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33张PPT,1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33张PPT,1个视频)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情景导课】
在全球电动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比亚迪销量遥遥领先,这离不开其前瞻性布局。思考:其战略性布局离不开何种思维?
超前思维
第十一课
创新思维要善于联想
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联想思维的含义与方法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逆向思维的含义与作用
知识框架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超前思维的方法与意义
综合探究结合社会实践勇于开拓创新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第四单元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第十三课 创新思维要力求超前
1
超前思维的含义
2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超前思维的特征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2.超前思维的含义。
3.超前思维的特征。
教学重点:理解超前思维的含义,重视培养超前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超前思维的表现和特征
体会超前思维是对常识局限性的突破和超越;把握超前思维的探索性、
预测性特点。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超前思维对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义重大。
科学精神:把握超前思维的要义,理解超前思维的特点,探寻思维发展规律,培养求真务实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公共参与:学会综合运用逻辑思维、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立足现实,用超前思维规划美好的未来。
要求:浏览课本P113—116,找出下列问题并作出标识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1. 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2. 超前思维的含义
3. 超前思维的表现
4. 超前思维的思想条件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5. 超前思维的特征
学习导航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其主不能守。益州刘璋暗弱,智能之士思得明君。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探究与分享
在刘备尚不能立足时,诸葛亮为什么说他可以“三分天下有其一”?
1.诸葛亮通过对时局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从而认识和把握了豪杰并起的发展态势。
2.诸葛亮运用合理的推理判断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进而推理得出“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进而推理得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3.诸葛亮还运用推理和想象为刘备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这中战略构想就是运用了超前思维。什么是超前思维?
探究与分享
超前思维的含义
01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一)超前思维的客观依据 P114一段
1.从客体看: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
2.从主体看: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二)超前思维的含义 P114一段
1.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
(过去——把握规律)
2.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
(现在——认清现实)
3.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未来——判断推测)
具体方法
判断:超前思维就是对未来的推理和想象,可以脱离现状、信马由缰。
×
例如:国家制定发展规划,个人筹划学习目标、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
误区:超前思维是从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出发( )
×
(现实情况)
【探究与分享】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超前思维表现的理解。
当新能源汽车还只是一种概念时,甲汽车制造公司就预测到了新能源汽车广阔的市场前景,经过艰苦的研制和开发,该公司推出的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销量呈现出井喷的态势。乙汽车制造公司行动迟缓,当市场上新能源汽车供应充足、竞争激烈时才加入研发和制造的行列,处处被动。
甲公司的行为超前于新能源汽车从概念变为现实
乙公司的行为落后于新能源汽车从概念变为现实
“后知后觉”
“不知不觉”
“先知先觉”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三)超前思维的表现 ---“先知先觉” P114二段
1.人的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2.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
3.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称为“先知先觉”。
先知先觉
后知后觉
思维
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
正确预测事物发展状况
P114相关链接:
治未病、居安思危……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先知先觉”
注意:只有“先觉”才能“先知”,“先觉”是“先知”前提,所以超前思维一定要有超前意识。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四)超前思维生成的思想条件:“超前意识” P114三段
1.本质: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2.含义:超前意识是不满足于现状的意识,是居安思危的意识,是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意识,是追求事物发展更好、更优、更强的意识。
