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
语文试卷
一、基础积累(20分)
1.(7分)阅读回答问题。
近年来,贵州因地制宜——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旅游业、绿色农业等新兴产业,经济活力妙手偶得。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让贵州从“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传统印象,转变为“云上贵州,数据高地”的崭新名片。
“支支串飞,小车小团”政策推进贵州“快进慢游”体系建设,为当地人和长途báshè① 而来的游客朋友提供出行便利。贵州依托“一枢纽十支线”11个机场布局,自出心裁打造“支支串飞”模式,推出了“干支联动”“支支串飞”航线组合,覆盖多个重要城市,构建起更加便捷的空中交通网络。通过“小车小团”服务实现“大交通”与“小交通”的联结,畅通旅游“最后一公里”。
在这片山水连绵、重luán② 叠zhàng③ 的土地上,无论是遵义的海龙屯温泉,还是安顺的龙宫温泉,又或是铜仁的石阡温泉,都以其温暖的水质和宁静的环境为冬游贵州留下一片温暖。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3分)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因地制宜
B.妙手偶得
C.自出心裁
D.联结
2.(10分)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①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④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⑤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     ,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白杨礼赞》)
⑥兴尽晚回舟,    。(李清照《如梦令》)
⑦陶渊明《饮酒(其五)》中,形容事物有真意妙趣,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诗句是:    ,    。
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了“国恒亡”原因的句子是:    ,    。
3.(3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诗十九首》是一组古诗,在我国五言诗的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B.古代地名中的“阴”和“阳”是方位指示,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
C.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子夜》等。
D.《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二、阅读能力(50分)
4.(3分)读完《昆虫记》后,小南同学做了如下读书笔记,其中对昆虫习性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绿蚱蜢——食性很杂,喜食昆虫,尤其是没有硬甲的昆虫,还爱吃水果甚至草类等素食。
B.松毛虫——临近寒冬时,松毛虫会在松树高处的枝梢上吐丝来修建坚固且能御寒的住所。
C.纳博讷狼蛛——小狼蛛孵出之后,母狼蛛会日夜不歇地在背上驮着它们,长达七个月。
D.萤火虫——善于利用“心理战术”捕食,捕获猎物前,一般会先摆出吓人的姿态震慑它。
5.(2分)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读完《红星照耀中国》后,同学们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它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也有同学认为这部书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它为我们还原了真实的历史。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整本书的内容加以阐述。
6.(14分)现代文阅读。
老贵和他的孙女
侯发山
①蕾蕾大学毕业,应聘到城里一家知名新能源公司上班。一切安顿下来后,她准备把爷爷老贵从老家接过去。老贵既高兴,又很纠结。
