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水资源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水资源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3.2水资源
基础夯实
知识点 工 总量丰富,时空分布不均
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读中国径流带分布图,完成1——3题。
1.读图可知,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 )
A.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C.西多东少,南多北少 D.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2.下列属于缺水带的地区是 ( )
A.塔里木盆地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华北平原 D.海南岛
3.少水带和平水带的划分界线是 (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秦岭——淮河一线
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读中国四个城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完成4——5题。
4.读图可知,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是( )
A.夏秋多,冬春少 B.春夏多,秋冬少
C.夏秋少,冬春多 D.春秋多,冬夏少
5.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不利影响是( )
A.造成旱涝灾害 B.引发台风
C.造成沙尘暴加剧 D.引发寒潮
知识点 2 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
「2024江苏苏州中考」自 2014 年 12 月 27日至今,“南水”进京已超过十年。北京推出阶梯水价,即居民用水价格=水费+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按年度用水量计算,划分为三档,水价分档递增。读南水北调部分工程示意图,完成6——7题。
6.南水北调工程反映了我国水资源 ( )
A.东多西少 B.季节变化大
C.南丰北缺 D.年际变化大
7.南水北调工程 ( )
A.中线途经半干旱区
B.东线由丹江口水库引水
C.缓解东北地区的春旱
D.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调水
读漫画回答8——9题。
8.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 )
A.土地资源紧张 B.生物种类减少
C.水资源短缺 D.矿产资源枯竭
.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突出,解决途径主要有( )
①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②跨流域调水
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④制定矿产资源保护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能力提升
“引汉济渭”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给水量的调水工程。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反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是 ( )
A.西多东少 B.夏秋多,冬春少
C.南多北少 D.年际变化大
11.关于“引汉济渭”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解决山西省水资源短缺问题
B.改变了渭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C.减少了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缓解西安等城市的缺水问题
12.为缓解地区用水紧张问题,除实施引汉济渭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
①综合防治,保护水资源
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③大量开采深层地下水
④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精神的没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读“海绵城市”示意图和我国“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海绵城市”反映了我国 ( )
A.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污染严重
C.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D.水资源浪费严重
14.我国南方地区“海绵城市”储水功能最显著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5.我国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是因为它能够( )
①缓解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②缓解城市内涝和干旱 ③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④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2024山东滨州中考」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生活用水实行阶梯水价政策。读北京市和上海市 2022 年居民用水价格表,完成 16—17题。
行政区 阶梯 每户年用水量/立方米 综合水价/(元/立方米)
北京 第一阶梯 0—180(含) 5
第二阶梯 180—260(含) 7
第三阶梯 260以上 9
上海 第一阶梯 0——220(含) 3.45
第二阶梯 220——300(含) 4.83
第三阶梯 300以上 5.83
16.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北京比上海 ( )
A.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B.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
C.水污染、水浪费严重
D.人口多,需水量大
17.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 )
A.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B.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C.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
D.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素养提优
18.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水利工程,解决了将近十万人的用水问题,被称为“人工天河”。下图为红旗渠位置示意图和林州市气候资料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林州市地处太行山东麓,缺水历史悠久。林州境内地质构造断层较多,无法蓄积雨水;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多裂隙、溶洞,不能形成隔水层,地下水资源匮乏;降水多集中于夏季,季节分配不均;自然灾害频发,有时连年大旱,河干井枯,庄稼颗粒无收。
(1)阅读材料,理解林州缺水的原因,完成下面框图。
① ,② ,③ 。
(2)红旗渠的建成,有效解决了水资源的 (空间/时间)分布不均问题。
(3)从自然方面说出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第二节 水资源
基础夯实
1. A读图可知,中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 A塔里木盆地属于缺水带,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多水带,华北平原属于平水带,海南岛属于丰水带。
3. A多水带与平水带的分界线是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平水带和少水带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 A读图可知,中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规律是夏秋多,冬春少。
5. A中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对台风、沙尘暴和寒潮影响不大。
6. C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将长江流域富余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这说明我国水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具有南丰北缺的特点。不能反映出东多西少、季节变化大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
7. D南水北调工程中线没有经过半干旱区;中线由丹江口水库引水;能够缓解华北地区的春旱;东线利用京杭运河调水。
8. C漫画“地球渴了”反映的问题是水资源短缺。
9. B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有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等。
能力提升
10. C读图和材料可知,引汉济渭工程是将南方地区的汉江水引入北方地区渭河,以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给水量的调水工程。这一工程的实施背景反映了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的特点。
11. D“引汉济渭”工程的主要意义在于缓解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紧张问题,而非直接减少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12. C为缓解地区用水紧张问题,除实施引汉济渭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综合防治,保护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
13. A“海绵城市”反映了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降水多的季节进行储水,降水少的季节可以雨水利用。
14. B我国南方地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多,所以“海绵城市”储水功能最显著的季节是夏季。
15. A结合实际分析可知,我国大范围推广“海绵城市”是因为它能够有效缓解我国大部分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问题。“海绵城市”下雨时渗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可以缓解城市内涝和干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海绵城市”不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丰北缺的空间分布不均问题,也不能缓解城市的用地紧张问题。
16. B北京位于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所以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工农业发达、水污染、人口多不是造成北京市综合水价比上海市高的主要原因。
17. A我国大部分地区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施阶梯水价不能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推进全国水价相统一不是实施阶梯水价政策的目的;实施阶梯水价政策不能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素养提优
18.答案 (1)7、8 石灰岩 旱
(2)空间
(3)自然方面:地形崎岖,需修建的桥梁、隧道等工程难度大;冬季易受寒潮影响;夏季多暴雨,容易诱发自然灾害等。
解析 (1)林州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该城市降水集中在7、8月份,该城市广泛分布着石灰岩,多裂隙、溶洞,不能形成隔水层,地下水资源匮乏,旱灾多发。(2)红旗渠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的建成,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问题。(3)红旗渠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水源太远,地形崎岖,需修建大量的桥梁、隧道,且工程难度大;林州市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并易受寒潮影响;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