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武山县城关中心小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六年级语文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一、基础积累(40 分)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 “√”(6 分) (1)蒙古(měng méng)包外,牧民们载(zǎi zài)歌载舞庆祝丰收。 (2)这棵参(cān cēn)天大树的枝叶参(cān cēn)差不齐,像一把天然的大伞。(3)他不小心碰倒(dǎo dào)了墨水瓶,墨水倒(dǎo dào)流出来弄脏了作业本。2.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工整(8 分) lǜ tǎn yī shang wēi fēng mǎ tí( ) ( ) ( ) ( )rè xuè fèi téng zhèng wěi jù lí lóng zhòng( ) ( ) ( ) (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 拘束 一碧千里 心驰神往 襟飘带舞 B. 愁怨 壮烈毫迈 排山倒海 昂首挺胸 C. 检阅 千均一发 聚精会神 波光粼粼 D. 照耀 热血沸滕 悬崖峭壁 全神惯注 4.选词填空(4 分) 【矗立 屹立 庄严 庄重】 (1)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天安门广场,见证着历史的变迁。 (2)狼牙山五壮士像五座山峰一样( )在山顶,尽显英雄气概。 (3)开国大典上,毛主席( )地按下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4)老师( )地宣布了校级三好学生的名单。 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 分) 结合《草原》内容,用 “不仅…… 还……” 写句子(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下列句子改为拟人句,贴合《丁香结》语境(2 分) 春风吹过,丁香花轻轻晃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直接引语改为转述句(2 分) 毛主席对大家说:“我们的新中国成立了,人民从此当家作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修改病句(2 分) 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感受到他钢铁般的纪律和英勇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 分) (1)《草原》中,“蒙汉情深何忍别,”,道出了蒙汉人民的深厚情谊。 (2)《丁香结》中,作者认为 “结,是解不完的;”,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 (3)《七律 长征》中,“_________________,乌蒙磅礴走泥丸”,以夸张手法展现红军的豪迈。 (4)《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把敌人引上_________,最终英勇跳崖。 (5)《开国大典》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重点描写了典礼仪式、__________等场面。7.口语交际(4 分) 班级要举办 “红色故事分享会”,请结合第二单元课文,简要介绍一个令你感动的革命场景(不超过 60 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0 分) (一)课内阅读(15 分) 阅读《草原》片段,完成习题。 我们到了蒙古包,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片段中主人用哪些方式招待客人?请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理解 “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 这句话?(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片段结尾引用诗句有什么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片段中能体会到蒙古族人民怎样的性格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25 分) 灯光下的承诺 ①1947 年的秋夜,郝副营长借着微弱的月光,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本破旧的书。书页上,一个孩子正坐在电灯下认真读书,那明亮的灯光刺痛了他的眼睛 —— 这是他从未见过的景象。 ②“要是能让孩子们都在这样的灯光下学习,该多好啊!” 他轻声对身边的战友说,眼神里满是憧憬。战友拍了拍他的肩膀:“会有那么一天的,等我们打胜了仗,孩子们再也不用在黑暗中读书了。” ③战斗很快打响了。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郝副营长带着战士们坚守阵地。天黑得像泼了墨,后续部队找不到进攻的方向,情况十分危急。郝副营长望着远处漆黑的夜空,突然想起了那本书上的灯光。 ④他毫不犹豫地掏出火柴,点燃了那本珍贵的书。火光瞬间照亮了前方的道路,也暴露了自己的位置。敌人的子弹像雨点般袭来,郝副营长应声倒下。他最后的目光,依然望着那片被灯光照亮的夜空,嘴角带着微笑。 ⑤后来,战友们循着灯光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而郝副营长再也没能看到,如今的孩子们正坐在明亮的电灯下,读着他用生命守护的希望。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4 分) (1)憧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毫不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段中 “那明亮的灯光刺痛了他的眼睛”,为什么会 “刺痛”?(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郝副营长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短文内容简要分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结尾有什么含义?(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习作表达(20 分) 在成长过程中,总有一些人或事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可能是一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无私的帮助,或是一个感人的瞬间。请以 “温暖的瞬间”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重点部分写具体;2. 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3. 不少于 400 字,文中不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měng√ zài√ (2)cān√ cēn√ (3)dǎo√ dào√ 绿毯 衣裳 微风 马蹄 热血沸腾 政委 距离 隆重 A (1)矗立 (2)屹立 (3)庄严 (4)庄重 (1)示例:草原不仅景色优美,还留下了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2)示例:春风拂过,丁香花轻轻摇曳着身姿,仿佛在向路人问好。 (3)毛主席对大家说,他们的新中国成立了,人民从此当家作主。 (4)读了《我的战友邱少云》,我感受到他钢铁般的纪律观念和英勇的精神。 (1)天涯碧草话斜阳 (2)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3)五岭逶迤腾细浪 (4)狼牙山顶峰 (5)事情发展 阅兵式(或群众游行) 示例:狼牙山五壮士完成任务后,砸碎枪支,昂首挺胸跳下悬崖,他们的口号声惊天动地,让我无比感动。 二、阅读理解 (一)课内阅读 端上大盘手抓羊肉、敬酒、姑娘们唱民歌、小伙子们表演套马和摔跤、姑娘们表演民族舞蹈。 因为歌声超越了语言的隔阂,传递出蒙汉人民之间的热情与友好,这种情感共鸣比任何话语都更能打动人心。 点明中心,抒发了蒙汉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前文内容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可以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大方淳朴的性格特点。 (二)课外阅读 1.(1)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期待。文中指郝副营长渴望孩子们能在电灯下学习。 (2)形容做事坚决果断,丝毫没有迟疑。文中指郝副营长果断点燃书本照亮道路。2.因为郝副营长从未见过电灯,那灯光代表着他对孩子们未来的美好期盼,这种强烈的向往与现实中黑暗的环境形成对比,让他内心受到冲击,所以觉得 “刺痛”。 3.比喻。把敌人的子弹比作雨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人进攻的猛烈,突出了郝副营长点燃书本后处境的危险,表现了他舍生取义的精神。 4.郝副营长是一个热爱孩子、充满理想、英勇无畏、舍生取义的人。他憧憬孩子们在灯光下学习,体现了对孩子的关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危急时刻,他毫不犹豫点燃书本照亮道路,牺牲自己,展现了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5.既写出了郝副营长用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孩子们得以在明亮的灯光下学习,也表达了对郝副营长等革命先烈的缅怀与敬意,点明了 “灯光下的承诺” 的含义。 三、习作表达 (评分标准) 内容(10 分):事情经过清楚,重点部分具体,符合 “温暖的瞬间” 主题,得 8-10 分;事情有交代,但不够具体,得 5-7 分;内容空洞,偏离主题,得 0-4 分。 情感(5 分):能表达真情实感,情感真挚,得 4-5 分;有一定情感流露,得 2-3 分;情感虚假或无情感,得 0-1 分。 语言(3 分):语句通顺,用词准确,无明显病句,得 3 分;语句基本通顺,有少量病句,得 2 分;语句不通顺,病句较多,得 0-1 分。 结构(2 分):结构完整,条理清晰,得 2 分;结构基本完整,条理较清晰,得 1 分;结构混乱,得 0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