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环境保护与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环境保护与发展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5.2环境保护与发展
基础夯实
知识点 Ⅰ 积极应对环境问题
近年来,北京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读2013—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各级别天数占比统计图,完成1——3题。
1.北京市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天数占比最低的年份是 ( )
A.2013年B.2015年C.2017年 D.2019年
2.2013—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为( )
A.整体向好 B.不断恶化
C.先变好再变差 D.先变差再变好
3.为进一步巩固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应当( )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我国山地茶叶经济的典型代表。2015——2020年安溪县茶园面积迅速扩张,在不断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也由于不合理开发、低产茶园废弃等造成了许多环境问题。读安溪县2015、2020年土地利用情况表(单位:平方千米),完成4—5题。
年份 土地利用类型
水体 建设用地 裸地 茶园 耕地 林地
2015年 11.01 227.1 17.64 389.65 351.89 1 993.81
2020年 14.84 335.33 29.07 598.49 352.86 1 660.51
4.推测2015——2020年安溪县茶园面积扩张的土地主要来自 ( )
A.水体 B.裸地 C.耕地 D.林地
5.安溪县茶园的不合理开发及低产茶园废弃可能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石漠化 D.湿地破坏
知识点 2 走向生态文明
「2023广东深圳中考」大气本底站是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和臭氧等大气要素的长期变化进行观测的站点。目前,我国已有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下图)。“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继续新建多个站点,进一步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据此完成6——7题。
6.为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新建站点应优先选址于 ( )
①西藏自治区 ②甘肃省
③天津市 ④广东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建设国家级大气本底站的主要目的是 ( )
A.积极应对气候变化B.减轻火山地震危害
C.精准开展天气预报D.监测河流水文特征
我国承诺将采取有力措施,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读我国不同行业碳排放量占比图,完成8——10题。
8.下列产业部门的转型升级,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 ( )
A.制造业 B.出版业 C.零售业 D.运输业
9.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念的是 ( )
A.双面使用纸张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
D.学生上下学私家车接送
10.为助力国家完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下列各区域的减排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东部沿海地区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B.西部内陆地区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
C.北方地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提高高消耗、高排放产业的比重
D.南方地区大力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能力提升
「2024山东滨州中考」为建设美丽中国,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出“三区四带”重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读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布局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我国划分“三区四带”的依据有 ( )
A.人口分布均衡性 B.行政管理一致性
C.生态系统完整性 D.社会文化统一性
12.我国海岸线漫长,国家设置海岸带生态屏障的作用在于优化提升 ( )
A.防风固沙功能
B.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
C.水源涵养功能
D.恢复水土的功能
13.以下对重点生态区、生态屏障区叙述正确的是 ( )
A.黄河重点生态区要做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工作
B.长江重点生态区要做好土地荒漠化防治工作
C.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要做好三峡库区生态综合治理工作
D.三大生态功能区要重点做好本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14.「2025河南南阳期中」下列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有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素养提优:
15.「2024湖南长沙中考」协调发展高质量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读图1——4回答问题。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脆弱,是世界上输沙量最大、含沙量最高的河流。经过多年努力,黄河流域变得地绿、水清、天蓝,经济生态走向良性循环。
(1)读图1,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 (填写地形区),黄河流域“地绿水清”所采用的生物措施是 。
青海省共和县利用“富光、丰水、风好”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清洁能源产业正在高原上“风生水起”。(注:太阳能丰富区日照时数一般大于2600小时/年)
(2)根据图文信息,分别说明该县太阳能与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陕西省榆林市地处毛乌素沙地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治沙过程中,过去栽种高大乔木树种成活率低,后来引种耗水较少的针叶树种——樟子松,成活率高,防风固沙效果突出,成功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根本转变,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
(3)读图3,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简述樟子松成活率高的主要原因。
山东省龙口市炼铝工业过去靠“晋煤外运”提供能源,现在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从青海输送大量清洁能源(即“青电入鲁”工程),实现了经济生态良性发展。
(4)简要说明“青电入鲁”工程对于能源输入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所产生的有利影响。
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发展
基础夯实
1. D由图可知,北京市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天数占比最高的年份是2013年,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天数占比最低的年份是2019年。
2. A 由图可知,2013—2020年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为整体向好,优良天数增加,污染天数减少。
3. B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包括:绿色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化率;工业废气达标处理;禁止焚烧秸秆,回收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健全大气污染治理法律法规等。
4. D 读表可知,2015——2020年安溪县水体面积、裸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保持稳定,林地面积显著减少,由此推测,2015——2020年安溪县茶园面积扩张的土地主要来自林地。
5. A由于过度开辟茶园、破坏林地、低产茶园废弃等,使得当地植被遭到破坏,植被水土保持的功能下降,加上当地位于福建省东南部,降水丰富且集中,多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因此可能引发水土流失。
归纳总结 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地势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土壤疏松,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樵采、过度放牧、不合理开矿和工程建设等人类活动破坏植被。
6. C读图可知,我国已有的7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分别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云南省、北京市、黑龙江省、湖北省和浙江省,为实现全国观测站点的均衡覆盖,新建站点应优先选址于①西藏自治区和④广东省。甘肃省离青海省较近,不符合题意;天津市离北京市较近,不符合题意。
7. A大气本底站是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和臭氧等大气要素的长期变化进行观测的站点,所以建设国家级大气本底站的主要目的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8. A由我国不同行业碳排放量占比图分析可知,制造业占56%,故对碳达峰影响最大的是产业部门是制造业。
9. D学生上下学私家车接送是加大环境污染、浪费能源的做法,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念;而按需点餐光盘行动、随手关灯和双面使用纸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理念。
10. C东部地区经济发达,能源利用技术水平高,因此应推进自主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量。西部地区由于煤炭等资源开采和加工,环境污染大,应加强环境监管,合理推进产业布局,减少碳排放量。北方地区以火力发电为主,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增加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比重;北方重工业发达,应逐步降低高消耗、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水能丰富,应大力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能力提升
11. C由题可知,为建设美丽中国,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十四五”时期我国提出“三区四带”重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我国划分“三区四带”的依据主要是生态系统完整性。
12. B我国海岸线漫长,国家设置海岸带生态屏障的作用在于优化提升海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主要包括保护和修复海洋生态系统、减轻海洋灾害风险、提升生态和社会效益等方面。
13. D黄河重点生态区要做好中上游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长江重点生态区要做好三峡库区生态综合治理工作;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要做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工作;三大生态功能区要重点做好本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
14. A风力发电利用风能,太阳能发电利用太阳能,水能发电利用水的势能,其发电过程中均没有产生二氧化碳;火力发电要燃烧大量的煤,煤燃烧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素养提优
15.答案 (1)黄土高原 植树造林/生态退耕
(2)地处青藏高原,地势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丰富。
(3)地处半干旱区,降水少;樟子松为针叶林,蒸发量小,耗水较少。
(4)缓解能源短缺,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大气质量。
解析 (1)读图可知,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黄河流域“地绿水清”所采用的生物措施是植树造林等,还与缓坡建梯田、坡脚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2)青海省共和县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位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丰富。(3)读图可知,榆林市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地处半干旱区,降水少,因此引种耗水较少的针叶树种——樟子松,成活率高,防风固沙效果突出。(4)“青电入鲁”工程可以缓解能源输入地能源短缺,直接输送来的清洁能源可以优化当地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