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1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4.3.1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基础夯实
知识点 1 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2025陕西榆林期末」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读我国高速铁路八纵八横规划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 ( )
A.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B.内陆密集,沿海稀疏
C.北部密集,南部稀疏
D.网状布局,分布均匀
2.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 ( )
A.京广高铁 B.京沪高铁
C.沪昆高铁 D.京哈高铁
3.与普速铁路相比,高速铁路的优势在于( )
A.机动灵活 B.无需换乘
C.运价低 D.运速快
世界第一高桥———北盘江大桥,位于云南、贵州两省交界处,大桥全长1341 米,桥面到江面垂直高度565米。读北盘江大桥景观图,据此完成4——5题。
4.北盘江大桥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
A.辽阔坦荡 B.地形崎岖
C.千沟万壑 D.雪山连绵
5.北盘江大桥的建成 ( )
①体现了中国的工程技术和创新能力
②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③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④实现了水资源跨地域调配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能力提升
「2025河南驻马店期末」2023 年 11 月,延榆高铁正式开工建设,途经黄土高原等地质复杂区,滑坡频发,桥隧长度占线路总长的94.3%。建成后西安至榆林通行时间将由5小时缩短至2小时,进一步完善陕西高铁网布局。结合延榆高铁规划图,完成6—7题。
6.延榆高铁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高寒缺氧
④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延榆高铁桥隧占比较高的原因是 ( )
A.冻土广布,防止路基塌陷
B.地壳活跃,减轻地震损坏
C.黄土高原,地质条件复杂
D.洪涝频发,减少灾害损失
墨脱在藏语中意为“花朵”,其北、东、西三面高山相环,曾经是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交通的闭塞使墨脱红米、柠檬、有机茶等特色农产品很难打开销路。2021年 5 月 16日,派墨公路最后一个控制性节点工程老虎嘴隧道胜利贯通,该公路于 2022 年9 月竣工通车。读墨脱附近公路分布图和当地地形剖面图,完成8——11题。
8.读图,从林芝到墨脱 ( )
A.沿线地势起伏大
B.平均海拔约2000米
C.三次越过河流
D.经过珠穆朗玛峰
9.派墨公路修建过程中需要 ( )
A.防范台风等灾害的威胁
B.占用河谷中全部耕地
C.保护沿线原始生态环境
D.大量搬迁沿线的居民
10.派墨公路沿线可以看到的特色景观是( )
11.派墨公路通车将 ( )
①便利墨脱与昆明两地间的交流
②缩短林芝到墨脱之间公路距离
③利于墨脱优质农产品向外销售
④推动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5山东青岛期末」2024年6月,深中通道顺利通车。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跨海工程。读粤港澳大湾区及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位于 ( )
A.辽河入海口 B.海河入海口
C.钱塘江入海口 D.珠江入海口
13.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都有较长的海底隧道,主要原因是 ( )
A.减少建设成本
B.方便欣赏海底风光
C.降低桥梁施工难度
D.不妨碍大型船舶通航
14.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对粤港澳大湾区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加强港澳与祖国内地之间的联系,促进港澳地区重工业制造业发展
B.缩短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通行时间,方便湾区人员和货物集散
C.加强粤港澳之间的经济合作,提升香港经济中心地位
D.带动大湾区交通运输业发展,促进港澳与祖国内地的繁荣与稳定
素养提优
15.截至2024年底,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6.2万千米,其中高铁4.8万千米,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再次创新纪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高速铁路对国家发展、带动国民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据测算,我国高速铁路每1亿元投资,对建筑、冶金、制造等上下游关联产业拉动产值10亿元以上,可创造就业岗位600多个。
材料二 “八纵八横”高铁网,造就半径500千米的城市群形成1——2小时交通圈,实现公交化出行;1000千米跨区域大城市间4小时左右到达,实现当日往返;2000 千米跨区域大城市间8小时左右到达,实现朝发夕至,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
材料三 中国高速铁路干线及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
(1)西成高铁自西安到成都穿过A 山脉,最终到达 (地形区)。
