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21张PPT)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课件(共21张PPT)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时政链接
镜头 1:周边 “走亲戚” 的温暖足迹
4 月,习近平主席对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展开国事访问,五天内密集签署 108 份合作文件,将中柬关系升级为 “新时代全天候命运共同体”。柬埔寨国王首次赴机场迎接,越南将此次访问列为 “年度最重要外交议程”。同期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提出共建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 “五大家园” 愿景。
镜头 2:大国协作的战略对话
10 月,法国总统外事顾问博纳、瑞典外交大臣斯蒂纳加德、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密集访华:中法磋商多边主义合作,中瑞加速自贸协定升级,中加落实建交 55 周年共识。而面对个别国家的关税遏压,中国明确表态 “打关税战没有赢家,绝不畏惧无理打压”。
镜头 3:全球伙伴的同心同行
瑞士在战略对话中明确支持中国 “全球发展倡议”,愿参与国际调解院建设;外交部非洲司推动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地,驻乍得大使签署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中国工业机器人存量全球第一,以开放创新带动国际供应链协同发展。
思考:
1.从对周边国家的 “最高规格礼遇” 到与发达国家的战略对话,中国外交始终贯穿的 “红线” 是什么?
2.签署 108 份合作文件、加速自贸协定升级、分享机器人产业成果,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哪些宗旨与目标?
3.既反对关税霸凌,又推动多边协作;既深耕周边,又链接全球,这折射出中国外交怎样的智慧?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本立场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单元 世界多极化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
形成与发展
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
选择性必修1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考情分析
夯实基础+随堂测试
考点详解
目录导航
易错辨析
复习回顾
脉络梳理
命题点1: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背景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命题点2: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低碳经济)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时政链接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考情分析
高考真题及考点 考情预测
2024 年江西卷 T7(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与宗旨
2025 年湖南卷 T12(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外交政策的实践与成就
2025 年全国卷 T8(选择题)
知识点: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
1. 从考査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都有考查,意义类、措施类和开放性试题是考查的重点。
2. 命题结合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习近平外交思想;
我国的外交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结合整个单元内容综合考查
课标要求:
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脉络梳理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5.1 中国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夯实基础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决定因素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 基本立场 独立自主 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基本目标 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基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利;⑤和平共处
特别提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被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所承认和接受,但并不是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奉行该原则。
夯实基础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内容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十个坚持”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使命宗旨、根本原则、主要任务和独特风范 意义 ①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中国) ②为探索解决当今世界各种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对世界) 核心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一面鲜明旗帜;
②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标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习近平外交思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成果
(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重大成就
①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地位)
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作用)
③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外交正谱写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新篇章。(趋势)
随堂测试
考向1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2024·江西高考)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60年来,中法两国秉持的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建交精神,引领中法关系始终走在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前列,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为世界和平、稳定和发展作出贡献。由此可见(  )
①中法两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中国积极推动国际社会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之路
③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成就、共同前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解析】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法国并不奉行,①错误。材料未涉及中法两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升,③不选。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随堂测试
考向2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 (2023·湖南高考)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一带一路”倡议并签署了合作协议。十年间,“一带一路”打造了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网络,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极大提升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这体现出(  )
①主权国家具有独立权和平等权
②国家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③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公共外交是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的首要手段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解析】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②说法错误。材料未涉及公共外交,且公共外交不是解决全球发展失衡问题的首要手段,④排除。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夯实基础
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必要性 (时代 背景) ①当今世界,全球治理体系与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②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世界怎么了 )
③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各国人民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向何处去 )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夯实基础
目标、 措施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 (是什么) 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怎么做)
政治上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上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上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上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上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夯实基础
意义 ①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
②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美美与共)
③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命运紧密联系、中国有能力为各国分享发展机遇)
④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
⑤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和平事业、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共建“一带一路”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开展公共外交, 塑造大国形象 中国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随堂测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考向1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5. (2024·新课标卷)2023年2月,“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开工建设。项目计划实现对千万千米外的小行星探测,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为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该项目的建设表明(  )
①太空安全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内容
②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助推太空开发利用
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对地球安全的保护
④太空安全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C
【解析】当今世界太空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柱和组成部分,是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内容,但题干体现的是防小行星撞击、探索深空,未体现太空安全(体现在公平分配、利用频轨资源,防止太空武器化等),①不选。“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开工建设表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助推太空开发利用,②正确。该项目拓展人类深空观察的边界,为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形成等世界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这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离不开对地球安全的保护,③应选。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④错误。
随堂测试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考向2 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7. (2024·安徽高考)多极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趋势,中国倡导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平等的多极化,要体现各国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要确保国家不分大小、强弱,都能在多极化进程中平等参与、享受权利,发挥作用。为此,中国主张世界各国(  )
①同等地享有主权国家权利,同等地承担国际责任
②恪守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
③立足国家共同利益开展外交,共同掌握人类命运
④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治理观,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C
【解析】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责任是依据国际法和自身的实际情况而定的,并非同等,①不选。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国家共同利益开展外交”说法不准确,③不选。
命题点1: 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背景考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考点详解
(2023河北,11,3分)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70年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周恩来首次提出,后表述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下列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蕴含的中国智慧相一致的是 (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画地为牢,以邻为壑
③小不能敌大,弱不能敌强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变式训练
解析 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是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政策的基石,①
错误。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的是习近平外交思想,②错误。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为国际秩序的改革和完善贡献了中国智慧,③④正确。
高考变式 综合考查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
(2025届开学联考,12)2024年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大会并发表题为《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
①作为外交政策基石,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场   
②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
③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④为国际秩序改革和完善贡献了中国智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考点详解
命题点2: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低碳经济)
(2024湖北,4,3分)2023年,中国贡献了超过一半的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国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他们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过去10年,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每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主要归功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工程。这表明 (  )
①与风电和光伏发电相比,水电和火电更具有成本优势
②中国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③发展中国家已广泛普及可再生能源发电产品和技术
④中国对全球绿色发展的贡献得益于科技和工业实力的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变式训练
解析中方愿与各方一道,合力保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表明中国推动构建全球
环境治理体系,倡导多边行动,应对全球环境挑战,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积极主张依靠科技创新来破解世界环境发展难题,也没有体现中国主动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全球环境治理大国责任,③④不符合题意。
高考变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环境保护)
(2025届开学统考,7)中国政府代表团在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表示,中方愿与各方一
道,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合力保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
球家园。这表明中国 (  )
①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
②倡导有效、包容和可持续的多边行动,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③积极主张依靠科技创新来破解世界环境发展难题
④主动履行共同但有区别的全球环境治理大国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易错辨析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易错辨析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1.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是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 )
【解析】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2.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解析】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
×
3. 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建“一带一路”,强化同共建成员国以共同发展为特征的结盟伙伴关系。(  )
【解析】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共建“一带一路”是以合作共赢的态度欢迎世界各国加入共建“一带一路”中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复习回顾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4. 中国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只有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
【解析】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不同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
×
5. 世界各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解析】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被载入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并赢得世界的认同,但这并不代表世界各国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 习近平外交思想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
7. (2024湖南,11③)中法青年友好交流活动依托软实力,推动了亲诚惠容的两国关系向深向实发展。(  )
【解析】亲诚惠容理念是我国针对周边国家提出的外交理念,法国不是我国的周边国家。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