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哈师大青冈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度10月份考试高一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4题48分1.“原始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吗?”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最科学的是A.原始社会没有压力,天天吃烤肉,是一个理想社会B.是理想社会,可以躺平,不用上学,人们之间关系和谐C.不是理想社会.原始社会里有人吃人的现象,而且人的寿命都很短D.生产力低下,人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不是理想社会2.“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土地兼并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等级制度 B.封建社会的土地买卖政策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存在 D.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原因是①随着生产社会化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②随着生产的无限扩大,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经济危机的弊端③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资产阶级会必然放弃统治地位④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生产资料会逐渐向工人阶级转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资本主义剥削的特点是①具有隐蔽性 ②榨取剩余产品 ③把工人当奴隶 ④榨取剩余价值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围绕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某班同学搜集了以下资料,你认为表述准确的是①创立的理论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产生的历史前提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③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④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征服自然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下列属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同点的是A.存在着阶级和国家 B.既是生产发展的历史,又是阶级斗争的历史C.存在着社会化大生产 D.受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支配7.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在于①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 ②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科学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④实现了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全世界的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0年7月,位于湖北省应城市的大富水堤坝防汛形势严峻。在堤坝另一边,埋藏着一座5000多年前江汉先民与洪水斗智斗勇的见证——门板湾古城遗址。该遗址的城墙与城濠以及大型房屋建筑皆保存较好。为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之罕见,是中国南方水稻农业聚落的典型遗存,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象征之一。由材料可知,在新石器时代A.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B.畜牧农耕出现,人类已实现定居C.人们通过氏族会议来管理集体事务 D.生产力迅速发展,已经出现私有制9.古代社会的变革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又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的有①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0.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了新型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种生产关系的特点是①人民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②新科技新产业的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③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按劳分配个人消费品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掌握政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在经济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有A.教育医疗事业世界第一B.农业初步满足了全国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C.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D.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12.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由此可见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经济总量世界第二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中国成立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实现了中国全民脱贫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3.1953至1957年“一五”计划的五年间,人民群众满怀对工业化的憧憬,劳动积极性空前提高。汽车、拖拉机、飞机、手表、电视机……一件件工业品从无到有被制造出来。五年间,新中国取得的工业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广大人民扬眉吐气,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赖,对新中国充满自豪。出现这一伟大历史局面的政治原因在于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②阶级矛盾退出历史舞台使新中国能够聚精会神搞建设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政治保证④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新时代的伟大发展道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主要是①革命对象不同②革命任务不同③领导阶级不同④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一成就,被称为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原因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②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④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73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的社会革命③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④为实现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7.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人民先后完成“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并推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意味着我国①社会基本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飞跃③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下列对社会主义建设艰辛探索时期的理解正确的是①完全照抄苏联经验取得了巨大的历史成就②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社会主义社会③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期间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改革开放奠定坚实基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里程碑本意是指漫长旅途进入一个新阶段的标志,人们通常用它来比喻历史旅程来到一个新的出发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基于①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②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③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变化 ④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飞跃”的历程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 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③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2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发生了重大转移,转移到A.阶级斗争 B.政治运动 C.经济建设 D.思想批判2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伟大的历史转折,最根本的原因是A.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方针C.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2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点是A.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自主经营 B.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分户经营C.土地归国家所有,农民承包经营 D.土地归合作社所有,农民集体经营24.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 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实行政企分开 D.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二.非选择题(共三道大题,52分)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了19世纪40年代阶级斗争的实践。在此基础上,周密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批判地继承了18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有哪些。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宣布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面对新生的政权,英国的《秦晤士报》、美国的《纽约时报》、日本的《朝日新闻》等著名世界大报几乎在同样时刻,简单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的生平,莫斯科各报均刊登了中国政协首届会议的消息,并全文发表了毛主席的开幕词。第一个发表专文,热烈赞扬新中国诞生的是英国共产党领袖波立特,新华社全文翻译了文章,并发了通稿。一些地方报纸,如《新华日报》1949年10月1日全文刊登了这篇热情洋溢的长文,该文说:“毛泽东的声音响遍了世界。”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说明新中国的成立分别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4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2023年9月13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举行会谈。会谈中习近平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经济特区建设有关情况,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珍惜这一过程中取得的宝贵经验,将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参考资料)一.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二.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三.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五.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结合材料,用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分别说明改革开放的时间、会议、意义?高一试题答案1-5DCABB 6-10DCBCB 11-15CDAAC 16-20CDDDA 21-24CCBA25.(14分)①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3分)②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5分)③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共产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6分)26.(14分)对中国的影响:①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使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5分)②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5分)对世界的影响: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分)27.(24分) 1978年(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2分)①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4分)②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4分)③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4分)④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分)⑤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将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