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D 4.D 5.B6.B 7.B 8.C 9.B 10.D11.D 12.B 13.D 14.B 15.B16.D 17.B 18.D 19.B 20.B21.D 22.C 23.B 24.B 25.C26.D 27.C 28.C 29.C 30.B二、综合题31.(1)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2分)第一手史料:①②③④⑤。(2分)第二手史料:⑥⑦。(2分)(2)史料:①《天朝田亩制度》。(2分)理由:《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中的平均主义过于理想,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当时的战争情况下无法推行。(4分)(3)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我们应当顺应历史潮流,时刻反思变革,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32.(1)“去年”:1895 年(2分);条约:《马关条约》(2分);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2)时局情况: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分,如答“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可)(3)启示:国家强大需坚持改革创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重视科技和军事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先进思想引领国家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33.(1)① 外国轮船的冲击(2分);② 逐渐兴盛,垄断了长江航运(2分);③外国轮船速度快,运费低(2分)(2)学习西方股份制企业,以“招商集股”方式筹集资金。(2分)(3)①洋商的倾轧;②官员贪污成风。(每点2分,共4分)(4)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现代化的一次初步探索;②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必须同时进行;③经济建设要有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④要敢于与守旧势力作斗争;等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B3.D4.D5.B6.B7.B8.C9.B10.D11.D12.B13.D14.B15.B16.D17.B18.D19.B20.B21.D22.C23.B24.B25.C26.D27.C28.C29.C30.B二、综合题31.(1)历史事件:太平天国运动。(2分)第一手史料:①②③④⑤。(2分)第二手史料:⑥⑦。(2分)(2)史料:①《天朝田亩制度》。(2分)理由:《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其中的平均主义过于理想,带有浓厚的空想色彩,在当时的战争情况下无法推行。(4分)(3)由于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农民阶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我们应当顺应历史潮流,时刻反思变革,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32.(1)“去年”:1895年(2分);条约:《马关条约》(2分);内容: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2)时局情况: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分,如答“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可)(3)启示:国家强大需坚持改革创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要重视科技和军事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先进思想引领国家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八年级英语素养综合评价(1)参考答案第1页33.(1)①外国轮船的冲击(2分);②逐渐兴盛,垄断了长江航运(2分);③外国轮船速度快,运费低(2分)(2)学习西方股份制企业,以“招商集股”方式筹集资金。(2分)(3)①洋商的倾轧:②官员贪污成风。(每点2分,共4分)(4)①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现代化的一次初步探索:②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必须同时进行;③经济建设要有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④要敢于与守旧势力作斗争;等等。(任答两点即可,2分)八年级英语素养综合评价(1)参考答案第2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31.(14分)(1)(6分)(2)(6分)(3)(2分)32.(10分)(1)(6分)(2)(4分)(3)(2分)33.(14分)(1)(6分)①②③(2)(2分)(3)(4分)(4)(4分)八年级历史回ABDBD11ABD2ABD7ABD12ABDD13ABDD14A19ABCD5ABCD10ABCD15A)B)C)D)20ABCD⊙26A22A27A28A)ΓBD24(D25ABCD)D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八年级历史⊙⊙⊙1ABCD)6ABCD11ABCD16AB CD2AB)CD)7ABCD12ABCD)17ABCD3ABCDABCD13ABCD18ABCD4ABCD)9ABCD14ABCD19ABCD5ABCD10ABCD15ABCD20ABCD⊙⊙⊙⊙⊙21ABCD26ABCD22ABCD27ABCD23ABCD28ABCD24ABCD29ABCD25ABCD30ABCD⊙⊙⊙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31.(14分)(1)(6分)(2)(6分)(3)(2分)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答题卡第1页32.(10分)(1)(6分)(2)(4分)(3)(2分)33.(14分)(1)(6分)①②】③(2)(2分)(3)(4分)(4)(4分)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答题卡第2页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范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部以打击跨国贩毒集团为主题的电视剧《破冰行动》正在热播,它体现了当今缉毒警察不畏艰难险阻,坚决打 击毒贩的牺牲精神。早在180年前,虎门也上演了一场“破冰行动”,这一行动的主角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邓世昌 D.丁汝昌2.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期间,一方面彻底销毁收缴的鸦片;一方面发表声明,明确外国商人不仅可以正常贸易,且往中国贸易时会得到保护。这表明,林则徐( )A. 对外政策灵活 B. 主张学习西方技术C. 禁烟效果显著 D. 坚决捍卫领土主权3.有学者指出,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初胜利”。下列对这场战争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源是禁烟运动 B.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武器的落后4.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5.“英军没有流血就占领了定海。他们占领了定海道头洋炮台时,一看那里的大炮上刻着的制造年代(1601年),不觉轻松地吹起了口哨。原来炮龄已经240年。”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英军武器装备精良 B.清政府妥协投降C.定海官兵不战而逃 D.清军武器的落后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西方国家也争相要求援例给予各种特权,清政府抱定“一视同仁”的卖国原则,一概允准。这表明鸦片战争( )A.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 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获得更多的赔款8.1855年,美国公使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首先使美国实现这一意图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 D.