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1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同步分层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4.1.1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基础夯实
填图微专题
读我国农业区域差异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用红色笔描出Ⅰ线,这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东侧以 业为主,西侧以 业为主。
(2)用蓝色笔描出Ⅱ线,这是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北侧耕地以 为主,南侧耕地以 为主。
(3)根据我国部分经济作物的分布,分别对应图中数码:花生— ,油菜— ,甘蔗— ,甜菜— 。
知识点 1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2025广东江门期末」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类型。结合图文材料,完成1——3题。
1.图中甲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的牲畜种类不同,主要是受 ( )
A.降水的影响 B.气温的影响
C.地势的影响 D.技术的影响
2.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 ( )
A.靠近铁路的特点
B.垂直分布的特点
C.沿河分布的特点
D.类型单一的特点
3.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最接近( )
A.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B.长江干流一线
C.珠江——南岭—线
D.秦岭——淮河一线
「2025青海海西期末」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4—5题。
4.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
A.平原和高原地区
B.东部人口稠密地区
C.地势第一级阶梯
D.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地区
长江流域优势区大量栽种双季稻(同一块稻田,一年种植和收获两季),而东北地区的稻作制度为单季稻,其影响因素是 ( )
A.热量 B.降水 C.水源 D.地形
「2025江苏泰州月考」甘蔗喜高温、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读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蔗糖产业分布示意图和南宁气候资料图,完成6——8题。
6.甘蔗生长的旺盛期是 ( )
A.12-2月 B.3-5月
C.6-8月 D.9-11月
7.蔗糖产业集中分布在广西的 ( )
A.东南部和东部 B.中部和南部
C.西北部和北部 D.西部和东北部
8.我国糖料作物有“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热量 B.光照 C.地形 D.市场
能力提升
「2025山东临沂月考」近年来,除南方地区外,东北地区水稻种植也越来越普遍。据此完成9——10题。
9.东北稻米品质优于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种植区,其优势条件是 ( )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土壤肥沃,病虫害少,生长周期长
C.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D.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10.华北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是( )
A.山地为主 B.气温太低
C.干旱缺水 D.空气稀薄
「2025山东烟台期末」陕西某高校开展“端午美食”主题班会,陕北、关中、陕南的同学分享了家乡美食。读图完成11——13题。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占全省/% 耕地面积占全省/% 水资源占全省/%
陕北 92 522 14.8 20 9.5
关中 39065 63.1 53 19.4
陕南 74 017 22.1 27 71.1
11.粽子的主要食材是糯米,结合陕南美食,推测陕南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 ( )
A.小麦 B.水稻 C.红枣 D.大豆
12.“黍”是黄米凉糕的主要食材,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其生长习性最可能是 ( )
A.耐旱性强 B.喜温凉湿润
C.喜黑土耐寒 D.喜湿喜热
13.由表格可知,制约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
A.气候 B.人口 C.水资源 D.地形
14.「2025广东江门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五常市(45°N)地处黑龙江省,属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高达 20℃,黑土层厚达数米,有机质高,土壤里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五常大米颗粒饱满,饭粒香味浓郁,被称为“米中极品”,是著名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图1为五常市地理位置和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图,图2 示意五常水稻生长的部分条件。
材料二 五常水稻传统耕作,家庭经营,一年一熟,单产低,远不及普通大米的80%。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五常人用“稻田养鸭”方式成功地保护了稻田环境,取得了综合效益。
(1)描述五常市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其判断依据。
(2)简述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从减少使用化肥、农药的角度,简析“稻田养鸭”方式能够保护稻田环境的原因。
(4)五常大米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请为促进其品牌建设和保护提出建议。
第 1 课时 因地制宜的农业分布
基础夯实
填图微专题 (1)描线略,400 种植 畜牧 (2)描线略,800 旱地 水田 (3)② ③ ④ ①
1. A读图可得,甲区域位于西北地区,该区域自东向西放牧牲畜种类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特别是降水的变化。该区域的降水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导致了草场载畜量的差异,进而影响了牲畜种类的选择。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相对较多,草场载畜量较多,适合放牧牛、马等大型牲畜;而西部地区降水量较少,草场载畜量较少,适合放牧骆驼等适应干旱环境的牲畜。
2. B读图可知,乙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横断山区,因山地海拔高,垂直地带性显著,故乙地区的农业类型分布具有垂直分布的特点。
3. D读图可知,我国北方地区以旱作农业为主,南方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所以图中旱作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重合,接近秦岭—淮河一线。
4. B读图分析,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不是水稻的优势种植区;从图中看,水稻优势种植区也是东部人口稠密地区;其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区和降水量超过400毫米的地区。
5. A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长江流域纬度较低,热量充足,积温高,能够满足一年两熟的热量条件。而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一年一熟的热量条件。
6. C由题干“甘蔗喜高温、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可知,其生长的旺盛期是6—8月,此时降水最丰富,气温较高,适宜甘蔗生长,C正确。
7. B图中蔗糖产业集中分布在广西的中部和南部,东部、北部、西部几乎没有分布。
8. A甘蔗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南方地区高温多雨,适合甘蔗生长,而北方较冷,适合甜菜生长。因此热量是影响糖料作物“南甘北甜”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
能力提升
9. B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土壤肥沃,生长周期长且气温日较差大,利于养分的积累,病虫害少。
10. C华北地区降水较少,干旱缺水,不适合水稻的生长。
方法技巧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技术条件:冷藏、良种、化肥、机械。
11. B由图可知,陕南美食有槲叶粽子,其食材主要是糯米,可以推测陕南的主要粮食作物可能是水稻。
12. A由图可知,“黍”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降水稀少,气候较干旱,其生长习性最可能是耐旱性强。
我们根据表格数据进行分析,关中地区虽然耕地面积占全省的53%,但水资源仅占全省的19.4%,相对于其人口占比63.1%来说,水资源显得相对匮乏。因此,制约关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因素是水资源。
答案 (1)东南高,西北低。判断依据:①从等高线图可知,东南部海拔高;②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
(2)①土壤肥沃,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②灌溉水源矿物质含量高;③光照充足;④昼夜温差大;⑤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
(3)①鸭子在稻田生长,能够除去杂草和害虫;②鸭子的粪便是良好的农家肥料,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
(4)①应建立五常大米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③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解析 (1)读图可知,五常市的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而且从等高线数值可知,东南部海拔高,故五常市的地势特点是东南高,西北低。(2)五常大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土壤肥沃,富含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灌溉水源矿物质含量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周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3)“稻田养鸭”方式能够保护稻田环境的原因:“鸭稻共生”不需要使用除草剂,而是利用鸭子的天然特性来消灭水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从而保持水稻田的干净整洁,同时提高水稻田的通风性,给水稻提供更好的环境。另外,鸭子所产生的粪便也是优质肥料,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同时,鸭子有助于松弛和加厚土层,改善水稻田中的土壤质量,提高水稻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进而提高水稻产量。(4)为了保护五常大米(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我们可以①做到有法可依:制定专门的法律和法规,明确五常大米的地理标志保护范围、标准和管理办法,明确侵权行为的处罚和赔偿责任,提高违法成本,增强保护力度;②建立品牌形象:通过打造五常大米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忠诚度;③加大科技投入,培育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