②蕾蕾一岁那年,她的父母意外去世。老贵承担起爹妈和爷爷多重角色,咬着牙咽下生活中的苦涩,把蕾蕾抚养大,让她健康快乐地长大;把她从幼儿园送到大学,从乡村送到城市。老贵盼望着蕾蕾大学毕业后留在大城市,将来在城里生根发芽。听到蕾蕾要接自己去城里,老贵高兴之余却有点惆怅。可能人上了年纪,就有点故土难舍,他想让蕾蕾回到自己的身边,陪自己变老,想法虽然有点狭隘,却是他心底的真实想法。晚上,蕾蕾又跟老贵用电话交流:“爷爷,您六十多了,该歇歇了。”
③“蕾蕾,不种地就轻松多了,放羊也不累。”原来种地时,耕、耙、种、锄、收、晒、藏等,一年四季,有干不完的活儿。几年前,村里响应国家退耕还林的号召,土地都种上了树。老贵闲不住,也为了给蕾蕾挣点生活费,就养起了羊。起初只养了两只羊,如今已扩展到大小二十多只。
④“爷爷,咱那里又不是草原,在山上跑来跑去,风吹日晒,也不轻松啊。”老家藏在大山深处,大伙儿都住在山脚下,土地零星地躲在大山的皱褶里。
⑤“山上没有大树,留不住水分,草也不行,不放吧,没事干。”老贵在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操心他的羊,日子过得从容散淡。
⑥“来我这里嘛,我有工作了,能挣钱了,租了房子,有地方住……”老贵打断蕾蕾的话:“我想去,又怕不习惯。”“没事,时间长了就好了。”“听说城里到处是高科技,我怕不会用。”“电器都是智能的,我在办公室用手机就能操作。”
⑦老贵有点动心了,自己进城,祖孙俩能住在一起,也不耽误蕾蕾的工作,只要蕾蕾高兴,自己受点委屈也无所谓。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能陪蕾蕾几年?人啊,不能太自私了。想到这里,他心里叹口气,道:“现在是夏天,羊卖不上价,等到年关能卖个好价……开春了再说吧。”“好,爷爷,一言为定。”
⑧到了秋天,村里来了一个工程队,他们在山坡上装上了太阳能光伏板,一块块光伏板像一面面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成了山上的一道风景。让老贵高兴的是,他们安置了村里不少闲散劳动力到工地做一些日常的维护工作。有了光伏板的遮挡,山上的水分蒸发得慢,草也长得旺盛。他在下边放羊,也不受太阳的暴晒了,遇到风雨天气,他和羊还可以在下边躲避。山上渐渐热闹起来,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生机。
⑨老贵心里痒痒的,不想进城了。他正烦恼怎么跟蕾蕾说时,蕾蕾突然带着行李回来了。“回来休假?”老贵心里十分疑惑。
⑩“爷爷,我这次回来再也不走了。”蕾蕾说罢,对着老贵眨巴了两下眼睛。“你……你……这……蕾蕾,这是在外面受委屈了?”老贵着急地说,“你快告诉爷爷。”见蕾蕾脸色平和,又调侃,“不会是干得不好,让人家给撵回来了吧?”
蕾蕾上前挽着老贵的胳膊,噘着小嘴说:“爷爷,您太小看您孙女了,我是回来工作的。”“工作?总不会是跟我一起放羊吧?”老贵笑道。“爷爷,您说对了,我就是回来陪您放羊的。”“什么!……”老贵惊道,眼睛瞪得老大。蕾蕾的话像一瓢冷水,把老贵的心一下子泼凉了。
蕾蕾“扑哧”一笑,指着山上的光伏板,说:“爷爷,这就是我们公司整的,我回来就是负责这块区域的管理工作。”老贵笑了。
太阳升高了,光伏板也笑了起来,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此刻,老贵觉得山上的光伏板真好看,好看得让他想哭,连心里的疙疙瘩瘩都一下子荡平了。
(选自《金山》2024年第5期,有删改)
(1)老贵在得知孙女要把他从老家接到城里去时“既高兴,又很纠结”,他为什么会有如此反应?下列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贵为蕾蕾实现了自己的期待,有了一份好工作而高兴。
B.老贵为想把孙女留在老家帮自己放羊的自私感到纠结、羞愧。
C.老贵为孙女孝顺、能与孙女团圆而高兴。
D.老贵为自己是留在老家还是去城市陪伴孙女而纠结。
(2)文中的老贵是一个怎样的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疼爱晚辈
B.热爱家乡
C.善解人意
D.故步自封
(3)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分析作者写作这部分内容的作用。(4分)
(4)请选择恰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7.(14分)阅读回答问题。
出发!“明珠”向海踏浪行
黄志明
①2024年1月,身涂“敦煌飞天彩带”的爱达 魔都号安全靠岸,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多名首航游客,面带微笑,井然有序地下船,这艘我国独立制造的大邮轮顺利地完成了首航。
“巨无霸”
②爱达 魔都号是国产首艘大型邮轮。要知道,建造大型邮轮绝非易事,让我们一起看看这艘海上“巨无霸”吧!
