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5.2 化学方程式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5.2 化学方程式 课件(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
课题2 化学方程式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的学习,体会化学符号表达的严谨性,培养尊重客观事实、理解化学方程式对工业生产、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
化学观念:
构建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科学表达” 的观念,明确其既体现物质转化(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又反映定量关系(质量守恒、比例关系)的双重功能,形成 “用化学方程式表征化学反应” 的化学符号认知。
科学思维:
借助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分析(如定性、定量信息提取),培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思维,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物质转化、定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反应物与生成物、配平、标注条件与状态)
难点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正确标注反应条件、生成物状态(“↑”“↓” 的使用规则)。
课前导入
新知导入
新能源混动汽车,在燃油模式下,汽油主要成分辛烷(C8H18)燃烧驱动车辆 。若油箱加入 0.3t 辛烷 ,身为汽车研发工程师,要保证辛烷高效燃烧、动力稳定,得计算出发动机进气系统至少需引入多少质量的氧气,助力汽车在城市道路顺畅行驶 。我们应该如何计算出需要氧气的质量吗?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
理论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基本依据
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反应物的原子种类与个数=生成物的原子种类与个数
3Fe+2O2 Fe3O4
点燃
Fe+O2 Fe3O4
点燃
反应物的原子种类与个数≠生成物的原子种类与个数
总结:根据你的解释,你觉得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是什么?
反应物的原子种类与个数=生成物的原子种类与个数
质量守恒定律
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才能被称作化学方程式
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例1:在实验室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2×(39+55+16×4)
7.9 g
2×16
x
2×158
7.9 g
=
x
32
x
=
32 × 7.9 g
2 × 158
= 0.8 g
解 设:加热分解7.9 g高锰酸钾可以得到氧气的质量为x。
答:加热分解 7.9 g 高锰酸钾,可以得到0.8 g氧气。
易错点
1
化学方程式写不正确。(化学式不正确、未配平、未注明反应条件)
2
化学式量计算错误
3
求质量比时忘记乘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4
质量关系没有写在对应物质的正下方(比例式不对应)
5
题设未知量带单位,或解题过程中无单位、单位不统一
6
解题步骤书写不完整
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描述角度 意义(即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 应用(读法)以
宏观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微观 粒子个数比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定量 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相对质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 每4份质量的氢和36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38份质量的水
2H2 + O2 2H2O为例
点燃
  问题 3:电解水反应中,各物质质量间是否也存在比例关系?
新知探究
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10-3 g H2 的质量/ 10-3 g O2 的质量/ 10-3 g 质量比
第 1 组 9.313 1.066 8.247
第 2 组 10.933 1.246 9.687
第 3 组 12.108 1.378 10.73
8.77∶1∶7.77
8.79∶1∶7.79
8.74∶1∶7.74
  参加反应的水与生成的氢气、氧气的质量存在固定比例关系,约为
9∶1∶8。
活动2
化学方程式
分子 实际质量
H2 0.332×10-23 g
O2 5.32×10-23 g
H2O 2.992×10-23 g
新知探究
  学习任务 4
  分析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存在固定比例关系的原因
  问题:为什么参加反应的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约为 9∶1∶8?
通电
2H2O 2H2↑+O2↑
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微观示意图
100
点燃
101
CuSO4 + 2NaOH = Na2SO4 + Cu(OH)2
Fe + CuSO4 = Cu + FeSO4
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右边要注“↓”号。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不需注“↓”号。
1.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细铁丝燃烧
点燃
3Fe+2O2 Fe3O4
(2)水通电分解
2H2O 2H2 + O2
通电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
2H2O2 2 H2O+O2
MnO2
(4)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2KMnO4 K2MnO4 +MnO2 +O2

4.细节符号要标清:什么情况下要标“↑”“↓”。
(1)当生成物中有气体,而反应物中没有气体时,要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标注“↑”。
2KMnO4 K2MnO4+MnO2+O2





(2)对于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中无固体,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要注“↓”。
CuSO4+2NaOH Cu(OH)2 +Na2SO4




4.细节符号要标清:什么情况下要标“↑”“↓”。
(3)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气体生成物就不需注“↑”。
S + O2 SO2
点燃



(4)溶液中的反应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不需注“↓”。
Fe+CuSO4 Cu+FeSO4




请你总结:
1.错写或漏写“↑”、“↓”符号
2.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
3.配平错误,不配平、配平不完整或化学计量数不是最简整数比
4.写错化学式
5.随意臆造化学式或事实上不存在的化学反应
1.现已知化学方程式CxHyOz + 5O2 4CO2+4H2O,你能计算出x、y、z分别为多少吗?
x=4、y=8、z=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 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化学式及反应条件;
2. 配平化学方程式;
3. “—”改成“=” ;
4. 标明生成物的状态符号将;
5. 查(反应前后原子总数是否相等)
将目前所学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书写为化学方程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