100cm2,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面积为0.9m2.求:(1)水对A点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搞清A点和容器底的深度h,并运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求各点压强大小;再根据F=pS可求压力。【解答】解:(1)A点所处的深度为:hA=100cm﹣35cm=65cm=0.65m;故A点的压强为:pA=ρghA=1×103kg/m3×10N/kg×0.65m=6.5×103Pa;(2)水底所处深度为:h=100cm=1m;故所受压强为:p=ρgh=1×103kg/m3×10N/kg×1m=1×104Pa;(3)由p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pS=1×104Pa×100×10﹣4m2=100N;答:(1)水对A点的压强为6.5×103Pa;(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104Pa;(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00N。49.(2020秋 余姚市校级期中)今年“十一”长假期间,小明全家自驾国内畅游,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领略美景。欣赏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教子有方的小明父亲在旅游途中,要求小明思考并解答下列科学小问题,现请你一起参与完成:(加入小明父亲、母亲的体重分别为80千克、60千克,小明本人的体重为50千克,小明家的轿车为锐志2.5,轿车的质量1560kg,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1)轿车行驶过程中小明系安全带时,发现安全带设计较宽,目的是为了 减小压强 ;(2)10月3日早上8点钟小明全家准时从宾馆出发,9点30分到达九龙山景点。汽车路程表出发前为12100km,到达景点时为12220km,试计算轿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小时?(3)中餐时刻,小明全家在景点附近农家乐就餐。锐志2.5轿车就停在景点停车场,此时地面受到轿车的压力和压强分别是多大?【答案】(1)减小压强;(2)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km/h;(3)轿车对地面的压力为1.56×104N,轿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95×105Pa。【分析】(1)由压强定义式p,结合题意进行分析;(2)由题意可计算出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根据v可计算出行驶的平均速度;(3)由G=mg可计算出轿车的重力,轿车的重力等于轿车对地面的压力,轿车有4个轮胎,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可计算出轿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由p计算出轿车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1)由压强定义式p知,安全带设计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2)由题知,小明全家从早上8点钟出发,9点30分到景点,则轿车行驶的时间为t=1.5h,出发前汽车路程表为12100km,到达景点时为12220km,则轿车行驶的路程为s=12220km﹣12100km=120km,所以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v80km/h,(3)由题知,轿车的质量为1560kg,则轿车的重力为G=mg=1560kg×10N/kg=1.56×104N,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轿车的重力,即F=G=1.56×104N,轿车有4个轮胎,每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轿车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S=4×200cm2=800cm2=0.08m2,所以轿车对地面的压强为p1.95×105Pa。答:(1)减小压强;(2)轿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80km/h;(3)轿车对地面的压力为1.56×104N,轿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95×105Pa。50.(2024秋 宁波校级期中)今年以来,宁波轨道交通全面加速推进第三期建设和市域铁路项目。7号线全长约39km,采用6节编组B型车,列车自重50吨,最高运行时速120km/h。(1)若该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动时受到阻力为总重力的0.05倍,则当乘客总质量为10吨时,要使列车向前作水平匀速直线运动,需要牵引力为多少牛?(2)若该列车按最高运行速度走完7号线全程,需要多少时间?(忽略车长)(3)市域铁路全面采用当今世界先进的“无砟轨道”技术,如图所示是无砟轨道结构简图。若该列车空载停在轨道上,铁轨、轨道板、砂浆和底座的总质量为30吨,相关部位之间的受力面积数据如表,求地面受到的压强为多少?相关部位 列车与铁轨 铁轨与轨道板 底座与地面受力面积(米2) 5 16 40【答案】(1)需要牵引力为3×104N;(2)该列车按最高运行速度走完7号线全程,需要的时间为0.325h;(3)地面受到的压强为2×104Pa。【分析】(1)该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和G=mg求出牵引力;(2)根据速度公式求出按最高运行速度走完7号线全程需要的时间;(3)铁轨、轨道板、砂浆和底座对地面的压力F=G总'=m总'g,地面受到的压强为。【解答】解:(1)该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是一对平衡力,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牵引力为。(2)按最高运行速度走完7号线全程,需要的时间为:。(3)铁轨、轨道板、砂浆和底座对地面的压力为,地面受到的压强为。答:(1)需要牵引力为3×104N;(2)该列车按最高运行速度走完7号线全程,需要的时间为0.325h;(3)地面受到的压强为2×104P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真题必刷·备战期中】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易错精选(二)【50题3考点,第2章】(原卷版).docx 【真题必刷·备战期中】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易错精选(二)【50题3考点,第2章】(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