③爱达 魔都号长度为323.6米,宽37.2米,高度为70米,可容纳6000多人。全船零件数达2500万个,数量相当于C919大飞机零件数的5倍、复兴号高铁列车零件数的13倍;总电缆布置长度达4200千米,相当于上海至拉萨的距离。
在钢板上“绣花”
④面对大型邮轮,建造人员犹如在钢板上绣花,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度要求都极高。为了减轻船的自重,大型邮轮在建造中,使用了大量厚度在8毫米以下的薄钢板。在通常的船体建造中,钢板的平均厚度在20毫米左右,但在这艘大型邮轮里,钢板变得十分纤薄,这也对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造现场,十几米长的薄板需要被小心翼翼地卸下,就像是巨型的面片一样,整个运输过程钢板必须保持平直,然后再运送到车间里进行裁切。
有火锅,有5G
⑤现在,邮轮的主要作用已经不是运输货物,而是为乘客提供海上娱乐休闲服务。爱达 魔都号庞大的上层建筑上,设有生活娱乐区域。最有意思的是,餐饮区域还加入了我国特色的火锅店等元素。吃火锅可是以前国外邮轮所没有的。不过问题也来了,吃火锅很香,味道飘到别人房间里怎么办?这个时候就要求邮轮的门和空调设计得巧妙,不能串味儿,建造的精确程度就是从这一点一滴的细节体现出来的。关于网速问题,爱达 魔都号实现了全船5G移动网络覆盖,开创了全球“5G邮轮”先河。
⑥此外,船上还配备了医疗中心,诊疗室、手术室、X光机也一应俱全。整艘邮轮犹如移动的“海上现代化城市”。
漂在海上,绿色排放
⑦大型邮轮就像是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城市,每天船上都会产生大量垃圾,但船上并没有垃圾车运走,那么,长期航行在海上的邮轮是如何有效处理垃圾,并实现绿色排放的呢?
⑧首先,垃圾会被分类处理,不同的垃圾使用不同的处理手段。例如船上的食物垃圾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对环境无害的、海洋生物可食用的,直接抛入海中;二是丢入船上的食物垃圾桶后统一处理。塑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也有专门的回收方法。
⑨其次,爱达 魔都号特别配置了高级垃圾处理装置等设备,可以处理邮轮运营中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保护海洋环境。同时,爱达 魔都号使用低硫燃料油等环保燃料,结合脱硫处理设施,降低废气中的硫含量,保护大气环境。
⑩爱达 魔都号首航时,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在加快建造。我国进行大型邮轮建造之前,邮轮设计和建造都被欧美国家垄断。从国产大飞机到我国首艘国产大邮轮,无不体现着我国正在向制造强国迈进。从此,我国集齐了造船业的“三颗明珠”,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
(选自2024年8月《我们爱科学 魅力科学智慧百科》,有删改)
(1)下列不属于我国造船业“三颗明珠”的一项是     (3分)
A.航空母舰
B.大型邮轮
C.太空飞船
D.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2)爱达 魔都号是如何有效处理垃圾,并实现绿色排放的?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分类处理产生的垃圾
B.所有的食物垃圾都抛入海中
C.配置高级垃圾处理等装置
D.使用低硫燃料油等环保燃料
(3)本文语言严谨准确。请结合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写出自己的体会。(4分)
在通常的船体建造中,钢板的平均厚度在20毫米左右,但在这艘大型邮轮里,钢板变得十分纤薄,这也对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小明同学认为乘坐“爱达 魔都号”邮轮旅游十分无聊而且很不安全,因此不建议同学们尝试。你同意小明的看法吗?结合文本说明理由(至少两点)。(4分)
8.(10分)古文阅读。
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鲍生谓丞相曰:“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于是何从其计,汉王大说。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选自司马迁《史记 萧相国世家》)
(1)联系文章内容,下列对“高祖以萧何功最盛”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与项羽对峙的战斗中,萧何将亲族子弟派出去帮助高祖,以表忠心。
B.萧何的谋划在帮助高祖逐鹿天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C.萧何带领全族几十人跟随高祖,可见其追随高祖的决心。
D.萧何亲自带领士兵们冲锋陷阵,立下了汗马功劳。
(2)文中没有对萧何进行细致刻画,却为何本文还会出现在《史记 萧相国世家》中?结合《周亚夫军细柳》的相关写法简要分析。(4分)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为君计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B.于是何从其计 其如土石何
C.臣等身被坚执锐 军士吏被甲
D.且诸君独以身随我 年且九十
9.(7分)阅读回答问题。
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
[唐]柳宗元
故国名园久别离,今朝楚树发南枝。
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 时。
(1)下列哪一个意象填入诗中横线处更符合诗意?请作出选择     (3分)
A.鹊
