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莲花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
物理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全卷六大题,32小题,试卷共8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作图题可以直接用2B笔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下列各种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 行星转动
C. 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 枯叶飘落
2. 中医诊病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其中“切”就是用手指把脉,根据脉象诊断疾病,这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家独创的诊法。如图所示,每次把脉的时间,古人强调不应少于脉跳五十次,据此可知中医把脉一次至少约多长时间(  )
A. 50min B. 10min C. 1min D. 1s
3. 神舟十八号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完毕后,相对核心舱静止的是( )
A. 神舟十八号飞船 B. 在舱外太空行走的宇航员
C. 月球上的“嫦娥五号”着陆器 D. 火星上的“祝融号”火星车
4. 如图是学校附近的禁鸣喇叭标志。下列措施中,与这种减小噪声的途径相同的是( )
A.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 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C. 开会时手机处于静音状态 D. 在道路两旁种植花草树木
5. 如图,这是童谣“小蜜蜂”的一段歌词与乐谱,当小华唱到“大家一起”这四个字期间时,对声音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音调逐渐升高 B. 响度逐渐增大
C. 声带的振动频率逐渐减小 D. 声波的传播速度逐渐增大
6.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日晷上的影子 B. 桥的倒影
C. 后视镜中的像 D. 放大镜
7. 如图所示为一种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
B. 手杖能够导航是利用手杖敲击地砖,地砖发出了超声波
C. 手杖能够导航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这一特性
D. 超声波的振动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人耳听不到
8. 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总是叉向鱼的下方,能说明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9. 从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这时的时间应该是(  )
A. 21∶05 B. 21∶02
C. 20∶15 D. 21∶03
10. 观察水上风景的照片,总能看到“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
A. 冲洗的照片有质量问题 B. 入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进入水中
C. 眼睛产生的感觉 D. 入射光线被反射掉了一部分
11. 如图所示是用放大镜观察一只蚂蚁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放大镜本质是一个凹透镜
B. 蚂蚁位于放大镜的二倍焦距之外
C. 人眼看到的是蚂蚁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可以用光屏承接蚂蚁的像
12. 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司机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司机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减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是汽车车速v随时间t变化关系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0.5s的反应时间内,车子前进了10m
B. 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5s
C. 从开始踩刹车之后0.5s,车速变为5m/s
D. 从开始踩刹车到停止,平均速度大于10m/s
13. 如图是科技兴趣小组用手机、透镜和纸箱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影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B. 投影仪的工作原理是光的反射
C. 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倒立、放大的虚像
D. 要使像变大,应减小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
14. 如图所示,是两同学记录的甲、乙两相同小球同时从a地直线运动到b地的频闪照片,他们所用频闪相机相同,每隔相同时间拍照一次,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乙小球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乙小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慢
C. 以乙为参照物,甲向b地运动
D. 乙球比甲球先到达b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5. 《百鸟归巢》,是我国南音四大名谱之一、春节晚会上,演员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如图所示,这是模拟鸟啼声的___________ (填乐音的特性),洞箫这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利用空气柱的___________ 产生的。
16.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是一千古名句。《说文》中记载:“仞,伸臂一寻八尺也”,即“一仞”相当于成年人双臂伸平时双手之间的距离,“一仞”大约为170______(选填“m”“dm”“cm”或“mm”),如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
17. 如图所示,汽车前方的盲区是由于车身设计的缘故,阻挡了驾驶员视线而形成的,盲区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18. 如图,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透镜的________位置。
19. 小明和父母到郊外自驾旅游,在车辆匀速行驶过程中,小明前后两次看见轿车仪表显示读数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轿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小明前后两次看仪表的时间间隔是______。
20.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图像,仔细分析图像,行驶速度较大的是______车。在第5分钟时,甲车和乙车相距______m。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1. 如图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画出入射光线所对应的反射光线和在水中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2. 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3. 根据图中给出的光线,画出相应的出射光线。
四、简答题
24. 小迪去电影院看电影时,细心观察的他有了一些发现和疑问,请你帮他解释一下。
(1)为什么电影院的座位要设计成前低后高?