《虎门条约》9.如图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留下的罪证。它是谁留下的侵略残迹( )A.英国 B.英法联军C.俄国 D.美国1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虎门销烟 B.火烧圆明园 C.痛击阿古柏 D.旅顺大屠杀11.清廷对于北京驻使及长江通商始终不甘心,总要想法挽回,清廷派桂良和花沙纳到上海,名为交涉海关细则,实则想取消《天津条约》,只要英法放弃北京驻使、长江开通商口岸,清廷愿意以后全不收海关税。可见清朝统治者( )A.极力挽救民族危机 B.对国家主权认识不清C.迈出了近代外交的第一步 D.开始向西方学习1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作者的观点认为第二次鸦片战争( )A.打破了中国闭关自守的状态 B.推动先进中国人寻求御侮之道C.使中国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D.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13.如果把“洪秀全、南京、太平军”三组词联系起来判断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农民起义,应该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元末农民大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14.“洪秀全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想家,但是他的思想曾经抓住过千百万人的心,并通过他们化为排山倒海的力量。” 以下选项最能体现材料的是( )A.自封天王,分封诸王,建立起政权组织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想平均社会财富C.亲自编写《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D.策划了天京事变,运用谋略实行排除异己15.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件,其中①②处分别指的是( )A.金田起义、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天京事变C.永安建制、定都天京D.永安建制、天京事变16.太平天国运动将中国农民起义推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坚持斗争14年之后,最终失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 败的原因有( )①只控制了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缺乏资金支持②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③农民阶级的局限性④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7.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在反封建斗争方面最突出的是( )A.建立了与封建王朝对立的政权 B.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C.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实属空前 D.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8.《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运动期间颁布的重要文献。二者的共同点是( )A.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都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理想生活C.都受到西方思想文化影响 D.都因脱离社会现实而未能施行19.西方列强的炮声震醒了清王朝的部分官僚,在60-90年代,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提出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和“求富”C.变法图强 D. 三民主义20.“从1861年开始,‘自强’一词在奏折、谕旨和士大夫的文章中经常出现。曾国藩等人认识到需要一种新的政策,以应付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所发生的史无前例的变化。”“新的政策”指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学习西方技术 C.抵制鸦片贸易 D.进行制度变革21.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举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发展到30多艘,经营了国内运输,发展了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还一度兼并了美商的旗昌轮船公司。这直接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D.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的扩张22.下列选项,属于洋务派在“自强”的旗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煤矿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织布局23.陈旭麓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以新物取代旧物,而是在旧物边上别置一新物,可以称为布新而不除旧。”“不除旧”的后果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24.整理表格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下表中的史实反映了( )时 间 事 件19世纪60年代 美国军舰进犯台湾1874年 日军进攻台湾南部1871年 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1884年8月 法国舰队袭击福建马尾A.列强完全占领了中国 B.中国的边疆危机日益严重C.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D.海防与塞防之争25.在《中华帝国的衰落》一书中,有这样的评论:被文明与中国迥异的欧洲国家打败已经够糟的了,但眼见昔日模仿中国的“倭寇”击败大清帝国,无疑重重地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打击了这个国家的自尊”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抗日战争26.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海战唯恃船炮”,军事优势是战争的关键。但慈禧太后的意识比李鸿章的见识更能 发挥影响:每年“由海军经费内腾挪三十万两”以建造颐和园。这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军备废弛 B.观念落后 C.资金短缺 D.制度腐败27.如果用力学结构图来展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如下图所示,F1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动力,F2是其发展的阻力。F2 的阻力主要来自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等的剥削和压迫,F1的动力可能来自( )A.《资政新篇》提出,要学习西方的经济、文化B.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C.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传统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28.如表显示的是列强在中国办厂数目的变化,导致列强办厂数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开辟五口通商 B.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9.19世纪90年代的这场中日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世界秩序崩溃”,“触发当时在东亚地区角逐的英国和俄罗斯等帝国主义列强展开领土分割竞争的契机”。材料表明( )A.清政府统治全面走向瓦解 B.中国封建社会完全崩溃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30.