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莲都区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g = 10 N / kg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秋天校园里桂花飘香,吸引同学前来观赏。请根据信息回答下面小题。同学驻足赏花,感受到芳香四溢。这些感觉的产生部位是( )眼 B.鼻 C.大脑 D.舌提琴等弦乐器都是通过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演奏者演奏时,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改变,来改变琴弦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改变声音的(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响度和音色如图,一群小鸟栖息于湖边,平静水面上有其清晰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影”是正立等大的虚像B.“倒影”形成是由于光的折射C.“倒影”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当它们低头喝水时,“倒影”将比小鸟要小人生如三道茶,先苦后甜,最后回味无穷。下列关于人体的感觉描述,错误的是( )A.人有四种基本味觉:甜、酸、苦、辣B.人在感冒时,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都会降低C.痛觉的产生对人有一定的保护意义D.食物刺激味觉细胞,产生相应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味觉神经传到大脑产生味觉5.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B.只有AB之间有光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D.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6. 我国高速列车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了新福祉,为世界高速列车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动车组轨道用的是超长无缝钢轨,可以避免轮与轨之间的缝隙碰撞发声,从而给乘客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列实例中,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A.摩托车上的消音器B.路口的噪声监测仪C.高架路上的隔音板D.工厂里的降噪耳塞7. 如图为某款数码相机的成像原理,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拍照时,将镜头对准景物,相机通过自动调节,就能得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B.为扩大拍摄范围应将镜头靠近景物C.拍摄到更大的像应将镜头远离景物D.景物在2倍焦距以外才能成缩小的像8. 眼睛让我们看见多彩世界。下列属于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做法是( )A.长时间使用电脑 B.躺在沙发上看书C.看书一小时后远眺窗外 D.用手揉进入异物的眼腈小曙假期外出游玩时拍摄了四张照片(如下图所示),对其中涉及的光学现象进行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A.桥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形成的,是太阳的虚像C.水中花“折断”是因为光在传播时发生了折射D.玻璃幕墙反射光刺眼,是因为发生了漫反射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产生力B.只要有物体,就一定会产生力的作用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D.孤立的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下列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B.公交车上一般都安装有供站立者使用的拉手C.跳远时快速助跑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击几下就紧了如图所示,用手拉弹簧使弹簧伸长,弹簧发生了形变。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B.在弹性限度内,拉弹簧的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C.发生形变后的弹簧对手产生弹力D. 手对弹簧的拉力大于弹簧对手的拉力如图所示,悬挂小球A的线与水面夹角为β,铁架台底部与水平桌面夹角为θ,现抬高铁架合右边,使夹角θ稍微增大,则β( )A.变大 B. 不变C. 变小 D.无法判断科学需要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下面有关教材中的实验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在水中敲击铁块,听不到敲击声B.用手拨动伸出不同长度的钢尺,听到的音色不同C.用力敲鼓时,小纸屑的振动幅度变大D.抽尽玻璃罩内的空气后,还能听到铃声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图甲中是利用钢尺探究声现象的实验情景,人们是利用耳朵感受世界上的各种声音的。(1)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2)图乙是耳的结构,当声音进入人耳,声波会撞击 (填图中序号)处产生振动,进入内耳后,通过耳蜗将这一信息沿听神经传到人体大脑形成听觉。(3)如下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最高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 。图甲是光纤原理图,图乙是利用水流模拟演示光纤原理的实验装置图。如图乙所示,在一个透明大塑料瓶的侧壁打一个小孔,插入一小段吸管,接口处用热熔胶密封,然后在瓶内装满水,盖上瓶盖并用手指堵住瓶盖上的透气孔。在瓶的另一侧放一支激光笔。调节光束的方向,让光束正好能射中对侧的小孔。松开堵住透气孔的手指,让水流到盆里,会看到光随弯曲的水流照到盆底,在盆底产生一个光斑。(1)在这个实验中,激光笔的光束是沿水流的 (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 (填“反射”或“折射”),最后射到盆底。(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本实验应该在 (填“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5°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发现光点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 (选填“升高”或“下降”或“不变”)了,分析此装置,我们发现它的主要优点是 。鼎湖峰,是缙云县仙都著名的风景区,备受人们喜爱。鼎湖峰,状如春笋,直刺云天,高 170.8 米,山锋下湖水深约2m,山峰与映在水中的倒影形成美丽的风景。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 m。湖中有许多鱼,人们看到的鱼是由光折射形成的,看到的鱼像比实际的鱼要 (填“深”或“浅”)一些。如图所示,在蹦床运动中,人对蹦床的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 ,蹦床对人的力的作用效果主要是 ,这两个力的方向是 (填“相同”或“相反”)的。我国发射的“嫦娥”系列卫星,使中国航天“嫦娥奔月”成为现实。卫星在到达月球附近时,需要减速才能围绕月球运动。减速的方法是卫星携带制动火箭沿运动方向向 (填“前”或“后”)喷火,其中运用的原理是 。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的身高约1.75m,体重约68kg,如图所示为汤洪波出舱活动时的情境示意图。(1)汤洪波在地球上受到的重力 N。(2)图中 能表示他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填写数字)。如图,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025年6月6日是第30个全国“爱眼日”,作为青少年要爱眼护眼,科学用眼。为进一步探究“眼睛的成像规律”,小科自制了一个水凸透镜来模拟晶状体,如图甲所示。水凸透镜通过注水或抽水可改变自身厚度大小。当向水凸透镜里注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小;当向水凸透镜里抽水时,水凸透镜的焦距将变大。(1)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 ;(2)小科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安装至如图甲所示位置,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3)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 (填选项);A.无影响 B.像变为原来的一半 C.能成完整的像,像变暗 D.不成像(4)《探索·发现》是小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暑假期间,小科在家观看节目。妈妈提醒小科不要长时间在电视前观看节目,不然会加速近视眼的形成。下图中能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 。小洲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1)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洲选择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她将一支 (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另一支蜡烛所成像的位置。