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2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本框小结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含义
特征
方法
检核表法
信息交合法
头脑风暴法
作用
含义
特征
方法: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
功能
客 观基 础
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正确运用
原因
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个自助餐厅因顾客浪费严重而导致效益不好,于是餐厅规定:凡是浪费食物者罚款十元,结果生意一落千丈,后经人提点将售价提高十元,规定改为:凡没有浪费食物者奖励十元,结果生意火爆,且杜绝了浪费行为。该餐厅运用的是什么思维方法解决的难题?
议题1:下列材料体现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你在生活中还发现哪些体现此种思维方式的典型实例?
逆向思维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一课时 逆向思维的含义和作用
要求:浏览课本P109—112,找出下列问题并作出标识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 P109
2.逆向思维的含义、特点 P107
3.逆向思维的主要方法 P109-110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4.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P111
5.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 P111
6.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P112
7.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P112
自读提纲:
一)、逆向思维的含义
1.逆向思维的客观基础及必要性(原因)
事物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因而事物具有复杂的相反相成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已经认识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1)客观基础:
为了认识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性质与功能,人们往往有意识地逆向性地思考既有的认识,这就运用了逆向思维。
(2)必要性:
【例】(1)风可以帮助人们发电,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然,风也会造成灾害,但只要合理利用,它就可以为人们所用。
(2)蛇毒足以致人死地,却依旧可以制成宝贵的中药, 救人性命。
(3)核能可以用于战争可以杀人, 也可以造福于人类,比如发电。
2.逆向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1)含义:一切与原有思路方向相反的思路都可以叫作逆向思维。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
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2)特点:
【注意】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也是发散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拓展:正向思维也称顺向思维,是指人们按照常规的思路、遵照事物发展的自然过程来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1、最初电烤炉(热源在下方、食物在上方——食物熟,但是油迹斑斑;如今的烤箱(热源在上方,食物在下方——食物熟,避免油渍四溅)
议题2、分析下列逆向思维的实例中使用了什么逆向思维的方法?
2、过去人们上下楼梯是人动而楼梯不动→有了自动扶梯后楼梯动而人不动。
3、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人们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和利用,变废为宝。
结构反转
状态反转
功能反转
4、奥斯特发现了电能生磁,法拉第作逆向思考,磁能否生电 他通过研究,发明了发电机。
因果反转
3.逆向思维的方法:
原因:事物的存在总有一定的结构顺序,不同的结构顺序会产生不同的功能效用。
作用: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结构反转)
关键词:P110相关链接
交换思考——已有认识中的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圆形。
换位思考——在人际管理中换位思考的管理方式,是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相互颠倒。
约束与被约束关系的颠倒——将游客关在游览车中让野生动物自由游荡,是一种约束与被约束关系的颠倒。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状态反转)
原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
作用: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咸、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功能反转)
原因:事物的功能,即有用还是无用,是人们依据自己的需要作出的评价和取舍。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人们的需要也会发生变化。
作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
(4)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因果反转)
原因:事物都处于因果关系的链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作用: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方法 依据及做法 例举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结构反转)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用。(位置:左右、上下、前后、正反、内外、形状:大小、对称与不对称、平面与立体、方形与圆形、管理与被管理、约束与被约束) 学生给学生上课;游客关在游览车中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的存在状态转换性思考 (状态反转)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是相对确定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不可改变的。(转换认识的视角,对事物存在状态,如动与静、冷与热、甜与苦、吸引与排斥、模糊与精细等的认识可能发生相互转化。) 司马光砸缸;自动扶梯;流水线
对已有的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功能反转) 某种事物此时无用,彼时却会有用;此地无用, 彼地却会有用;对此人无用,对他人却会有用。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其缺点可能变为优点。(有用——无用 消极作用——积极作用(缺点、优点) 功能反向转化 ) 垃圾回收;“炒冰”锅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的因果关系交换性思考 (因果反转) 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中,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原因与结果可以相互转化。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因到果,也可以由果溯因。 电生磁→磁生电
归纳提升:逆向思维的具体方法
探究与分享
议题三:结合生活体验举例说明逆向思维的方法应用?