3.基本品质: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4.作用: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注意:并不是只要反思和质疑就一定会有超前思维。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灰犀牛”事件的启示
“灰犀牛”一般是指那些经常被提示却没有得到充分重视的大概率风险事件。当人们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时,往往会忽视很多小的风险。但是,当众多小问题积累至临界点,就会引爆灾难。
启示:要有超前意识,要有远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陈献章说:“前浆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是"问”的前提,有“疑”才会追问。"疑”既有对答案确定性的怀疑,也有对答案正确与否的质疑。有“疑”才能发现问题,有问题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才会产生超前思维。阐释了“疑”与“问”的意识对培养超前思维的重要性。
知识小结:超前思维的含义
客观依据 ①从客体看:事物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规律性。
②从主体看: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含义 超前思维是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从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出发,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状态,运用合理的推理和想象,判断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思维形态。
(不满足现状,居安思危,自觉地站得更高、看得更透的意识)
表现 超前思维的表现——“先知先觉”。
①思维既可能近似于等同地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也可能以超前或落后的方式反映事物的存在状态。
②思维落后于事物发展状况,是所谓的“后知后觉”或者“不知不觉”;
③能够对事物发展情况作出正确预测的,称为“先知先觉”;
思想条件 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
基本品质 善于反思、勇于质疑。
作用 没有反思、不敢质疑,就不会有超前意识,更不会有超前思维。
课堂精练
1.(2023·北京高考,6)画好一幅植物博物画,不仅需要精湛的绘画技艺,还需要长时间的细致观察,将所绘植物最鲜明的物种特征表现出来,植物博物画的创作( )
A.以逆向思维消除了物与画之间的差别
B.是在思维具体中复制了植物直观的整体表象
C.通过超前思维展现了植物的完整生长过程
D.体现了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辩证统一
D
课堂精练
2.(2022·北京高考,5)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从筹办之初就开始全面规划管理冬奥遗产。2017年9月,北京冬奥组委就在总体策划部单独设立遗产管理处。此后,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成立,遗产战略计划发布,第一份遗产报告发布……。遗产理念始终贯穿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过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①只有实践才可以把遗产理念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利用超前思维,能够合理规划冬奥遗产的利用
③遗产理念和遗产利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体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④应当树立全局观念,让冬奥筹办全过程都服从和服务于冬奥遗产的利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超前思维的特征
02
早在1987年,邓小平同志就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党的十三大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这一发展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回顾邓小平同志当初的设想,他的思维方式具有什么特点
【探究与分享】
P115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一)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
1.超前思维是建立在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把握之上的,
2.却又不局限于事物的过去和现在的存在状况,
3.而是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否定过去、肯定未来)
重在过程,体现了发展的观点、辩证否定观
【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例:科技领域:电动汽车革命
过去:燃油车主导市场,依赖石油资源,高排放。
现在:石油资源枯竭危机初现,环保压力加剧。—对历史与现实的把握
否定:燃油发动机技术的高污染、不可持续性。
肯定:电池技术突破(如锂电池)、清洁能源(太阳能充电)的价值。—否定肯定
例: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的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二)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1.原因:思维具有能动性,能动的思维能够在头脑中创造观念的对象。
2.内涵:超前思维正是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自觉选择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超越事物发展的现实情况),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
3.特征:相对于事物的现状而言,超前思维的结果具有“事先得知”的特性。
侧重结果,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例1】: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对中国革命未来前途的推断,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给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例2】:人工智能——2012年深度学习三巨头预判算力+大数据将引爆AI革命,推动GPU技术民用化。2023年ChatGPT掀起全球AI应用浪潮。
无人超市的运营是没有营业员,如果消费者在购买东西之后,可以将钱放在投币盒里,或者是直接用支付宝进行付款。无人超市拥有很多的优点,在运营上减少了成本,在人力资源上也减少了负担,只需要给无人超市提供补货人员。
无人超市的模式运用了超前思维,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杭州的第一家无人售货超市没有败在逃款上,而是败在大爷大妈蹭空调。
思考:这体现了超前思维的什么特征?
