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2分)A 2.(2分)C 3.(3分)D 4.(3分)B5.(5分)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 海日生残夜。(3)山岛竦峙。 (4)正是江南好风景。 (5)随风直到夜郎西。二、 阅读理解(共55分)(一)(共3分)6. (3分)B(二)(共14分)7. (3分)A8.(5分)(1)(2分)(家父)等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离开了。(“待”“去”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2)(3分)(宁戚)如果果然贤明,再任用他也不晚啊。(“果”“贤”“未”各1分,句意不通顺扣1分)9.(2分)宁 戚 卫 人 /去 齐 不 远/ 君 可 使 人 问 之10.(4分)(1)(2分)【甲】做人要诚实守信,要有礼貌。(2)(2分)用人不疑,任用贤能,知人善用等。【翻译】齐桓公很了解宁戚,想要任用他。群臣劝谏说:“宁戚,是卫国人,(卫国)距离齐国(路途)不远,君主可以派人去了解一下,了解后确实贤明,再任用他也不晚啊。”桓公说:“不能这样的!派人去打听的话,担心(会得知)他有一些小的缺点,因为这些小缺点,而忘掉他的大美德,这就是一些国君失去天下贤士的原因。”于是连夜拿着火把把他请来,并封他为官。(三)(共5分)11.(2分)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写出一点给1分,写出两点给满分)12.(3分)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宜答“同意”,理由:“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营养不良的发生。”(写出“同意”1分,说出理由得2分)(四)(共20分)13.(2分)老师的手指裂开流血了,但她仍继续写粉笔字。学生看了心疼,被老师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14.(4分)第⑤段的划线句起引领(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的作用。(2分)“期待”指期待老师理解他们的用意,期待老师能接受他们的爱心。(2分) 15.(3分)文章讲述一位女教师因长期使用粉笔手指被腐蚀,尤其到冬天她的手指就会裂开口子出血,她的学生知道这事后悄悄地把根根粉笔包裹起来,以免她的手指再次受到腐蚀,从而使她深受感动的故事。 16.(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看到学生为自己准备的独特的粉笔之后的感动之情(2分)。17.(4分)表层含义:运用比喻手法(1分),将孩子们的爱心(包裹粉笔的彩纸)比作温暖的墙,让老师在板书时能够舒服一些(2分);深层含义:学生们对老师的关爱像墙一样温暖且厚重(2分)。 18.(4分)“略”。(五)(共13分)19. (4分)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分的铺垫(2分),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2分)。20.(4分)甜美、滋润(2分);来得快,去得也快(2分)。21.(3分)不设统一答案。 (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2分)。②“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③用比较的手法,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B)句示例: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天空的明净,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大地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2分)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三、写作(50分)类别 项目 一类卷 50—46 二类卷 45—41 三类卷 40—36 四类卷 35—31 五类卷 30分以下内 容 (20分) 20—18 17—15 14—12 11—9 8分以下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切合题意 思想健康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本合题意 中心较明确 内容较具体 感情较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语 言 (20分) 20-18 17-15 14-12 11-9 8分以下语言顺畅 没有语病 语言通顺 偶有语病 语言较通顺 语病不多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语病严重 文理不通结 构 (10分) 10 9 8 7 6分以下结构完整 条理清楚 结构完整 条理较清楚 能分段 条理较清楚 结构较混乱 条理不清楚 结构混乱 不能完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 文 试 题※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朗润 (lǎng) 分歧( qí) 憔悴 ( cuì) 人迹罕至( hǎn)B.着落(zhuó) 应和( hè) 烂慢( màn) 花团锦簇( cù )C.干涩( shè) 吝啬(lìn) 祷告( dǎo) 截然不同( jié)D.徘徊(huái) 诀别(jué) 云霄(xiāo) 喜出忘外(wàng)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彼时,悠远而绵长的笛声在暮色中响起,远处,潺潺的溪水声也似乎想要 着这 的笛声, 的嗓子欢快地 着,慰藉着劳动晚归的农民。A. 附和 婉约 响亮 卖弄 B.应和 婉约 嘹亮 摆弄C. 应和 宛转 嘹亮 卖弄 D.附和 宛转 响亮 摆弄3.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他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A.“屋顶”“树枝”“街道”全是名词。B.“忽然”“晚间”不全是名词。C.画线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降”“敲”“柔软”都是动词。4.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B.范爱农是鲁迅的朋友,他与鲁迅在中国相识,之后一起去日本留学。范爱农回国后一直受轻视、排斥,最后因病去世。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是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章。5.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5分)(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 , 江春入旧年。(3) 水何澹澹, 。(4) , 落花时节又逢君。(5) 我寄愁心与明月, 。二、阅读理解 (55分)(一)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题。(3分)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6.对这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出游子内心的哀伤。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D.末句是在前面写景的基础上,直接抒情,抒发了长年漂泊的游子深切的思乡之情。(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4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桓公知士齐桓公①深知宁戚②,将任之以政。群臣争谗之,曰:“宁戚卫人去齐不远君可使人问之,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公曰:“不然,患其有小恶者,民人知小恶忘其大美,此世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乃夜举火而爵之,以为卿相。【注释】①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 ②宁戚: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将任之以政 下车引之B.不然 公欣然曰 《咏雪》C.乃夜举火而爵之为卿 去后乃至D.以为卿相 为人谋而不忠乎 《论语》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1)待君久不至,已去。(2分)(2)若果真贤,用之未晚也。 (3分)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宁 戚 卫 人 去 齐 不 远 君 可 使 人 问 之10.阅读【甲】【乙】两文,谈谈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分别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三)阅读选文,完成11~12题。(5分)【材料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至18岁的儿童青少年中,100个男生就有12个超重、5个肥胖,100个女生就有7个超重、3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摄入量。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材料二】图1 某地青少年超重和肥胖 图2发生率比例统计图【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肥胖也属营养不良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需要分阶段补充各种营养。比如2岁至6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至17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张倩还说,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分钟的充足运动。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重视学生一日三餐据《北京市2015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11.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和图2所表达的信息。(2分)12.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3分)(四)阅读选文,完成13~18题。(20分)最温暖的墙马国福①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②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③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④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⑤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 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⑥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⑦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⑧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13.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 (2分)14.第⑤段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句中的“有一种期待”,学生们“期待”什么 (4分)15.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分)16.赏析第⑧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17.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的含义 (4分)18.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在你的生活中也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不超过150字。(4分)(五)阅读选文,完成19~22题。(13分)好雨随风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它飘落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天不再像年前那样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风依然吹着,太阳依然晒着。暖和多了。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蜗牛爬得还要慢。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落雨。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是夜里来的。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于是,忽然想起昨日后晌太阳落在了云里,风也是东南风,还潮潮的。接着又倒头睡下,梦里也就多了几分甜蜜,不睡到吃早饭不会起来。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端上碗吃早饭,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有些亮了。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亮鲜亮的。(B)天空如刚擦过一样,没有一点尘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⑩田里泥了,无法干活,仍有人踩着泥到田头去,看看嫩嫩的禾苗,心更喜了,喜滋滋地唱出声来。 【注释】①涸(yīn):向四处散开或渗透。19.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 (4分)20.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 (4分)21.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角度自选。(3分)我选( )句,赏析:22.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三、写作(50分)23.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请以“童年趣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2) 请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不少于500字;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答案.docx 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