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德惠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入学考试C.只有善于吸取教训,才能积累人生的智慧,正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D.班长竞选,一贯默默无闻的他竟然报名了,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吗?语文学科试卷7.(2分)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一、基础知识(本大题12小题,共24分)A.人生就像一支蜡烛,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B.整个礼堂挤得连针也插不进去。A.琴弦(xun)机械(xie)原谅(liang)缥缈(miǎo)C.如往常一样,他径直走向了那家餐馆。B.地域(y心)蜜饯(zhan)狡黠(xia)藐视(miao)D.小秧苗整整齐齐地排着队,向春风老师点点头,鞠个躬。C.山坞(wù)扳倒(ban)灼热(zhuo)功勋(xn)8.(2分)对下列句子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D.恶劣(liè)崇高(chong)瞥见(piě)婀娜(nu6)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2.(2分)下列四组词语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②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A.书籍沸腾不可思议暴露无疑③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B.惊慌严竣胆战心惊熙熙攘攘④苟周于事,不必循旧。C.领域依偎沧海一粟见微知著A.①善良②伤感(③思念(④周全B.①善良②惜时③思念(④创新D.尖锐残暴精兵减政万不得已C.①考验②惜时③节俭(④创新D.①考验②伤感(③节俭(④周全3.(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9.(2分)下列句子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树荫)A.我问那个卖烧饼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这)B.学三个月的,手艺扎根在眼里:学三年的,手艺扎根在心里。C.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骑兵)C.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D.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通顺、通畅)D.无名战士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4.(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10.(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花开花落,我们在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A.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的作文水平增加了。B.考古学家的发现,使这件珍贵的青铜器重见天日B.在那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C.这些敌人残害了许多无辜的百姓,真是死得其所。C.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争先恐后地挤进了展览馆。D.我们虽然刚刚输了比赛,但是依然心平气和地祝贺对手取得了胜利。D.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增进了友谊。5.(2分)在下面句子的横线处填上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1.(2分)根据对联知识,“大地春光红艳艳”的下联应该是哪一句?()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你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前A.祖国处处气象新B.一声爆竹万家春途。,选择朋友一定要慎重,这往往关系一时,关系一生。C.神州佳节乐陶陶D.重重绿树绿重重A.但是不但而且B.可是尽管还是12.(2分)下列选项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的是()C.所以虽然可是D.因此不仅而且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6.(2分)下面哪一条俗语用的不恰当?()二、积累运用(本大题4小题,共10分)A.这里没有外人,你用不着遮遮掩掩,还是“打开天窗说亮话”吧。13.填空B.这件事别人都说我做得好,只有你总说这不好那不好,真是“鸡蛋里挑骨头”。1德惠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学科参考答案1.C2.C3.D4.C5.D6.D7.C8.C9.C10.D11.C12.D13.(1)千里莺啼绿映红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枝红杏出墙来千磨万击还坚劲(2)变则新,通则久日日新(3)忠言逆耳利于行(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4.交待了小伙子的身份,(1分)为下文写小伙子不会用自动售货机做铺垫。(1分)15.①动作(1分)②神态(1分)③小伙子因不会使用自动售货机而焦急、尴尬的情状。(2分)16.围绕“感谢您教会了我使用自动售货机”来答。(3分)17.帮助别人的同时注意保护别人的自尊心,这需要想一想采取恰当的帮助方式的。(2分)我教女儿在帮助小伙子的同时又不让他尴尬。(2分)18.D19.A20.不能,(1分)括号中的内容体现出说明文的严谨性,可以令读者信服。(2分)21.示例:一座座桥,一条条铁路都离不开您的智慧与汗水,离不开您的家人的默默支持,离不开您对祖国的爱。您是祖国的建设者,人民的勤务员,社会的推动者。22.年画灯彩:23.①×②√③√④√:24.C25.26.略德惠市第五中学七年级入学考试语文(答题卡)(二)(10分)实用性文本阅读18.()(2分)、基础知识(共24分每空2分)19.()(2分)12345620.789101112二、积累运用(共10分每空1分)(3分)13(1)21.(3分)(三)(8分)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22.(2分)23.(4分)①((3)②((4)③()三阅读(31分)(一)(13分)文学类文本阅读④()14.24.()(2分)四、表达(35分)25.口语交际(5分)(2分)15,(2分)(2分)16.(3分)17.11111111(4分)26.写作(30分)4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第五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pdf 答案.pdf 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