(2)小洲将成像的物体换成棋子后再次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棋子,其都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如图甲所示,则较亮的像是光线经 (填“MM'”或“NN'”)面反射形成的。(3)经过改进,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洲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如图乙所示;她应分别测出 (填“a、b”“b、c”或“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4)如图所示,若小洲想要用字母模型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应最好选用____。A. B.C. D.26. 为了节能减排,某科学兴趣小组为学校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设计了方案。(1)【项目设计】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该方案主要依据反射定律,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对反射定律的研究,老师给出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将纸板倾斜放置,让光线贴着纸板 A 沿 EO方向射向镜面, (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设计改进】在后续的讨论中,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图甲方案中镜面反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因此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先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后,让光线斜射到球场顶端,再经过漫反射后照射到篮球场,如图丙所示。图丙中对漫反射区域的墙面有什么要求,写出一点 。(3)【设计优化】为使设计更加完善,现向同学们征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雨水可能通过采光井进入地下球馆 在井口安装透光玻璃环境光线较弱时,室内补光不足 增加平面镜 /27.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滑下,观察小车沿不同材料的水平表面上运动情况,如图所示。(1)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这样做是为了 。(2)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 (选填“远”或“近”)。(3)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运动的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保持 运动状态不变。(4)通过本实验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28.已知月球上的物体被月球吸引也受到“重力”作用,月球上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是什么关系呢?假如你是一名航天员,驾驶飞船到达月球,对此问题进行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表是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处应该填写 。次序 质量m(kg) 重力(N) ?1 5 8.32 10 16.63 15 24.94 20 33.2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图上做出质量m-重力G的图形。该实验能得出 结论。实验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综合题(29题10分,30题、31题、32题各4分,33题6分,34题7分,共35分)29.根据要求完成作图。做出入射光线OA的反射光线 (2)做出AB的像A'B’(3)根据光路图画出合适的透镜(4)小球的重力为15牛,画出小球重力的图示。30.如图所示,用力击打一摞棋子中间的一个,该棋子飞出而上面的棋子落下,棋子飞出上面的棋子具有 且受重力的作用而落下,重力的方向为 。31.如图小球向上运动经过B点,此时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如何运动 。如小球运动到最高点A点,此时一切外力消失,小球将如何运动 。32.将一根筷子插入土豆中,再用铁锤快速向下敲打筷子,看到土豆不往下掉,反而往上爬了。这是为什么呢,请解释说明。3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地形的仪器,一艘科考船在经过某海域水平面等间距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海地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秒、0.16秒、0.30秒、0.14秒、0.30秒。则:(1)该海域海底的大致形状如图中的 。(2)超声波可以探测海底地形,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3)已知超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请列式计算A位置海底的深度。34. 质量为50 kg的小科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水平路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行驶,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自行车净重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车轮直径轮胎承受的最大气压问:(1)小科和自行车的总重力是多少?(2)小科在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会对地面产生压力(符号是F),此压力大小等于小科和自行车的总重力,压力的作用效果用压强表示,压强的定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作压强"(温馨提示:我们已经学过“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作速度”),压强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牛/米2,也叫帕斯卡,简称帕,你能计算小科在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帕吗?(请写出公式再代入数据计算)莲都区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A A C A D C C B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 C B D B 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6.(1) 振动 (2) ② (3) 丙 甲丙17. (1) 内 反射 (2) 黑暗18. 700 升高 放大微小的高度变化19. 341.6 浅20.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相反21. 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2.(1) 680 (2) ③23. 2.2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4.(1) 同一高度 (2) 缩小 (3) C (4) ② ④25.(1) 未点燃 (2) MM' (3) a、c (4) D26.(1) 不能 在 (2) 粗糙、凹凸不平等(3) 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射角会发生变化,反射角也会发生变化27.(1) 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等 (2) 远(3) 匀速直线 (4) 不需要28. (1) 重力/质量 ;(3) 在月球上重力与质量成正比(4) 多次测量,得到普遍结论四、综合题(29题10分,30题、31题、32题各4分,33题6分,34题7分,共35分)29.作图略30. 惯性 竖直向下31. 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静止32.土豆原来处于静止状态,铁锤快速敲打筷子时,筷子向下运动,土豆由于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因此看到土豆不往下掉,反而往上爬了。33.(1) A (2) 信息(3)解:s=vt=1500m/s X 0.3s/2=225m答:A位置海底的深度为225m(1)G=mg=50KgX10N/Kg=500NG总=500N+200N=700NP=F/S=700N/0.005m2=140000Pa莲都区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6.(1) (2) (3)17. (1) (2) 。18.19.20.21.22.(1) (2)23.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40分)24.(1) (2) (3) (4) 。25.(1) (2) (3) (4)26.(1) (2)(3) 。27.(1) (2)(3) (4)28. (1) (3)(4)四、综合题(29题10分,30题、31题、32题各4分,33题6分,34题7分,共35分)29.(1) (2)(3)(4)30.31.32.(1) (2)(3)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莲都区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doc 莲都区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卷.doc 莲都区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试卷 参考答案 答题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