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45 分)
1 .某地博物馆拟运用数字技术为观众献上一场沉浸式体验展,在文明曙光之原 始社会时期展厅,观众会看到 ( )
①人们手持刀叉铁棒追赶猎物 ②人们给圈养的牛羊等投喂草料
③人们聚集在一起平分捕到的猎物 ④氏族首领单独决策处理内部事务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先秦诗经中的《硕鼠》 中提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爱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 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由此诗句可以推断当 时的社会状况是 ( )
①农民劳动的大部分产品归地主阶级所占有 ②奴隶可以占有和支配一部分劳 动成果 ③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支配 ④存在着人类社会最 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形容“工人的个人消费,只不过是维持自己的劳动力的 运转,这同役畜要吃饲料,机器要上油一样,已成为再生产过程的第一个要素。” 随着剥削的加重,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①资本家把工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始终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是经济危机爆发根源 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工
人阶级被剥削的根本所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 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 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的阶级的国家 … …”这一论断说明 ( )
①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②国家是私有制形成的政治基础③国家是阶级 斗争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④政治的统治地位决定经济上的统治地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下列内容中正确的因果关系及排列顺序是 ( )
A .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私有制确立——国家出现
B .私有制产生——国家出现——生产力发展——阶级形成
C .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形成——国家出现
D .阶级产生——国家出现——私有制确立——生产力发展
6 .徐姚遗址距今 1.32 万年左右,该遗址出土遗物以动物骨骼为主,陶片、陶塑 次之,少量石制品、蚌壳制品。该遗址对研究中国早期陶器起源影响深远,为旧 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这一重大历史变革提供了关键证据,是我国文化发展 史的重要实证。 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 )
①生产工具改进,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②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原始社会解体
③贫富分化加剧,社会文明程度提高 ④原始畜牧业开始出现,经济得到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7 .马克思认为,劳动者在经济上受劳动资料即生活源泉的垄断者的支配。 资本 家占据的社会财富份额不断增加,而工人占有的财富份额日益下降,由此造成了 发达社会中的“相对贫困”现象。在劳动报酬、福利保障等形式的掩盖下,贫富问 题表现为因劳动能力差异而导致的收入差别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②资本主义的阶级矛盾 实际就是收入分配差异问题 ③阶级矛盾是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 源 ④资产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是“相对贫困”的原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8 .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纽约股市大暴跌,大危机由此开始 。紧接着就是银 行倒闭、生产下降、工厂破产、工人失业。大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整个欧洲和 除苏联以外的全世界,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遭遇的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影响最 深刻的经济危机。 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
①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绝对过剩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总根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某学习小组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以下资料。
据此推断,该小组本次的研究主题最有可能是
A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历史进程 B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C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D . 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
10.“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选自宋代诗人梅 尧臣《陶者》)。 出现诗歌中社会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 .地主占有全部土地 B .农民依附于地主
C .社会生产力落后 D .封建土 地所有制
11.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形容“工人的个人消费,只不过是维持自己的劳动力 的运转,这同役畜要吃饲料,机器要上油一样,已成为再生产过程的第一个要素。” 随着剥削的加重,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①资本家把工人当作会说话的工具
②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始终无法克服的痼疾
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是经济危机爆发根源
④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工人阶级被剥削的根本所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指出,他们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 革命行动;他们想通过和平的途径达到自己的目的,并且企图通过一些小型的、 当 然不会成功的试验,通过示范的力量来为新的社会福音开辟道路 … …但是,这些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 上述论述揭示了 ( )
①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②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 觉悟的宝贵材料 ③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空想社会 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理论基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周恩来暮年之时,仍在寻找《共产党宣言》首印本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撰写 《共产党宣言》时,绝对想不到,一位大国总理在垂暮之年依然对这部作品牵肠 挂肚。当然,他们也绝对想不到,这个古老的东方国度里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 追随者 。《共产党宣言》有数量如此庞大的忠实追随者,是因为它 ( )
①正确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②阐述了马 克思主义原理,为中国的革命建设提供了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③为科学社会主义 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④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 的理想目标,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4 .下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 )
A .①空想到科学②一国到多国③理论到实践
B .①理论到实践②一国到 多国③空想到科学
C .①理论到实践②空想到科学③一国到多国
D .①空想到科学②理论到实践③一国到多国
