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5.1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基础夯实
知识点 I 自然灾害严重
「2025吉林长春期末」寒潮和台风都属于气象灾害,它们一个来自高纬度地区,一个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洋面。读影响我国的寒潮、台风路径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寒潮的发源地位于 ( )
A.西伯利亚和蒙古 B.北极
C.青藏高原 D.南极
2.图中①②③④四省区中,受本次寒潮影响最小的省区是 ( )
C.① B.②
C.① D.④
3.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发生的季节是 ( )
A.春夏 B.夏秋
C.秋冬 D.冬春
泥石流是在坡度较陡的沟谷中形成的饱含石块和泥土的特殊洪流。读中国泥石流、洪涝灾害分布图,完成4——5题。
4.下列自然灾害中,与泥石流同属地质灾害的是( )
A.洪涝 B.台风 C.滑坡 D.寒潮
5.我国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在 ( )
A.起伏和缓的平原 B.坡陡雨多的山区
C.气候干燥的沙漠 D.植被茂密的沿海
知识点 2 除害兴利并举
「2025福建厦门月考」我国南方某山区经常发生滑坡和泥石流灾害,严重影响了村民生活。据此完成6——7题。
6.该山区滑坡、泥石流多发的气候原因是( )
A.光照强烈 B.蒸发旺盛
C.降水集中 D.年温差大
7.当地政府部门为减少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预防措施为 ( )
①修建护坡工程,加固灾害多发路段坡面
②将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交通线路改道
③加强山体植被保护,植树种草,保持水土
④减少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附近的生产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2年 10 月 6 日江苏省兴化垛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当地人在低洼沼泽地区挖河泥,将淤泥与水草混合物堆积成高出水面的田垛,用来种植作物,形成了垛田。结合下图回答8——9题。
8.垛田出现的地区可能是 ( )
A.东南丘陵 B.东北平原
C.黄土高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9.垛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当地河湖密布 B.气候暖湿
C.地势低洼,易受渍涝 D.土地肥沃
知识点3自救互救
「2025陕西榆林期末」受强冷空气影响,2024年10月19日,内蒙古中部、山东、江苏北部等地出现了6——12℃降温,19——21日,西北地区东部、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淮等地有小到中雨(雪)。据此完成10——11题。
10.强冷空气可能带来的气象灾害是 (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11.受本次强冷空气影响,以下应对方式合理的是 ( )
①外出注意交通安全
②注意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③牲畜、家禽、农作物等无需采取防寒措施
④在海上航行、作业的船舶需注意安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25河北保定期末」泥石流埋田塞河,断路毁屋,是我国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在野外遭遇泥石流时,下图中所示正确的逃生方向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能力提升
「2025吉林期末」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完成13——15题。
13.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 (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南地区 D.东南沿海地区
14.每年我国大多数地区经常发生旱涝灾害,主要是由于我国 ( )
A.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
B.夏季风活动不稳定
C.气候复杂多样
D.地形复杂多样
15.下列关于一些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的应急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
A.雷雨天气在野外躲在大树下
B.泥石流发生时顺着泥石流运动方向撤离
C.地震发生时躲在高大建筑物下面
D.遭遇洪水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
寒潮和台风的区别:寒潮来自亚欧大陆内部,向南、东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台风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2025山东烟台期末」中国是一个灾害频发的国家。读中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完成16——18题。
16.干旱出现频次>30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①西北地区 ②华北地区
③长江中下游地区 ④珠江三角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以下对上述地区旱灾频发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 )
①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②河流水量大
③工农业需水量大 ④城市需水量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为减轻干旱灾害,可采取的措施是 ( )
①疏浚河道 ②修建水库
③种植耐旱作物 ④建设海绵城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素养提优
19.「2025山东淄博期中」2024年1月21 日,寒潮天气不断深入我国,中东部地区气温持续降低,并伴有大风天气,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雪蓝色、寒潮黄色、大风蓝色预警。我国是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可知,黄河流域为 多发区,该灾害主要发生在 季。
(2)从图中可知,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 洋,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写出我国受台风影响较大的省区简称 (至少写2个)。台风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较大,请写出台风的不利影响。