“它最初的目的主要是在当时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情况下,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美国工商业打开中国的市场,保护美国商品和投资在中国的平等待遇,从而赢得最大的利益。”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门户开放”照会C.划分“势力范围” D.瓜分中国的狂潮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31题14分,32题10分,33题16分。)31.只有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揭示历史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才能不断地接近历史真实。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①《天朝田亩制度》 ②曾国藩的幕僚王闿运撰写的《湘军志》 ③李秀成被俘后的供词《李秀成自述》 ④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 ⑤清朝官修的《剿平粤匪方略》 ⑥电视连续剧《洪秀全》 ⑦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1901—1997年的著作《太平天国史》(1)根据材料指出其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哪些史料属于第一手史料,哪些史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写序号即可)(6分)(2)如果要论证该历史事件既有革命性、进步性,又有空想性、落后性,上述哪一个史料最能说明问题?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3)综上所述,谈谈该历史事件留给你的启示。(2分)32.“强国梦”是先进中国人不断求索、自主践行的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温家宝同志在全国人大十二次会议举行的中外记者会上说:“ …… ·这里呀,我想起位台湾诗人,几乎是用血和泪写成的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是台湾彰化人。他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1)诗中的“去年”指的是哪一年?台湾当时通过什么条约割给了日本?其中让日本由商品输出变为资本输出的是哪一条内容?(6分)材料二:如图(2)如图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时局情况 (2分)(3)在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中,有经验,也有教训。请说说这对我们实现强国梦有什么启示(2分)。33.中国早期现代化初步探索的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曲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沙船”(泛指江浙一带沿海地区的中小型帆船)在1851—1861年间犹存二千余只,到1872年仅剩四百余只。这一时期外国“轮船横行,价贱行速,民船生意日稀,凋零日甚”。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凭借雄厚实力,从1867年起基本上垄断了长江航运,1867年净利达81万两,约为前一年的5.8倍,在1868年至1870年期间,每年净利均在70万两以上。——摘编自张后铨《招商局史 近代部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19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航运业的表格。(6分)项目 变化趋势 原因分析中国帆船航运业 逐渐衰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外国在华航运业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后来轮船招商局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轮船从17艘增至33艘。此后,轮船招商局开通至日本、东南亚等地的航线。渐渐地有更多人投资近代航运业。因为发展航运需要的资金数额庞大,官府无力承办,于是李鸿章学习西方股份制企业,向民间发行股票,以“招商集股”方式筹集资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后来上海机器织布局、仁和保险公司、烟台缫丝厂等企业都采用了股份制方式经营。从此,华商企业股份制经营模式逐步发展了起来。(2)根据材料二,指出轮船招商局在筹集资金方面的创举。(2分)材料三:(轮船招商局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后规模扩大)洋商忌之益深,极力跌价倾轧……欲多方困我,使我不能持久,然后彼得垄断独登,专攘中国之利。——摘编自王健《洋务运动对近代工业影响探析》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挪欠公款7万余两,徐润挪欠2万余两。这种舞弊行为严重削弱了招商局的经营效益,使该局一度陷入“局无现银”“几乎倒闭”的境地。——摘编自虞和平、谢放《中国近代通史》(3)根据材料三,概括轮船招商局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4分)(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述你所得出的历史结论。(4分)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范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一部以打击跨国贩毒集团为主题的电视剧《破冰行动》正在热播,它体现了当今缉毒警察不畏艰难险阻,坚决打击毒贩的牺牲精神。早在180年前,虎门也上演了一场“破冰行动”,这一行动的主角是()A.林则徐B.关天培C.邓世昌D.丁汝昌2.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期间,一方面彻底销毁收缴的鸦片;一方面发表声明,明确外国商人不仅可以正常贸易,且往中国贸易时会得到保护。这表明,林则徐()A.对外政策灵活B.主张学习西方技术C.禁烟效果显著D.坚决捍卫领土主权3.有学者指出,这场战争“不仅是英国对中国的胜利,而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最初胜利”。下列对这场战争的描述最准确的是()A.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源是禁烟运动B.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C.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战争失败的原因是武器的落后4.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C.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5.“英军没有流血就占领了定海。他们占领了定海道头洋炮台时,一看那里的大炮上刻着的制造年代(1601年),不觉轻松地吹起了口哨。原来炮龄已经240年。”这段材料可以用来佐证()A.英军武器装备精良B.清政府妥协投降C.定海官兵不战而逃D.清军武器的落后6.《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又被迫与美国签订《望厦条约》、与法国签订《黄埔条约》,比利时、瑞典、挪威等西方国家也争相要求援例给予各种特权,清政府抱定“一视同仁”的卖国原则,一概允准。这表明鸦片战争()A.使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B,刺激了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遭到破坏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B.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D.获得更多的赔款8.1855年,美国公使称:“从遥远的地方无法驾驭中国政府,到了它的身边,它就会变得驯服多了。”首先使美国实现这一意图的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虎门条约》9.如图是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留下的罪证。它是谁留下的侵略残迹(A.英国B.英法联军C.俄国D.美国10.“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如果要拍摄关于第二次鸦八年级历史素养综合评价(1)第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docx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pdf 八年级历史答题卡(801和802专用).docx 八年级历史答题卡(801和802专用).pdf 八年级历史试卷.docx 八年级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