15.李大钊是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中国最早的 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1919 年 1 月,李大钊在《每周评论》上发表的《新纪元》 一文中指出,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 ,它将“带 来新生活、新文明、新世界” , 中国人民应当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下列对十月革 命认识正确的是 ( )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 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
二、主观题(55 分)
1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这是一首描写奴 隶不堪忍受奴隶主的剥削和压迫,准备远走逃亡的诗。在奴隶主的眼里,奴隶和 牲 口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 出租、赠送、 买卖,甚至杀死的。
材料二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 把扇摇。”这首古代民歌鲜明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统治阶级对农夫的剥削。中国的 封建社会随着铁器牛耕广泛运用,地主对自有土地采取多种经营形式,而主要是 将土地租给他人经营,采取以地租剥削依附农或佃农的形式。
选出或填写下列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10 分)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奴隶主占有 1(选择)①全 部生产资料; ②绝大部分 生产资料 地主占有 6(选择)①全 部土地; ②绝大部分土 地,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 具甚至 7(填空)
奴隶 2(填空),在 3(填 空)下劳动 农民有一定人身自由
奴隶主占有 4(选择)①奴 隶全部劳动产品; ②奴隶 绝大部分全部劳动产品, 奴隶只获得 5(选择)① 最低限度生产资料; ②最 低限度生活资料 地主通过 8(填空)等方 式,占有 9(选择)①农 民全部劳动产品;②农民 绝大部分全部劳动产品 农民的劳动成果 10(填 空)
有人认为,“封建社会里照样存在残酷剥削,与奴隶社会相比并没有任何进步”。
请结合材料,对此观点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0)
17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通俗理论对话节目《马克思是对的》在 央视综合频道推出,节 目 中讲述了 1929 年一段父子对话的故事。
孩子: “爸爸,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 ”
爸爸: “ 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
孩子:“ 为什么没有煤了呢? ”
爸爸:“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
孩子:“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 ”
爸爸:“ 因为煤太多了,卖不出去。”
结合材料,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材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什么经济现象?
(2)这一现象爆发的基本特征和根本和直接原因
18 .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15 分)
材料一 在原始社会,人们群居生活,共同协作获得食物,在食物分配上采 取平均分配,没有人拥有独占所有或强占他人食物的特权。在氏族部落中,一些 大事也都由所有成年人共同商议决定,没有压迫与强迫。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 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得劳动者能够生产剩余产品,从而使奴 役他人变为有利可图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 形式,即奴隶占有制。
材料二 发展到奴隶社会,人们能以筑坝和疏导的办法战胜洪水。由于冶炼 技术的提高,金属工具广泛应用,人类战胜自然的能力有了了不起的进步。奴隶 社会把大批俘虏当作奴隶用到生产上,让其进行劳动,实行简单的协作,提高了 劳动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文字的发明和应用,为人类文明奠定了基础,使人类精神生产得以迅速发展。这些精神生产又促进了物质生产的发展,整个社会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面貌。
(1)结合材料一,谈谈在原始社会为什么人们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不存在阶级 剥削。(7分)
(2)有同学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加以对比,得出结论:“奴隶社会的产生伴随着 残酷的剥削,所以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一种历史的倒退 。”请你结合所学知 识和材料二,对此观点进行评析。(8 分)
1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为了对这个幽灵进行神圣的围 剿,旧欧洲的一切势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国的激进派和德国的警 察,都联合起来了。有哪一个反对党不被他的当政的敌人骂为共产党呢?又有哪 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一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 人呢?从这一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 一种势力;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 己的观点、 自 己的目的、 自 己的 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摘自《共产党宣言》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
政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C B B C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A A D B
16 . 10 分一空一分(1)A: ①B: 毫无人身自由 C: 奴隶主强制 D: ① E: ②F: ②G: 少量 土地 H: 收取地租 I: ②J: 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自己支配
(2) 该观点错误( 1 分)判断一个社会取代另一个社会的标准是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2 分)封建社会虽然存在剥削但是与奴隶社会相比生产力得到发展(1 分):其表现在(1)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2)水利事业有了较大发展(3)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6 分), 因此该观点错误(总体 10 分观点没有不给分,意思相对可得分)
(3) 17 .共 10 分(1)经济危机(2 分)
(2)生产相对过剩(2 分)缺相对扣 1 分
①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
②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 个别企业的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4分)
18 .(1)(7 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全有即可满分
原始社会里,人们的劳动技能低下 ,生产力低下(2 分 ,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 ,共同占有生 产资料(2 分),平均分配劳动产品。(2 分) 氏族议事会有成年人共同决定( 1 分)联系材料 可得分
(2)该观点不正确。( 1 分)
①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主可以任意处置奴隶,奴隶只获 得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这是残酷的。(2 分)
②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建立,顺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表现在:金属工具 应用: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文字的发明,(3 分)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 ,使人类摆脱 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这是历史的进步 ,不是倒退。(2 分)
19.①《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科学论 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②《共产党宣言》总结了工人运 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 ,阐明了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③《共产党宣言》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共产党宣言》 的发表 ,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写出一条 3 分,全写出满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