(3)影响我国的寒潮往往带来大风、降温天气。为了防范和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请你为政府部门提出一点应对措施。
(4)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基础夯实
1. A冬季亚欧大陆气温低,在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形成冷高压,为影响我国寒潮的发源地。
2. D读图根据寒潮的移动路径,④地纬度最低,所以受寒潮影响最小。
3. B根据所学知识,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台风常发生在5—10月,7—9月最多即夏秋季节。
4. C泥石流和滑坡都属于地质灾害,是山区常见的由自然因素引发的灾害,它们通常与地形陡峭、地质条件不稳定等因素有关。
5. B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陡峭的地形、大量的松散物质和短时间内的大量降水,坡陡雨多的山区具备这些条件,因此我国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在坡陡雨多的山区。
;在该山区,降水集中是导致滑坡、泥石流多发的一个重要气候原因。当短时间内降雨量过大时,雨水会大量渗入地下,使土壤和岩石间的摩擦力减小,土体和岩体的稳定性遭到破坏。而且雨水在地表汇聚形成坡面径流,会对山坡进行冲刷,推动松散的土石向下滑动,从而引发滑坡和泥石流。
7. C为减少滑坡、泥石流造成的损失,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有:修建护坡工程,加固灾害多发路段坡面;加强山体植被保护,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保持水土;减少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附近的生产活动等。
8. D据图分析可知,垛田河道密布,故出现的地区可能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平原河湖众多,地势低平。
9. C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又因为地势低洼,易受渍涝,当地人在低洼沼泽地区挖河泥,种植农作物,形成垛田。
10. D强冷空气快速南下,导致大幅度降温的天气是寒潮。
11. C强冷空气来临时,我们外出要注意交通安全;注意增添衣物,以防感冒;在海上航行、作业的船舶需注意安全;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断绝饲料来源,甚至冻死体弱的牲畜,农作物也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所以寒潮来临时牲畜、家禽、农作物等需要采取防寒措施。
12.8结合所学知识,遇到泥石流正确逃生方向为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能力提升
13. D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靠近热带洋面,是台风频繁登陆的地区。
14. B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规律反常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向北推进速度快,会造成北涝南旱;如果夏季风势力弱,向北推进速度慢,会造成南涝北旱。
15. D雷雨天气在野外躲在大树下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大树比较高,容易被雷电击中,雷电可能会通过大树传导到人体,造成雷击事故。泥石流发生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运动方向的山坡上跑,因为泥石流速度快、破坏力强,顺着其运动方向撤离很难逃脱。地震发生时,高大建筑物在地震时可能会倒塌,造成人员伤亡,应该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或者墙角等相对安全的地方。遭遇洪水时,往高处转移,等待救援,是比较合理的应急措施。
16. B从图中可以看出,干旱出现频次>30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珠江三角洲。
17. C干旱灾害频发的原因通常与降水不稳定、需水量大有关。选项①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即降水不稳定,选项③工农业需水量大和选项④城市需水量大都增大了水资源需求与供给的不平衡。
18. B减轻干旱灾害的措施主要是通过调蓄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修建水库和种植耐旱作物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匮乏问题,建设海绵城市有助于增加水体蓄积和涵养、②③④正确;疏浚河道有利于缓解洪涝灾害,对干旱灾害影响不大,①错误。
素养提优
19.答案 (1)干旱 春
(2)太平 东南沿海 台、闽狂风、暴雨、风暴潮等。
(3)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加强交通路况及电力巡查,及时做好除冰除雪等。
(4)气候: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解析 (1)黄河流域为干旱多发区,春季黄河流域降水少,气温回升快,且多大风,蒸发量大;小麦返青,灌溉需水量大,所以春旱最为严重。(2)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来自太平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我国受台风影响比较大的省区有台湾省(简称台)、福建省(简称闽)、广东省(简称粤)等。台风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等,会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比较大。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防范和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有: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预报信息;加强交通路况及电力巡查,及时做好除冰除雪,全力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4)从图中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洪涝多发区之一,洪涝灾害多发生在夏季,多发的自然原因有: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排水不畅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