(2025·湖北·高考真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鹮回来了
朱鹮(huán)是“秦岭四宝”之一,20世纪70年代末,濒临灭绝。1981年5月,人们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7只野生朱鹮,于是在当地设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此后40多年,几代朱鹮保护者展开接力“赛跑”,省内朱鹮数量升至近8000只,摆脱了灭绝的风险。
朱鹮飞走了
在保护区建立之初,为了朱鹮更好地栖息,人们把朱鹮筑巢附近的村落迁到5公里以外的地方,几年后,发现朱鹮又在新的村落附近筑巢,于是再次把村落迁到更远的地方。结果,朱鹮还是追逐村落筑巢。原来,朱鹮主要以小鱼、小虾为食,喜在稻田、河滩觅食,其觅食区域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区域高度重合。没有了稻田,失去了食物来源,朱鹮就会飞走。
朱鹮又飞回来了
于是,当地及时调整策略,实施“鹮田一分”“稻鱼共生”等项目,在朱鹮活动区的每一亩稻田中留出一分田,作为朱鹮的活动区域,定期投放泥鳅、鱼虾等,为朱鹮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朱鹮又飞回来了。
(1)结合材料,运用“逆向思维的含义”的知识,分析当地保护朱鹮的思路调整的依据。
【答案】(1)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作为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 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 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含义)
在朱鹮保护中,最初人们从避免人类活动干扰朱鹮栖息的正向思维出发,不断迁移村落,但效果不佳。(正向思维)
后来转换思路,从朱鹮觅食区域与人类生产生活区域重合这一实际情况出发,实施 “鹮田一分”“稻鱼共生” 等项目,为朱鹮提供食物,这是从正向思维的反面进行思考,通过逆向思维调整保护思路,最终让朱鹮又飞回来了。(逆向思维)
学法指导:
用逆向思维含义的知识分析如何做某事
思路分析:
1、(含义)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或者称为反向法。作为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 逆向思维是人们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 面、功能结构的反面等,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2、分析材料:先结合材料分析出正向思维的做法;
然后再结合材料分析出逆向思维的做法实现了创新解决了问题;
(2024·安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国风国潮展露新姿,生动闪耀着传统文化的时代光辉。今天,走入新国风传统戏曲的剧场,观众会看到全新的舞台设计。这种设计突破了传统舞台的局限,将观众席与舞台融为一体,让观众秒变“演员”参与剧情”,拉近了戏曲与观众的距离。舞台形式的创新推动了传统戏曲的重塑。过去,戏曲观众多为老年人,重塑后的戏曲通过融合声光电的舞美特效,带给观众全新体验与艺术享受,让年轻人而感到戏曲之美,实现了戏曲观众群体的日渐年轻化。过去,人们认为戏曲节奏慢,重塑后的戏曲则引发了人们对慢生活的共鸣,随着剧情的展开,观众在戏曲舒缓、悠扬的唱腔中,慢慢品味着生活的静谧与美好。同时,传统戏曲也在不断跨越边界,形成“戏曲+”的新美学风格,如“戏曲+流行音乐”“戏曲+书法”“戏曲+美食”等。
今天,戏曲人通过对传统戏曲的再理解、再演绎、再表达,将这一艺术形式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人民大众面前,丰富着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持续释放出传统戏曲的当代价值。
(1)结合材料,分析传统戏曲的重塑过程体现了哪些逆向思维的方法。
【标答】
第一问:
①结构顺序反转:观众 演员
②状态反转:年轻人、老年人对慢生活排斥→接受
③因果反转:由因溯果,戏曲不受欢迎寻找原因,寻求出路
④功能反转:当代价值
学法指导:
做某事如何体现了哪些逆向思维的方法的分析思路
1、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顺序进行反向思考,分析材料中做某事是如何反转了做事情的顺序或是改变了事物的结构;
2、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进行转换性思考,分析材料中做事如何反转了事物的存在状态;
3、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进行反向思考,分析材料中做某事如何反转了事物的功能或作用,有用到无用,无用到有用的变化;
4、对已有的有关事物的因果关系的认识做交换性思考,分析材料中做做事如何由果到因的转换;
【探究与分享】111页
思考:这位牧民去世时至少留下几头牛?请用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分别试解一下。
有位牧民死后留下一群牛。他在遗书中写道:妻子,分给全部牛的半数再加半头;长子,分给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妻子得牛数量的一半;次子,分给还剩下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长子得牛数量的一半;长女,分给最后剩下的牛的半数再加半头,所得的牛是次子得牛数量的一半。结果,一头牛也没有杀,正好全部分完。
古代的鲁国有个人,擅长做鞋子。但由于鲁国做鞋子的人很多,做鞋盈利很少,于是准备到南方的越国去做生意。但他也有顾虑,因为那里的人习惯赤脚、不穿鞋,但又想到这恰恰说明在那里鞋子和帽子的市场潜力很大。他到了越国后,大力宣传穿鞋和戴帽子的好处,赢得了当地人的认可,销量惊人。
【探究与分享】
思考:鲁国人卖鞋的过程中正向思维是什么,逆向思维是什么?
