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秋季八年级历史训练题(一)
参考答案
1-12 AAACB ACADB AB
13.
(1)战争:鸦片战争或第一次鸦片战争(1分)
影响: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刺激了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睁眼看世界,开始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国外史地,欲求御敌之道。(3分。答出任意一点3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2)原因:甲午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成为时代潮流;西学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维新派的推动。(4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4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影响:推进变法;开启民智。(1分。答出任意一点1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14.
(1)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奴役,本国封建主义的剥削;社会危机严重;自然灾害严重。(4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4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2)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反对清朝统治 ;实现国家富强。(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3)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2分。答出任意一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15.
(1)手段:向我国倾销商品;鸦片走私;掌控我国的丝、茶等传统贸易。(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方法:向西方学习,进行改革。(2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2)变化:农业税收入减少,工商杂税收入增加;工商杂税收入所占比重超过农业税收入。(3分。答出任意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3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3)列强入侵;政府推动;民间工商业的发展。(2分。答出任意一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2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
16.评分标准
标题 论述和结论
观点准确(2分) 7-8分 观点明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度,能围绕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能够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论有升华。
5-6分 观点明确,能围绕观点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基本做到史论结合,条理基本清楚,结论正确。
3-4分 观点不够明确,有论述或说明,但不充分,或结论不够准确
1-2分 没有凝练出观点,观点、论述、结论与材料关联不大
空白卷0分
观点:侵略战争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论述: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赔款使清政府财政负担加重,他们将战争后果转嫁到农民身上,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赋税,手工业者也因外国商品的涌入而大量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庞大的赔款数目、拆炮台、允许外国驻军、划使馆界等内容使中国主权严重丧失,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综上所述,列强的战争侵略及战后迫使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观点:列强的入侵引起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和近代化的探索。
论述: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严重。三元里人民进行了抗英斗争,打击了英国的侵略势力。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和列强的势力。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深,以康、梁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推动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农民阶级掀起了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美梦。
综上所述,列强的侵略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推动了中国各阶层近代化的探索。2025年秋季八年级历史训练题(一)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2分,共2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图是1839年林则徐给道光帝的一道奏折,道光帝在奏后朱批:“可称大快人心一事。”这“一事”指的是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收复新疆 D.镇南关大捷
2.鸦片战争后,魏源倡议制造战舰,武试增设水师科且不能“舍船炮而重弓马”,水师官员从舵工、水手、炮手中挑选。据此可知,魏源
A.重视探索御敌之法 B.找到战败根源
C.反对科举取士制度 D.主张政治改革
3.以下可用于研究中国近代史最可信的史料是
4. 1863年,上海广方言馆经李鸿章奏准成立,它是近代第一个地方性外国语学校。1864年由总理衙门建议,广州开设了同文馆,学习外语、数学、机械、航海测量等科目。上述现象反映了洋务运动
A.得到了各地官员响应B.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重视培养实用性人才 D.推动外交政策近代化
5.如图刊于1866年的法国《世界画报》,该图表明清政府
清朝使团参观巴黎邮政局的境外业务部
A.彻底抛弃传统的文化 B.探寻国家富强的方式
C.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 D.被欧洲国家平等对待
6.某学习小组在“中华英雄谱”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搜集、整理了如下资料。这些资料所承载的主要事件,体现的主题是
A.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B.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拉开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涨
7.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先后创办了近20家军事企业,其创办的民用企业总数在40家以上,创办的新式学校培养了大批科技、军事、翻译人才。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改变了中国积弱积贫状态 B.逐步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D.动摇了封建专制统治的地位
8.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丘逢甲的“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到谭嗣同的“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些诗句共同体现了中国近代进步人士强烈的
A.爱国主义思想 B.自强求富思想C.维新变法思想 D.君主立宪思想
9.据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国内有76个学会。其中,有30多个或是按照新的实用精神研究传统的儒学,或是研究西方科学和翻译西方书籍,15个提倡社会改革,23个试图唤起士大夫的爱国热情与政治觉悟。这些学会的活动主要是为了
A.引进西方科技 B.建设文化强国C.全盘学习西方 D.挽救民族危亡
10.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一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 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里强调戊戌变法
A.传播了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成功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和威胁
11.右图是1909年上海《图画日报》刊发的漫画《营业写
真 卖西瓜》,画上有“卖国奴莫把祖国山河当作西瓜剖”
的文字。该作品意在
A.揭示民族危机深重 B.深入推进维新变法
C.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D.宣传实业救国思潮
12.下图是某同学梳理的知识要点,他学习的主题是
A.列强的侵略不断加剧B.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C.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36分)
13.【民族危机与社会思潮】(9分)
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又名“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摘编自任学安《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首先在北京创苏了《中外公报》,介绍国内外时事,刊载时评,宣传维新变法。1896年以后,《时务报》《知新报》《国闻报》《湘学报》等维新报刊相继创办,其中最为著名的如《时务报》《国闻报》等为维新运动推波助澜,造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据学者统计,甲午战后至1898年,.国人所办报刊共50余种,形成近代中国历史上创办报刊的第一个高潮。
——摘编自黄顺力《大众传媒与晚清革命论略——以思想史为视角》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哪次战争,并分析这场战争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历史上创办报刊的第一个高潮”形成的原因,并概括其影响。(5分)
14.【道路探索】(8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侵略和奴役,封建主义势力对 农民群众的剥削与压迫,以及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与地主阶级的矛盾和中国的社会危机。1851 年,规模空前、震撼中外的农民起义正式爆发。太平天国要推翻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封建统 治,建立农民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私有,平均分配土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二洪仁玕之所以抛弃在香港作为教会中人的平静生活,冒死投效与清军血战正酣的太平军的行列,除了身为洪秀全族弟和心系攘夷大业的因素外,更为其拳拳报国之心所驱使,试图在太平天国实施他的近代化方案,使中国也走上富强之路。
——摘编自夏春涛《洪仁年的思想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材料三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在打击清王朝的同时还与外国侵略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尊严,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洪仁开提出这一方案的目的。(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2分)
15.【经济转型】(9分)
材料一 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折点。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战后,鸦片走私实际上变成一种公开的、畅行无阻的贸易,仍是西方侵略者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重要手段。战后,中国丝、茶等的生产和出口贸易,开始走上了依附外国资本的道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一些有识之士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畅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
——摘编自李侃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
材料二晚清财政收入结构表(部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侵略我国的手段。指出有识之士提出的强国御侮的方法。(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财政收入结构发生的变化。(3分)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推动中国近代经济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哪些?(2分)
16.【侵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10分)
材料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根据上述材料,围绕“侵略战争带给中国的影响”,选取相关历史事件,自拟观点,运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