B.雨
C.雁
D.莺
(2)本诗最后两句是诗人情感的集中体现,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4分)
三、综合运用(15分)
10.(15分)学校开展以“走近贵州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以下任务。
(1)在“文化遗产知多少”知识竞赛活动中,你所在的小组准备了下列材料,填入横线处的句子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选出排序最恰当的一项     (3分)
在中华民族有声文化的百花园中,有一朵灿烂夺目的花朵——侗族大歌。其优美的旋律、自由的节奏、自然天成的和声,体现了东方独特的音乐形态、审美意识和思维认知方式。据了解, 。2006年,侗族大歌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①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中的相关描述就佐证了这一观点
②直到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音乐界偶然发现
③后被发掘收集、记录整理,逐渐从深山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④但在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侗族大歌都深藏在黔、桂、湘相交的深山密林中,鲜为人知
⑤侗族大歌至少成熟于宋代
A.⑤①④②③
B.⑤④①③②
C.⑤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⑤④
(2)中华老字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彰显着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请你读一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9分)
【甲】中华老字号是我国工商业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时代考验的《金字招牌》,承载着中华民族工匠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在满足消费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乙】一日“老字号”并非不是终身“老字号”,“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能时刻警醒“老字号”顺应市场机制,积极守正创新发展,不断激发出内生动力,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①【甲】句标点运用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
②【乙】句存在语病,请写出改后的句子:    。
③下图是“贵州老字号”的标识及相关宣传语,请你结合图文,分析其巧妙之处。
(3)美食不仅代表了味觉上的享受,更是文化的体现。下面是同学们为贵州美食肠旺面拟写的宣传词,请你从备选的贵州美食中任选一个,为它拟写一则趣味宣传词。(3分)
肠旺面:一碗好面,“常旺”一生。
【备选美食】烙锅 酸汤鱼 地摊火锅
四、写作能力(60分)
11.(60分)作文。
瀑布可以一泻千里,却错失了细水长流的安闲;战马可以驰骋千里,却错失了采菊东篱的悠然。人生的路还很遥远,何必因匆匆赶路耽误了沿途的风景?有时,放慢脚步,也是一种智慧。这种智慧能让我们在喧嚣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请以“放慢脚步”为题目,写一篇600—700字的文章。
写作提示与要求:(1)理解“放慢脚步”的含义;(2)详略得当,联系生活实际,探索“放慢”的意义;(3)有自己的发现、感悟、思考等;(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20分)
1.【解答】答案:
(1)跋涉 峦 嶂
(2)B
2.【解答】答案:
①感时花溅泪(注意“溅”的书写)
②霜重鼓寒声不起
③则素湍绿潭
④大漠孤烟直
⑤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⑥误入藕花深处(注意“藕”的书写)
⑦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注意“辨”的书写)
⑧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注意“拂”的书写)
3.【解答】ACD.正确。
B.错误,应该是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故选:B。
二、阅读能力(50分)
4.【解答】ABC.正确;
D.有误,在《昆虫记》中,萤火虫是利用麻醉术来捕食的,而不是通过摆出吓人的姿态震慑猎物。
故选:D。
5.【解答】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概括。
赞同哪一个观点都可以。如果赞同是一部“英雄传奇”,则重点举例分析书中所塑造的英雄形象。如果赞同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则重点阐释作品真实性。还可以将两者结合,认为既是一部“英雄传奇”,又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