(2)为什么在不同角落里都能清楚地看到银幕上的画面?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4分)
25. 如图所示是小明所做的有关声音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看不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请你提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
(2)如图乙,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乒乓球弹起,该实验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3)如图丙,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响度将会逐渐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
(4)如图丁,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硬卡片产生的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可以用来探究声音的______(填声音的特性)和______的关系。
26. 为了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给你提供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要完成该探究实验,需用的测量工具有______和停表;
(2)实验依据的原理是______(公式);
(3)若图中停表的每格为1s,小车经过各位置的时间如其上表盘所示,停表指针的转动始终小于1圈。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如果让小车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段的平均速度v偏______;
(4)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
(5)金属片的作用主要是确定终点和______,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
27. 如图是“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光路。
(1)如图,将有折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到光屏上无折射光线,得出结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记录如下:
表1
入射角i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85°
折射角r 8° 15° 22° 29° 35° 41° 45° 47° 48°
折射光线亮度 亮→暗
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时,折射角______入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_;
(3)由表1数据猜想,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线的亮度变化情况为______;
(4)本实验测量了多组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据,目的是为了______。
28.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
(1)实验中,应让玻璃板与桌面______,此处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2)选择大小______的两支蜡烛A和B,并点燃蜡烛______。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透过玻璃板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______,这说明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此处蜡烛B起到的作用是替代了______(选填“蜡烛A的像”或“蜡烛A”),这种实验方法叫做等效替代法。
(3)为了验证平面镜所成的是虚像,如图乙拿走蜡烛B,用白纸代替蜡烛B,应该用______(①/②/③)的方式观察白纸,发现______的实验现象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4)对图甲以下操作中,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的像形状和位置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 将玻璃板沿着玻璃板所在平面竖直向上提高20cm
B. 将玻璃板沿着玻璃板所在平面水平向右移到白纸外侧
C. 将玻璃板绕底边轴向蜡烛A方向旋转20°
D. 将玻璃板沿中间竖直切成左右两块,分别沿着轴左右平移
29.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本实验所用透镜焦距为10cm。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间,应该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______。
(2)如图,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与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
(3)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可将光屏向______移动直至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不断缩短,会导致光屏上烛焰的像向______移动。
(5)若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请你写出两个可能的原因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六、计算题(3小题共16分)
30. 小亮一家到武夷山度假,汽车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求:在不超速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如图的标志牌到武夷山需要多少时间?
31. 某老师在学校操场步行健身运动,用时40分钟。他手机上的运动应用程序记录的数据如图所示。他步行的速度是多少?
32. 某科考队在野外考察时,使用无人机和雷达测量仪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无人机携带雷达测量仪从地面竖直升空,到达树顶所在高度后悬停,通过雷达测量仪向地面竖直发射超声波信号,雷达测量仪记录从发射到收到地面反射回来的信号所用的时间为0.4s,无人机再以2m/s的平均速度竖直降落回地面,完成测量。如图是测量过程中无人机所在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这棵大树的高度;
(2)无人机升空过程的平均速度;
(3)图像中时间的值。
2024-2025学年莲花中学八年级(上)期中考
物理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全卷六大题,32小题,试卷共8页,另有答题卡;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作图题可以直接用2B笔画。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8分)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D
【14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5题答案】
【答案】 ①. 音色 ②. 振动
【16题答案】
【答案】 ①. cm ②. 2.50
【17题答案】
【答案】 ①. 直线传播 ②.
【18题答案】
【答案】 ①. 会聚 ②. 焦点
【19题答案】
【答案】 ①. ②.
【20题答案】
【答案】 ①. 甲 ②. 50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21题答案】
【答案】
【22题答案】
【答案】
【23题答案】
【答案】
四、简答题
【24题答案】
【答案】见解析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34分)
【25题答案】
【答案】(1)在桌子上放一些纸屑
(2)空气 (3) ①. 变小 ②. 真空不能传声
(4) ①. 音调 ②. 频率
【26题答案】
【答案】(1)刻度尺 (2)
(3) ①. 0.12 ②. 大
(4)越来越快 (5) ①. 便于测量时间 ②. 增大斜面坡度
【27题答案】
【答案】(1)同一平面内
(2) ① 小于 ②. 增大
(3)变亮 (4)寻求普遍规律
【28题答案】
【答案】(1) ①. 垂直 ②.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 ①. 相等 ②. A ③. 完全重合 ④. 蜡烛A的像
(3) ①. ② ②. 白纸上没有蜡烛A的像
(4)AD
【29题答案】
【答案】(1)同一高度
(2) ①. 缩小 ②. 照相机
(3)左 (4)上
(5) ①. 物距等于1倍焦距 ②. 物距小于1倍焦距
六、计算题(3小题共16分)
【30题答案】
【答案】
【31题答案】
【答案】
【32题答案】
【答案】(1)68m;(2)1.7m/s;(3)144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