(2)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征是 ,从地形和人口分布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3)与其他三个工业基地相比,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煤炭、化工、钢铁等重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4)结合材料,归纳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 1 课时 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
交通网络
基础夯实
1. A我国东部地形平坦,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高铁密集;西部人口较少,地形复杂,高铁稀疏,所以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密集,西部稀疏。
2. B京广高铁是从北京—广州;京沪高铁是从北京—上海;沪昆高铁是从上海—昆明;京哈高铁是从北京—哈尔滨。因此家住北京的小丽同学去上海研学,她最有可能选择的高铁线路是京沪高铁。
3. D高铁运输速度快,相比普速铁路,大大缩短了出行时间,运速快是高铁的最大优势。
4. B北盘江大桥位于云南、贵州两省交界处,地处我国四大高原中的云贵高原,该高原的地形特点是地形崎岖。
5. A北盘江大桥的建成体现了中国的工程技术和创新能力强、促进了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该大桥不能实现水资源跨地域调配。
能力提升
6. B据材料可知,延榆高铁途经黄土高原等地质复杂区,滑坡频发,生态环境脆弱,多沙尘暴天气,故①②④正确;延榆高铁途经区域海拔并不高,无高寒缺氧现象,③错误。
7. C该区域没有常年冻土;该区域位于板块内部,地壳稳定;该区域地处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汛期短,洪涝灾害较少;黄土高原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所以延榆高铁桥隧占比较高。
8. A从林芝到墨脱的地形剖面图中可以看出,林芝到墨脱平均海拔在3000米左右,地势起伏大;林芝到墨脱两次越过雅鲁藏布江,未经过珠穆朗玛峰。
9. C青藏地区没有台风灾害;修建一条公路不会占用河谷中全部耕地;青藏高原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修建该公路要注意保护沿线原始生态环境;该地区人口稀少,该公路修建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搬迁沿线的居民。
图A 为蒙古包,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地区;图B为水乡景色,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图C 为藏族特色居民碉房,常见于青藏地区;图D 为沙漠景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据图可知,派墨公路修建不会便利墨脱与昆明的交流。从图中可以看出派墨公路修建缩短了林芝到墨脱的公路距离。派墨公路修建后便利了墨脱到林芝等地的交通,便于墨脱优质农产品向外销售。派墨公路修建将推动雅鲁藏布大峡谷旅游发展。
12. D辽河入海口位于辽宁省,海河入海口位于天津市,钱塘江入海口位于浙江省,而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南部沿海,深中通道和港珠澳大桥连接的是珠江入海口两岸的区域,所以它们位于珠江入海口。
13. D修建海底隧道会增加建设成本;修建海底隧道不能看到海底风光;修建海底隧道施工难度较修建桥梁大;珠江口是重要的航运通道,有大量大型船舶通行,修建海底隧道可以不妨碍大型船舶通航。
14. A二者的建成缩短了湾区内城市间的通行时间,便于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加强了港澳与祖国内地之间的联系,利于香港发挥自身优势,巩固和提升其经济中心地位;作为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带动了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强了区域交流合作,促进了繁荣稳定。
素养提优
15.答案 (1)秦岭 四川盆地
(2)东稠西疏 东部地区地势平坦、人口稠密;西部地区地势起伏大、人口少。
(3)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等
(4)提供就业岗位;缩短区域间通行时间;加强区域联系;促进经济协同发展等。
解析 (1)读图可知,成都和西安之间的山脉A 是秦岭,秦岭呈东西走向,是南北方的分界线。(2)读图可知,我国高速铁路的分布特征是东密西疏。我国东部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较平坦,起伏小,气候适宜,资源丰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东部高铁线路稠密;西部地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因此西部高铁线路稀疏。(3)图中我国工业基地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读图可知,辽中南工业基地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有利于发展重工业。(4)由材料一“对建筑、冶金、制造等上下游关联产业拉动产值10亿元以上,可创造就业岗位600多个”可知,可以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由材料二“形成1—2小时交通圈”“实现朝发夕至,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意义重大”可知,可以缩短区域间通行时间,加强区域联系,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