在他成功卖鞋的过程中,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如何互补发挥作用的?
二)、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1.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1)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2)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
(3)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探究与分享】
思考:上述材料对你进行逆向思维带来了什么启发
现行的车轮几乎全是圆形的,有人却想运用逆向思维想把车轮改成三角形,经过无数次实验终究也没能成功。
【相关链接】
逆向思维不是逆反心理
逆向思维不是什么事都“倒着来”“对着干”的逆反心理,不是别人讲“中心”而我唱“边缘”,不是他人主张“正统”而我故意扮成“另类”。那种在自然科学领域不讲事物的确定性和精确性,在社会生活领城拒斥理想和崇高的思潮,就其思维方法而言,都不是我们所倡导的逆向思维。
2.正向思维是逆向思维的基础
(1)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即人们已有的对事物常规认识的成果,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即对已有的常规认识作反向思考。不知道正向思维,就谈不上逆向思维。
(2)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3.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1)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例】
正:对盐碱地长期排盐,改良盐碱地,使之逐步变成良田,从而可以种植水稻。
逆:培育耐盐碱作物,使之在比较接近海水的浓度(中)去生长,如高粱、棉花,本身抗盐碱能力比较强,像典型的盐角草、湿地碱蓬。
(2)有意识地将两个或多个对立面联系在一起思考,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归纳:如何发挥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逆向思维 应当合“理”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
②逆向思维的反向是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创新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③如果不顾客观规律,盲目地“反向”,不仅难以实现创新思维的目的,而且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要以正向 思维为基础 ①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不知道正向思维,就谈不上逆向思维。
②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要正逆互补,携手并进 ①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
②正反补充,可以打破单方面性质的限制,避免思维的僵化和极端化,更有可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和新作用,产生创新性的成果。
(1)导向:创新思维是有方向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
(2)目的:在创新思维过程中,人们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等多向的思维方法,目的在于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认识事物,以求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3)联系:不同方向的思维方法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4.发散、聚合、正向、逆向思维的关系: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
逆向思维应当合“理”
只有掌握了正向思维的“正”,才能够合理有效地进行逆向思维的“逆”
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创新思维过程需要运用多向的思维方法
逆向思维的原因、含义、特点
逆向思维的含义
逆向思维的方法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一个含义:逆向思维的含义。
两对关系: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
四种方法:逆向思维的方法。
1.逆向思维不属于创新思维。(  )
提示: 逆向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方法。
2.逆向思维就是对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
提示: 逆向思维的方法多种多样,对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只是其中之一。
3.发挥逆向思维,总能解决难题。(  )
提示: 逆向思维应当合“理”,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4.思考问题应首先使用逆向思维。(  )
提示: 创新思维中的逆向思维,往往是在运用正向思维未能获得满意结果的情况下才采用的。
5.逆向思维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  )
提示: 逆向思维并非总比正向思维的效果好。究竟哪种思维的效果好,取决于具体情况,并不是时时处处都要逆向思考。
6.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外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二者是完全对立的。
提示: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二者不是彼此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2024·江西·高考真题)为了教育引导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某校开展了“博物馆里的中国”研学活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在文物欣赏环节,一盏精美的青铜灯吸引了方方和圆圆的注意。该灯的设计综合考虑了材质、形态、功能等因素,采用青铜铸成“雁衔鱼”造型,大雁和鱼具有吉祥的寓意;灯点燃后产生的烟可经鱼形灯罩吸入装水的雁腹内,减少烟气外溢。该灯的设计主要应用了( )
①发散思维 ②逆向思维
③联想思维 ④超前思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链接高考】
【解析】①③:该灯的设计综合考虑了材质、形态、功能等因素,采用青铜铸成“雁衔鱼”造型,大雁和鱼具有吉祥的寓意;灯点燃后产生的烟可经鱼形灯罩吸入装水的雁腹内,减少烟气外溢,该灯的设计主要应用了发散思维和联想思维,①③符合题意。
②:逆向思维是从人们过去所把握的事物原理的反面、构成要素的反面、功能结构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材料未涉及逆向思维,②排除。
④: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材料未涉及超前思维,④排除。故本题选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