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大练习时量:6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4年12月4日,中国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下列春节习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贴春联B.挂灯笼C.放烟花D.逛庙会2.科学探究离不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60=5040330A.读取液体体积B.加热液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稀盐酸,仰视读数10L,则他量取到的实际体积是(A.等于10mLB大于10mL·C.小于10mLD.无法确定4.氧气是人体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关于氧气的说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极易溶于水B.在液态时为淡蓝色的液体C.在常温常压下密度比空气小D.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B.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航空航天的燃料D.医疗上利用氩氨刀低温冷冻治疗肿瘤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7.学校的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的组装与使用,要能检测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下列不需要列入监测项目的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8.下列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中的现象与结论,描述错误的是()第1页,共5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A.燃烧的蜡烛有”流泪”现象,说明石蜡的熔点低B.罩在烛火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出现少量白雾,说明蜡烛燃烧有水生成C.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说明部分石蜡没有完全燃烧D.点燃蜡烛熄灭时冒出的白烟,蜡烛能够被重新点燃,说明白烟是可燃气体C09.为解决电力短缺的现象,国家将加强开发核能.钚为一种放射性元素,可用于核发电,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核电荷数为94,则它的核外电子数为()A.94B.244C.160D.15010.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A.水通种氢气氧气B.铁+氧气氧化镁C.水+二氧化碳→碳酸D。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11.《黄帝内经》记载“地气(水蒸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表明云、雨、水蒸气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雨水落地后,水分子不再运动B.水凝结成霜,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C.水蒸发成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变大D.水蒸气聚集成雨滴,水分子间隔变小12.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0)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00加热Hgg0g(HgHgg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B.该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氧化汞分子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二、不定项选择题(体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B.食物腐烂C.木柴燃烧D.铁生锈14.原子模型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漫长历程,下列曾被人们提出的模型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A.所有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原子是一种实心的球体C.原子也可以构成物质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5,利用性质鉴别物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对实验室的物质鉴别的方法正确的是()A.看颜色:二氧化锰和四氧化三铁B.通入澄清石灰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第2页,共5页CS扫描全能王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