示例一: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本文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面貌,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例如,毛泽东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从无到有,带领着红军一步一步走向胜利。这启示着我们,信念支撑着行动力,要做好一件事,就要认准方向,坚定信念,坚持不懈。此类不胜枚举,因此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
示例二: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本文的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例如,第十二篇详细记述了“西安事变”的具体经过、结果,以及对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影响。并分析了中国社会革命运动的复杂社会背景、面临挑战及其终将取得胜利的原因。因此我认为这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文学作品。
示例三: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既是一部“英雄传奇”,又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因此这里作者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真实记录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具有高度的客观真实性,堪称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同时,在记叙历史事实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英雄的人物形象。如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克服万难,胜利会师,他们创造了历史传奇,他们堪称英雄。因此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既是一部“英雄传奇”,又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
答案:
示例一: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这部书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革命英雄的形象。例如红四团官兵在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冒着枪林弹雨,爬过铁索,夺下泸定桥,创造了战役奇迹。因此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英雄传奇”。
示例二: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这部书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特别是许多采访,都采用了“口述实录”的新闻叙事方法。例如对毛泽东的采访,通过毛泽东自己的回忆和叙述,为我们展示了一代伟人的成长经历避免作者在选择和解释上可能出现的失实,保证叙事的可靠性,因此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
示例三:我认为《红星照耀中国》既是一部“英雄传奇”,又是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作者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还原了历史事实,具有高度的客观真实性,堪称一部优秀的“纪实作品”。同时,在记叙历史事实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英雄的人物形象。如红军战士面对茫茫雪山,毫无畏惧,勇往直前,克服万难,终于翻过了几座大雪山,胜利会师。
6.【解答】(1)本题考查对人物心理和情感的理解分析能力。
ACD.正确;
B.有误,原文中说老贵想让蕾蕾回到自己身边陪自己变老,这是人之常情,不能说是“自私”,而且老贵还为自己这种想法觉得有点狭隘,并不是纠结、羞愧于自私。
故选:B。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
ABC.正确;
D.有误,文中没有体现老贵故步自封,相反他能接受村里的新变化,如光伏板的安装等。
故选:D。
(3)本题考查分析文中段落内容的作用。
这段环境描写十分精妙,具有多方面作用:营造美好氛围:描绘出太阳能光伏板在山坡上闪耀的画面,用“像一面面镜子”形象比喻,展现出一种新奇且明亮、美好的视觉效果,为故事营造出积极、充满希望的氛围,一扫之前老贵纠结是否进城的沉闷感。推动情节转折:这是村里的新变化,直接影响了老贵的想法。光伏板带来诸多好处,如安置劳动力、改善山上环境利于放羊等,使得老贵不想进城了,从而推动故事朝着蕾蕾回来工作的方向发展,是情节转变的关键因素。象征乡村新发展:太阳能光伏板代表着新能源产业在乡村的落地,象征着乡村在新时代背景下积极融入科技、走向新发展阶段,与文章可能蕴含的乡村振兴、年轻人回归乡村助力发展等主题相呼应,为故事增添时代意义。
(4)本题考查对文中句子的赏析能力。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光伏板也笑了起来”将光伏板人格化,赋予其“笑”的动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在太阳升高后,光伏板在阳光照耀下闪耀着光芒的动态画面,仿佛光伏板因为自身发挥作用(结合前文村里装了光伏板带来的变化)和见证了乡村的发展而感到喜悦,充满了活力和生机。同时,这一描写也暗示了老贵此时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因为村里的变化(光伏板带来的好处)以及孙女蕾蕾回来工作,让他的心情变得舒畅,“闪耀着灿烂的光芒”既写光伏板,也映衬出老贵此刻美好的心境,深化了文章中乡村发展带来新希望和美好生活的主题。
