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 学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共 30 分。
1.古埃及法老们修建众多神庙,表达自己对神的敬畏;祭司们则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这体现了古埃及
( )
A.宗教信仰影响深远 B.建筑文化独具特色 C.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D.祭司掌握最高权力
2.人类最早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如图是公元前 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分布图。图
中“太阳历”诞生的流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城邦遗址中,发现了大量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内容涵盖土地买卖契约、
税收记录和神话传说等。这一发现可以佐证古代两河流域( )
A.社会经济与文化生活较为活跃 B.已经建立完善的商业信用体系
C.租赁经营形式多样且较为普遍 D.契约成为历史记录的唯一形式
4.两河流域的乌尔城遗址出土了两款公元前 3000年至公元前 2000年间的棋类游戏,上面记录的规则与公
元前 2世纪埃及的一款游戏有着明显的相似性。这一发现说明( )
A.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 B.亚非文明相互交流
C.文明具有相同的起源 D.两地文明趋于统一
5.印度前总理曼莫汗 辛格坦承:“尽管 60年来印度已经制定宪法和法律禁止种姓制度和种姓隔离,政府
也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印度许多地方,达利特(贱民)依然面临着社会歧视。”以上材料可以用来证
( )
A.印度等级来源于佛教的理念 B.种姓制度的社会影响深远
C.封建迷信思想的严重危害 D.印度中央政府权力弱小
6.如表所述内容,表明古代亚非文明的发展趋势是( )
第 1页,共 8页
约从公元前 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
统一。
约从公元前 3500年起,两河流域建立起众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公元前 24世纪,两河流域实现了
初步统一。
公元前 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建立起许多小国家;孔雀王朝统治时期,除半岛最
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A.农村走向城市 B.分立走向统一 C.繁荣走向衰落 D.孤立走向全球
7.希腊城邦的一个特征是“小国寡民”,多数城邦都是弹丸小邦,人口不过 1万;最大的城邦斯巴达,其
面积也仅有 8400平方公里,人口约 40万。这可以用来说明古希腊地区( )
A.战争频繁发生的原因 B.民主政治实行的条件
C.等级森严的现实基础 D.城市自治的发展方向
8.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说中说道,我们为有这样的政体而感到喜悦。我们不羡慕邻国的法律,因为我们的政
体是其他国家的楷模……我们这个政体叫做民主政体。它不是为少数人,而是为全体人民。据此推知,这
一古代文明最有可能是( )
A.古代巴比伦 B.古代埃及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雅典
9.暴力冲突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形式之一。公元前 4世纪前后,通过这种方式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这
一时期,担当希腊文化传播“使者”的是( )
A.波斯帝国 B.罗马共和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
10.下面材料是某历史教师教学 PPT展示的学习内容。这体现出世界古代文明的突出特点是具有( )
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文明成果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和金字塔
南亚的印度河流域 古代印度的梵文和种姓制度等
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中国的甲骨文和青铜器
欧洲的爱琴海地区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和《掷铁饼者》等
A.差异性 B.共容性 C.多元性 D.趋同性
11.年代尺是帮助学生掌握时空观念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处应是( )

第 2页,共 8页
A.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B.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C.凯撒成为终身独裁官 D.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12.屋大维执政期间不仅用慷慨的赏赐笼络军队,而且还把元老院、高级长官、乃至立法的职权都集于一身。
据此可判断屋大维执政时期罗马建立了( )
A.城邦制 B.议会制 C.联邦制 D.元首制
13.框中的内容反映了罗马帝国节庆日天数的变化。这段材料可以从侧面反映出( )
据统计,1世纪时,罗马全年的节庆日为 66
天;2世纪时,娱乐节庆日有 123天;4世纪
时,娱乐节庆日有 175天。在节庆时节,奴隶
为大家斗兽、角斗、演戏等,而费用都由国
家开支。
A.罗马帝国经济的发展 B.罗马帝国文化的辉煌
C.罗马帝国政治的安定 D.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源
14.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历程中,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有着独特贡献,其哲学成就为( )
A.提出“原子论” B.创立著名的逻辑学
C.提出地圆学说 D.主张“认识你自己”
15.马克垚在《何为封建主义》的中文版序言中写道:“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
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
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土地。”这体现了( )
A.封君与封臣之间权利与义务互相交织 B.封君与封臣关系一经缔结就不能改变
C.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的赋税兵役义务 D.封君与封臣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
16.人类文明呈现出多元特点,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宗教文明】
宗教 佛教 基督教
时间 公元前 6世纪 ①世纪
地点 ② 巴勒斯坦地区
创始人 释迦牟尼 ③
第 3页,共 8页
(1)请将表格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
【思想光辉】
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材料二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认识你自己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人
生最重要的莫过于正确地思考。
——苏格拉底
(2)材料一体现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他在教育方面提出了什么主张?
