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海洋资源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海洋资源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3.4海洋资源
基础夯实
知识点 1 从鱼盐之利到海洋资源综合开发
我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域辽阔,海洋资源十分丰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结合下图,完成1——3题。
1.我国发展海洋生物资源的条件十分优越,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西临太平洋,有丰富的海洋资源
B.沿海有宽广的大陆架
C.海水温度适宜
D.沿海海域跨不同的温度带
2.图中我国重要渔场①是 ( )
A.黄渤海渔场 B.舟山渔场
C.南海沿岸渔场 D.北部湾渔场
3.②盐场是我国最大的盐场,其晒盐的有利条件是 ( )
①海滩平坦 ②晴天多、光照强
③夏季多暴雨 ④气温日较差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2024广东潮州期末」“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开创了“海上粮仓+蓝色能源”的新局面,为我国能源发展探索出海域资源集约生态化开发的新模式。氢能为清洁能源,其热值约是原油的3.3倍,煤的4.7倍。读“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开发示意图,完成4——6题。
4.与单独海上风电开发相比,融合开发 ( )
A.投资成本低 B.技术门槛低
C.生态影响较大 D.能源供应增多
5.广东省加速推进该项目融合的自然原因是( )
A.风力资源丰富 B.粮食供应紧张
C.淡水资源匮乏 D.自然灾害频发
6.与化石能源制氢相比,“海水制氢”制取的突出优点是 ( )
A.成本低廉 B.产量稳定
C.方便快捷 D.接近零碳排放
知识点 2 行舟楫之便,通四海之洲
2024年,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稳居世界第一。读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
7.关于我国五大沿海港口群说法正确的是( )
A.长三角港口群所在地重工业发达
B.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港口群
C.西南沿海港口群包括广东、海南沿海港
D.珠三角港口群濒临东海
8.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是 ( )
①陆上国界线长,邻国众多
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③东部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知识点 3 从利用近海到开发远洋
中国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牧场是将人工培育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定海域内,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新兴生产方式。读我国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四大海域的分布示意图和海洋牧场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0.中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海域自北向南跨越寒带、温带和热带
B.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C.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
D.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11.「2025四川宜宾月考」我国能源开发走向深海,对我国来说可以 ( )
A.增加能源供给 B.避免海洋灾害
C.扩大海洋空间 D.提高渔业产量
能力提升
「2025河南驻马店期末」2023年5月9日,福州第11个深远海养殖平台“乾动2号”落户连江定海湾,预计可年产优质大黄鱼200吨。读“乾动2号”景观图和连江县位置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乾动2号”所处的海域是 (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13.为保障海上作业的安全性,“乾动2号”必须具备 ( )
A.现代智能养殖系统
B.海水信息的采集功能
C.海上观光旅游设备
D.抵抗强力台风的能力
14.“乾动2号”深远海养殖平台的建设能够( )
①扩大我国海洋渔业规模
②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
③提高我国渔业产品产量
④促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素养提优
15.「2025福建福州期中」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 我国海洋石油资源量393亿吨,但深海石油开采难度大。近年来,我国在深海石油开采领域有了重大突破,位于海南岛东南陵水海域的“深海一号”能源站,是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十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
材料二 中国疆域图(图1),2021年中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图(图2)。
(1)我国海陆兼备,图1 中① (国家)与我国隔② 海相望;③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 ,与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④ (省区名称)相邻。
(2)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比例最大的产业是 ,列举两个可能发展该产业的省区 、 (填省区简称)。
(3)璐璐“深海一号”能源站所处海域是 海,海洋石油开采一直以来争议较大,你是否同意我国大规模开采海洋石油,并说明理由。
第四节 海洋资源
基础夯实
1. A我国自北向南依次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东临太平洋,沿海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 B我国四大渔场自北向南是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南海沿岸渔场、北部湾渔场,图中①是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3A 由图可知,图中②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的原因是海滩平坦,晴天多、光照强,有利于晒盐;夏季多暴雨不利于晒盐,气温日较差大与晒盐关系不大。
4. D根据材料,近年来,广东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与单独海上风电开发相比,融合开发技术门槛高,投资成本高;对生态影响较小;除了风电外,还有其他能源供应。
5. A根据材料,近年来,广东省加速推进“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水制氢”融合项目开发能够看出广东省加速推进该项目融合的自然原因是风力资源丰富。
6. D“海水制氢”成本较高,且工艺复杂耗时较长;“海水制氢”易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稳定性较差;与化石能源制氢相比,“海水制氢”制取的突出优点是绿色低碳,接近零碳排放。
7. B长三角港口群所在地矿产资源匮乏,重工业不发达;京津唐工业基地位于环渤海港口群;西南沿海港口群不包括广东沿海港;珠三角港口群濒临南海。
8. D我国建设沿海港口群的优势是②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③东部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④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建设沿海港口群与陆上邻国众多无关。
9. B读图可知,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数量最多的海域是黄海。
10. A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暖温带、亚热带、热带;沿海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为发展海洋牧场提供条件。
11. A将深海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对我国来说可增加能源供给。
能力提升
12. C我国的四大海域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根据题干可知,“乾动2号”位于连江定海湾;读图可知,连江县濒临东海,故“乾动2号”所处的海域是东海。
13. D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乾动2号”作为深远海养殖平台,抵御的主要自然灾害是台风,故为保障海上作业的安全性,“乾动2号”必须具备抵抗强力台风的能力。
4. A读材料可知,“乾动2号”作为深远海养殖平台,相比于近海养殖,能够利用更大的海洋空间,提高海洋空间利用率,扩大我国海洋渔业规模,提高我国渔业产品产量,但可能会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素养提优
15.答案 (1)韩国 黄 哈萨克斯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滨海旅游业 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港、澳、台、琼(任选两个沿海省区即可)
(3)南同意:我国海洋石油资源蕴藏量丰富;可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进一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或不同意:深海石油开采难度大,成本高;石油泄漏,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破坏海洋生态;开采海洋石油可能引发国际冲突,导致地区不稳定等。)
解析 (1)图1中①韩国与我国隔②黄海相望;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是③哈萨克斯坦,与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2)读图2可知,2021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中比例最大的产业是滨海旅游业,我国发展该产业的有利条件有:滨海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不仅有着众多的水光山色、阳光海滩、生物资源等自然风景旅游资源,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历史古迹、民族风情、宗教文化等富有中国特色的人文景观。我国的沿海省区便于发展滨海旅游业。(3)读材料可知,“深海一号”能源站所处海域是南海。对于是否同意我国大规模开采海洋石油,这是一个具有多面性的问题。首先,从资源角度看,我国海洋石油资源丰富,若大规模开采,能增加国内的能源供应,这对于缓解能源紧张,保障能源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然而,从开采技术和成本方面考虑,深海石油开采难度很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高昂。再者,从环境保护方面来说,一旦发生石油泄漏事故,将对海洋生态造成严重破坏,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最后,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出发,大规模开采海洋石油可能引发与其他国家在海域划界等方面的冲突,给地区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