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件(共27张PPT含3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件(共27张PPT含3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旧知回顾
前提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文化交流
文化交融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基础
发展
升华
必须
推动文化发展
8.3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外来
新课导入
日本动漫
韩国电视剧
美国电影
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传入的饮食文化、节日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01
一、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新文化运动兴起之际,曾出现过两种极端言论、思潮:
思考:结合视频内容和课本知识,谈一谈近代以来中国文化界有哪两种错误观点?两种观点有何特点?
1、对待外来文化的两种错误观点
①文化复古主义:
②全盘西化论:
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和新文化。
全面否定传统文化,一味推崇外来文化。
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
局限:会导致中华文化停滞不前,倒退衰落。
启示:
保持开放心态,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启示: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立足国情,交流互鉴
局限:丧失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使中华民族失去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历史虚无主义
民族虚无主义
练一练
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不屑一顾。
民族虚无主义
儒家思想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应坚决抛弃。
历史虚无主义
网络语言是对汉语的污染,应禁止使用。
文化复古主义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为保护我国的文化产业,应抵制外国的文化产品。
封闭主义
启示:文化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
鲁迅在《拿来主义》中写道:
“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阅读与思考 P108
谈谈你对鲁迅这段话的体会。并思考:
①有必要“拿”吗?
②能全“拿”吗?
③该“拿”什么?
①有必要“拿”吗
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通过文化交流和交融,有利于丰富本国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发展繁荣,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能全“拿”吗
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外来文化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国情。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我们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该“拿”什么
应该“拿”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要立足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将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态度: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做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2)学习借鉴:【文化能否借鉴的三个标准】
①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
②一切有利于丰富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积极成果;
③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运行机制。
(3)目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区别
文化事业 文化产业
区别 含义 生产公共产品,有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进行文化活动。 生产商品,以营利为目的,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举例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 影音图像、图书出版、游戏动漫
机构性质 事业单位 企业单位
资本来源 国家或社会 企业
联系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业为支撑。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02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他从莫斯科归国后,教条主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并引发了后面的红军长征。给中国革命带来了重大损失。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苦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
同样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结果却大不相同,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主观出发,未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故而失败。
一切从实际出发,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因而成功。
(1)必要性:古代的学问不能直接解决今天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直接解决中国的问题。
(2)重要性: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3)意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动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发展。
1、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
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成果,是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科学的理论,是我们始终需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大
1921
十六大
2002
十七大2007
七大
1945
十五大1997
十九大
2017
科学发
展观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要求
近年来,国漫经过十余年的学习、引进和摸索,在技术上消化日本、美国等先进国家的经验,以中国传统文学为本,对其加以现代阐释和改编,从而生成既传统又现代的全新中国风文化IP。
观看视频,思考并讨论《哪吒之魔童闹海》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2、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的要求
(1)立足中国国情,以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原则)。
(2)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目的)。
“以我为主”:就是在对世界文化精华的吸取中,保持民族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
“为我所用”:就是辨证取舍、择善而从,批判地吸收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并结合本国国情进行改造、整合和创新。
指批判地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一切有益成果
1、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105页)
2、文化交流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的原则,积极推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维护各国各民族文明多样性,加强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106页)
3、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汲取丰富营养,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的自尊、自信、自立。(107页)
4、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反对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益成果。(109页)
5、立足国情,交流互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要立足中国国情,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110页)
6、反对错误倾向。要克服文化复古主义和全盘西化论两种错误的倾向,坚持我国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108页)
知识整合: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03
课堂小结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面向世界
博采众长
两种错误观点
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做法
原因
立足国情
交流互鉴
随堂练习
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
04
易混易错辨析
1.外来文化是先进文化,应该照搬过来。
外来文化不一定是先进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应该批判利用。
2.文化发展必须保持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文化成果。
我们要学习借鉴一切有益经验、积极成果。
3.在对待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我们首先要尊重本民族文化,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我们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并不是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易混易错辨析
4.“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启发我们,文化创新要大胆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5.我们进行文化交流,既要热情欢迎各国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6.只要我们敢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成果,外来文化就能发挥重要作用。
文化创新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而不是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欢迎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而不是“各国文化”。
我们要敢于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成果,但是外来文化必须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课堂练习
1、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其吉祥物“琮琮”的设计灵感源自世界遗产良渚古城遗址,名字源于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代表性文物玉琮。并结合奥林匹克精神,展现了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鼓舞人们激发生命活力,创造美好生活。这启示我们( )
①传统文化是产生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②文化创作不能摒弃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
③文化创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就能充满活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B
2、第十七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于2023年4月至7月举行。超过65个文化项目在中国上海、沈阳、武汉等20多座城市陆续展开,以此呈现中法两国在美术、音乐等领域的合作成果,推动中法两国艺术机构和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这有利于( )
①促进中法文化相互借鉴,以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发展
②推动中法文化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实现融合同一
③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加深对法国文化的认同
④保护各民族文化多样性,以民族文化丰富世界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课堂练习
B
3、2023年6月7日,首届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精神力量。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要( )
①立足国情,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融入世界主流文化
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④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增强文化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B
4、2022年2月15日,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共建黄河流域合作发展平台,深化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资源开发、旅游品牌打造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建设“黄河故道”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区,推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办好黄河文化旅游节等节会,打造“孔子故乡-好客山东”对外文化旅游交流品牌。该《规划》意在( )
①活化文化遗产,丰富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福泽世人
③讲好黄河故事,在交流中吸收外来有益文化
④展示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课堂练习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