(3)依据材料二概括苏格拉底的主张。他的哪一主张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有重要意义?
【建筑魅力】
(4)图 1建筑类型的特点是什么?图 1、图 2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
17.世界古代文明以独特的方式构建社会秩序与文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种姓划分等级——折射古印度秩序】
等级 职责 特权限制
婆罗门掌管祭祀 垄断宗教、文化权力
刹帝利掌管军事、行政可参与国家管理
吠舍 从事农业、商业需纳税供养前两个等级
首陀罗从事低贱职业 无政治权利,受歧视
(1)表格呈现的内容反映了古印度哪一社会制度?结合表格,概括该制度在等级划分与权力分配上的特点。
【神话交织智慧——彰显古希腊文明】
材料一古希腊人完全按人的形象创造了神:神与人同一形象、同一性格,神同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喜怒哀
乐,同人一样有勇敢、残忍、嫉妒等品行,同样会犯错误,甚至不克于徇私护短、挟嫌报复。
——希罗多德《历史》
(2)材料一反映了希腊神话怎样的特点?哪部作品被称为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城邦迈向帝国——见证古罗马扩张】
第 4页,共 8页
材料二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
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扩张
成为大帝国,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
——李维《罗马史》
(3)材料二中罗马“解决内部矛盾”,涉及的关键历史事件有哪些?(列举两点)扩张的“大帝国”,其版
图范围呈现怎样的特点?
18.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
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对赐给他一块封土。
——马克 布洛赫《封建社会》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君与封臣之间的纽带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之间关系的特点。(答出两
点)
材料二:当时,教皇对世俗政治有着重要影响力,丕平借助教皇的宗教权威,于 751年成功取代墨洛温王
朝,建立加洛林王朝。作为回报,不平两次率军远征意大利,迫使伦巴德国王将侵占的罗马地区城市及拉
文那总督区让渡给教皇,助力教皇国得以确立。随后,教皇为丕平举行加冕仪式,以宗教仪式赋予王权神
圣性,此即“君权神授”传统的重要实践。
——摘编自布莱恩 蒂尔尼、西德尼 佩因特《欧洲中世纪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封建社会中教皇和国王之间的关系。
材料三:查理大帝统治期间,连年征战,法兰克王国成为统治西欧大部分地区包括多种部族的大帝国——
查理曼帝国。由于境内各地区缺乏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封建主割据势力强大,查理大帝死后不久,帝国
继承人之间为争夺权力进行了大规模混战,强盛一时的查理曼帝国最终分裂。
——《试论查理大帝与加洛林文艺复兴》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查理曼帝国分裂的原因。(答出两点)“分裂”的结果是什么?
19.历史学习小组以“文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一次探究学习,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文明的多元特征】
第 5页,共 8页
(1)依据图 1、图 2从地理环境和政治制度角度,比较古埃及文明与希腊文明的不同之处。
【文明的延续发展】
图 3 图 4
(2)为图 3道路开通做出巨大贡献的使者是谁?图 3和图 4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的影响?
【文明的创新贡献】
(3)请你从以下史实中,任选两项,论证“古代西方的民主与法治实践推动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要
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规范)
《汉谟拉比法典》雅典的民主政治《十二铜表法》
第 6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C
2.A
3.A
4.B
5.B
6.B
7.B
8.D
9.C
10.C
11.D
12.D
13.C
14.A
15.A
16.【小题 1】①1;②古印度;③耶稣。
【小题 2】思想家: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小题 3】主张:知识即美德;认识你自己;倡导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教育。重要主张:认识你自己。
【小题 4】特点:多使用柱廊结构,建筑风格庄重、典雅。联系:古罗马建筑在风格上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
建筑的柱廊等元素
17.【小题 1】种姓制度;等级划分严格且固定,权力与职责高度绑定且不平等。
【小题 2】神人同形同性;《荷马史诗》。
【小题 3】罗马共和国建立;《十二铜表法》颁布;地跨欧、亚、非三洲,且完全环绕地中海
第 7页,共 8页
18.【小题 1】纽带:土地的赐封;特点:权利与义务交织;等级森严且具有契约性。
【小题 2】关系:相互利用、相互依存。
【小题 3】原因:内部基础薄弱;封建割据势力强大;继承人争夺权力。结果:形成后来德意志、法兰西、
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19.【小题 1】地理环境:古埃及文明:大河流域;古希腊:海洋周边。政治制度:古埃及文明:君主专制
制度;古希腊:民主政治。
【小题 2】张骞;促进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小题 3】论证:选择雅典的民主政治和《十二铜表法》。论述:雅典民主政治中公民享有选举权、参与权
等,培养了公民的民主意识,其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民主制度建设提供了灵感,是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里
程碑。《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它将法律条文公开,限制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使法律更加
公平公正,为罗马法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近代西方法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法治文明进步。
二者从民主政治与法治维度,促进了人类政治文明进步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