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价值与价值观 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全书逻辑框架的大思路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与文化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七课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八课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第九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社会历史观
人生价值观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文化
哲学概论
2025.09.25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价值与价值观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课程标准与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科学精神
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坚定理想信念,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促进社会和谐,从而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公共参与
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社会做贡献。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创造幸福人生。
课程标准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潘安和行为选择。
自主学习任务
1、什么是价值和人的价值,它们有何不同?★★★
2、人的价值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
3、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有何导向作用?★★★★★
4、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重要意义和要求。★★★
要求:学生熟读课本71-75页,独立在课本标出,5分钟的熟悉
展示材料:“朱彦夫简介: 88岁,长津湖战役幸存者,曾荣获“时代楷模”“人民楷模”等荣誉称号。
14岁参军,先后10次负伤,3次立功。在朝鲜战场上,他所在连队当时与敌军在零下30多度的恶劣天气里血战了三天三夜,身负重伤,昏迷93天;
24岁挑起村支书重担,带领全村整山治水,向贫困宣战;66岁用残肢抱笔写就近60万字自传体小说。
核心议题:新时代青年应如何确立人生价值坐标?
子议题1:从“‘人民楷模’朱彦夫”看人的价值
子议题2: 从朱彦夫的人生选择看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子议题3:从朱彦夫追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议学探究1:
保家卫国、带领村民脱贫、文学创作、精神激励等
人民需求
满 足
物的价值
国家、人民的需要
保家卫国、带领村民脱贫、文学创作、精神激励等


社会对他的贡献充分肯定,授予“人民楷模”的国家荣誉称号
朱彦夫
满 足
个人需要
人的价值
结合课本和材料回答:
1.什么是价值?人的价值是什么?
2.从朱彦夫的人生看如何体现“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子议题一:价值的内涵——从朱彦夫的人生看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满 足
人的需要
物的价值


注意:
①价值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主体(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②“客体-事物” 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③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议学小结
1.价值的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保家卫国、脱贫、著书
人民楷模
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
人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2、人的价值的含义及其构成
(1)含义:
(2)特点(构成):
议学小结
自我价值
(索取)
社会价值
(贡献)
(3)人的价值的评价
----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即社会价值.
议学小结
注意:
①贡献和索取不是对等的关系,贡献应该居于首位。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个人利益。
②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精神贡献和物质贡献,二者之间不可比较大小、优劣。
③贡献可以是对某个人或某个集团的贡献,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同种类贡献有大小之分。
原理归纳:人的价值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方法论】
要求我们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子议题二:价值观的导向——朱彦夫的价值观如何影响他的人生选择
议学任务:
1.分析什么是价值观?
2.对比下表,结合朱彦夫的人生抉择:伤残后未接受国家照顾而继续奋斗来说明价值观是如何影响他选择的?
价值观类型 行为表现 人生结果
集体主义价值观 无私奉献、服务社会 社会认可、人生充实
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 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社会责任 人际关系紧张、人生意义缺失
表:价值观导向作用比较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
议学小结
(1)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特点: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直接影响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②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往往有差异。
③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议学小结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 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价值观不同,人们在面对公义与私利、生与死等冲突时作出的选择也不同。
(3) 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原理归纳: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影响人们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
议学任务:
A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朱彦夫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如何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作为中学生,应如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准则?
子议题3:从朱彦夫追求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内涵(是什么)
议学小结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为什么)
议学小结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3.如何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怎么办)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2)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
(3)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4)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课堂小结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哲学上的价值
人的价值
价值观
导向作用
内涵
衡量标准
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重要性
基本内容
如何践行
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这表明( )
①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付出越多,创造的物质财富就越多
③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
④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①:社会历史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的整体,而非“每一个人”,①排除。
②:付出与物质财富的创造并非简单线性关系,也创造的也不一定是物质财富,该表述过于绝对,②排除。
③:习近平主席强调“每一个人都是主角”,表明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个人的作用通过参与社会实践体现,符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观点,③正确。
④:“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强调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④正确。
故本题选D。
课堂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