情景: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1.原因:
(1)客观原因: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并不是现实的单向直线的延伸,而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
(2)主观原因: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错误、深刻肤浅之分;
(3)现实原因: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2.应对措施(要求):
要提高超前思维预测推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要人们立足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创造有利的条件,促使事物向有利于人们预测的方向发展。
不能把超前思维预测的结果当作必然结论。
强调可能预测的不准
(三)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知识整合】
超前思维的特征
关系 探索性 预测性 不确定性
区别 含义 超前思维对认识中落后的、过时的、丧失优势的东西予以否定,肯定其中进步的、先进的、有价值的东西,并在此基础上构想事物发展的可能的趋势。 超前思维利用思维的创造性,超越了事物发展的具体时间和空间,以及事物发展的具体环节,在头脑中推想事物发展的未来状况。 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侧重点 对事物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把握上。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事先得知”的特征。 方向的随机性,需要人们创造有利的条件。
联系 超前思维的探索性和预测性特征决定了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超前思维指向未来,但未来是存在多向变化的可能性。人们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把握有正确与错误、深刻与肤浅之分,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可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并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这就决定了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 练一练
1、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产生于中国封建社会,是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不可避免地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如封建特权思想、等级意识等。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1918年,李大钊在文章《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中写道:“在这世界的群众运动的中间,历史上残余的东西,什么皇帝咧,贵族咧,军阀咧,官僚咧,军国主义咧,资本主义咧——凡可以障阻这新运动的进路的,必挟雷霆万钧的力量摧拉他们。……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3、购买股票是一项高收益和高风险同在的投资,股票价格因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炒股时节雨纷纷,中国股民欲断魂”,有些股民在遭遇股价下跌时,心痛却无奈。但也有专家指出,炒股不是赌博,而是严肃的投资活动。尽管看起来股价波动纷乱复杂,但它反映了经济运行的内在的规律。投身经济活动的实践,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才能成为股市的弄潮儿。
阅读材料,判断超前思维的特征?
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
超前思维具有预测性
超前思维具有不确定性
本课小结
13.1
超前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一)超前思维的含义
1.客观基础
2.含义
3.表现:先知先觉
4.思想条件、基本品质、作用
(二)超前思维的特征
1.探索性
2.预测性
3.不确定性
归纳提升:比较不同思维的特征
思维 1.间接性;2.概括性;3.能动性。 科学思维 1.追求认识的客观性;2.结果具有预见性;3.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逻辑思维 1.抽象性;2.确定性;3.可重复性等。(补充) 辩证思维 重要特征 1.整体性;2.动态性;3.用实践的观点看问题。
分析与综合 1.分析的优点:精确性;2.综合的特征:整体性。
辩证否定 具有肯定与否定的双重性。
创新思维 特征 1.思路具有多向性;2.步骤具有跨越性;3.结果具有独特性。
联想思维 1.跨越的联结性;2.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发散思维 思维方向的发散性(从一到多)
聚合思维 思维方向的聚合性(由多到一)
逆向思维 从过去所把握的事物的反面,去思考、去求索,以实现创新的目的
超前思维 1.探索性;2.预测性;3.不确定性。
1.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
【解析】人的思维对事物的反映具有能动性。思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但不一定是科学的预测。
2.善于反思、怀疑一切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解析】善于反思、勇于质疑是超前意识的基本品质。
3.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确定性的特征。
【解析】超前思维具有探索性、预测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
4.科学的超前思维能使事物发展的状况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解析】事物发展的具体状况不一定完全按照人们事先预测的方式展开。
5.只要立足实践,就能保证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解析】立足实践能够提高但不能保证超前思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易错易混】
1.(2024江西萍乡期末)一个人为救人而被歹徒打成重伤。有超前思维的记者在报道这件事之外,还会推测出一系列的报道题目,如被救的人怎么感谢他 歹徒的下场如何 他负伤住院后情况如何 医护人员如何抢救他 全市人民怎样向他学习 等等。如果照这个思路去采写,肯定会写出若干篇有价值的报道。从这一事例中,我们可以体悟到
①只有具有超前思维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
②从不同角度提出疑问才能引发对事物发展状况的探索和思考
③超前思维必须从丰富的经验出发,预判事物发展趋势
④超前思维是有超前意识的思维,不会满足于事物现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典例分析
典例分析
2.当初发现天王星后,人们发现天王星的实际轨道和按照理论计算的总是不符合。所以人们怀疑在天王星的轨道外有一颗未知的大行星存在,它的引力干扰了天王星的运行。于是人们先计算预测了这颗行星应该在的位置,然后去那里寻找,果然发现了海王星这颗行星。海王星被恩格斯称为“笔尖上发现的行星”。“笔尖上发现的行星”主要体现了( )
①超前思维的探索性 ②超前思维的预测性
③超前思维的不确定性 ④超前思维“事先得知”的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