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共23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课件(共23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7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7. 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本单元逻辑:
哲学
文 化
活的灵魂
第3单元
文化传承与
文化创新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
文化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
(不忘本来)
文化继承
(吸收外来)
文化交流
(面向未来)
文化创新
学习任务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
2.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内涵与核心
2.重要性
3.时代性
4.要求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议学活动一:观看视频思考
1.现代的缂丝作品与古代相比,在哪些方面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创新”,还
是“背叛”了缂丝技艺的“本真性”?
2.结合视频缂丝技艺的发展,谈谈什么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1.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
一、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实现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性发展
比较: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区 别 着重点
对象上
途径上
目标上
联 系 是“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
内涵是要有当代借鉴价值的,
形式是陈旧落后的
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不包括形式
侧重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
侧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
重在激活由于表达形式陈旧等客观原因而减少甚至丧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重在进一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都是要在鉴别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发展, 且在改造和发展的具体内容上也有相同、相通之处。
在于改造和转化
在于创新和发展
1.将甲骨文做成可爱的“表情包”
2.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孝”更多强调个人对家庭对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服从;今天我们讲“孝”,则又突出亲子双方平等、互相尊重的内涵。
3. 《经典咏流传》将古代经典诗词以流行音乐的方式“唱出来”
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仁政”的民本思想的合理成分,同时又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
5.将三星堆遗址考古发现的文物做成年轻人喜欢的畅销款盲盒。
下列材料如何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议学活动二:观看视频思考
1.从张雪的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支撑他坚守最深沉、最根本的动力是什么?
2.结合民族精神相关知识,谈谈,在工业化、智能化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倡导工匠精神?
3.结合教材谈谈,民族精神有着怎样的特点?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与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爱国主义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1)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3.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特区
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
建党精神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一百年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
革命精神为主体
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塞罕坝精神、特区
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等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
(2)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
(3)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课堂小结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内涵与核心
重要性
时代性
如何培育
P131
1.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些精神是(  )
①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 
②鼓舞人民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劳动模范文化素养的核心 
④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夸大了这些精神的作用
2.如果说,小小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那么,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为主要内涵的“红船精神”,早已是这片土地上最深刻、最鲜明的印记,成为融入人民血液中的信仰和力量源泉。“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是(  )
①代表着怀揣初心走在时代前列的实践态度 
②集中展示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品格 
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④成为激励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中华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3.我国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振奋民族精神。这里的振奋民族精神,是指(  )
①铸造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②提高青少年的精神状态 
③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④抵制西方文化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缩小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影响范围
对西方文化不应一味抵制
4.某歌曲是有感于延安人民为民族解放和独立作出巨大贡献而创作的一首歌,采用了当代年轻人的视角和现代音乐语言,平实清新,希望唤起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对延安精神的回望和感受。当今时代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为它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 
②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③发展本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内在要求 
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不是原因——包容性
尊重文化多样性
5.中国共产党既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又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成功,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的壮丽史诗。你从中获得的启迪是(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 
③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完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④民族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结晶,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进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中华民族精神在古代就已经形成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实践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既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启示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  )
A.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B.重视弘扬中华传统道德
C.立足社会实践这一基本途径
D.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D
未涉及
弘扬的是中华传统美德
根本途径
7.2024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1周年。71年来,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成为一面永不褪色、光芒永存的精神旗帜,激励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勇毅前行。赓续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助于(  )
①坚定历史自信,为民族复兴增强精神力量 
②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③厚植家国情怀,铸牢理想信仰的物质根基 
④推进理论创新,丰富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抗美援朝精神是一种精神动力,不是物质根基
不能推进理论创新,并未丰富建党精神的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