答案:
(1)B
(2)D
(3)这段环境描写描绘出太阳能光伏板在山坡上闪耀的画面,营造美好氛围;光伏板带来诸多好处,从而推动故事朝着蕾蕾回来工作的方向发展,是情节转变的关键因素。与文章蕴含的乡村振兴、年轻人回归乡村助力发展等主题相呼应,为故事增添时代意义。
(4)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写光伏板,也映衬出老贵此刻美好的心境,深化了文章中乡村发展带来新希望和美好生活的主题。
7.【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文章最后提到“我国集齐了造船业的‘三颗明珠’,可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选项A航空母舰、B大型邮轮、D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都在其中,而C太空飞船不属于造船业“三颗明珠”。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
ACD.正确;
B.有误,对于食物垃圾,文中说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对环境无害的、海洋生物可食用的,直接抛入海中;二是丢入船上的食物垃圾桶后统一处理,并非所有食物垃圾都抛入海中。
故选:B。
(3)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分析。结合“在通常的船体建造中,钢板的平均厚度在20毫米左右,但在这艘大型邮轮里,钢板变得十分纤薄,这也对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知,“平均”用于描述通常船体建造中钢板的厚度。它表明这里所说的20毫米并非是所有船体钢板确切的、固定不变的厚度,而是一个综合考量后的大致均值。因为在实际的船体建造中,不同部位的钢板厚度可能存在差异,使用“平均”一词,能准确反映出这种普遍情况中存在的一定范围波动。由此可知,“平均”一词说明在通常的船体建造中,钢板的厚度在20毫米左右,但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左右”紧跟在“20毫米”之后,进一步明确了“20毫米”这个数值并非绝对精确,而是存在一定的上下浮动空间。即实际的钢板厚度有可能略高于20毫米,也有可能略低于20毫米,它为这个数据的表述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误差范围。由此可知,“左右”一词则表示钢板的厚度可能会略高于或略低于20毫米。综合来看,“平均”和“左右”这两个词在描述通常船体建造中钢板厚度时,使表述更加准确、严谨,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可能存在的细微差异,避免了绝对化的表达,符合科学实际。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科学性。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不同意小明的看法。理由如下:根据“现在,邮轮的主要作用已经不是运输货物,而是为乘客提供海上娱乐休闲服务”以及介绍爱达 魔都号上设有生活娱乐区域、有特色火锅店、全船5G移动网络覆盖等内容,可以看出邮轮旅游并非只是在船上看大海,还有很多丰富的娱乐休闲活动;根据“船上还配备了医疗中心,诊疗室、手术室、X光机一应俱全”这一内容,可知在邮轮上如果身体不适,是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的,不必担心有危险。
答案:
(1)C
(2)B
(3)“平均”一词说明在通常的船体建造中,钢板的厚度在20毫米左右,但可能会有一定的波动;“左右”一词则表示钢板的厚度可能会略高于或略低于20毫米,这两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科学性。
(4)示例:不同意。小明,现在的邮轮旅游娱乐休闲服务十分丰富,比如爱达 魔都号设有生活娱乐区域,餐饮区域还加入了我国特色的火锅店等元素,而且爱达 魔都号实现了全船5G移动网络覆盖,乘客可以在船上享受高速网络。如果你在游轮上感到身体不舒服,爱达 魔都号配备了医疗中心,诊疗室、手术室、X光机一应俱全,为乘客提供了医疗保障,不用担心无法得到及时救助。
8.【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分析。
ABC.正确。
D.有误,从文中“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以及高帝的回答可知,萧何没有亲自带领士兵冲锋陷阵,没有汗马功劳,他的功劳在于出谋划策以及带领全族追随高祖等方面。
故选:D。
(2)本题考查写法分析。
本文虽没有对萧何进行细致刻画,但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他的形象和功绩。如“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君者,有疑君心也。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通过鲍生的话,从侧面反映出萧何面临的处境以及他的应对之策,表现出他的智慧和对高祖的忠诚。“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通过群臣的质疑和高帝的解释,从侧面烘托出萧何功劳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这与《周亚夫军细柳》的写法有相似之处。《周亚夫军细柳》中也没有对周亚夫进行过多的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汉文帝在细柳营的所见所闻,如“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等,从侧面表现出周亚夫治军严谨、刚正不阿的形象。所以本文虽未细致刻画萧何,但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他的形象和功绩,符合《史记 萧相国世家》对人物的表现需求。
