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塘沽一中2026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月考
历史
单项选择题1:1”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学者认为:开放厦门等更多的通商口岸、废除行商制度、改革关税税制和税率、在中
国沿海占领岛屿、在华实施治外法权、废止对外人一系列管理措施等,不仅是英人通过不
平等条约取得的权益,更是1830年以来在华西方人反复论证、一再要求的目标。该
观点意在说明(
A·中国的顽强抵抗延缓列强侵略步伐
B,鸦片战争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C,资本输出是列强侵略中国根本动力D,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其历史必然性
2.洋务运动时期,福州船政局用工`薪水视官阶,告假者按日扣除,问有责任较重、
厂务较繁、尤为出力者,另筹津贴以优异之,于量能授食之中,离奖励人才之道·,
少数技术高超的归国留学人员,月工资高达136两。这说明洋务企业(
A.
已具备资本主义企业性质
B,摆脱了封建性质管理模式
C.
有意提高员工生产积极性
D,面临较为激烈的市场竞争
3,`李鸿章的物质改革已遭时人的反对,倘若再进一步的改革政治态度,时人一定不
容许他。甲午以后,康有为觉得时机到了。李鸿章所不敢提倡的政治改革,康有为要提
倡。这就是所谓变法运动。·变法运动的发生最充分地体现了(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变法运动都具有必然性
4.
晚清时期,歌谣体童蒙读物《最新妇孺唱歌书》中写道:“万国通商口岸通,铁
车轮舶疾如风。洲名澳亚欧非美,人种棕黄黑白红。世界群推老帝国,舞台谁是主人
翁。诸君准备新人格,革命风潮逼远东。·这首歌谣()
A,可能出现于洋务运动中
B,反映出国人抛弃了改良道路
C,可能是立宪派的宣传品
D,反映出清末西学东渐的深化
5,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列强看来,与其等着一味守旧的清政府最终被革命推翻,不如督
促清政府实行改革以保持甚至扩大它们在华的既得利益,正是基于此,清末新政出现了。按
该学者理解(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B,新政具有民族救亡的色彩
C,改革加速了民主革命的进程
D.清末新政顺应了历史潮流
6,英国学者丁格尔认为,辛亥革命虽然借用了西方自由、共和的政治外衣,·但(辛亥)
革命的动力却是源于一个民族三百年来一直处于鞑靼人奴役之下所酝酿的骚动不安的传
统情绪”。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
A,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B,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
C,使西方理念成为民众共识
D,彻底推翻了封建的专制制度
7,1912年2月,印尼华侨庆祝中华民国成立的活动遭到荷兰军警武力镇压,华侨联合
会等民间组织指出此·乃民国第一次交涉,如是失败,则外侮纷至·,请求调和南北,
迅速与荷交涉。最终,南京临时政府与北京当局合作,迫使荷兰当局接受了中方的处理
要求。此事件(
A·开启了近代中国外争国权的先河
B,弥合了南北双方根深蒂固的矛盾
C,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大幅提升
D,反映了民国建立后的政治新面貌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