(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为君计”中“为”是“替,给”的意思,“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中“为”是“被”的意思,二者意义和用法不同;
B.不同,“于是何从其计”中“其”是代词,代指鲍生的,“其如土石何”中“其”是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二者意义和用法不同;
C.相同,“臣等身被坚执锐”和“军士吏被甲”中“被”都同“披”,“穿着”的意思,意义和用法相同;
D.不同,“且诸君独以身随我”中“且”是“况且”的意思,“年且九十”中“且”是“将近”的意思,二者意义和用法不同。
故选:C。
答案:
(1)D
(2)本文虽没有对萧何进行细致刻画,但通过侧面描写突出了他的形象和功绩。这与《周亚夫军细柳》的写法有相似之处。《周亚夫军细柳》中也没有对周亚夫进行过多的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汉文帝在细柳营的所见所闻,侧面描写突出了他的形象和功绩,符合《史记 萧相国世家》对人物的表现需求。(3)C
9.【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意象。根据“故国名园久别离”“晴天归路好相逐”这两句诗可知本诗主旨为“思乡怀人”,而“雁”一般寄寓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填入“雁”更符合本诗诗意。“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这里运用了回雁峰的故事。衡山有回雁峰,传说雁到此即不再南飞,春至又返回。这首诗写作者因见衡山花开而想念久别的故国家园,用衡阳回雁峰故事喻自己与北飞的雁群互相竟逐,表示了归途中心情的急切和喜悦。所以此处意象是雁。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表达。要求从修辞角度简要分析。《过衡山见新花开却寄弟》中“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时“意思是在这难得的晴朗春日,我恰好和那些雁群相随北归,回故乡的道路上希望你赶快追上来。诗句以眼前景物作结,雁能传送书信,更点出“寄”弟之意。作者用衡阳回雁峰故事喻自己与北飞的雁群互相竞逐,表现了归途中心情的急切和喜悦,也体现了在贬永期间与之相依为命的兄弟情深。《渡荆门送别》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意思是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远行。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答案:
(1)C
(2)本诗最后两句用“回雁’喻“归人”,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归途中心情的急切和喜悦。《渡荆门送别》尾联巧用拟人修辞,将故乡水拟人化,用其依恋不舍送诗人远别故乡,表现出诗人对故乡浓浓的不舍和思念之情。
译文:
故乡的名园我们已经离别很久了,今天我在衡山上的梅树向南的已经萌芽。
在这难得的晴朗春日,我恰好和那些雁群相随北归,回故乡的道路上希望你赶快追上来。
三、综合运用(15分)
10.【解答】答案:
(1)A
(2)①将【甲】句中的《》修改为“”
②一日“老字号”并非终身“老字号”
③标识中“老”体现历史悠久,“新”突出创新,“新”中含“贵”点明地域且有珍贵意;宣传语“品尚”,“品”指品尝或品牌,“尚”表崇尚,突出品牌价值与格调。
(3)示例一:烙锅:一口烙锅,欢乐一锅。
示例二:酸汤鱼:酸汤一煮,算你有鱼(余)。
示例三:地摊火锅:地摊火锅,火热生活。
四、写作能力(60分)
11.【解答】例文:
放慢脚步
许多人说生活枯燥乏味,可我觉得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要你愿意放慢脚步,去观察、去体会、去品味,那么,你的生活必将充满趣味。
一天,放学后,我想寻个僻静的地方休息一会儿。于是,我绕过喧闹的集市,向一条幽静的小路走去。我把书包放到长椅上,回头发现一对七十岁左右的老夫妻在聊天儿。坐在轮椅上的老爷爷虽然面容憔悴,但依旧阻挡不住他那份从心底散发出的从容快乐。
夕阳的余晖为老夫妇俩镀上了一层金色,远远望去如梦如幻。我静静地望着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感叹时间的无情,让他们发白如雪;感叹岁月的磨砺,让他们身体羸弱,但他们仿佛不在乎这些。他们只在乎家庭的幸福、儿女的健康。因为我放慢了脚步,所以感受到人间的真情、世间的温暖。
放慢脚步,参悟生活的哲理。
姥姥家有一个瓜架。一次,我走近了,看到瓜身上被瓜藤勒出的一道道印迹。我轻轻地把瓜藤拨开。原以为摆脱束缚的瓜会得到自由。没想到那一瞬间,瓜身离开瓜藤后,一下子掉到了地上,摔成了两半。从此,我明白了有时束缚并不是自己的羁绊,而是善待自己。如同家长管教我们一样,倘若有一天他们放任不管了,我们也许就如同离开了瓜藤束缚的瓜一样,坠落下去。
世间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只要放慢脚步,跟随心灵的指引,勤于观察、思考,你的生活就一定不会乏味,你会得到生活中很多美好的感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